法兰克福书展:中国与世界的对话样本 |
 
一万八千里,从北京到法兰克福的飞行距离。几年前,有人曾用这个词语来形容中国的法兰克福之行多么遥不可及,但是,当 这个10月,当新中国走过一轮甲子,法兰克福书展也迎来了自己60岁的生日。将本届书展的主宾国确定为中国,一个城市向同龄的一个国家致敬之意也不难窥见。而在这致敬之中,中国与世界的沟通,就在“纸山”“书墙”“墨滴”和“活字阵”里完成。 世界看到多棱的中国 走出欧洲交通枢纽法兰克福机场,马上就可以感受到“中国”已经成为这座城市的关键词。在法兰克福及周边城市,大小书店最显著的位置都垒着中国现当代文学和中国研究的德语版图书,橱窗上张贴着中国主宾国宣传海报。200多家出版社、1万余种图书、600多项文化活动以及几乎国内全部知名作家纷至沓来,本届书展也被认为是奥运会后中国最大的文化交流活动。 在书展欧美馆,正中心的牛津大学出版社展台在最醒目的位置上摆放的一本来自中国的书,成为全场关注的焦点。这本书就是由中国前副总理李岚清所著的《突围——国门初开的岁月》。“这是牛津大学出版社今年最重要的推荐图书,我们相信当代中国是世界关注的热点。”牛津大学出版社市场部负责人杜普斯告诉记者,洽谈该书版权事宜的出版商络绎不绝。 法兰克福书展主席博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作为主宾国全面亮相,使全世界参观者有机会从不同角度了解中国的各个方面。而博斯之前在书展开幕式上强调:“法兰克福书展不是追求荣誉,而是争论,这是我们的传统,使不同意见、观点在这里得以发表。”通过书展,法兰克福的“争议传统”也让世界看到了多棱的中国。 诉说与倾听之美 在法兰克福市中心品味中国茶,在欧洲传统建筑里看京剧,在中世纪的街道上欣赏中国的水墨山水画,蓝眼睛看中国书,孩子们在汉字方阵上嬉戏,推着轮椅的德国音乐老师想要一本德文版的中国音乐教材,两名盲人女久久触摸中国汉字……眼前的图景与中国作家莫言在开幕式上的一段话形成绝妙的呼应:“1763年,中国的伟大作家曹雪芹逝世,那年歌德15岁。10年后,当这位德国青年写出享誉世界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时,他也许不知道,他作品中所洋溢的反对封建统治、追求个性自由与曹雪芹的《红楼梦》是相通的。” 除在开放日向普通民众展示中国传统文化之外,法兰克福书展还为全世界出版商提供了一个洽谈、交易版权的集市。此前在图书版权输出上一直严重逆差的中国,在本届书展上终于亮出了不错的成绩单:根据法兰克福书展提供的数据,本届书展中国图书版权贸易输出达2417项。 在中国驻德国大使吴红波看来,中国主宾国活动将中华文化全景式展现,对提升中国软实力形象起到巨大推动作用。但同时,吴红波也承认,中国和德国存在某种程度上的信息不对称:“一家德国媒体随机询问了10个德国人和10个中国人。10个德国人中有8个人对中国作家一无所知,而10个中国人中绝大多数对德国著名作家和文学家都很熟悉。这说明,我们向外界介绍中华文化还不够,也充分说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走向世界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对话刚刚开始 在有着全球“书业奥林匹克运动会”之称的法兰克福书展做主宾国,境外媒体的报道同样铺天盖地。德国媒体对中国的态度分为两派,一种认为能够看到中国的成就,另一种则尽显刻薄之能事,“明镜在线”甚至评论:“不可能有更糟糕的开场”。 面对德国媒体对中国的误读,中国新闻出版署副署长邬书林感到遗憾:“我们为举办中国主宾国活动做了精心准备,我们很清楚来这里做主宾国是为了什么,也预料到可能会发生什么。我们是以自信、坦然的态度来做主宾国的。很多德国媒体对中国的报道有些肤浅,他们没有产生应有的文化感触,这让我感到十分遗憾。” 歌德学院北京分院院长、汉学家阿克曼先生则以内行人的眼光,坚定捍卫着中国主宾国的地位:“(邀请中国做主宾国)时机其实恰到好处。” 事实上,与沸沸扬扬的争议相比,中国文学无法更好输出这一事实更令人担忧——本届书展,文学类图书版权输出成绩并不明显,这和中国文学在世界上的影响力相一致。同时,密集的活动虽让几位中国作家疲惫不堪,但能吸引到的海外媒体和德国读者数量并不太多。主题馆举行的中国作家讲座尽管有同声传译提供,能安心坐下来完整听完的外国人士还是不算太多,他们能提供的直接反馈——现场提问——则更为罕见。 中国驻德国大使吴红波表示,对话的实现需要中国智慧的运用,也需要细水长流式的逐步沟通,在接受《世界报》采访时,他引用“三人行,必有我师”及“橘生淮南则为橘,生淮北则为枳”巧妙回应挑衅式提问,这些名言和典故出人意料地获得德国网友的热议。这为一直受困于中西误读困境的中国官员提供了样本,吴红波说:“在今后的中西方交流中,我们应努力用西方人听得懂、听得进的方式,平实的语言介绍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我在重大问题上的政策主张。” 正如抛弃大红灯笼、蟠龙柱的中国主题馆广受好评一样,此次中国作为主宾国参加书展,也许依然只是中国文学与世界交流的起点。因为,对话才刚刚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