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大般若经要解——九十波罗蜜(一)无边波罗蜜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大般若经要解——九十波罗蜜(一)无边波罗蜜

  文:白云老禅师

  这单元要介绍九十波罗蜜。九十波罗蜜可以说是九十种方法,关系到修行的过程中,要用什么样的观念与态度去面对问题、化解问题,所以,九十波罗蜜会解说得比较详细,下面依序一一介绍,首先谈的是第一个,“无边波罗蜜”。

  经典常有无边无际、无量无边这类形容词,这是依于法的观念来说的,但法是不是真正的无边无际呢?相信大家都听过“法海”这个名词,其实海洋还是有边际的,那为什么要说无边呢?这是以人所具备的条件及能力来说的,于“法”的涵盖面来看,它是一个范围无限量、无边无际的,为什么要用这种方式去看呢?因为于法而言,同样的道理与方法,由于每一个人所理解的不相同,所下的工夫、内涵不一样,有人几年工夫就能得到好处,有人却不然,这就涉及到每个人的根器与所下的工夫,还有时空等,甚至与本身业的轻与重都有密切的关系,因此“法”不局限于多少、多大、多高、多低,在概念上就可以说“佛法无边”;所以,以波罗蜜而言,它是一个无边际的内涵,它绝不会指出一种方法,你按着去做就能得到什么。

  但无边际并不表示就做不到,这与个人的根基、智能、修养等都有关系。如果你的知识经验多,当然体认的就多,如果在禅的修养中,培养智能的工夫下得深,当然,对法钻研的深度也就不一样。举一个例子来说“无边波罗蜜”,好比一个电台的发射系统,有社区的也有地区的,社区的包涵了一个乡镇或城市,那地区呢?比如台湾有南部、中部、北部、东部这些地区,甚至再扩大可以到达全台湾,再扩大可以到达亚洲,甚至到东半球;可见,发射系统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异,问题在于电力发射的大小,影响所及,电波的涵盖面就不一样了,可见无线电波是无远弗届的,其中就有无边的意思。

  然而虽说无边,事实上还是有边的,比如一个社区电台,你只能在这个范围之内接收,如果以五百瓦来计算的话,以电波涵盖面来看,通常社区是五公里,地区是四十五公里,如果以整个国家,假设以台湾来说究竟多少公里?因为台湾的地形是狭长的,由南到北比较远,如果在大陆那就要看省份了,也就是看它所处的位置如何,比如:白云广播电台靠高雄海边(金禧广播之前身),是西南方向的,那就不好!因为有另外一个电台的涵盖面把它压住了,使地区收讯受到干扰,反而对日本的福冈及对大陆的沿海发射的效果很好,那是由于海面的导体量比地表面好的关系。

  所以,在这种情形下,世间的方法可以从有限一直谈到无限,究竟无限到什么程度?仍然是有限的。其实佛法讲无限、无边,是根据人的差异来定的,谈无边并不是完全把它摆在无量大的空间来说,它是由小而至无量大的,所以不要舍弃了那个“小”;通常谈“无边”会把“有边”舍弃了,如果动不动就说“佛法无边”,超乎人之所能,那根本就不用学了!可见它还是有边的。所以谈无边波罗蜜绝对不能舍弃“有”,这是在法的认识上必须要建立的观念,也就是以方法而言,它的成就是无边的。比如依着方法来修行办道,可以完成罗汉,也可以达到十等阶位的菩萨,更可以达到佛,如果从一个普通的凡夫要到达佛来看,它是无边的,那么其中的“有边”在哪?好比:三向一果、十地菩萨不都是有边吗?其实“无边”是说可以到达一种圆满的境界,所以,无边波罗蜜是一种圆满究竟的境界,对“法”要这么看,可见它还是从有、从一个点,慢慢发展,绝不是一下子就到达了无边。

  再看第二个──“等波罗蜜”。这个“等”是平等,它的意思是说佛陀的道理方法是平等的,众生都可去修学,只不过修学的结果有其等差,所以千万不要拿一个世间法和一个佛法并列而说是平等。举例来说:修净土和修禅两种法门就有很大的差别,修净土的人不一定能修禅,修禅的人也不一定喜欢修净土;又如果修三论,或者涉及成实论、俱舍论,无形中反而成了声闻乘的原始佛典思想。如果说佛法是平等的,爱修什么就修什么,也还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须看你本身的条件够不够?再者、要看你喜不喜欢?这也是我经常提到的,如果两种条件具足,就可以说佛法是平等的,只不过平等中还是有其等差,为什么?以法的“对治”来说,如果你从来都不懈怠放逸,精进法对你而言是相等的,所以如果人人都依精进而成就,那就是平等的;因此,等波罗蜜是说众生都有平等的机会去修学佛法,但缘于个人根基、智能的不同,其中还是有等差,可见等差是涉及到学者自己的兴趣与所具备的条件,并不是佛陀的规定。

  第三个是“离波罗蜜”,离的方法。说“离”千万不要以“分开”或“分离”来看,离波罗蜜是告诉你要用一些方法来出离无明、烦恼、贪瞋痴、五欲等,也就是出离那些会障道的因缘与问题;因此,离是突破的意思,不是逃避。好比烦恼来了,有出离的方法,最好的方法不是去找菩提,而是去面对烦恼、认识烦恼,才能化解烦恼;所以,千万不要以为“离”就是拿一个东西去驱离它,比方讲贪、瞋、痴,很多人会用戒定慧去对付它,那是错的!如果以“离波罗蜜”来看贪瞋痴,根本的问题在于:人因我意识的情感多偏于爱,以至爱欲成贪瞋痴,换句话说贪是爱欲、瞋是爱欲、痴也是爱欲,要出离绝不是一味的拿戒定慧去对付贪瞋痴,比如“十善道”讲不贪、不瞋、不痴,它并没有说要戒、要定、要慧,所以如果以“戒、定、慧”对付“贪、瞋、痴”,这就把佛法当成了武器,现实当成了敌人,而离波罗蜜法不是用这种方式来看的,它是告诉你出离之道:人会有贪瞋痴,修行是怎么样能做到不贪、不瞋、不痴。

  比如:贪于欲望而言,如何从少欲,慢慢能做到淡欲,以至清净欲,最后连欲都没有了,那不就出离了欲望!于贪而言自然也就不贪了,所以其中有突破的意思。因此,“贪”有时并不是执着,好比:孙中山先生说:“要做大事,不要做大官”,以世间法来说这可以成立,以佛法来说就不对了!你如果不做大官,怎么能做大事?如果不当总统,你能治理一个国家吗?那不是大事吗?如果不做行政院长,能够治理整个国家的行政吗?所以,佛法是告诉我们要去面对现实,不是一个精神建立一个思想而已。没错!孙中山先生提的是一种思想、精神,他是唯恐你只想做官不想做事,其实,要做事必然要做官,只是官位所属不同,如果能了解这一点,就知道原来“离”是离于贪欲、离于瞋恚、离于痴迷,离于五欲、无明烦恼,所以离是突破,这突破须一步一步来,绝不是一下就可以完成的。

  再看第四个──“不坏波罗蜜”。“不坏”不是“不会坏掉”;世间法是人必然要面对的现实,佛法则是以世间法为基础,并不是叫你毁掉世间法,执着于佛法。佛法告诉我们世间法会造成伤害、缺失,怎样使它不造成伤害、没有缺失,能够出离而能突破世间的法,所完成了结果才叫做佛法。就以四圣谛法来说:四圣谛是讲苦、集、灭、道,“苦”是一个问题,“道”是化解问题,究竟什么是道理、什么是方法?如果谈到“坏”,不是拿一个“道”去坏苦,不坏不是说不会坏掉,而是叫你不要用一种破坏的方式去表现佛法,比如:菩提是从烦恼中显现出来的,绝不是拿一个菩提去破坏那个烦恼,因此“不坏波罗蜜”的主旨在乎怎样从原有的缺失,慢慢的修养到缺失愈来愈少,最后到达零缺点,如果完成了道业,世间的问题不就消失了?

  所以,一个修行成道的人,是从烦恼中突破,显现菩提;但是不是显现了菩提,世界上所有的烦恼就都没有了?或者人人都可以像你一样取得这菩提?不是!因为不同的烦恼显现不同的菩提,比如:遇到误会了,唯有化解误会,才能不误会,绝不是我揍你一顿,你就不误会了,因为这是坏法,而佛法是讲“不坏法”,我常说:“不要拿佛法当武器,拿现实当敌人”的意思,所以“不坏波罗蜜”的重点在说“法”,佛法以世间法为基础,不舍世间法,是要出离世间,突破世间而完成一个好的结果,所以说,佛法是觉悟之法,比如:烦恼是因为无明,不烦恼一定是因为明了了什么,而明了如果是觉悟,那一定是把烦恼搞清楚了,绝不是因为无明而有烦恼,就拿一个菩提来对治它,那就成了坏法。就像有的人智商高,有的人智商低,是不是智商高的就可以否定智商低的人呢?不能!因为智商低的人经过训练培养,也可能成为智商高的人。

  所以,不坏波罗蜜是不以“坏”来做为处理问题的一个方式。比如谈业的善恶问题,佛陀不以善、恶来分别众生,他是说众生于业有善、不善,期望的是于业的成份有不好的,可以转变为好的;好的,要使它更好,所以,众生依业而言有善、不善,但如果把不善转变为善,善的还要使它更好,这样是不是就够了呢?最后必须连善也多余的,才是究竟,因为有善仍有业,还是不清净,最后的结果到天道去受福报,依然轮回在三界六道里。

  可见,于法而言,可不可以这么说:由于过去有种菩提种子,现在又听闻一些佛法,就从畜生道转变为人身?或说:我现在是个出家人,我前一世是不是一个和尚?或是一个.....还有的说法是:你现在的行为像畜生,大概是畜生投胎吧!其实这么说都是坏法,那不坏波罗蜜怎么说呢?好比:你这一生是个出家人,就应该做出家人的事,不应该做有关像畜生一样的事,如果硬说现在是出家人,所做的却是畜生的行为,就认定过去世是畜生,这便叫做坏法,为什么?因为你是执着于坏,否定了他现在的好。所以,“不坏波罗蜜”不能用这种方式去看问题,因为这样可能会造成什么后果?那就是我常说的:告诉人家你怎么样,然后帮助人家怎么样,最后没有办法时就说:“你的业障很重,你真是个业障鬼,我也没办法帮你!”这就叫坏法。

  那么不坏法是什么?我常举一个例子:如果别人毁谤你而烦恼,那你要搞清楚他为什么要毁谤你,如果不管他毁谤什么,只执着他毁谤你就烦恼,这叫做坏法。为什么?因为你已认定人家毁谤你,尽在那里烦恼;根本不知道所谓的毁谤,是你站在自己的立场来看的,那个毁谤你的人绝不会告诉你:“我在毁谤你!”他一定认为所说的都是事实。所以说别人在毁谤你,这其中就有坏法,如果能面对毁谤,搞个清楚,就知道:本来无所谓毁谤这个问题,为什么?比如:他说你戒行不庄严,这个问题牵涉的实在太广泛了,因为到底是说基本戒?还是大戒?甚至“百众当学”也是戒法呢!如果说的是一百个学里面的不庄严,那跟基本戒差得太远了,比如:比丘的僧残戒是基本大戒法,如果他说的是那一种,你就真的要好好的搞清楚,为什么?因为这真的是坏法!但如果只是“百众当学”,那只是一些小问题,我们只要慢慢去学习,就不会造成伤害,如果他是指百众学,说你戒行不庄严,你就认定了自己基本大戒不庄严,那是不是变成一种坏法,自寻烦恼?

  所以,“不坏波罗蜜”要把握它的重点是讲不坏,因为人往往会从文字上认定是不是坏的法。就好像有很多人说“法身相”、“金刚体”,这也是坏法,为什么?你们有没有看过日本的摔角?日本人有一种很笨的方法,别人打他一下,他就挺起胸膛,好像告诉别人:你再打、再打.....最后人家就继续打下去,一直到打倒了为止,所以,他以为他是不坏,最后为什么倒下去了?这就是一种坏法的观念,看起来好像不坏,最后还是被人家打倒。所以,真正要不坏是打不倒才行,因此所谓的金刚不坏之身,甚至于不为女色、男色所动,当面对现实问题时,真的能做得了主吗?可见,不坏波罗蜜是因为:人会从坏的上面去执着、计较,所以才告诉我们:不要以“坏”来谈方法,而是要怎么样才能达到不坏的目的,这才是不坏波罗蜜的义谛。

 
 
 
前五篇文章

大般若经要解——九十波罗蜜(二)无彼岸

大般若经要解——般若的观行(五)

禅宗印心佛法的由来与传承

阿弥陀佛灌顶

2002年弘法寺佛七开示

 

后五篇文章

大方广佛华严经释义(五)

君子的风度 禅定的力量安心

妙法莲华经决疑——见宝塔品第十一(一)

走出修行的误区——关于上师和弟子(一)

走出修行的误区——关于上师和弟子(二)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