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天台传法心印记注释要 |
 
天台传法心印记注释要 元虎溪沙门怀则述 明幽溪沙门传灯注 湛山沙门倓虚释要 天台传佛心印记注序 天台宗名。创自智顗大师。以大师居天台山。故以天台名宗。传佛心印者。总标能所。能传者龙树菩萨。所传者佛之心印。东土能承领佛之心印者。北齐慧文大师。转传之于南岳慧思。再传之于天台智顗。乃至传之于虎溪怀则。怀则记其所闻。述天台授受之道。又经幽溪传灯注之。以序其由。故名之为天台传佛心印记注序。 夫法身充满于法界。般若朗照于性天。解脱萧然于累表。大用普应于群机、为如来之果德。为九界之因依。其所由来旧矣。 此序记主之本怀。广印佛祖诚言。是旧有之家业。以之证明具义。既显记主温故知新。复醒后学读者之眼。认清揭示性恶之说。原有所本。非为矜奇。故出五番由来旧矣。法身充满于法界者。乃明众生之性具依正二报。是诸佛之证得。若非般若明智。岂能觉照依正二报。法法皆是固有之性天乎。又岂能于繁盛之累表。得解脱于萧然无事乎。是以智明性具。故成累即解脱。于是即以全体大用普应群机。而群机即循业识发现。随其所现。无非如来之果德。唯诸佛了了。为九界之因依者。谓依此无为果德。而有差别之九界。乃众生之造作也。修恶即是性恶。性恶即是性具。具足善恶。因该果彻。岂始今日哉。其所由来旧矣。 真谛者、泯一切法。俗谛者、立一切法。中谛者、统一切法。为天然之性德。为法界之真归。其所由来亦旧矣。 此明心佛众生本具天然之理。无为本自法尔。惜乎习而不察耳。试于三谛详而审之。谛者审实之理也。一切真理求之至极。咸归了不可得。故曰泯一切法。所谓一切法者。即十法界森罗万象。乃至生死涅槃。烦恼菩提。善恶邪正。断常一异。等等对待诸法。皆是假借名言。毫无实在。何以故。且如断常二法。原无实质为断为常。乃借常而说断。借断以名常。若去其断。则无可名常。又一切物相。亦是假借四大而生。缘聚则生。缘散则灭。若名若相。照此例推。无一不然。故曰毫无实在。然所谓毫无实在者。为破执有而说。不可因言废法。起断灭想。于此离断常破假借之际。反观自心。还有何事。内既无心。外复何相。乃无心之心。无相之相。而心相在焉。必也不落名言。不执一法。真谛理显。方成妙观。以不执故。法如本位。又曰真如。若止于此。不能从空出假。名之为素法身。所谓泯者。乃如是之泯也。此是解大乘之真谛。以心色皆真故。若小乘偏真。而偏于见分心理。不染为真。以色受想为染法。故心外有法。事理不融。不在此例。俗谛者。立一切法。乃利于世俗日用。事务纷繁。交接往来。治乱兴衰。通融变化。必须立一切名称。为传递之符号。而一不可少。故曰立一切法。夫俗谛从真谛而出。真谛依俗谛而显。若非名言物相。则佛法早不闻于今日。而名言物相不可少也明矣。然而虽俗。有审实之理在。故曰俗谛立一切法。既知所立之名相言说。乃为传递实际之符号。不起执情。即成妙用。故菩萨大业繁兴。立一切法门。度一切众生。作种种方便。修善修恶。皆是性具。行于非法。合于佛法。皆是法住法位。岂有常与无常。以俗而有谛。由谛而显真。真俗不二。方入其中。中谛者。统一切法。乃不偏于真俗。亦不废于空有。故统起一切对待。心无漏逗。自成妙境。本无善恶可名。岂有生佛可论。说善说恶。皆具其中。故特提醒。乃曰性恶法门。若不识此。仅造一隅之浅见。非法界之归宿。法界之归宿。非造作者。乃天然之性德也。夫天然之性德。举一境即三谛。举一心即三观。中谛统一切法。成天然之妙境。真谛泯一切法。成天然之妙观。俗谛立一切法。成天然之妙用。若境若观若用。唯一妙理而摄。若有善恶简别。则不成妙理。故今家以诸法实相唯一妙理。而性恶摄于诸法。岂非妙理乎。故又曰其所由来亦旧矣。 见思阻乎空寂。尘沙障乎化导。无明翳乎法性。为三身之覆障。为三德之纠缠。 其所由来亦旧矣。 向者所明本具性德之全体大用。今明因障而不得显。文中阻障翳者。乃谓三惑也。一见思惑。二尘沙惑。三无明惑。以惑而不知具义。诸法本具空寂真理。因见思迷惑。阻碍不显。见惑者。以迷身境为我我所。思惑者。以迷法尘缘影为我我所。以此阻碍。故诸法本具真空之相不显。故曰见思阻乎空寂。尘沙障乎化导者。以尘沙之多。表众生分别其他非我我所者而成惑。既有如是分别之多。自然互不相容。彼此抵触。岂有化导之机。故曰尘沙障乎化导。故佛随情说法。略举众生之纲目。尚有十二类。嘱菩萨化导众生。要见诸相非相也。若不离相。不能化导众生。不化众生。不能破尘沙惑。不破尘沙惑。不能究竟化导众生。不能究竟化导众生。不能解脱成究竟佛果。无明翳乎法性者。法者。即是五蕴实法。有情众生法。无情国土法。性者。不变不坏之义。不变不坏者。乃五蕴不失为五蕴。众生不失为众生。国土不失为国土。虽变坏之名属于不相应行法。亦不失为变坏之名。以法性不相离故。故谓之法性。执法为性。即是执法昧性。故曰无明翳乎法性。若于法无心。则法法皆是法性。噫。学佛者理穷于斯。则分别之技俩。可以休矣。所谓狂心若歇。歇即菩提。古德云。有作之修。多劫终成败坏。无心体极。一念顿契佛家。为三身之覆障者。谓见思惑、覆障应身佛。尘沙惑、覆障报身佛。无明惑、覆障法身佛。又应身不现。因见思缠般若德。报身不显。由尘沙缠解脱德。法身不露乃无明缠法身德。此三身三德之缠覆。由于三惑之粗细浅深。起惑造业。由之分别。以分别不摄性具。而反显之。故曰其所由来亦旧矣。 空观者破见思惑。假观者破尘沙惑。中观者破无明惑。断烦恼生死之圣药。成菩提涅槃之真因。其所由来亦旧矣。 上明三德不显之病源。此明因病而医之圣药。是以三观而破三惑。观者。谓心目同起观念之义。大矣哉观念之功能也。造百界而未动。具千如而不息。动之则吉凶相随。静之则鬼神回避。撼须弥不用欷嘘之力。移刹海未费反掌之功。摄诸佛于芥子。纳法界于毛端。小大由之。染净任之。如是伟大功能。纵述之经多劫而难尽。众生本具此体用而不自认。或闻之而不自信。纵有信者而亦不生观念。各各随自业识。将大材而小用。或观念私人名利。拜相封侯。荣幸一时。杀害众生者。当酬多劫之命债。观念营私舞弊。敛财肥己者。当酬多劫之牛马。观念奸盗邪YIN者。当酬地狱之剑树刀山铜床铁柱。观念孝弟忠信者。当酬人天之福果富贵寿考等报。如是因果。复杂无穷。枚举不尽。略举数端。包括一切。纵享福亦有限。若受苦则无边。何则。以有漏之善则有限。无漏之恶则无边。有漏之恶菩萨权用。有漏之善众生偶修。无漏之恶。执迷相续。无漏之善。解悟恒观。故观念之功能不可稍忽。如是种种业果。无一毫能离观念。而得成就者。我圣祖承佛慈怀。普救众生出苦。以转认小弃大之观念为急务。故极唱止观法门。夫止观者、立义真实。大造宏远。非片言能尽者。略述必需之纲要。以便信而行之。止者安定之义。谓安于明了理境。决定不疑。方起观念。观念有三。曰空观。假观。中观。空观起之于体真止。体真止起之于真谛理境。以真谛泯一切法。法指境言。境有广略之分。广之谓蕴入处界。略之专用第六意识。此识审而不恒。本无自体。由缘而生。剖缘求实。了不可得。无得理体。审成真谛。安心于谛。名体真止。止而难恒。故应观念。此识为境。缘生无性。当体即真。摄此体真。名修空观。空观若成。我及我所俱空。复何可见可思。般若现前。谓之空观。破见思惑。虽名破见思。而圆伏尘沙无明。不可与二乘同日语也。假观起之于方便随缘止。随缘止起之于俗谛理境。以俗谛立一切法。此法亦指境言。成立此境。所观极广。无情国土世间。有情众生世间。五蕴实法世间。虽有各相。因缘所生。随缘观察。历历分明。有为事实。审成俗谛。安心于谛。名方便随缘止。止而难恒。故应观念。此三世间为所观之境。皆是无性缘生。虽有皆假。以随缘度化众生。何妨假名假相。名修假观。假观若成。非我我所皆破。知众生之根性。因机施教。化道有方。神通智辩。任运无穷。解脱现前。谓之假观破尘沙惑。虽名破尘沙。而圆伏无明。中观起之于息二边分别止。息分别止。起之于中谛理境。中谛统一切法。此法指一切境言。一切境者。乃中统真俗三千性相。百界千如。泯立同时。不息之息。息执情而不息圆具真俗实法。审成圆中谛理。安心于谛。名息二边分别止。止不易恒。故应观念。此所观之境。缘生无性。无性缘生。随缘不变。不变随缘。统归诸法实相。法法不可思议。名修中道妙观。此观若成。法身现前。上与诸佛同一慈愍。下与众生同一悲仰。圆破四十二分无明。谓之中观。破无明惑。虽曰破无明。乃破而不破。何以故。以烦恼即菩提故。皆是破执情不破实法。如人有病。医病而不医人。此中道所息二边。以二边皆中故。非同别教息二边。而独显中道。以边非中。故落次第。不能顿破无明。此法非山外所知。彼分别名相之家。不明圆理。与佛妙法反对。难免谤毁。断烦恼生死之圣药者。以此一心三观。圆断五住烦恼之因。二种生死之果。永除惑根。故名圣药。断烦恼成菩提。不断之断。断生死成涅槃。生死即非生死。皆是去病。不去病者之本体。谓之真因。不起执情。烦恼生死。皆是本具之妙用。故又曰其所由来亦旧矣。 烦恼生死断。则解脱大用成。解脱大用成。则般若智照朗。般若智照朗。则法身性德显。 此承上文以喻表法。医病得方。病除身健。此法身解脱般若三德秘藏。不落先后。而先而后。举一即三。而一而三。连带而起。隐显不一。唯凭三观用之缓急耳。若空观急。则般若照朗。法身显。烦恼生死断。若假观急。则解脱大用成。般若照朗。法身显。若中观急。则法身显。烦恼生死断。解脱大用成。而先而后。而一而三。若一心三观俱急。则烦恼生死顿断。则解脱般若法身三德顿显。不落先后。举一即三。知性具者。方能一心三观名顿。不知性具者名渐。故又曰、其所由来亦旧矣。 是则三观者。为传佛心印之真宗。祖祖相承之大法。凡有志于佛道者。是不可不明。又不可不修也。 向来首明性具三德。次明有据可审之三谛。为生佛因果之原素。三明为惑所障。不得空寂理体。不得化道庄严。不得法性自在。故三身被缚三德不显。四明解缚除障之方。以三观而破三惑。可谓圣药真因。五明服药有效。真因方成真果。故结之以三观为要务。是心印之正宗。即相承之大法。明而后修。断无唐捐虚弃之虞。以有实理可据也。经云一切唯心。的指观念功能。遍察世法。何事不由观念成耶。然成者无非苦恼之事。何以故。以观念于极端偏小故。夫偏者偏于形式。小者小于我见。以逞我见。作非我之公敌。以著声色。作生灭之根株。以此二种行于极端。自成苦恼之境。佛之心印。俾人离苦得乐。必要变转偏小之观念。修空假中一心三观。破素执之声色我见。起性具之法界大观。修德不容缓矣。 第观由达境而修。境由开解而发。境有生焉、佛焉、善焉、恶焉、修焉、性焉、离焉、即焉。苟不原乎性具。则即义何由可明。 上以修观为要务。此深指修一心三观之大法。第观由达境而修者。谓但由通达所观之境。方起能观之修。无境而观无所止。无观而止无所恒。静久因发。大开圆解。以一境而成三谛。有生焉而俗谛。佛焉而真谛。善焉而佛界。恶焉而九界。修焉而造。性焉而具。离焉而不即。即焉而不离。通摄于中谛而已。举是八端而例诸法。只一性具。以是具义。故名六即佛也。 是故作传佛心印者。广引佛祖诚言。以明性具宗旨。庶令从事斯道者。了众生修恶之地。本全性以起修。虽昏盲倒惑之乡。亦全修而在性。 上已说明修法。犹恐后学不信。重提记主之意。为明性具。皆以诚言。俾后学信解而修。了众生下者。谓任九法界中。随举一界之所造。即百界千如。一切法性皆趣。是为本全性以起修。是一切法性皆趣不过理具。乃为全修而在性。昏盲倒惑指八难三途之类。亦属是趣不过。全性起修。成俗谛以起假观。全修在性成真谛以起空观。性修不二。成中谛以起中观。三谛三观。皆一而三。三而一。非一而三。即一而三。非一二三。而一二三。谓三谛者。指理境而言。是由心智而理境。三观者指心智而言。是由理境而心智。此谓具造不二之义。何则。如修空观。先明真谛。解一切法了不可得。行起解绝。行起者造义。解绝者具义。虽造而具在其中。一而三者。谓一心三观。可以观空观假观中。一境三谛。可以为真为俗为中。三而一者。三观起之于一心。三谛起之于一境。非一而三。非一心而独起三观。以非谛不成。非一境而独起三谛。以非观不成。即一而三者。以一心亦具三谛。非非谛不成。一境亦具三观。非非观不成。非一二三者。全造即具。而一二三者。全具即造。具造性修。一多同异。皆成天然不可思议。而众生不信奈何。天台智者大师。以具造不二。诸法实相之修观法门。作偈以总全性起修。全修在性。为入手之功夫。偈曰。实心缘实境。实缘次第生。实实迭相续。自然入实理。依此用功。即是一心三观。一境三谛。行者不以为然。又将奈何。 是则生佛因果。悉由迷悟。迷悟无因。本乎心性。迷之则道修旷劫。犹曝腮于龙门。悟之则稗贩屠沽。亦高超于上乘。 上明性具为修因劝信。此明生佛由迷悟一心。古德云。识自本心。见自本性。本心者、心王心所是。本性者、五根六尘是。岂别有真心佛性乎。只在见地如何。悟解正眼圆知。即此王所根尘。皆是真心佛性。迷情邪见固执。另有真心佛性。即成妄想尘劳。云何正眼圆知。谓不偏于对待。事理融通者也。观理断九。亦落对待。心外无境。方属融通。不亦全修在性乎。云何邪见固执。谓不了断常。深著我法者也。舍一取一。未免断常。能所不泯。亦涉我法。去如是之固执。免邪见之稠林。不亦全性起修乎。迷之下。谓不了性具。纵能恒修。断六道生死。亦不免变易生死也。犹曝腮于龙门者。以喻表法也。昔大禹治水。疏通水道。凿山于陕西山西两省之间。名曰龙门。俗传有鲤鱼跃过龙门。即得成龙。跃不过者。堕于龙门之旁为日曝腮而死。以此为喻迷者之失者。悟之下。谓明了性具也。稗贩屠沽者。以例表法。虽下贱至稗贩屠沽之营业者。悟之亦能高超最上佛乘。以此而例悟者之得耳。 然而建道虽齐于诸佛。结习犹纡于下凡。所当全性以起修。妙达全修而在性。全性以起修。则修无别修。全修而在性。则性无别性。此则终日在性。念念达性以成修。终日起修。心心了修而在性。 上明褒悟圆理。此恐执悟废修。并详圆修之道。然而下。转诫虽悟圆理。而齐诸佛知见。亦须见道而后修道。何则。以无始结使习气。熏染于六道。缠纡于下凡。岂能解脱。所当全性以起修者。谓观练熏修。唯凭了了法法皆是自性而成修。妙达成修而在性者。谓行起解绝。惺惺寂寂皆是自性。全性以起修。唯性具而观。无别修法。全修而在性。观造即具。以修外无性故。岂有别性。此则下。结性修不二。终日在性。云性者何。惟念念达性。明了不昧。寂寂惺惺以成修。终日起修。所修者何。唯心心了修。观不间断。惺惺寂寂而在性。 不妨建立水月道场。广作空花佛事。修行如幻三昧。回向镜像如来。具菩萨之威仪。成比丘之细行。立文殊之智种。圆普贤之行门。能具乎此。则学道事毕。此传佛心印记之所以作也。 向来所明性具。乃显诸法实相。以全权即实故。此明又恐以实废权。故举一切行门。皆是为实施权。岂可废之。明乎性具。尘劳皆成佛事。不明性具。佛事即作尘劳也。能具乎此下。指一切行门。无非性具。各不偏废。则学道者大事毕矣。此注者作传佛心印记注之本怀。非为与其他不明性具者诤也。 或有厉声动色而言曰。吾宗教外别传不立文字者也。伙言修性亦奚以为。余始闻之。则唯而退。末则屏气徐进曰。余闻初祖曰。吾有楞伽四卷。可以印心。五六叶又尚般若。当时为君已聊通一线。请事斯语。无为侈言而空腹高心也。 向明性具诸法实相之信解修证已毕。犹恐他宗执彼一隅之言。非此圆修圆证。以惑后学。彷徨不果。故假设问答。以塞其旡妄之疑窦也。或有下。以形容该宗伪匠之素态。吾宗下。是指该宗之常谈。余始下。乃记主自叙对对方之貌。余闻下。记主引达摩之言。以四卷楞伽经之文字。以塞该宗教外别传不立文字之口。五六叶下。又引五祖黄梅宏忍。时尚金刚般若印心。致六祖曹溪慧能。闻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开悟。当时下。责该宗问者之非。复次。初祖五六叶云者。显序主直斥宗徒。暗证之流。动以教外为口实。熊岳曹溪无与焉。 又曰吾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者也。伙言进修。亦奚以为。余亦退步屏气徐而谓曰。何名直指。何名人心。何名见性。何名成佛。又君所成佛。性乎相乎。若见性佛。则未有庄严。古人修慧不修福。尚云罗汉应供薄。矧俱未修。无为侈言而空腹高心也。 此又指该宗伪匠。执成言而转计。又曰下。是出该宗之常谈以转计。余亦下。拨其废修之过。其余如文可知。 君于日用见色闻声。果能不缘尘以起分别。或尘劳暂息、而未永断烦恼。则见思犹阻乎空寂。而空观宜修。无为侈言而空腹高心也。 此明以修空观校罔指正。君于下。指其所不能者而正之。以对境无心之实证。纵或有强制尘劳不起于一时。岂可恃此为究竟。而未能永断烦恼者。以未见空寂之理。非修空观。不能见空寂。非见空寂。不能顿断三界八十八使之见惑。非继修空寂。不能断三界八十一品思惑。所谓见道而后修道者是也。若不修空观。则见思惑。仍阻于空寂。而空观不可不修。若能顿修一心三观。则见思惑。仍阻于空寂。而空观不可不修。若能顿修一心三观。则见思惑任运脱落。又不在此例。余言可知。 君于化道。能知病识药。应病与药。合得服行。先以神通骇动。后以智辩宣扬乎。苟未能此。则尘沙障乎化导。而假观宜修。无为侈言而空腹高心也。 此明以修假观。校罔指正。君于下。指其所不能者而正之。是以化道菩萨所作之事。以喻明法。知众生之根性。所造惑业之浅深。事障理障之轻重。曰知病。及识道品之功能利用曰识药。应以何法得度者。即用何法以度之。故曰应病与药。机教相扣。谓之合得服行。从空出假之菩萨。故能先以神通骇动被教之见思惑根。后以道种智。辩论宣扬。破其尘沙惑习。能否如是耶。苟未能此。则尘沙障乎化道。假观宜修。莫作无益空言。 君于法性。能空有双遮。中道亦忘。契秘藏而高踞寂场。证报应而三身圆现乎。苟未能此。则无明翳乎法性。而中观宜修。无为侈言而空腹高心也。 此明以修中观。校罔指正。君于下。指其所不能者而正之。意谓究竟佛法。贵乎真参实修。不事空谈。果于法性相应。虽空有双遮。而中道亦不独显。方契三德秘藏。而高踞寂灭道场。以此法身用万德庄严。而成大因大果之圆满报身。应机随处化现之应身。三德圆成。三身普现。苟未能此。则有无明惑翳障法性。必修中观。始能破此无明。不然。非所宜也。徒说何益。 或者闻之。理穷语息。合十槃谈。唯唯而退。因录其言。而并为之序。 至此杜绝疑窦。永除惑根。或者下。举质难问疑之折服。理穷语息。再无疑问。合十槃谈。以表合掌恭敬。谨领教言。唯唯而退。以表可畏狮子吼也。余文可知。 大明天启七年岁次丁卯僧自恣后二日传持天台教观比丘传灯述于楞严坛之不瞬堂 中华民国三十年岁次辛巳僧自恣后二日天台宗第四十四代持法沙门倓虚谨释于青 天台传佛心印记注释要 元虎溪沙门怀则 述 明幽溪沙门传灯 注 湛山沙门倓虚 释要 ○初题目 天台传佛心印记 【注】此之记题。乃用三别以拣三通。谓通记别记通印别印通传别传也。通别记者。如四明光明拾遗等、柏庭仁王神宝等、皆称为记。故通。光明拾遗非仁王神宝等。故别。今以心印之别、冠于此通之上。乃显此记别从心印以受称也。通别印者。如小乘无常无我寂灭、大乘一实相。皆称为印。故通。大乘一印非小乘三印等。故别。今以佛心之别。冠于此通之上。乃显此印从一心实相为印受称也。通别传者。如达摩贤首等。故别。今以天台之别、冠于此通之上。乃显此传别从天台而受称焉。故云天台传佛心印记。天台佛心之旨。其义云何。佛虽无心。而无不心。乃以三智为心也。 【释要】佛虽无心而无不心者。谓佛虽对境无心。乃绝待妙心也。妙心现前。无处不是佛心矣。何以见之。乃以三智为心也。三智者。谓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由审明真谛。起体真止。修空观成。发一切智。破见思惑。故对境无心也。由审明俗谛。起方便随缘止。修假观成。发道种智。破尘沙惑。照见一切众生无非自心也。由审明中谛。起息二边分别止。修中观成。发一切种智。破无明惑。故总之曰。佛虽无心而无不心也。 【注】须知今家言佛心者。非夐指真心为佛心。乃指现前介尔一念妄心当体即是佛心。以一念具足百界千如、即空假中故。 【释要】幽溪大师。此片言折狱。旧案推翻。揭亘古之疑团。醒行人之迷梦。振聋发聩。于斯尽矣。凡学佛者。谁不专指真心为佛心耶。一旦闻得现前介尔者。是一念妄心。当体即是佛心。骇煞人也。岂知此一念妄心。具足百界千如。即空假中耶。何以故。佛心者、觉心也。以吾人之知觉。欲动则动谓之造。动造成者谓之假。欲静则静谓之具。静具成者谓之空。动静适宜。具造循轨。空假同功谓之中。百界千如。随举一界一如。莫不是空、是假、是中。而空假中、由于具造。具造由于动静。动静由于知觉。故曰妄心当体即是佛心。所以者何。如吾人界。相之一如。如是相者。假也。是相如者。空也。相如是者中也。如是之空假中、出之于具造。具造出之于欲。欲出之于觉。而觉为万法之源。而万法不离乎觉。既不离觉。岂不万法唯心。岂不一念具足百界千如。此一念岂非妄心乎。妄心岂非佛心乎。故儒书云。莫现乎隐。莫显乎微。谓现隐同时。显微不二。现显者修也。隐微者性也。性修互具。同出一辙。故君子必慎其独也。谓己竟识得。即应起观照耳。 【注】又复应知。今家云直指妄心是佛心者。乃对乎佛界之真。通说九界为妄。 【释要】今家下。明法起因缘。不出对待。以对真而说妄。此妄心非专指吾人界之心。乃通说九法界之心。皆为妄心。九界者何。 【注】别而言之。应云直指地狱心是佛心。乃至天心是佛心。声闻心是佛心。乃至菩萨心是佛心。 【释要】佛心者。即知觉心也。若非此觉心。谁作地狱之依正二报。为此能受所受之苦苦。乃至若非此觉心。谁作天界依正二报。为此能受所受之乐苦。此六凡之佛心也。若非此觉心。谁能由闻声悟道。成此闻中偏真寂灭。乃至若非此觉心。谁能修六度万行。为能度所化之众生。此三圣之佛心也。共九阶级。各有情执所迷之厚薄浅深不同。若破执迷。不落阶级。各得直契究竟佛心。或问云何而成执迷。答曰。唯不信此一念妄心。即具三千性相。百界千如。皆空假中故。故成所执一隅之间隔障碍。即有对待无尽之苦。若信此一念具足法界。即空假中。由信理境。自然依止。既有依止。自成观念。观成界融。三智现前。顿契三德佛果。 【注】又复此顺题中云佛心故。从对待显妙。云一切心是佛心。若绝待显妙。应云直指地狱心是地狱心。乃至天心是天心。声闻心是声闻心。乃至菩萨心是菩萨心。 【释要】又复下。乃结顺题中。从对待显佛心之妙。若绝下。乃起绝待显佛心之妙。应云直指地狱心是地狱心者。谓一切法。乃天然之法住法位。即天然法法皆是佛心。绝待之妙也。何则。妙者不可思议之谓也。凡举一法。自住本位。不假他言。即无有能思能议之余地。故谓之妙。且如六尘之中。随举一尘。不假他言。皆不可思议。纵令假他思议。无非似是。绝非真实。且举色尘一法。如有羡慕印度人者。请问识者、议其相貌。可像何种人之形色。或议曰。像中国黑面色之人乎。噫。非也。或又议曰。像斐洲之黑人乎。噫。犹非也。纵令巧言善辩。议经千劫。亦不能议出真相。若果亲见印度人之本色。则印度人之形色。是印度人之形色。而亲见者亦不能说其像何种人之色矣。其他议者。皆是戏语。故曰绝待妙者。直指地狱心是地狱心。乃至菩萨心是菩萨心。岂可思议。即是妙契佛心也。 【注】又复此亦顺题中云心印故。舍别从总。云一切心是一切心。若从别者。应云直接地狱色是佛色。地狱色是地狱色。乃至菩萨色是佛色。菩萨色是菩萨色。受想行识。根尘识三。莫不如是。 【释要】又复下。乃结顺题中。从绝待总显佛心之妙。若从下。乃起别显对待绝待佛心之妙。所谓别者。不但专顺题中之心法。乃至五蕴十八界等法。皆是对待绝待佛心之妙。对待者。以一具一切言之。绝待者。以法住法位言之。咸归不可思议也。地狱色是佛色下。谓不但心具一切法。而色亦具一切法。不但地狱色具一切色。成对待之妙。而亦各住本位成绝待之妙。故又曰地狱色是地狱色也。乃至菩萨色是佛色下。谓不但地狱色是对待绝待之妙。即饿鬼畜生乃至第九法界之菩萨。亦无不然。故又曰菩萨色是菩萨色也。不但色蕴如是。即受想行识之四蕴。及根尘识三六一十八界。莫不如是。而法法皆是对待绝待之妙法也。 【注】盖修恶即是性恶。性恶融通。无法不趣。任运摄得佛界性善故也。 【释要】此总结向来性具法位对待绝待之妙法。即是佛心。佛心即是妙法也。此记不说性德修德。但言修恶性恶者何也。乃专为对治偏执性善之流。俾其触目警心耳。若专执性善。即不足名具。既不成具。云何为对待之妙。对待不成。绝待何显。故深究修恶即是性恶。所谓修恶者。即是九法界众生终日之所造也。若非性具此九法界。而九法界从何而来耶。故曰修恶即是性具之恶也。若如是承认。即以性具之恶不为障碍。自成不以为碍之观念。自是融通九界。九界之恶。括尽诸法。自然无法不趋向而归。于是法法无碍。而法法即是佛法。何须造作。故曰任运摄得佛界性善故也。欲期圆解起圆修者。于斯应反复而玩索焉。 【注】若尔。题中何得偏称心印。以妙玄云。佛法太高。众生太广。初心为难。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观心则易。今顺妙玄。去难就易。故以心印为题。以三无差别故。任运摄得佛及众生色心依正等。佛以此心印定一切诸法。相相皆实。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传之于迦叶。迦叶一十三传至于龙树。龙树一十七传至于四明法智。此天台传佛心印之述也。具如记中所出。或曰。天台贤首。立宗虽别。佛之心印。义乃攸同。若其异者。则不得云佛之心印果一无二。良由传者所得不同。故法华声闻未蒙开显之先。孰不自谓与菩萨同入法性。岂声闻所入同菩萨所入。盖从自计未入谓入尔。如他宗夐以真心为佛心。今家则直以妄心为佛心。此其所以不同也。既有不同。则彼反加谬斥。疑误后学。而是彼非此。又岂容漠然不辨哉。故知今之所记。为树圆宗。匪关人我。永嘉云。圆顿教。拂人情。有疑不决直须争。此天台传佛心印记之所以作也。 ○二述人 虎溪沙门怀则述 【注】述者记其所闻。述天台授受之道。谦而不敢称作也。师得法于云梦允师。为南屏八代之的裔。四明九世之玄孙。尝撰净土境观及此记。最为精确。并入大藏。其氏族等未详。更俟检讨。 ○三正文(三)甲一明传佛心印之本(二)乙一明谛观性体(二)丙一直标性具以明理本(二)丁一略援祖诰以立心印之体 只一具字。弥显今宗。以性具善。他师亦知。具恶缘了。他皆莫测。 【注】此之六句共二十四字。语本出四明尊者观音玄义记中。玄义乃天台大师释法华经普门品题。未入经文。先立五重玄义。以释品题。用十义以通其意。十义者。一人法。二慈悲。三福慧。四真应。五药珠。六冥显。七权实。八本述。九缘了。十智断。至第九简缘了中。大师设问云。缘了既有性德善。亦有性德恶否。自答云具。此一具字。乃吾大师掀翻如来藏海。涌出摩尼宝珠。得之者。不惟喜雨宝穰穰。亦以见体圆莹彻。故法智大师一见乎此。即称扬赞美。对众宣弘。而曰只一具字弥显今宗以性具善他师亦知具恶缘了他皆莫测。而我虎溪大师深悟此宗。传佩心印。欲以此道转以悟人。笔述此记以弘顿教。是以开宗明义。即拈出此章。以为心印之体。而曰只一具字弥显今宗等。可谓善乎记述者也。言今宗者。天台圆宗也。有二。一对古言今。二对他言今。古者。天台之先。光宅等诸家也。他者。天台已后。贤首慈恩等诸家也。自佛法东流震旦。诸家判教立宗。或是西来圣贤。或是此方英哲。孰不谓被犀坚之铠。握龙泉之剑。而独振寰中。若求其有教以为之说。离暗证之讥。有观以为之行。无循文之失。舍天台则难能。故以圆宗而自许。非自誉也。深有所以也。所以者何。所谓只一具字。若不论具。则全无所以。乌足以称圆。又与夫藏通别之有教观者何以异乎。是故今家称圆。功在性具。教得此故圆顿。观得此故无作。故曰弥显。是以宗其教而为之说者。说而无说。依其观而为之行者。行而无行。无说而说。是为真说。行而无行。是为妙行。自行化化。能事毕矣。得不谓天台之道大有功于如来灭度之后者乎。 【释要】此明解说性具之功。方为圆顿之教。而起无作妙观。弥显台宗法要。夫性具者。是如来之心印。受此心印者。方为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云何性具。性者、不变坏之义。具者、一法不缺之义。若以众生之认识。考察世界一切所有。不过成住坏空。岂有不坏不缺者乎。于是以为性具。非是另有一法。特与世间不同。或以修至如何地位。方成不坏不缺之点。此通是真实义愚(认为世外有真)。异熟果愚(认为变异方成)。然其所以为性具者。而成住坏空。不失为成住坏空者是也。何则。成住坏空。乃性具之本有。若失其坏者可谓之空。失其空者可谓之坏。而坏空本未尝失其坏空。又坏不失者谓之成。空不失者谓之住。如是法法皆能成住。而成住不失为成住。无成而成。无住而住。坏即不坏。空即不空。此之谓性具之本有也。如是教人破尽一切情执。岂有欠余次第。故曰圆顿。情执一破。随处皆是观境。故曰无作。如是言教。一无所说之法。故曰说而无说是真说。依教修观。自无取舍分别。故曰行而无行为妙行。以此性具善恶诸法自行化他。较其他宗只知具善教观非圆。而谓今宗大有功于如来灭度之后者。不亦宜乎。 【注】或曰。若天台以性具称圆者。如他宗谁不云圆家以性具为宗耶。若然。又何独贵于天台。故释之云。诚如所言。他师果亦云圆家以性具为宗也。然不知他家云性具者。只知性具善也。特天台之少分耳。盖天台之言具者。有性善焉。性恶焉。于善恶中各有正与缘了。故法华云诸法实相。诸法即十法界也。佛界十如。是性善缘了。九界十如。是性恶缘了。实相是性善性恶正因。如此十界善恶。不论凡圣。现前一念之心。法尔具足。他宗诸师何尝道及。故云莫测。以不测故。故闻之者以谓恶骇天下。狂而不信。此齐东野人也。乌足以语道哉。 丁二略释性具以显圆顿之教(六)戊一通显圆顿 是知今家性具之功。功在性恶。若无性恶。必须破九界修恶。显佛界性善。是为缘理断九。非今所论。 【注】他宗既莫测具恶缘了。故虽知具善。不得称圆。反显今家性具之功。功在性恶。故得云只一具字弥显今宗也。夫何故。以若无性恶。必须破九界修恶。显佛界性善。不足以称圆矣。是以今家所明性具三因。善恶正因是一性。善恶缘了属二修。二虽修成。元是本具。一虽性具。全体起修。故九法界起修恶时。是全性恶起。修既性起。则全修在性。性恶融通。任运摄得佛界。而此修恶即是妙事。正属所显。岂属所破。故不须缘理以断九也。 【释要】佛法之本旨。非是一技一艺之行为。亦非一隅一区之境界。乃发明全世界之原理。全世界之事实。俾人心与环境有正当之认识。及正当之作为。同出无谓之苦。共得研究之乐。而苦乐之果。岂是无因。以因招果。势所必然。欲希将来之何果。必察现在属何因。夫因者何。即吾人现前一念介尔之心是也。以一念介尔能造三千性相。百界千如。何以故。以一念性本具故。只在当人识得。三千不失为三千。百界不失为百界。此之谓性具也。惜吾人一念颠倒。对境错觉。错识、错想。认一己之见解。执一隅之境界。施于有为。放弃无为之功。不知性具。专逞事造。毕招无谓之苦。竟不知苦自何来。为可怜愍者也。故我世尊遗教。圣祖相传。性具三因。善恶正因是一性。善恶缘了属二修。义谓只一正因佛性。具足十法界善恶因果。善了因是佛性。恶了因亦是佛性。善缘因是佛性。恶缘因亦是佛性。了因者、谓以了知为因也。了无别了。唯了十法界善恶因果。即是正因佛性。缘因者、谓以缘助为因也。缘无别缘。唯缘十法界善恶因果。熏作正因佛性。若非了知。无从缘助。若非缘助。徒然了知。缘了本是正因所具。正因唯凭缘了所显。一性二修。互融互具。善因恶因。岂作两橛。夫善恶者。由分别自成向背。了性具者。息诸缘泯立同时。今宗独揭性恶法门。非是俾人造恶执法成病之事。旨在所观之境。以融分别之心耳。故九法界起修恶时者。指三圣六凡之所作。若非全性具此九法界之恶。而此恶当从何起。可知修作即是性具而起。则全修当然在此全性。又若非九法界全修恶时。而此性具当从何显。故全性起修。全修在性。性修无碍。九界融通。咸成佛界。故曰任运摄得佛界也。而此修恶。既知性具。自然分别心歇。歇即菩提。岂不即妙事乎。盖修恶即是性具。何则。若九界无恶。又何须修。若非性具。恶从何起。既属性具。修亦不断。既不能断。又何用修。若知性修不二。言语道断。教即无教。心行处灭。无修即修。而修恶既妙。可谓修德有功。全修即是所显之性德。岂可破哉。故不须专缘性具之理。以断九法界之修恶也。 【注】若不论乎性恶者。则九界修恶。非从性起。非性之恶。定须破断。离边之中。必须别缘。正是他家历别之义。故曰非今所论。 戊二正引教部 故止观所明十乘妙观。观于阴等十境。三障四魔。一一皆成圆妙三谛。此乃发心立行之体格。岂有圆顿更过于此。 【注】此引今家性具成功教部而证成也。止观者。摩诃止观也。十乘妙观者。一观不思议境。二真正发菩提心。三善巧安心止观。乃至第十离法爱。此能观之观也。阴等十境者。阴入、烦恼、病患、业相、魔事、禅定、诸见、上慢、二乘、菩萨。此所观之境也。三障四魔者。三障即阴入病患二境属报障。烦恼诸见上慢三境属烦恼障。业相魔事禅定二乘菩萨五境属业障。四魔即阴入业相禅定二乘菩萨五境属阴魔。烦恼诸见上慢三境属烦恼魔。病患境属死魔。魔事境属天魔也。此十境三障四魔。即九界修恶。何者。阴等八境。即六凡法界。二乘一境。即声闻辟支二法界。菩萨一境。即菩萨法界。言一一皆成圆妙三谛者。正由今家有性恶之功。故不破九界修恶。直以十乘能观妙观。体达所观十境三障四魔九界修恶。当体即是性恶。性恶融通。无法不趣。任运摄得佛界性善。故阴等十境一一皆成圆妙三谛。 【释要】九界之所以为九界者。以九界之众生。非执则拒。不取则舍。由执拒取舍。多少之差别。故成九界之阶级。佛界之所以为佛界者。以佛界之佛。不执不拒。不取不舍。由无为大化之究竟。故成佛界圆妙之平等。盖九界修恶外。再无佛界性具之可指。佛界性具外。再无九界修恶之可分。然可指者。乃俯就众生之知见。可分者。全依众生之情执。若脱离情执之知见。不但九界无可名。即佛界亦不可说。强以实义名之。曰圆妙三谛也。何者。以世界之所有。本来如是。随举一法。立时即泯。泯时即立。泯立同时。立者俗谛也。泯者真谛也。泯立同时者中谛也。且举世界一法作例推之。即可信此三谛实义之不诬也。世者。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之时间也。界者。东边界。西边界。南边界。北边界之空间也。此即随世界风俗成立假名符号。可知世界是假。故名俗谛立一切法。若明此实义。应修假观。若厌假求世界之真者。求至极成。成归了不可得。何者。以过去世已去。则不可得。现在世不住。则不可得。未来世未到。则不可得。又东边之东边。而反观东边则成西边。而东边则不可得。南边之南边。而反观南边则成北边。而南边则不可得。余皆类此。可知世界、当体即空。故名真谛泯一切法。若明此实义。应修空观。泯时、泯不自泯。因立而泯。立时、立不自立。因泯而立。泯立同时。故名中谛统一切法。若明此实义。应修中观。虽中而不离两边。亦不即两边。不即不离。故谓之圆妙三谛。此性具圆妙三谛。皆是九界修恶所成。何者。以离此九界之外。再无所观之境。所言一一皆成圆妙三谛者。正由今家有性恶之功也。天台揭此性恶之功。有二义。一者以九界之修恶。故成十境等。而为所观之境。一者以各界之性具。体达无执善恶。以起十乘能观妙观。观其十境等。始得性恶融通。法法皆趣。是趣不过性具。佛界性善。岂不任运摄在其中乎。故曰一一皆成圆妙三谛。而他宗欲破九界之恶。而独显佛界之善。何得谓之圆妙乎。噫、佛说一大藏教。无非破执之具。若执善破恶。善即成恶。于恶境不起情执。恶境即是善境。若明性具。岂有情执。 【注】盖性善恶正因、即中道第一义谛。性善恶了因、即真谛。性善恶缘因、即俗谛。些三因三谛。举一即三故圆。言三即一故妙。圆家行人。凡发心立行。莫不以此为大体。莫不以此为纲格。故曰此乃发心立行之体格。夫以此而为体格。则三障四魔。无有遣法。圆妙三谛。当体圆成。故曰岂有圆顿更过于此。呜呼。天台妙教成功之若是圆且顿也。而云只一具字弥显今宗。信不诬矣。 戊三的观心要 二 己一总无明心 初心修观。必先内心。故于三科拣却界入。复以五阴又除前四。的取识阴为所观境。如去丈就尺。去尺就寸。是为总无明心。 【注】此以易观而释或者之妨也。前明十乘妙观观于阴等十境。须知一是现前所观之境。九是未得入位未来所发宿习之境。故今但以三科而释。或曰。止观明所观之境。既有阴入界三。何得只以现前一念识心为所观耶。故释之云必先内心也。盖阴入界三。多是生法。生法太广。初心为难。三无差别。观心则易。故以三科唯取阴境。阴境有五。仍复为宽。复以五阴又除前四。的取识阴为所观境。喻如去丈就尺去尺就寸。以此识阴近而复要。最为易观。即众生日用根尘相对一念心也。言是为总无明心者。六七八识。皆属无明。粗细虽殊。不出一念。故此一念得称为总。故此八识观前前者、必具后后。观后后者、不具前前。如人观波必观于水。若观静水必不观波也。 已二就观明别 若就总明别。即第六识。如伐树得根。灸病得穴。千枝百病。自然消殒。 【注】言就总明别即第六识者。以七八两识虽在其中。据现前粗浅易见。则第六者偏当其称。苟行人用微妙观。以此而为所观。则不久任运转八识以成四智。故云如伐树得根灸病得穴千枝百病自然消殒。何以故。盖此一念是为总无明心。虽观一识。未尝不以三识为观。未尝不以三识为境。故不惟只破见思。而尘沙无明。随其功著。任运皆破。此言的取识阴为所观境成功之妙如此。 戊四例余一心 若不入者。然后历余一心。例余阴入。乃至九境待发方观。不发不观。莫不咸尔。 【注】若于此六识境不得入者。当知此法非是便宜。应须改辙以从善道。故曰然后历余一心例余阴入。余一心者。受想行三阴也。例余阴入者。色阴及十二入也。乃至九境待发方观不发不观者。前一境其犹礼乐。后九境其犹征伐。礼乐施之于太平。故阴入境不待发而先观。征伐行之于离乱。故后九境必待起不得已而后观也。须知此十境者。非唯识阴是总无明心。而余一心乃至九境悉可称总。若能随其所行所发。用微妙观而观之。一一皆如伐树得根灸病得穴千枝百病自然消殒。故曰莫不咸尔。 戊五结成功能 方显九界修恶当体即是性恶法门。性恶融通。无法不趣。任运摄得佛界性善。修恶既即性恶。修恶无所破。性恶无所显。是为全恶是恶。即义方成。 【注】九界三道修恶。即止观所明阴等十境三障四魔也。性恶即止观所成圆妙三谛也。言修恶是性恶法门者。此九界三道修恶。元是全性恶三德而起。修从性起。则全修在性。修既在性。苟外此而求。是犹拨波取水。乌可得乎。是故止观直以十乘妙观观于阴等诸境。皆成圆妙三谛。而此三谛既由观阴而成。岂非修恶当体即是性恶之法门乎。或曰。天台明性。既曰有二。今修恶虽即性恶。奈性善乎。故答云性恶融通无法不趣等也。言融通者。性善性恶。其犹水乳。乳故本来成。水亦非今有。是故行者惟当务即修恶而成性恶。弗患性善之不成也。 戊六即异诸师 是则今家明即。永异诸师。以非二物相合。亦非背面相翻。直须当体全是。方名为即。何须断除烦恼生死、方显佛界菩提涅槃耶。 【注】他之名义。有曰修可破而性可显者。盖昧夫修即性而性即修。定有能覆之恶故也。今修恶既即性恶。故无破显。以无破显故。是为全恶是恶。而即义方成也。惟以是为即。是故今家永异诸师明即。如二物相合。背面相翻矣。言二物相合者。如尔雅训即云。即者合也。诸师虽有即名。既不知修性相即。正如尔雅所训。借非二物相合。亦难逃乎背面相翻矣。以是义故。生死非涅槃。烦恼非菩提。所有烦恼生死定须破除。菩提涅槃方得证显。是为破边立中。非今所尚。 丙二略引契经以会差别 二 丁一双标 又应须了此性善恶。在诸大乘。立名不同。广略有异。 【注】今家之言性善恶。一禀契经。非师心自立。但诸经立名不同。广略有异。 丁二各释 二 戊一立名不同 四 己一华严 二 庚一牒指经文 初立名不同者。华严云。能随染净缘。遂分十法界。 庚二结成三因 迷则十界俱染。悟则十界俱净。十法界离合读之。三因具足。三字合呼。九界为恶正因。佛界为善正因。十字独呼。法界合呼。即了因。十法合呼。界字独呼。即缘因。 【注】华严云云者。能随。即真如不变随缘也。能随真如、即善恶正因。所随染净缘、即善恶缘了。随染缘则成九界缘了。随净缘则成佛界缘了。须知染净初无定体。升沉悉由迷悟。方其真如之迷而染也。不惟本具九界成迷。佛界亦随之俱迷。方其真如之悟而净也。不惟本具佛界成悟。九界亦随之俱悟。良由染净虽以异缘。十界本乎一性。缘有隐显。性无即离。故迷则俱染。悟则俱净。或问善恶何因十界而分、三因又依何义而立。答曰十法界离合读之三因具足。离合之言。本乎妙玄。彼云皆称法界。其意有三。十数皆依法界。法界外更无复法。能所合称。故言十法界。此十字独呼。法界合呼。即了因之意也。 【释要】或问下。假设问端。以明十界三因。善恶立义起原。答曰下。答此问义。十法界离合读之。三因具足者。因谓真如随染净缘。成立三因。遂分成十法界之善恶也。善恶之缘起于染净。染净之缘起于分别。以有是义。故立是名。就此十法界三字合离读之。以表有分别无分别之染净而成善恶三因。此离合之言。根据妙法莲华经玄义。彼云下、指妙玄言。法界者、乃全世界之总称。包括无余。故云皆称法界也。其意有三者。谓此十法界三字。含有三种意义。一者能依也。二者所依也。三者能所互依也。以十数为能依。以法界为所依。其法界仅有其十。其外更无复有法。以能所合称。故言十法界。若此十字独呼。法界合呼。则法界不落个数。即不起分别。法界清净。明了无疑。名法界性。即了因之意义也。 【注】二、此十种法分齐不同。因果隔别。凡圣有异。故加之以界。此十法合呼、界字独呼。即缘因之意也。 【释要】此明以十数加于法相合呼。成立个数边际。自然加之于界。则分齐因果凡圣。各有境界不同。遂成分别。法界纷繁。知缘有在。名法界相。即缘因之意义也。此缘了二因。解义各有不同。往往以缘因属善性。了因属慧性。再随胜言之。了因属心。缘因属境。极而言之。缘了二因。皆具善恶。 【注】三、此十皆即法界摄一切法。一切法趣地狱。是趣不过当体即理。更无所依。故名法界。乃至佛法界亦复如是。此三字合呼。即正因之意也。 【释要】此十、虽举其一。皆即全法界摄一切法。若一切法中。地狱因缘起。而一切法。皆趣地狱。是趣者非有形迹。不过当体即是理具。更无能趣。来趣所依。于是故名法界。譬如一人牙齿痛。则一人之四肢百骸。皆趣牙痛。是趣者非有形迹。不过当体即是理具。如是乃至佛法界。亦复如是。或一念或一事之因缘起。而全法界一切法。皆趣佛界。是趣不过。当体皆是理具。更无能趣。来趣所依。唯是寂然不动。感而遂通。于是故名法界。此三字合呼。即正因之意义也。此正合一念介尔妄想心。具足三千性相。百界千如。儒云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皆是一辙。而观念之际。可不慎诸。噫、儒者多不知克己为何物。释子多不知观念是何心。若一人克己。则一人之天下归仁。若多人克己。则多人之天下归仁。则可知一人营私悖理。天下归祸焉。如是推之。吾人之祸福。天下治乱。可以预知矣。今人皆知神经通于周身最微。而不知全世界之神经更密。唯贤圣知而行之。幸世不绝圣。国不乏贤。若非贤圣之仁慈观念。以均众生之不良思想。则世界早已沉沦久矣。或曰凡多圣少。如何均之。答曰。岂止凡圣同居土。余三土亦在其中。 【注】又曰。若十数依法界者。能依从所依。即入空界也。十界界隔者。即假界也。十数皆依法界。即中界也。欲令易解。如此分别。得意为言。空即假中。无一二三。而一二三。而如前云云。 己二法华 二 庚一牒指经文 法华云。诸法实相。不出权实。 庚二结成三因 诸法是同体权中善恶缘了。实相是同体实中善恶开正因。九界十如即缘因。佛界十如即善缘因。三转读之。了正不缺。 【注】法华诸法实相。不出权实。权实不出十界。有横竖二论。一往竖论。则佛界为实。九界为权。互具言之。九界中互具佛界为实。佛界中互具九界为权。大师云。细论各具权实。此之谓也。横论者。十界各具三因。正因属实。缘了属权。全正因以为缘了。即实而权。全缘了而为正因。即权而实。盖十界同居一性。权实岂分燕越。 【释要】此明第二引证法华云。诸法实相。不出权实。结成三因。以十法界横竖各具三因。显权实互具。皆是本具不可思议之妙法。即是今家传佛心印也。一往竖论九界诸法。是同体权中善缘因。恶缘因。善了因。恶了因。了佛界实相。是同体实中善正因。恶正因。已竟。横论下。谓十法界各具正缘了三因。若按一往竖论。正因本属佛界之实。缘因与了因本属九界之权。再以此横论。岂不佛界之全正因。以为九界之缘因了因乎。可见即实而权。又全缘因了因而为佛界正因。亦可知即权而实。盖十界同居不失十界之一性。而权实岂分乎北燕南越耶。此横论竖论。非是特别造作。乃天然本具之实义。因义立名。俾人因名思义。以入圆理耳。据佛说诸法实相。不出权实者。谓非以权实二法立教。不足以发明诸法实相。有说者、是权教而明权法。无说者、是实教本自实法。权极则实。故为实而施权。权施方便。说至极成而无说。则全权皆实。是名开权而显实。乃显诸法皆实相也。又此三因于十法界有天然论横竖之实义者。了因谓能分别之心是。缘因谓所分别之境是。正因谓能所一如是。此横论十界三因也。又究竟明了心境一如者。谓之佛界正因。不能究竟明了心境一如。执心境为两端者。谓之九界缘因了因。此竖论十界三因也。是乃以性德望修德言之。若以修得望性德言之。则十界各具正缘了三因。谓之横论也。如是论之。为显权中有实。实中有权。权实互摄互入。不可说权。不可说实。不可说亦权亦实。不可说非权非实。而一切妙法尽于是矣。故法华经云。止止不可说。我法妙难思。云云。 【注】诸法是同体权中善恶缘了等。此约诸法属权。实相属实而言之。然离诸法别无实相。何权非实。离实相别无诸法。何实非权。权实相即。其妙尽于是矣。言九界十如即恶缘因至三转读之了正不缺者。此玄义释众生法之文也。先引经云。所谓诸法有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等。天台师云。依义读文。凡有三转。一云是相如是性如。乃至是报如。二云如是相。如是性。乃至如是报。三云相如是。性如是。乃至报如是。若皆称如是。如名不异。即空义也。若作如是相如是性者。点空性相。名字施设。逦迤不同。即假义也。若作相如是性如是者。如于中道实相之是。即中义也。分别令易解故。明空假中。得意为言。空即假中。约如明空。一空一切空。点如明假。一假一切假。就是论中。一中一切中。非一二三。而一二三。不纵不横。名为实相。惟佛与佛。究竟此法。是十法摄一切法。若依义便。作三意分别。若依读便。当依偈文云如是大果报种种性相义云云。然十界离合三转读文。此南岳天台师资相承。文外巧思。是皆游心实相。非关义学。 【释要】所谓实相者。乃一一法。无非实相。合亦实相。离亦实相。亦合亦离亦实相。非合非离亦实相。法界合呼。为如名空。十法合呼。为相名假。十法界同呼。相如是中。合必以离。空必依假。互依互具。皆在其中。强名实相。三转读文细者。如不自如。以相等十法成十如。故曰是相如。以了是为因。名之了因。相不自相。以如而成相。故曰如是相。以缘此为因。名之缘因。相如不自相如。以相如而是相如。故曰相如是。以正是此因。名之正因。三因无因。因于诸法不虚。故曰实相。是心所历不可言思。故曰游心实相。与依文解义之学。毫不相关。此皆俾行者随文入观。岂非文外思义之巧乎。 譬如庖丁解牛。进乎技矣。目中无全牛者也。 己三涅槃 二 庚一略指经义 涅槃经中。阐提善人。二人俱有性善性恶。名为善恶缘因。 【注】此所引文。言义俱略。若具足者。应引涅槃经三十二云。或有佛性阐提人有、善根人无。或有佛性善根人有、阐提人无。复有佛性二人俱有。复有佛性二人俱无。初、二句。言修染了因佛性、修恶缘因佛性也。盖佛断修染修恶尽。修净修善满足。故此修染修恶佛性、佛善根人无也。次、二句。言修净了因。修善缘因佛性也。盖阐提人断修净修善尽。修染修恶满足。故此佛性、阐提人无也。三、二两句。言性善性恶正因佛性也。盖佛虽断修染修恶尽。而性染性恶不断。阐提虽断修净修善尽。而性净性善不断。 【释要】佛虽断了因之修染。缘因之修恶尽。当然不受九界之烦恼生死。以不修则不受故。而性具之了因污染。缘因恶作。纤毫不断。以九界皆佛之清净法身故。何以故。以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故。所谓但破情执。不破五蕴实法者是也。若执法成病者。则当破之。云何为执法成病。即一般不明性修二德。理具事造之义者。闻理具不断染恶之说。即妄执理具之染恶。误会为事造之染恶。故以吃肉饮酒行YIN等事。误作为佛法。谬谓大乘。此之谓执法成病。以造恶因。必结恶果。是谁造谁受故。夫性具之染恶不断者。乃作所观之境。无非真俗中。悟性具之染恶不断者。为能观之智。无非空假中。不断之断。乃断九界之染恶尽。于此果地。方可于恶自在。广用性恶法门度化众生。非如但观佛界修善。以破九界性恶。而破不胜破。难尽异熟果愚。不能证圆顿妙觉果海者也。阐提虽断了因之修净。缘因之修善尽。当然不证佛界之菩提涅槃。以不修则不证故。而性具之了因清净。缘因善行。纤毫未断。以佛法界。遍满一切处故。何以故。以离菩提无烦恼。离涅槃无生死故。所谓名言习气终不能挫诸法实相之纤亳者是也。若执别废圆者。则当辨之。云何为执别废圆。即一般不明权实二教方便入理之义。妄执方便之权巧。作为入理之实相。故专分别名相。自恃所学一隅之论。毁谤其余一切未读之诸经。自为究竟。此之谓执别废圆。以造妄因必结妄果。亦谁造谁受故。夫阐提性具净善不断者。有事实可证。阐提虽断修净修善尽。乃指现前说之。而将来终有修净善时。何以见之。乃以现前事实见之。其例甚多。如初谤佛法甚烈。可谓阐提矣。而后信佛法更坚。可知阐提有佛性矣。若指定阐提永久终不信佛者。则不应有先不信而后信者。又应以何时何劫何法为标准耶。然阐提无佛性之说。不攻自破矣。 【注】惟佛不断性染性恶。故至果地。于恶自在。广用性恶法门。化度众生。阐提不断性净性善。后时还起修净修善。对治修染修恶。故涅槃后分言阐提成佛。盖本乎此也。四、二两句。言复有佛性二人俱无。此言不退性也。 庚二结成三因 二 辛一正结 三因既妙。言缘必具了正。言了必具正缘。言正必具缘了。一必具三。三即是一。毋得守语害圆。诬罔圣意。 辛二融通 若尔九界三因。性染了因。性恶绿因。染恶不二是恶正因。岂惟局修佛界三因。性善缘因。性净了因。善净不二即善正因。 【注】今人独知观真常净识、修佛果正因。谓之偏观清净真如者。正由不知具九界三因也。今家既揭诸大乘明文而示之。则十界三因俱可修。第随其境之现前观之修之还之复之。不必弃波而求水。舍空以求空。故又以若尔岂惟字论之斥之。使其归于圆宗也。而言局修佛界三因者。亦与之之辞。若复夺之。今人第知修佛界了因。以其惟宗于一空而已。岂惟不修中道正因。即俗谛缘因亦不知修。以其多弃事而尚理故也。 己四从指 二 庚一泛指诸经 此性善恶。亦名性净性秽。或名理明理暗。或名常无常双寂之体。 庚二引请观音 如请观音。或单名毒害。毒害即性恶。皆一体之异名也。 【注】请观音或单名毒害等者。此所引文。言义俱略。若具引天台大师解释请观音菩萨消伏毒害陀罗尼经云。此经从人法以标名。人是至慈之大号。法是至圣之神咒。人有二义。一通二别。别是观音之胜名。通是菩萨之嘉号。别又二义。一能二所。请字是标能感之群机。观世音三字是标能应之圣主。法有二义。一用二体。消伏毒害明其力用。陀罗尼明其正体。体有二义。此间名为能遮能持。持于三义。遮于二边。用即为三。一事二行三理。事者。虎狼刀剑等也。行者。五住烦恼也。理者。法界无阂。无染而染。即理性之毒也。故言从人法以标名焉。孤山法师阐义钞云法界无阂者。三谛一心。名为法界。生佛互融。一一咸遍。故云无阂。无染而染者。净名疏云。中道自性清净心。不为烦恼所染。本非缚脱。不染而染。难可了知。即是众生迷真性解脱。起六十二见。考彼言义。允合今文。若消今文。应云法性之与无明。遍造诸法。即无染而染。全理性成毒。名理性毒。由理毒故。即有行毒事毒也。今观诸法惟心。染体悉净。即神咒治理性之毒。即下经文皆入如实之际也。然孤山之释。虽阐犹隐。终于毒害即性恶之义不彰。不如引大师释后文正释消伏毒害陀罗尼云。消名消除。伏名调伏。故经言消除三障无诸恶。五眼具足成菩提。但除其病。不除其法。譬如蛇虺有毒。但消除其螫虿。令不侵入。不可殒命也。伏者。调善令堪乘驭。伏三障之毒。为入道之门。随应得度而度脱之。故不须断之。亦下文不断而断断而不断之明证也。 戊二广略有异 四 已一指广略之数 随机利钝。广略有异者。略则十界。广则三千。 【注】略则十界。文出华严、能随染净缘遂分十法界。广则三千。则义归法华诸法实相。或问。华严半偈。反谓之略。法华四言。反谓之广。何也。答曰。华严虽半偈。而但名十界。法华虽四言。而义摄十如。天台大师则合广略而充扩之。以为百界千如三千性相之旨。则华严法界之旨。法华实相之宗。其义方尽。即如来果证众生理体、因果修性之体。亦斯尽也。充扩之义。具在下文。 已二明广略之体 故知善恶不出十界。十界性融互具成百界。界十如则成千如。假名一千。五阴一千。国土一千。 【注】善恶不出十界之旨。下文自明。今且明二经合辙之义。以明性具三千文。先约华严。融十界为百界。故曰十界性融互具成百法界。次约法华。融十如为千如。故曰界十如则成千如。又次约仁王三法。融百界千如为三千。故曰假名一千五阴一千国土一千。又大智度论释百八三昧中。至释能照一切世间三昧。云得是三昧故能照三种世间。谓众生世间住处世间五阴世间。四明大师云。故一家用义。彼论之三世。演法华十如。妙谈三千。固非常情之所企及。 已三结一心之要 如此三千。现前一念修恶之心。本来具足。 【注】一念修恶具足三千者。但约根尘相对一念心起。必属一界。界互具成百界三千。若论法体。实不啻于此也。或者难曰。今智者准秦译之本。具足十如。故可论乎三千。若西晋所译名正法华经。但列乎六如。则三千之义安在。答曰。今论性具。但明理体。数之多少。不必计之。即准六如而谓之性具一千八百。有何不可。况如义虽译者而有增减。而华严界义终无所亏。且晋译之本。义有未尽。随译人情。安可准信。世弘秦译。表表若人。晋译微晦不传。岂无故哉云云。 已四彰微妙融通 非造作而成。非相生而然。非相合而然。一念不在前。三千不在后。一念不少。三千不多。 【注】是无作妙境。故非造作。法法本具。故非相生。相相宛然。故非相合。三千即一念。故一念不在前。一念即三千。故三千不在后。一念具三千。故一念不少。三千在一念。故三千不多。 乙二明谛观相貌 六 丙一明立谛正观所以 十二 丁一明破情不破法 须知情可破。法不可破。执法成病亦须破。 【注】此是释疑之辞。亦是显妙之谈。或疑曰。若修恶即性恶者。何须立三观以破三惑。答曰。观破惑者。破情而不破法也。情即迷情。迷即三惑。此之迷情。其来久矣。始自根本无明。终至等觉后心。盖理体本妙。情执为粗。故破惑者但破三千之情。不破三千之法。今家不顺迷情。但显本具。法法皆妙。相相皆实。故题称妙法。而经曰实相。良有以也。释疑显妙。其在是矣。然有执药成病者。三观修之不得其方。反翻成三惑。更须用乎善巧方便而破之。非此中意。今云执法成病者。执修恶即性恶。而广行修恶。止观所谓无禁捉蛇是也。如是修恶。正须破之。 丁二明理体不可断 是则善恶净秽。是法门理体。体本明净。不断纤毫。 【注】承上文言情可破而法不可破。岂非善恶净秽是法门理体。其体本来明净。成佛之时。不断纤毫。 丁三约染净明迷悟 是则断证迷悟。但约染净而论。 【注】或疑体既明净不断纤毫、云何经中又有断证迷悟之说。是故释云是则断证迷悟但约染净而论。华严所谓能随净染缘遂分十法界是也。随染缘为染缘所染。即为九界。随净缘为净缘所净。即为佛法界。 丁四破古无择法眼 往人无择法眼。情理不分。药病不辨。才闻空中名遮、一相不立。便作断灭而解。假观名照。三千宛然。定谓三千立法。若三谛但遮。又如何立法耶。 【注】情即迷情。理即本体。迷情为病。应以法药而破之。佛祖设药。内依理而立。依三谛境、立三观智、是也。亦外依病而施。依三种惑、立三观智、是也。是则药之与病。虽有权移。性之理体。毫无加损。 【释要】此破往古无有择法药之眼者。佛祖所说之法。谓之法药。法药为治法体之病。法体即是法界之三谛。法体之病。即是见思尘沙无明三惑之迷情。治此迷情之病者。必须空假中、三观之法药。见思惑、障空寂理。是真谛法体病。以空观法药治之。尘沙惑障化导事。是俗谛法体病。以假观法药治之。无明惑障法性理。是中谛法体病。以中观法药治之。用法药虽权巧。有用空用假之不同。能移去见思病尘沙病之不等。然法性之三谛理体。无纤毫之加增损减。故去病而不去体。或问十法界、乃至百界千如、及三千性相。皆是真俗中三谛法体。纵能以空假中三种法药。治去法体上之见思尘沙无明三种迷惑。与吾人有何关系。曰、发此问端。足见我执未破。法执未除。须知佛证四德常乐我净。若不以全法界三千性相等各具之三谛理体。为一合相。复以何为法身之我。若不以三观智除去三惑之恶染。复如何能清净。是我净二德。乃破俱生我执也。若不观全法界之成住坏空即空假中。复以何为常。若不观全法界之生住异灭即空假中。复如何能究竟乐。是常乐二德。乃破俱生法执也。 【注】往人不解此意。闻天台三观空遮乎有、中遮乎边。便作断灭而解。假照乎有。定谓三千立法。此乃迷名而不知义也。今反问之。三观各分遮照。尔作此解。假使复疏显妙中有遮则三谛俱遮之旨。则不惟俗谛俱遮。即空中亦复俱遮。又如何立法。若例立照则三谛俱照。则不惟俗与二边俱照。即真谛亦照。又如何断灭耶。 【释要】往人下、谓不解天台之圆顿妙法。举一即三。举三即一。遮中有照。照中有遮之实相要旨。一闻空观遮有。原为除见思惑之迷情。而不能除此见思。反作断灭想。复加一层断灭见思迷情。一闻中观。遮空有两边。原为除无明迷情之所知障。而不能除此迷惑。亦反作断灭想。复加一层所知障。一闻假观照有。原为破凡外之断灭想。及除二乘之偏真理。而不能断此迷情。而反作三千立法。各不相融。此皆是执迷名言文字。而不知究竟义理。今反下。故设反问之辞。若三观各分遮照。不能互融互具。尔作如是之解。假使重复真俗二谛。真中有俗。俗中有真。疏散空假二观。空亦非空。假亦非假。云何固定。真俗空假。然重复真俗。是显中道。疏散空假。不著二边。无非皆显不可思议之中道实相妙法耳。若显妙中有遮。则三谛俱遮。不惟俗谛。乃一遮一切遮。无真无中而不遮。是法不可说。又如何立法。若例下。谓按例假使复疏显妙中立照。则三谛俱照。不惟俗谛。乃一照一切照。无真无中而不照。是法法宛然。如何断灭耶。 丁五明破迷故用观 迷情须破。故用即空即假即中。达此一念修恶之心即是三千妙境。 【注】承上章。情可破法不可破。法不可破。故体本明净。不断纤毫。其如迷情难消。故宜用即空假中三观破之。虽曰破之。实无他法可破。只以三观达此一念根尘对起之心即是三千妙境。则三谛三观修之与性自然成矣。 【释要】此明破迷故用观。所谓迷者、乃见思尘沙无明种种迷情也。观者、乃空假中三观也。此三观专为破三惑而立。非破除十法界之实法也。故曰情可破决不可破。唯凭此法不可破。故十法界全体。本自光明清净。不应断其纤毫。故曰法不可破。奈众生、迷惑执情。于此十法界自体。起分别好丑憎爱取舍之心。难以消化。由有憎爱取舍。遂轮回六道。受苦无休。故宜用观念法界即空。有何憎爱。法界即假。何须取舍。法界非空非假之中。本自不可思议。用何分别。其如迷情难消。故宜如是破之。虽曰如是破之。而多是误会误用。将为有可破之法。故舍一而必执一。何以故、所谓破者。乃破除舍去之意。既知是空。当体即破。何须再执一可破之法耶。如是牵缠。则取舍之心如何消化。是不能反观自心之憎爱为障为病。而更以取舍之功为修为行。故曰多是误会误用。其实本无他法可破。只以此三种观念。了达此现前一念。六根对六尘所起之第六识心。即是所观百界千如三千性相之妙境也。则三谛之性德。全性起修。三观之修德。全修在性。而此修德。观此性德。当体即性修不二。故曰修之与性自然成就矣。或问破此迷惑情执。何必用此空假中三观破之。答实无他法可破。只以此观空观假观中。达此现前因缘所起之一念者何。即是现前见闻嗅尝觉知之胜义根。对于环境。色声香味触法之六尘。所起之心。即是三千妙境。何以故。以见闻等。虽寄托于眼耳等之浮尘根。而本无形质可表。必假色声等。而见闻等方显。于未假色声显时谓之真空。已假色声显时谓之妙有真空。然此显时。不假了别。本无名相可分。故谓之妙。若假了别。即成现前一念识心。则失其妙。而分我及非我也。于我执起憎爱。成见思惑。故用空观破之。于非我起取舍。成尘沙惑。故用假观破之。于一念识心不识原起之妙。成无明惑。故用不思议之中观破之。若此识心。自识原起。而此识心即是妙有真空所现。岂不当体即空假中。成此三观妙境乎。何有一法可破。但破情执耳。故曰只以三观达此一念根尘对起之心。即是三千妙境。虽曰三千妙境。总不出根尘识三大原则之变化名相而有也。此识心即吾人之烦恼心。即诸佛之菩提心。故曰烦恼即菩提。又曰万法唯识。三界唯心。又曰诸佛智慧。由众生妄想心中求。众生无妄想。诸佛无智慧。诸佛无智慧。众生无妄想。只在当人荐取。而生佛之差别与无差别。只在有无情执耳。若不执此情。而情亦佛心。佛说一大藏教。无非破执之具。若情执不起。则世法皆是佛法。情执一起。则佛法皆是世法。破此情执之法。不可作此不执之想。若作是想。即成不执之执。故只以三观达此一念。根尘对起之识心。即空即假即中。即空者。以本无识心之体。因根缘尘。而生此心法。故曰因缘所生法、即空。虽空而不无因缘。彼此假借而有。故曰因缘所生法、即假。虽假借而根尘真实。则根中有尘。尘中有根。空在假中。假在空中。故曰因缘所生法、即中。观此一念识心如是。而百界千如三千性相。法法无一不过如是。体会妙观如是。则知无起执之必要。亦无起执之价值。自无起执之可能性。 丁六明情破故法显 修恶既即性恶。是理具三千。而此修恶便是妙事三千。 【注】若修恶定是恶。则善妙而恶粗。定须翻破。今修恶既即性恶。是则修恶是理具三千。即法身般若解脱三德秘藏。当体圆成。而此修恶岂不便是妙事三千。 【释要】此明迷情若破。法性即显。所谓修恶修善者、是事造也。性恶性善者是理具也。谓事造者、乃分别心是。理具者、乃不思议事是。若一念分别。则全理具而成事造。若对境无心。则全事造即是理具。而于一念分别为境。则全事即理。于对境无心为心。则全理即事。只在当人善会善调。以适其事理之宜也。于是方论到修恶即是性恶。性恶即是理具。若明理具乃无善恶可说。而说善说恶者。乃无说之说。若修下。乃反显修恶即是性恶。而恶即非恶也。若修恶不是性具之恶。而定是修恶。则善恶划为两橛。善即是善。方为妙法。而恶即是恶。乃定是粗法。设若如是。则定须破恶存善。翻粗为妙也。今留辨清。修恶既即性恶。是则修恶即是理具百界千如三千性相。皆是清净法身。朗照般若。无碍解脱。三德秘藏。当体圆成。而此修恶岂非妙事三千乎。如是迷网顿破。法性顿彰。 【注】故大师明众生理即佛云。此是圆智圆觉诸法。遍一切处。无不明了。此言性恶即是法身也。又云虽五无间皆解脱相。此言修恶即是解脱也。又云虽昏盲倒惑其理存焉。此言修染即是般若也。故云便是妙事三千。 丁七明观理能摄事 但观理具。俱破俱立俱是法界。自然摄得事用三千。 【注】或问。诸佛果成。有事用三千。今但观修即性。其如事用何。故释之曰。但观理具。而巧用三观。以空而三惑俱破之。以假而三谛俱立之。以中而即惑即谛法界而等观之。功至自至不久自显。何患果位事用三千乎。 【释要】此明明理即是观理。观理即能摄事。以事由理发。造由具作。事者三观也。理者三谛也。若不明了三谛之理。如何能起三观之行。以明真泯俗立中统之理具者。方起空观假观中观之事造。以泯时即空。何惑不破。立时即假。何理不显。统起泯立。而空假皆在其中。破处即是显处。显处即是破处。故泯立同时。空假不二。同时即中。不二亦中。故中谛名中。而中观亦名中也。以智境不二。中中无分。事理安异。以此名相。会到不可分时。即是明理。明理即是观理。观理即能摄事。若事若理。本来不可思议。何须理外问事。或问下。以防误会圆理。作为偏真二乘。以理废事解之。诸佛果体成就。非有特法造成。由明了法界众生三千性相。若修若性。若善若恶。无非理具。而亦非以理具而遮事造。以明了此义。故释之曰。但观此理具。而具者即具事造。岂非巧用三观者乎。如明众波。既由海水而起。可知海水具足众波。观水即是观波。何须离水而另行观波。乃天然之巧也。故曰巧用三观。噫。众生之积习太深。取一而必舍一。若舍一而必取一。岂知观空时。全空即假。何须取空而舍假。全波即水。何必舍波方取水。若明全波即水。则喻破见思惑。若明全水即波。则喻破尘沙惑。若明波水即湿。则喻破无明惑。故曰以空而三惑俱破之。岂知观假时。而全假即空。何须取假而舍空。全水即波。何可舍水而取波。若明全水即波。则喻立俗谛理。若明全波即水。则喻立真谛理。若明波水即湿。则喻立中谛理。故曰以假而三谛俱立之。岂知观中时。而全中即空假。何须取中而舍空假。波水全湿。何可舍波水而取湿。若明全波水即湿。则喻三惑即是三谛。故曰以中而即惑即谛法界而等观之。或问断惑方能证谛。云何即惑即谛。答若明即惑即谛。方是真实证谛。若以断尽方证。即属舍取之无明。云何法界而等观之。以此平等为功。以此平等为至。非由他而自至。乃无自无他无往而至。故曰功至自至。岂是别教菩萨。经多劫而始证。今圆教乃不久而自显。则世事之全体。即三千性相之全用。故曰何患果位事用三千乎。 丁八明理与事融通 三千皆实。相相宛然。事理本融。非头数法。 【注】经云诸法实相。诸法、三千事也。实相、真如理也。即诸法而实相。则即事而理。即实相而诸法。则即理而事。即事而理。则三千真实。即理而事。则相相宛然。岂不事之与理、其体本融。岂比世间头数之法、此彼相隔、一多不融乎。下文云。一切即一。方能同居一念。派之弥合。故如众珠咸趣一珠。此之谓也。 丁九明是显非所致 不属所破。宁非所显。 【注】谓虽用三观破其迷情。而情消理显。情消非所破。理显是所立。大师不云乎。譬如蛇虺。但消其毒。不殒其命。尚可乘驭。矧螫虿乎。 丁十结成涅槃性恶 故曰诸佛不断性恶。阐提不断性善。点此一意。众滞自消。 【注】点此一意者。三千皆实相相宛然。不属听破宁非所显也。惟其三千皆实相相宛然。在事用三千。则惟佛与佛究尽诸法实相。而九界性恶何尝断。在理具三千。则一切众生本来即佛。而佛界性善何尝断。所以天台归宗法华。深悟涅槃。只此两义。囊括大旨。有以也夫。 丁十一引问答以发明 三 戊一明提佛但断修中善恶 问曰。阐提与佛。断何等善恶。答。阐提断修善尽。修恶满足。诸佛断修恶尽。修善满足。 【注】此中问答。文出观音玄义。今虎溪大师略引发明。未必全同。学者第知中大略而已。 戊二明修善恶妙不属所破 问。修善修恶。既是妙事。乃属所显。何名所破。答。修善恶即性善恶。无修善恶可论。斯是断义。故诸佛断修恶尽。阐提断修善尽。修善恶既即性善恶。修善恶何尝断。斯不断义。断与不断。妙在其中。 【注】答中全要紧处。在修善恶即性善恶无修善恶可论斯是断义。盖若有修善恶可论。便是不知即义。苟不知即。则善恶吴楚。诤论纷然。便不是断义。惟其了知修善恶既即性善恶。修善恶何尝断。即不断而为之断。是故妙在其中。恐后学未悟。复立二句明之。一须先悟无修性之殊。二须悟无善恶之异。谓之无修善恶可论。 戊三明提佛不断善恶同否 问。阐提不断性善。修善得起。诸佛不断性恶。还起修恶否。答。阐提不达性善。为善所染。故修善得起。广治诸恶。诸佛能达于恶。故于恶自在。恶不复起。广用诸恶。化度众生。妙用无染。名恶法门。虽无染碍之相。而有性具之用。 【注】诸佛与众生真如妙性之中。本然具足百界千如。犹如君子不器、善恶皆能。谓之不变随缘、随缘不变。故华严云。能随染净缘遂分十法界。当其众生迷而随染缘造九界时。则佛隐而九显。染用当情。而妙用不彰。虽曰不彰。而佛性堂堂。未尝不显。但众生自迷。当面错过耳。诸佛悟而随净缘造佛界时。则佛显而九隐。虽曰九隐。而九界体性。既同究竟。则舍用自在。方其舍之则藏、故佛显而九隐。若其用之则行。则十界而同彰。故曰应以佛身得度者、即现佛身而为说法。应以九界身得度者。即皆现之而为说法。谓之普门示现。盖实证乎此也。故曰广用诸恶化度众生妙用无染名恶法门。以其不得已而为之。强名为恶。故无染碍之相。而有性具之用。 丁十二约六即以判位 二 戊一法 博地但理。名字初闻。观行未显。验体仍迷。六根似发。初往分见。妙觉果成。究竟明显。 【注】博地但理。理即三千也。名字初闻。闻性具十界名、知性具三千字也。观行未显。修三观智。观三千境。虽伏五住。惑未破故。验三千之体、仍迷而不显也。相似似发。破见思惑。获六根清净位。相似三千显发也。初住分真。此至等觉。分破无明。分证三千也。妙觉果成究竟明显。唯佛与佛乃能究尽三千诸法实相也。 戊二譬 二 己一三人譬 是则理须亲证。其相方彰。如曹公相隐。解衣方见。事可比知。如孙刘相显。了然在目。 【注】昔汉末刘孙曹三人俱往相肆。相士先许孙刘位皆至于天子。独曹公不蒙许可。乃解衣以示。相士见之。放声大哭曰。天下从此纷纷鼎沸矣。后果应谶。各各雄据一方。以称帝号。时人或有恶二人者。以为之目。谓曹操奸雄。刘备枭雄。若曹操之奸雄。信奸雄也。刘备枭雄。亦似是而非耳。独孙权未有其目。余为之补曰骁雄。曹孟德尝亦有云。生儿当如孙仲谋。若刘景升诸子皆豚犬耳。则孙权之雄。真骁雄也。文中曹喻理即。一切众生即是佛也。须解五阴之衣。方现成佛之相。孙刘喻后三即。故曰事可比知了然在目。 己二波湿譬 又如全波为湿。全湿为波。波相易识。湿性难彰。 【注】全波为湿。喻全十界之事在三千之理。全湿为波。喻全三千之理起十界之事。波相易识。喻一界之事现起。如了然在目。湿性难彰。喻三千之性冥伏难晓。如解衣方见。 丙二明三谛三观微妙 二 丁一明圆融三谛 六 戊一明三谛之由 如此事理宛有三用。只一事理三千。即空性了因。即假性缘因。即中性正因。 【注】前章所明性具三千三因。乃三谛三观之性体。今文欲明三谛三观之相貌。乃又发明立谛立观之所以。所以只是迷情须破。故用即空即假即中。此去正明谛观微妙。故又明三谛之由。故曰如此事理三千宛有三用云云。今家之言全性起修全修在性者。此之谓也。 戊二明相即之由 三谛若不性具。即义何由可成。非但三千即三谛。亦乃三谛即三千。 【注】今家所立三谛而言真俗中相即者。正由皆性具故也。苟非性具。则即义不成。然而即义又有横竖二论。适言三谛相即。乃约横论耳。若竖论者。则又非但三千即三谛。此言全三千之事即三谛之理也。亦乃三谛即三千。此言全三谛之理即三千之事也。以其皆一体故。本不二故。 戊三证理事相即 故云中谛者统一切法。真谛者泯一切法。俗谛者立一切法。 【注】语载荆溪大师始终心要。其略云。夫三谛者天然之性德也。中谛者统一切法。真谛者泯一切法。俗谛者立一切法。永嘉从义师注云。中者不偏二边也。谛者审而无虚也。统者总也。一切法者二边之法也。真者无虚伪也。泯者亡泯也。一切法者三千之法也。俗者世俗也。立者建立也。一切法者百界之法也。当知此约三谛别明。若从通说。应云一中一切中。无真无俗而不中。则三谛皆总理而绝待也。一真一切真。无中无俗而不真。则三谛俱亡泯而无相也。一俗一切俗。无中无真而不俗。则三谛并建立而宛然也。熟玩此注。而三千三谛相即之旨得矣。 戊四明互为宾主 三 己一中谛为主 三千即中。以中为主。即一而三。名为本有所观妙境。以空假即中。三皆属性。中即空假。还归二修。 【注】下去三谛皆以三千为事境。三谛为理境。事无所移。而义有攸归。故以中以空以假而论主论宾。其实事理即毫无加损者也。今论以中为主。故以三千为中言之。则空假为宾。方其以中为主。名为即一。共实一不定一。而一必具三。而中性正因之中。即空性了因即假性缘因三因具足。名为本有所观妙境。以空假之宾即中。宾来归主。则空假皆属于主。故皆属性。然中不定中。则主不定主。是故中即空假。主从于宾。则还归空假缘了二修。全修在性全性起修。此之谓也。须知此就性中论本有之修。非曰已涉修中空假也。 己二真谛为主 三千即空。以空为主。名全性起修。是为因中能观妙观。以假中皆空。三皆属观。空即假中。还归用境。 【注】此以三千事境即真谛理境明之。则以空为主。中假为宾。修现而性用隐。是故全性起修。名为因中能观妙观。以假中皆空。宾来归主。故三皆属观。第空不定空。而空即中假。主不定主。而主就于宾。是以还归用境。 己三俗谛为主 三千即假。以假为主。名为果上解脱大用。以中空即假。三皆属用。假即中空。还归境观。 【注】此以三千事境即俗谛理境明之。则以俗为主。中空为宾。用现而观境隐。是故妙有彰。以为果上解脱大用。以中空皆俗。宾来归主。故三皆属用。第俗不定俗。而俗即中空。主不定主。而主就于宾。是以还归境观。 戊五约对明妙绝 只一三法。各对二明。论乎三境三观三用。不即不离。不纵不横。即遮即照。二义同时。玄妙深绝。 【注】各对二明者。约主宾而对说也。如三千即中以中为主。空假之宾来归中谛之主。即一而三。名为本有所观妙境。以空假即中三皆属性。是为一境。此对一明之也。然而中即空假。主就于宾。还归空假二修。虽曰二修。乃为性中之修。是三境矣。此对二明之也。又如三千即空以空为主。中假之宾来归真谛之主。名为全性起修。是为因中能观妙观。以假中皆空三皆属观。是为一观。此对一明之也。然而空即中假。主就于宾。还归中假。虽曰境用。乃为修中之二。是为三观。此对二明之也。又如三千即假以假为主。中空之宾来归于俗谛之主。名为果上解脱大用。以中空即假三皆属用。是为一用。此对一明之也。然而假即中空。主就于宾。还归境观。是三用矣。此对二明之也。三各为主为境为观为用故不即。一必具三故不离。同居一性故不纵。修二性一故不横。假即中空故即遮。中空即假故即照。三皆本于一性。故二义同时。远讨其源、本于真如妙性。故称之玄。本自圆成、无三惑之矗。故赞之妙。甚深无底。故叹之深。离诸对待。故美之绝。 戊六结成大涅槃 如三点伊。一不相混。三不相离。名大涅槃。 【注】此之法喻本出大涅槃经。经云。秘密之藏。犹如伊字。三点若并。则不成伊。纵亦不成伊。如摩醯首罗面上三目乃成伊。我亦如是。解脱之法。亦非涅槃。如来之身。亦非涅槃。摩诃般若。亦非涅槃。三法各异。亦非涅槃。文 今释其义。秘密之藏者。即经题称摩诃般涅槃那。此云大灭度。大即法身。灭即般若。度即解脱。如是三德。名秘密藏。生佛等有。难可了知。称之为秘。举一即三。言三即一。称之为密。含藏众德。似无实有。称之为藏。犹如伊字者。譬喻也。西天梵书有伊字。如此方草书下字。 一点在上。不同点水之纵。 二点在下。不同烈火之横。 盖上一点喻法身德。 虽是一点。一不孤立。以有下之二点在也。 故曰若纵亦不成伊。下之二点喻般若解脱二德。虽二点在下。以有上之一点在。故不同烈火之横。 故曰若并亦不成伊。要当如摩醯首罗面上三目乃成伊。 此又以喻复释于喻也。摩醯首罗。色界天主。三头六臂。身骑白牛。面上三目。一目在上。二目在下。形类伊字。我亦如是。合法也。解脱之法亦非涅槃等者所谓直法身非法身。法身必具般若解脱。直般若非般若。般若必具法身解脱。直解脱非解脱。解脱必具法身般若。若直有一法。性不具三。则非真涅槃也。然而理虽各具。苟三法各异。如三人各称帝王各不相攻。亦非大涅槃也。此大般涅槃与今文合者。在性体三千。则三千即中、正因佛性、属法身德。三千即空、了因佛性、属般若德。三千即假、缘因佛性。属解脱德。转为所观妙境。则正因法身为中谛。了因般若为真谛。缘因解脱为俗谛。若起为能观妙观。则正因法身为中观。了因般若为空观。缘因解脱为假观。在三性三谛。则全性以起修。是为性中具修。在三观。则全修而在性。是为修中具性。莫不直法身非法身法身必具般若解脱等。夫三观源流根本。厥妙若此。天台以此而为传心妙印。岂无故哉。 丁二明圆融三观 二 戊一结前生后 今就能观论乎三观。所观即是三谛。 【注】上之所论圆融三谛。约三因言性中有修修中有性。则知修性本自圆成。但此心印未传。一切众生。终日在性。亦终日起修。以其迷故。不觉不知。今佛如来出兴于世。开而示之。使之悟入。既悟之后。即称性而观。绝待而照。于无能所中。不妨立乎能观所观。盖就一性之中。所具正因三千即中本有所观妙境者立乎三谛。所具了因三千即空名为能观妙观者立乎三观。观成惑破之后三千即假者名为果上解脱大用也。 戊二正明三观 四 已一约不次而次明三观 三 庚一空观 言三观者。以即空故。破染碍情。一相不立。显此三千同一性故。一切即一。方能同居一念。派之弥合。故如众珠咸趣一珠。毕竟清净。非断无空。 【注】言以即空故破染碍情等者。且指何境为即空耶。须知今家三观所观之境最宽。有佛法焉。众生法焉。心法焉。大师云。佛法太高。众生太广。初心为难。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观心则易。故前引摩诃止观。初心修观。必先内心。故于三科拣却界入。复于五阴又除前四。的取识阴为所观境。今云以即空故破染碍情者。正指现前日用根尘相对一念心起。即第六识心。此之识心。名为人心。虽是人心。能随染净缘。具造十法界。故前约此论乎三千即空假中。大师于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见性者。见此三千即空假中之性也。成佛者。成此三千即空假中佛也。若异此而求。早又曲之了矣。今文所指即空。盖约次第。且就一隅而说。言即空者。盖此一念三千即是真谛。泯一切法。方其观此真谛之时。犹如杲日当天。无幽不烛。亦如红炉点雪。触著销镕。诚能如此照了。则向之能随染缘造九法界者。豁然消殒。故即空故破染碍情。盖众生理即之佛。法尔如斯。大师云虽昏盲倒惑其理存焉。此之谓也。世人若欲自了生死、成无相佛。只须于此一观截断。更不必又谈假中。世间称为空宗。未必能了。不过即以此而当之可也。下去又云一相不立等。空观显发。空观中微妙义理。亦释以明之。盖既以不立为主。则空现而三千隐。故一相不立。而云一性。即非若断无。只显此三千同一性故。而三千一一即性。方能同居一念。亦只一念为空。既一切即一。岂不即之派之三千者弥散弥合。因立喻云。故如因陀罗网之众珠。以一珠当情。而众珠之光咸趣一珠。此谓之一净一切净。毕竟清净。岂与夫寻常之言、以归于断灭之空者为空、同日而语哉。 庚二假观 以即假故。互具互摄。诸相宛然。显此三千不失自体。一即一切。虽复同居一念。即之弥分。故如一珠影入众珠。不可思议。非赖缘假。 【注】亦且即以一念识心为所观境。观此一念性具诸法。以法法互具互摄。非直十界百如。亦乃百界千如。亦乃千界万如。非直十界三百如。亦乃百界三千如。亦乃千界三万如。充而扩之。不能枚举。既是一一互具。亦乃一一互摄。不以具摄故混然无绪。而一一诸相。界界分明。如如不昧。盖假观者。能立一切法。显此三千不失自体。元一念中法。乃一即一切。是故虽复同居一念。而即之弥分。故如一珠之光。影入众珠之中。如此妙法。惟独自明了。众人所不见。不可以心思。不可以言议。岂别教赖众缘所成之假可企及哉。 戊三中观 以即中故。显此三千非一非一切。非分非合。双遮二边。无有二相。双照二谛。空假宛然。岂同但中不具诸法。 【注】亦即且以一念识心为所观境。观此一念性是中道。显此性具三千非一念非三千。非一念故非一。非三千故非一切。非一念则遮空。非三千则遮假。空假双遮。则无有二相。然而中非但中。故又能双照二谛。空假宛然。如此之中。称万法之都。为法性之王。统御自在。无量甚深。岂与别教但中、如云外月、迥出二边、不具诸法者可比议哉。 己二约次而不次明三观 一空一切空。三观皆空总空观。一假一切假。三观皆假总假观。一中一切中。三观皆中总中观。 【注】前明三观。既约不次而次以明。则此三观一一皆可称总。惟随其所用处不同。谓之空谓之假谓之中。故用空观时。不独但能破情。亦复而能立法统法。言一空一切空三观皆空总空观者。如以空观空真谛时。则见思染碍情破。空俗谛时。则尘沙染碍情破。空中谛时。则无明染碍情破。见思破而真谛理显。尘沙破而俗谛理显。无明破而中道理显。是为一空一切空总名空观也。一假一切假三观皆假总假观者。如以假观观真谛理时。而见思染碍情破。假观观俗谛理时。而尘沙染碍情破。假观立中道时。而无明染碍情破。是名一假一切假总假观也。一中一切中三观皆中总中观者。如以中观统真谛时。不惟中谛能统法称王。即真谛亦复称王。方其见思染情空则遮有。真谛理空则遮空。真谛理显则照空。三千明净则照俗。以中观观俗谛时。尘沙染情破。是为遮俗。三千理显。是为遮空。即遮俗时而即照空。即遮空时而即照有。以中观观中谛。双遮双照。自在称王。自不必言。是名一中一切中三观皆中总中观也。 己三约双即破立明三观 是则终日破相。诸法皆成。终日立法。纤尘必尽。终日绝待。二边炽然。是为即破即立。即立即破、非破非立、而破而立。亦名即遮即照。即照即遮、非遮非照、而遮而照。说虽次第。行在一时。 【注】一空一切空。无假无中而不空。三观皆空总空观。是以终日破相而诸法皆成。一假一切假。无空无中而不假。三观皆假总假观。是以终日立法而纤尘必尽。一中一切中。无空无假而不中。三观皆中总中观。是以终日绝待而二边炽然。是故谓之即破时即立,即立时即破,非破非立时而破而立。此约三观有三观破立之功。圆融说之如此。若以遮代破。以照代立。亦可名为即遮即照,即照即遮,非遮非照,而遮而照。寄言说之。不无次第。至于圆修。空有同时。遮照一念。实无如此次第也。夫观因谛立。谛由观显。是故非圆融之三谛。莫成圆融之三观。圆顿至教。法尔如此。他宗闻之。多有不信。以其创自天台故也。不知此旨远承之于释迦。亲禀之于龙树。若三智实一心中得。只一观而三观。观于一谛而三谛。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此犹言义宏略。或难取信。惟有佛顶尊经。金口亲宣。圣言娓娓。如曰我以妙名不灭不生合如来藏、而如来藏惟妙觉明圆照法界、乃至而如来藏妙明元心、非色声香味触法。乃至非如来三号常乐我净。此正一真一切真。无俗无中而不真。总真谛与空观也。又曰而如来藏元明心妙、即心即空即色声香味触法、乃至即如来三号四德。此正一假一切假。无真无中而不假。总俗谛与假观也。又曰而如来藏妙明心元、离即离非、是即非即。此正一中一切中。无真无俗而不中。总中谛与中观也。故知天台所立。深得佛心。以此而为传佛心印。真所谓超过众说、抗折百家者也。 己四约立是拣非明三观 若尔。无理不立。无情不破。岂与断无之空、赖缘之假、出二边中、同日而语耶。 【注】无理不立者。三观皆能立法也。无情不破者。三观皆能破惑也。空观破三惑。而三千三谛显。非断无之空。假观立三谛。而百界实相彰。非赖缘之假。中观双遮双照。而法性之妙境现。非出二边之中。又复应知。法门大体。在立法而不在破法。有破法者。皆不得已而为之也。立法犹如宣文。破法犹如用武。如仁王王世。志在宣文。国乱民离。又须先武。如三观皆有破立之功。至于三惑破而三千之理显。则身为妙色身。土为寂光土。惟佛与佛究尽诸法。能事方毕也。 丙三明惟佛与佛能知 故曰惟佛与佛乃能究尽。稻麻二乘。恒沙菩萨。并不能知斯义少分。 【注】法华经云。止。舍利弗。不须复说。所以者何。佛所成就第一希有难解之法。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所谓诸法如是相如是性云云。乃至如是本末究竟等。应知诸佛所究尽诸法实相。正今家所传心印三观所观十界三谛之境。能究尽者。正今家所传心印能观之一心三观。此之三观。在因总名一心。派之在六根圆通。在果名为佛之知见。然有开示悟入四位之不同。若欲究尽。惟在诸佛。故曰惟佛与佛乃能究尽。又曰。假使满世间。皆如舍利弗。尽思共度量。不能测佛智。正使满十方。皆如舍利弗。及余诸弟子。亦满十方刹。尽思共度量。亦复不能知。此言声闻之智若舍利弗者。既惟得一偏空之智。以灰身灭智为究竟。于一心三观一空一切空者了无交涉。故不能知少分也。又曰。辟支佛利智。无漏最后身。亦满十方界。其数如竹林。斯等共一心。于亿无量劫。欲思佛实智。莫能知少分。此亦以偏空之智、虽正习俱断、胜于声闻。亦于一心三观一空一切空者了无交涉。故曰稻麻二乘不知斯义也。又曰。新发意菩萨。供养无数佛。了达诸义趣。又能善说法。如稻麻竹苇。充满十方界。一心以妙智。于恒河沙劫。咸皆共思惟。不能知佛智。此言新法意菩萨。以出假之智。了达义趣。善说法要。虽胜二乘。既不能了达三观之智一假一切假。故不能知一心三观权实相即之佛智也。又曰。不退诸菩萨。其数如恒沙。一心共思求。亦复不能知。此以别教菩萨修但中之智。虽登三种不退之位。既不能知圆融三观举一即三言三即一、一中一切中无真无假而不中之旨。故虽一心共思求。亦复不能知也。此皆约心之胜劣知与不知为言。初不以地位高下为论。譬如朝廷设官分职。则诸生但步后尘。至于战胜棘围。则宿仕亦谦先辈。所以圆人初心。佛赞以为频伽在鷇、声逾众鸟。太子处胎、贵压群臣者。益得悟乎此也。 丙四明此旨的在法华 如此三千。通依诸部。的在法华。盖由昔经一有兼带之过。二有隔偏之失。今经非但纯一无杂。复能开粗即妙。题称妙法。良在兹焉。 【注】通依诸部者。如前所说。在诸大乘。立名不同。一依华严能随染净缘遂分十法界。二依法华诸法实相。三依涅槃阐提善人二人俱有性善性恶三因。四依请观音单名毒害。通依虽然如此。若论正意。则的在法华。盖由昔经所谈虽妙。奈何堕于二偏。即一有兼带之过。二有隔偏之失。正以华严不惟有兼别教三观以明圆顿三观之过。兼有圆顿永与别教相隔之失。方等诸经。则对偏观以明圆观。般若诸经。则带偏观以明圆观。如是二时。亦莫不圆与偏隔。具在维摩等诸经中说。兹不繁引。令经欲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三乘同会一佛乘。九界咸归一佛界。无前兼带过失。复能开前三乘九界兼带之粗。令成一乘幽微之妙。犹如神仙九转还丹。非惟服之使人还元复本。兼能使人蜕骨升仙。故经题称为妙法者。具兹二妙。一相待妙。即无复前兼带之粗。二绝待妙。即开前诸粗悉皆成妙。如舍利弗尊者之领解云。今日乃知真是佛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得佛法分。言得分者。即以自证偏空之智。而能了悟一空一切空无假无中而不空。虽无不空。乃即分之空。故曰得佛法分也。此领即相待为绝待之妙也。迦叶等四大尊者亦云。今法王大宝自然而至、如佛子所应得者皆已得之。此领即绝待为相待之妙也。 丙五约譬喻显观微妙 是知用此绝待妙法为观体者。方譬日光不与暗共。 【注】绝待妙法为观体者。如前文明三观理体。通依诸部。的在法华。三千三谛性善恶三因三德。皆绝待之观体也。何则。盖他宗虽知性具善也。不知性具恶故。是则要须待九界之修恶显佛界之修善。以观三谛成乎三观。或偏修空假中。如此修之。名为以相待之妙而为观体。安如今家观九界修恶缘了、即性恶缘了、性恶融通、无法不趣、任运摄得佛界性善。是为绝待观体。无可形待。故曰犹如日光不与暗共。此引大师法华玄义教相文中演华严三譬以为五譬。华严三譬。即譬如日出。先照高山。次照幽谷。三照平地。大师演平地之譬以为三。共譬五时。一如日初出先照高山。此如华严。次照幽谷。此如三藏。次照平地。此如净名方等。次照禺中。此如大品。广如彼说。次日轮停午。日光普照。高下悉均平。土圭测影。不缩不盈。若低头。若小音。若散乱。若微善。皆成佛道。不令有人独得灭度。皆以如来灭度而灭度之。具如今经。故曰譬如日光不与暗共。 丙六约极谈结成心印 此乃终穷究竟极说。是为佛祖正传心印。 【注】终穷究竟极说者。如来为一大事因缘故。出兴于世。欲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所言欲令众生者。十法界众生也。若有一界不成佛道。则谓之不畅如来本怀。如华严虽曰先照高山不从渐来。然但令菩萨成乎佛道。终不能令声闻在座如聋如哑者成乎佛道。此乃始说。亦是分说。不足以当终穷究竟极说佛祖正传心印。又如阿含十二年。纯说乎小。无足以当。自不必言。又如方等八年。虽对小明大。对偏明圆。然而示土有净秽。现身有巨细。说法随解。神力不共。是故见有净秽。闻有褒贬。嗅有檐卜不檐卜。华有著身不著身。慧有若干不若干。此乃渐中。亦是分说。不足以当终穷究竟极说佛祖正传心印。又如般若。虽带通别二正说圆教。然而但为菩萨说其实事。而不为我说斯真要。亦不足以当终穷究竟极说佛祖正传心印。惟至法华。既经向之多方调停。根性既纯。可传心印。权实二种智慧。会归一体。十界一切诸法。究竟实相。一切众生。皆成佛道。世间诸相。无非常住。昔之芽焦种败者。莫不皆萌道芽。高原陆地不生莲华者。一一授佛莲华。身子受华光王佛之记于先。迦叶受光明佛之记于次。故曰此乃终穷究竟极说是为佛祖正传心印也。 甲二明传佛心印之迹 二 乙一明自行之迹 四 丙一正明祖承 二 丁一明金口祖承 五 戊一传迦叶 佛以是传之于迦叶。 【注】佛传迦叶。有通有别。通则法华。别则涅槃。通则法华者。世尊于法华会上告舍利弗。如是妙法。诸法如来。时乃说之。时舍利弗于此法说领解。世尊授记。未来作佛。号曰华光。复告舍利弗。今当复以譬喻更明此义。遂说有一大宅。欻然火起。长者方便诱谕诸子。以羊鹿牛三车玩好之具。引之令出。然后等赐高广大白牛车。如来亦复如是。初说三乘。引导众生。然后但以大乘而度脱之。时大迦叶等四大声闻。于此领解。遂说穷子之譬。谓如穷子舍父逃逝。五十余年。后虽遇会。志意下劣。二十年中。常令除粪。过是以后。心相体信。结会父子。正领家业。自言我等昔来但乐小法。世尊以方便力。说如来智慧。今我方知世尊于佛智慧无所吝惜。是故我等说本无心有所希求。今法王大宝自然而至。如佛子所应得者皆已得之。于是世尊复告迦叶。说药草喻。述成其解而语之曰。汝于未来当得作佛。名曰光明。别则涅槃者。经云。佛告诸比丘。我今所有无上正法。悉以付嘱迦叶。当为汝等作大依止。是则迦叶得悟的传。已在法华。涅槃会上。不过为如来所化机缘将灭、迦叶之缘当兴、别付嘱之、令四众知机缘有在也。盖法华诸法实相。即涅槃三德妙心。是知传佛心印。不独一人。法华会上同受记者。人人皆得也。若论三根。则舍利弗最居其上。然而所悟之法相同。所投之记不异。岂因悟之先后、令法而有差殊耶。 戊二历代相承 迦叶以是传之于阿难。 【注】此中亦有通别。通则同在法华。故法华经云。佛告阿难。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山海慧自在通王如来。别则在于迦叶。故付法传云。迦叶垂入灭时、以最胜法付嘱阿难、而作是言云云。是则约通途付法而言。而阿难不妨以兄视迦叶。而迦叶以弟畜阿难。约别途付法而言。而阿难不妨以师事迦叶。而迦叶亦不妨以子畜阿难。正以公在付法。而不必顾于行列也。阿难河中入风三昧。四派其身。法付商那和修。修手雨甘露。现五百法门。法付优波鞠多。多在俗得三果。受戒得四果。法付提迦多。多登坛得初果。三羯磨得四果。法付弥遮迦。迦付佛驮难提。提付佛驮密多。多授王三归。降伏算者。法付胁比丘。比丘出胎发白。手放光取经。法付富那夜奢。奢论胜马鸣。剃发为弟子。鸣造赖吒和罗。妓音演无常苦空。闻者悟道。法付迦毗摩罗。罗造无我论。论所向处。邪见消灭。法付龙树。树生生身。龙生法身。造大悲方便论五千偈。大庄严论五千憩。大无畏论十万偈。优婆提舍论十万偈。法付迦那提婆。婆凿天眼。施万肉眼。法付罗睺罗多。多识鬼名书。降伏外道。法付僧法难提。提说偈试罗汉。法付僧法耶奢。奢游海见城说偈。法付鸠摩罗驮。驮见万骑。记马色。得人名。分别衣。法付阇夜多。多为犯重人作火坑。令入忏悔。坑成池罪灭。法付婆修盘驮。驮付摩拿罗。罗分恒河为二分。自化一分。法付鹤勒夜那。 戊三传止师子 乃至二十四代。传之于师子比丘。 【注】鹤勒夜那法付师子。师子为檀弥罗王所害。剑斩流乳。法付藏人、始迦叶、终师子、二十三人。末田地、与商那同时。取之则二十四人。诸师皆金口所记。并是圣人。能多利益。昔王不立厩于寺。立厩于屠。况好世值圣。宁无益耶。又婆罗门货髑髅。孔达者、半者、不者。达者、起塔礼供。得生天。闻法之要。功德若此。佛为此益。付法藏也。摩诃止观 戊四指所凭据 师子遇难。不得其传焉。是为金口祖承。皆见而知之者。出付法传。 【注】付法藏因缘经云。复有比丘。名曰师子。于罽宾国大作佛事。时彼国王。名弥罗堀。邪见炽盛。心无正信。于罽宾国毁坏塔寺。杀害众僧。即以利剑用斩师子头。头中无血。唯乳流出。相付法人于是便绝。是则虎溪大师所说原有凭证。故非杜撰之言。见而知之者。谓亲目所睹师弟授受者也。若从经论所悟。则名闻而知之者。又若从耳提面命。亦可名为闻而知之。若从纸墨传授。亦可名为见而知之。事在人用。初无定在也。 戊五他宗加唱 或有前加六佛。后添四祖。说偈付法。拈华微笑。唱为教外别传。经论无凭。人皆不许。 【注】余笺注于此。为其停笔者久之。或有不甘此说。从傍问之曰。虎溪师作传佛心印记。以弘天台之道足矣。何必吹毛求疵、妄生是非、抑至于是乎。吾师既为之作注。何不为其融通两家。以成后世无诤三昧乎。余对曰。唯唯否否。或又曰。何为其然乎。余曰。拈华微笑。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此禅宗之硕谈。佛法之笃旨。正天台观心实相。离言说相、离文字相、离心缘相之妙旨也。复何殊异于其间哉。盖既曰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尚何文字之有。既无文字。尚何教之有。是则天台之所云闻教自合观心、离指方能识月。亦即称为教外别传不立文字可也。矧禅宗乎。第天台之不立文字。又未尝以无说为是、有说为非。如维摩所云无离文字说解脱相。是则今宗以之论教。谓之大教正传可也。以之论观。谓之教外别传亦可也。何独天台。即达磨云吾有楞伽四卷可以印心。即以称之为大教正传可也。是以禅宗五六叶。皆尚般若。至于永明。又则广引佛祖诚言。创为宗镜一录。以是言之。则教之不可废明矣。即禅之不可废亦明矣。此则虎溪师之说。诚然太过。第经论无凭人皆不许之说。亦难言之也。何耶。正以师子之后。禅家援禅经立为二十八代。复斥付法传止于师子。谓之为讹。其间硕诤。不独今日。盖当时嵩明教禅师据禅经作定祖图。以付法传斥为可焚。而吴兴普照大师。曾作祖说以救之。又三年。嵩师知禅经有不通。辄云传写有误。普照师复作止讹以折之。其略有曰。契嵩立二十八祖。妄据禅经。荧惑天下。斥付法藏为谬书。此由唐智炬作宝林传。因禅经有九人。其第八名达摩多罗。第九名般若密多罗。故智炬见达摩两字。乃移居于般若多罗之后。又取他处二名婆舍斯多不如密多。以继二十四人。总之为二十八。炬妄陈于前。嵩谬附于后。渎乱正教。瑕玷禅宗。余尝面折之。而嵩莫知愧。又据僧祐三藏记传律祖承五十三人最后名达摩多罗。而智炬取为梁朝达摩。殊不知僧祐所记、乃载小乘弘律之人。炬嵩既尊禅祖为大乘。何得反用小乘律人为之祖耶。况禅经且无二十八祖之名。与三藏记并明声闻小乘禅耳。炬嵩既无教眼。才见禅字。认为己宗。是则反贬梁朝达摩但传小乘禅法。厚诬先圣。其过非小(佛祖统记)。以是而知则经论无凭人皆不许之言。过在后人。非关达摩也。故昔四明志磐法师尝为之说曰。佛所得宿命。记未来成道。虽累亿劫。必能前知。岂令记祖止二十四。窃原佛意。当用二义。一者以师子遭命难。为传持之一厄。二者此后诸祖虽有其继。恐非四依大圣之比。以故金口齐此而言。非谓无继祖也。世或谓师子遭难不传法者。痴人之言耳。吾宗谓祖承止师子。而禅林加四人。于是竞相是非。连代不息。试以大意决之。则无所为碍。谓师子虽遭命难。非无弟子可以传法。特不在金口预记之数耳。然则加以四人。至于达摩。而始为东土之来。谓之二十八人。斯亦何害。但言四人相承传之达摩。则可矣。今乃妄引禅经之证。适足以自取其不实也。嵩明教作定祖图。谓禅经具载二十八祖。今检经但列九人。而名多不同。普照昉师作止讹以斥之。宜矣。 丁二明天台祖传 二 戊一正明祖传 四 己一大法东传 洎汉明夜梦佛法流东。 【注】统记云。束汉明帝永平七年。帝梦金人丈六。项佩日光。飞行殿庭。旦问群臣。莫能对。太史傅毅进曰。臣闻周昭之时。西方有圣人者出。其名曰佛。帝乃遣中郎将蔡愔秦景博士王遵十八人。使西域。访求佛道。十年。蔡愔等于中天竺大月氏国。遇迦叶摩腾竺法兰。得佛倚像梵本经六十万言。载以白马。达雒阳。腾兰以沙门服谒见。馆于鸿胪寺。十一年。来雒阳城西雍门外立白马寺。摩腾始译四十二章经。藏梵本于兰台石室。图佛像于西阳城门及显节陵上。此为东土有三宝之始。自西汉至东汉迨乎魏晋六朝。西天求法者。代不乏人。东土译经者。世有其德。晋安帝时。鸠摩罗什在姚秦译妙法莲华经,遗教经,维摩经,大智度论。此之数译。皆为天台悟入之本。 己二北齐横宗 三 庚一明宗由 至北齐之间。有慧文师。因探释论。悟一心三智。横宗龙树。 【注】师夙禀圆乘。天真独悟。因阅大智度论。引大品云。欲以道智具足道种智。当学般若。欲以道种智具足一切智。当学般若。欲以一切智具足一切种智。当学般若。欲以一切种智断烦恼及习。当学般若。论自问曰。一心中得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断一切烦恼及习。今云何言以一切智具足一切种智,以一切种智断烦恼及习。答曰。实一切一时得。此中为令人信般若波罗密故。次第差别说。欲令众生得清净心。是故如是说。复次虽一心中得。亦有初中后次第。如一心中有三相。生因缘住。住因缘灭。又如心心数法不相应诸行及身业口业。以道智具足一切智、以一切智具足一切种智。以一切种智断烦恼及习。亦如是。师依此文以修心观。论中三智实在一心中得。且果既一心而得。因岂前后而获。故此观成时。证一心三智。双亡双照。即入初住无生忍位。师又因读中论。至四谛品偈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恍然大悟。顿了诸法无非因缘所生。而此因缘有不定有。空不定空。空有不二。名为中道。师既一依释论。是知远承龙树也。(统记) 庚二明溯源 推而上之。即二十四祖中第十三师。 庚三结闻知 文师则闻而知之。以此授之南岳。 己三列祖正传 二 庚一正明 五 辛一南岳祖承 南岳克证法华三昧。获六根清净。传之于天台。 【注】师因读妙胜定经。见赞美禅定。乃遍亲禅德。学摩诃衍。常居林野。经行修禅。后谒文师。咨受口诀。授以观心之法。昼则驱驰僧事。夜则坐禅达旦。始三七日。初发少静。观见一生善恶业相。转复勇猛。禅障忽起。四肢缓弱。身不随心。即自观察我今病者皆从业生。业由心起。本无外境。反见心源。业非可得。遂动八触。发根本禅。因见三生行道之迹。夏竟受岁。将欲上堂。乃感叹曰。昔佛在世。九旬究满。证道者多。吾多虚受法岁。内愧深矣。将放身倚壁。豁然大悟法华三昧。自是之后。所未闻经。不疑自解。(统记) 辛二天台祖承 天台灵岳。亲承大苏。妙悟持因静发。证不由他。故用法华妙旨。结成三千绝待妙观。传之于章安。 【注】师于陈文帝天嘉元年。时思禅师止光州大苏山。即往顶拜。思师曰。昔日灵山同听法华。宿缘所追。今复来矣。即示普贤道场。为说四安乐行。昏晓苦到。如教研心。切柏代香。柏尽继之以果。卷帘进月。月没燎之以松。经二七日。诵经至是真精进、是名真法供养如来。身心豁然。寂而入定。持因静发。照了法华。若高晖之临幽谷。达诸法相。如长风之游太虚。将证白师。南岳更为开演。凡自心所悟。及从师咨受。四夜加进。功逾百年。南岳叹曰。非汝弗证。非我莫识。所入定者。法华三昧前方便也。所发持者。初旋陀罗尼也。纵令文字之师。千群万众。汝之辩才。不可穷矣。当于说法人中最为第一。(统记) 辛三章安祖承 章安结集法藏。传之于二威。 【注】师七岁入摄静寺。依慧极。日记万言。年二十受具戒。天纵慧解。一闻不忘。陈至德初谒智者于修禅寺。禀受观法。研绎既久。顿蒙印可。因为侍者。随所住处。所说法门。悉能领解。祯明元年。随智者止金陵光宅。听讲法华。隋开皇十三年夏。受法华玄义于江陵玉泉。十四年夏。受圆顿止观于玉泉。至于余处讲说。听受之次。悉与结集。大小部帙。百有余卷。传诸未闻。皆师之功也。故赞者曰。昔在智者为佛所使。以灵山亲闻法华之旨。惠我震旦。乃开八教。明三观。纵辩宣说以被当机可也。至于末代传弘之寄。则章安侍右。以一遍记之才。笔为论疏。垂之将来。殆与庆喜结集同功而比德也。微章安。吾恐智者之道绝闻于今日矣。(统记) 辛四三师祖承 威传左溪。左溪传之于荆溪。 【注】法华尊者。投章安为师。受具之后。咨受心要。定慧俱发。即证法华三昧。唐上元元年。至轩辕炼丹山。昼讲夜禅。手写藏典。于是名其地曰法华。既而学者子来习禅者三百人。听讲者七百众。常分为九处安居。师与天宫同时行化。若横论只成八世。竖分则有九代也。(统记)。天宫尊者。总角之岁。祝发受具。闻法华大弘天台之道。即往受业。昼夜惟勤三观法门。顿获开悟。时人见其深入威师之室。遂与小威师称之。归止东阳。深居山谷。自法华入灭之后。登门求道者。不知其数。传法之的。惟左溪耳。左溪尊者。九岁肄业清泰寺。受经日过七纸。落发得戒。闻天宫盛弘止观。即往求学。未几。一家宗趣。解悟无遗。常以十八种物。行头陀行。依凭岩穴。建立招提。面列翠峰。左萦碧涧。因自号曰左溪。诲人无倦。讲不待众。一郁多罗四十余年。一尼师坛终身不易。食无重味。居必偏厦。非因讨寻经论。不虚然一灯。非因瞻礼圣容。不虚行一步。未尝因利说一句法。未尝因法受一毫财。遂得远域龙象、邻境耆耋、争趋以前。填门拥室。若冬阳夏阴弗召而自至也。(统记) 辛五荆溪祖承 荆溪广作传记。辅翼大义。昭如日星。 【注】师年十七。访道浙右。遇金华方岩。授以止观之法。开元十八年。始从学左溪。溪与之语。知为道器。尝谓师曰。汝曾何梦。答曰。畴昔之夜。梦披僧服。掖二轮游大河中。溪曰。嘻。岂当以止观之法度群生于生死之渊乎。遂以处士服受教观之道。天宝七载。始解缝掖。著僧伽黎。寻诣会稽一律师。博究律部。久之。演止观于吴门。开元左溪既没。师挈密藏。独运东南。谓门弟子曰。道之难行也。我知之矣。古之人尝静以观其复。动以应其物。二俱不住。乃蹈乎中庸。今之人或荡于空。或胶于有。自病病他。道用不振。将欲取正。舍予谁归。于是大启妙法。旁罗万行。尽摄诸相。入于无间。即文字以达观。导语默以还源。乃祖述所传。著为记文。凡数十万言。使一家圆顿之教悉归于正。每以智者破斥南北之后。百余年间。学佛之士。莫不自谓双弘定慧。圆照一乘。初无单轮只翼之弊。而自唐以来。传衣钵者。起于庾岭。谈法界阐名相者。盛于长安。是三者。皆以道行卓荦、名播九重、为帝王师范。故得侈大其学、自名一家。然而宗经弘论。判释无归。讲华严者。唯尊我佛。读唯识者。不许他经。师追援其说辨而论之。曰金錍。曰义例。皆孟子尊孔道辟杨墨之辞。识者谓荆溪不生、则圆义将永沈矣。 庚二结见知 复推而下之。皆见而知之者。 己四二祖正宗 二 庚一螺溪祖承 二 辛一宗由 一家教观。光被四海。始则安史作难。中因会昌废除。后因五代兵火。教藏灭绝。几至不传。 辛二访闻 螺溪访夫旧闻。网罗天下。钱王遣使高丽日本。教观复还。再行江浙。 【注】师云白二亲。求出家。乃入开元。依师诵法华。期月而彻。年十九。祝发具戒。诣会稽学律。深达持犯。乃造天台。学止观于竦法师。其所领解。犹河南一遍照也。尝寓四明育王寺。梦登国清。上方有宝幢座。题曰文殊台。栏楯外隔。欲入不可。俄见观音从堂而出。手却行马(即叉栏)。低回相接。忽觉自身与观音体合为一。自是之后。乐说无尽。初天台教迹。远自安史挺乱。近因会昌焚毁。残编断简。传者无凭。师每痛念。力网罗之。先于金华古藏仅得净名一疏。吴越忠懿王。因览永嘉集有同除四住、此处为齐、若伏无明、三藏即劣之语。以问韶国师。韶曰。此是教义。可问天台寂师。王即召师出金门。建讲以问前义。师曰。此出智者妙玄。自唐末丧乱。教籍散毁。故此诸文多在海外。于是吴越王遣使十人。往日本国。求取教典。既回。王为建寺螺溪。扁曰定慧。赐号净光法师。一家教学。郁而复兴。师之力也。 庚二四明祖承 二 辛一明祖承 传至于四明。荆溪未记者记之。四三昧难行者悉行之。中兴此道。如大明在天。不可掩也。 【注】师之父以枝嗣未生。与妻祷佛。梦神僧携童子遗之曰。此佛子罗睺罗也。七岁白父求出家。遂往依太平兴国寺洪选师。十五具戒。专探律部。太平兴国四年。从宝云学教观。居一月。自讲心经。听者服其速悟。五年。其父梦师跪于宝云之前。云以瓶水注于口。自是圆顿之旨一受即了。专务讲忏。所著记钞忏仪三十余卷。章问数十条。禀法领徒者三十人。入室四百八十人。升堂千人。赞者曰。唐之末造。天下丧乱。台宗典籍。流散海东。当是时为其学者。至有兼讲华严以资说饰。暨宋龙兴。此道尚晦。螺溪宝云之际。遗文复还。虽讲演稍闻。而曲见之士气习未移。故恩清兼业于前。昭圆异议于后。齐润以他党而外侮。净觉以吾子而内畔。皆足以混乱法门壅塞祖道。四明法智。以上圣之才。当中兴之运。东征西伐。再清教海。功业之盛。可得而思。是以立阴观妄。别理随缘。究竟蛣蜣。理毒性恶。唯色唯心之旨。观心观佛之谈。三双之论佛身。即具之论经体。十不二门之指要。十种三法之观心。判实判权。说修说性。凡章安荆溪未暇结显诸深法门。悉表而出之。以为驾御群雄之策。付托诸子之计。自荆溪而来。九世二百年矣。弘法传道。何世无之。备众体而集大成。辟异端而隆正统。唯法智一师耳。是宜陪位列祖。称为中兴。用见后学归宗之意。今浙河东西号为教黉者。莫不一遵四明之道。回视山外诸师。固已无噍类矣。然则法运无穷之系。其有在于是乎。此文所记。跨节省文。若具记。则荆溪传兴道。兴道传至行。至行传正定。正定传妙说。妙说传高论。高论传螺溪。螺溪传宝云。宝云传四明。共十七世也。 辛二结闻知 此亦闻而知之者。 戊二贤者赞美 故翰林梁敬之。谓之抗折百家、超过诸说。员外柳子厚。谓之去圣逾远、异端并起、唯天台大师为得其说。二贤者。岂虚美而谄附之耶。 【注】梁公之文。载智者大师传论。柳公之文。载无姓和尚碑。 丙二诸宗不知 四 丁一指失 二 戊一通指 诸宗既不知性具恶法。若论九界。唯云性起。纵有说云圆家以性具为宗者。只知性具善也。不知性具恶故。虽云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鼠唧鸟空。有言无旨。必须翻九界修恶、证佛界性善。 【注】诸宗者。通指天台宗教之外一切诸宗也。 戊二别指 二 己一出文 以至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即心是佛等。乃指真心成佛。非指妄心。 己二引证 二 庚一一人 故有人云。即心是佛。真心耶。妄心耶。答真心也。 庚二又人 又有人云。修证即不无。染污即不得。 【注】虎溪师出文虽明指禅宗。而引人言为证。不明指者。不欲直斥其讳也。据下文直引圭峰。则知此中多是禅源诠中之语。盖禅宗创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之旨。未尝见其有真心妄心之分。如二祖慧可曰。我心未宁。乞师为安。初祖曰。将心来与汝安。可曰。觅心了不可得。祖曰。我与汝安心竟。三祖僧璨问二祖。弟子身缠风恙。请和尚忏罪。师曰。将罪来与汝忏。璨曰。觅罪不可得。师曰。与汝忏罪竟。四祖道信问三祖曰。愿和尚慈悲。乞与解脱法门。祖曰。谁缚汝。信曰。无人缚。祖曰。何更求解脱乎。信于言下大悟。五祖至四祖问曰。子何姓。答曰。姓即有不是常姓。祖曰是何姓。答曰是佛性。祖曰汝无姓耶。答曰性空故无。六祖呈五祖偈云。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六祖对永嘉玄觉禅师曰。何不体取无生、了无速乎。如此直截指示。何尝分真分妄。故知皆是知解宗徒穿凿之过。非关古人事也。 丁二判教 此乃独标清净法身。以为教外别传之宗。拣云报化非真佛。亦非说法者。然大功大用。非无报化。若解通报化。即滞染污。缘非护念。不能顿见法身。 【注】据其拣去报化二身云非真佛。又复拣去说法应身。虽亦知其大功大用非无报化。此皆高推以为果地圣境。初心绝非其分。盖初心之人解通报化。即滞染污。必须护念。方能顿见清净法身。正因不知九界修恶缘了即是佛界正因故也。 丁三结成 是皆不出但中之义。尚未能知佛界但中性具三身。岂能知九界三身耶。以善恶言之。偏属性善。十界言之。偏属佛界。真妄言之。偏属于真。九识言之。偏属真常净识。四教言之。偏属别教。阴等十境言之。属菩萨境。 【注】佛界但中性具三身者。此斥他宗。虽然成但中之见。只知竖论三修。未知本教横具三因一是法身二是报应。况复知性具九界具足三身乎。故圆人迷则俱迷。佛界三身俱隐。悟则俱悟。九界三身俱显。 丁四通斥 二 戊一正斥 未离三障四魔。何名圆顿心印。 【注】三障四魔。已如前判。 戊二重判 故知诸师言即。指真即真。非指妄即真。是则合云菩提即菩提涅槃即涅槃也。既非即阴而示。又无修发之相。偏指佛界真心一破一立。若非别教缘理断九。推与何耶。 【注】大凡教之所以称圆顿者。贵在即愚而智、即缚而脱、即生而佛、即凡而圣。是以净名言生死即涅槃、烦恼即菩提。宝箧云众生即佛。维摩云一切皆如。悉此意也。诸宗不知此意。乃指真即真。岂非菩提即菩提等耶。 丙三斥闇主谬破 二 丁一出计 三 戊一出所闇之本 又复不了性恶即佛性异名。烦恼心生死色皆无佛性。 戊二出所计之宗 二 己一相宗 烦恼心无佛性。故相宗谓定性二乘极恶阐提不成佛。 己二性宗 生死色无佛性。故彼性宗谓墙壁瓦砾不成佛。 戊三出所计之旨 三 己一出 须破九界烦恼生死修恶。显佛界性善佛性。 己二破 故但知果地融通。不了因心本具。 己三示 若尔。非但无情无性。有情亦无。何者。须约真如心说唯心。则成遮那有佛性。真常色说唯色。则成寂光有佛性。何关有情烦恼心无情生死色耶。具如金錍中说。 【注】相宗之人立五性宗。一声闻性。二缘觉情。三阐提性。此三种人永不成佛。故曰定性二乘极恶阐提不成佛。惟许不定性菩萨性成佛。谓之三无二有。性宗虽胜于相。又言无情惟许有法性。无有佛性。故云墙壁瓦砾不成佛。具如荆溪大师金刚錍中说。 丁二谬破 二 戊一引他人谬破问 问。有人云。南岳天台。令依三谛之理修三止三观。教义虽最圆妙。然其趣入门户次第。亦只是高僧所修四禅八定诸禅行相。唯达摩所传顿同佛体。今此所明。何相反耶。 【注】此即圭峰禅师禅源诠都序语。 戊二以今宗正旨答 五 己一斥彼谬破 答。良由他人见今家立第六识为所观阴境。乃谓权教所诠。观第九识。方同佛体。如斯指斥。谬之甚矣。 【注】圭峰言今家门户次第者。门户是指今宗初心所观之境即第六识心。次第是今家所历之位。此圭峰但据天台三种止观之一种。便尔谬破。不知今家有三种止观。一圆顿止观。即摩诃止观是也。二渐次止观。即禅波罗密是也。三不定止观。即六妙门禅是也。若依禅门。且如所云。圆顿止观。彼未梦见也。此三止观所观事境。皆依六识。今记文所答。一往约境而言。故以六识而破之也。 己二示今正义 前虽已辨。今更评之。若论境者。唯尚近要。即以第六识心以为所观之境。知妙三识未尝暂离一见一思。虽唯一识。未尝不以三识为观。未尝不以三识为境。众生在迷。故唯尚近要。故止观道者即其近要而顿示之。盖知七八九三种妙识未尝暂离六识见思。如善求水者必即波以汲。不善者则离波以求。是故今家虽以六识而观。未尝不观乎三识也。 己三反破他说 二 庚一破他 若直以此心缘于佛界实相理者。如用藕丝悬山。徒增分别。绝念无由。 【注】佛界境胜。犹如须弥。现前六识。喻如藕丝。 庚二显今 何者。此第六识既是见思熏起。能起忻厌分别。作善恶因。即是修恶。体此修恶即是性恶。是为能观观法。复是所显法门。 【注】此之六识。虽是修恶之极。以今家有微妙三观、体此修恶全性恶起、当体即是性恶。岂不即以此而为能观妙观。即以此而为所显法门。 己四引祖诰证 二 庚一引 故荆溪云。忽都未闻性恶之名。安能信有性德之行。 庚二释 以由修恶即性恶。故三观十乘。无惑可破。无理可显。方名无作妙行。乃至果上普现色身。垂形九界。游戏六道。全性恶起。得名无谋而应。 【注】修恶既即性恶。故无惑可破。修恶既即性恶。故无理可显。如此修之。方名无作妙行之妙因。方名无谋而应之妙果。 己五复斥于彼 若也翻恶为善。断恶证善。因中行成有作。果上作意神通。何异外道。如此称为顿同佛体。乃认鱼目作明珠。指山鸡为鸾凤。虽三尺童子。亦知其谬。 丙四以圆更示 四 丁一约善恶极论 若以性恶对乎性善。约十界次第迭论者。六界为恶。二乘为善。八界为恶。菩萨为善。九界为恶。佛界为善。此之九一。乃是恶之际善之极。故今所辨。盖就极论。 【注】今家论十界善恶。有偏论极论。今以九界为恶佛界为善。乃就极论。莫不直指九界之人、若三恶、若三善、若二乘、若菩萨、所有修恶即是性恶、性恶融通见性成佛而已。 丁二以圆别对明 圆人性具善恶。故如君子不器。善恶俱能。体用不二。别人不具性恶。故如淳善人不能造恶。为无明所牵方能造恶也。 【注】君子不器文出论语。子曰君子不器。注曰器者各适其用、而不能相通、成德之士、体无不具、故用无不周、非特一才一艺而已。今之取喻。则以其君子能文能武、以并夫真如具善具恶、能随染净缘具造十法界。非如别教但中佛性、如淳善人、但能善而不能恶、被恶人逼勉强作恶也。 丁三引经论证成 二 戊一释论 二 己一正引论文 释论云。YIN欲即是道。痴恚亦复然。如是三法中。具一切佛法。 己二释修即性 YIN欲痴恚。修恶也。具一切佛法。即性恶也。 戊二法华 二 己一正引经文 又经曰。弹指散华低头合掌皆成佛。 己二释修即性 弹指等。修善也。皆成佛道者。即性善也。 丁四以力用结归 二 戊一正明力用 夫如是。莫不咸使法界有情、复此本有自性而已矣。 【注】谓能如上约修性善恶而论。得悟乎此。则何有无情而不即佛。又何有有情修之而不成佛。 戊二用之传心 故得山林之下。草泽之士。精究佛乘。弘宣圣化。或于师门耳提面命。见而知之。或于经疏研几索隐。闻而知之。见闻之闲。两心相照。玄领默契。名之为传。我心本具。不从他得。名为不传。心虽本具。点示方知。是为传此不传之妙。如印印心。是名心印。知此者名妙解。行此者名妙行。证此者名妙果。如此则能事毕矣。 乙二明化他 三 丙一重明自行 二 丁一承上转下 如上所论。且在自行。未涉化他。 丁二释成自行 四 戊一初祖 何者。迦叶于譬说中一闻即悟。不假修持。具领五时施化。故曰说法据此故施开自在。遂蒙如来述成授记。故知迦叶传此心印。的在法华。闻譬者。妙解也。悟入者。妙果也。故曰今法王大宝自然而至。 戊二余人 迦叶既尔。余可例然。 戊三金口 金口既然。 戊四今师 今师亦尔。北齐一披其文。朗然大悟。南岳九旬乃证。天台二七方克。故知从闻而思思修而证。根性不同。证有迟速。 丙二正明化他 二 丁一标通别 若论化他。名为付托。亦名嘱累。仍有通别。通该四众。别在迦叶。 丁二释通别 二 戊一通该四众 如劝持读诵嘱累流通。乃在余深法中示教利喜。声闻则具有八千。菩萨则无量无数。 戊二释别在初祖 二 己一总标 别则唯在迦叶。付嘱不局一处。 已二别明 二 庚一明两处付嘱 二 辛一涅槃经 故涅槃中虽不在会。欲令四众咸知敬信有在。乃曰我今所有无上正法以付摩诃迦叶。 辛二付法传 又付法传云。化缘将毕。垂当灭度。告大弟子摩诃迦叶。如我今者将般涅槃。以此深法用嘱累汝。汝当于后敬顺我意。广宣流布。无令断绝。若尔。经必有文。不尽度耳。 庚二明佛有三意 三 辛一标 所以独付迦叶者。有三意故。 辛二释 一者如来缘谢。迦叶缘兴。二者迦叶苦行。能令佛法久住。三者付于小果。化导易行。例如净明德佛付嘱一切众生喜见菩萨广令流布是也。 辛三结 盖由缘不在彼。是以付托于斯。岂传佛心印独在迦叶、余皆不了耶。 丙三斥他不知 世人昧此。诬罔圣贤。妄生戏论。未能知此自行化他的传之旨也。 甲三总结心印之妙 四 乙一正赞其妙 二 丙一法 鸣呼。是为一家古今绝唱佛祖正传。 丙二喻 但白雪阳春。唱高和寡耳。 【注】客有歌于郢中者。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之者数千人。其后为阳春白雪。属而和之者数十人。引商刻羽杂以流征。国中和之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则其和弥寡。 乙二谦光自鄙 则幸逢嘉运。不辞鄙陋。辄凭纸墨。以广见闻。 乙三效古流通 效法华若田若里。涅槃若树若石。 【注】若田若里者。法华经云。若城邑巷陌聚落田里。如其所闻。为父母宗亲善友知识。随力演说。若树若石者。涅槃经云。佛昔为婆罗门。于雪山修行。有罗刹唱云。诸行无常、是生灭法。闻已欲求全偈。罗刹饥渴必得肉血食之。乃肯为说。因得后半偈云。生灭灭已、寂灭为乐。遂遍书树石。乃以身施之也。 乙四为下强毒 二 丙一法 或生谤毁。庶几强毒。 【注】强毒者。譬喻也。譬如色声香味触五尘中皆有毒。见之闻之嗅之尝之触之皆能致死。色如毒龙之目。见之即死。声如涂毒之鼓。闻之即亡。香如毒龙之气。嗅之即丧。味如砒霜鸩毒。尝之即伤。触如毒蛇之口。螫之即毙。经中多约声味以明。如云涂毒之鼓、闻其声者、随其势力、死有延速。置毒五味。亦复如是。此皆反喻。以佛之大法。喻之如毒。人得闻之。使无明生死断有远近。谓之为死。又谓之强毒者。众生耽湎五欲。贪著小道。孰肯闻性具之宗。修圆顿之道。今虎溪大师作心印记。使之见闻。虽即未信。他日必因之而悟入也。 丙二喻 如兽渡河。岂敢顾于濡尾者也。 【注】易曰。小狐吃济濡其尾厉。盖言狐之涉水。濡尾则不能济。岂敢顾于濡尾者。良以谤毁之人、亦与下强毒种子。遑恤其他。故曰如兽渡河岂敢顾于濡尾者也。足征记主之意。但欲佛之心印传于天下万世。不顾人之谤毁也。所谓将此深心奉尘刹。虎溪大师其人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