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观音信仰与佛教慈悲精神——在普陀山观音文化论坛的讲演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观音信仰与佛教慈悲精神——在普陀山观音文化论坛的讲演

  (2009年11月15日)

  王雷泉

  各位善男子、善女人:

  今天给大家讲四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宗教?刚才主席在致辞中讲到世界现在正面临的灾难,其实我们的人生本身就是苦难。有人生就有宗教的需求,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宗教呢?当今中国,需要有观音菩萨那样悲悯众生的宗教。这就引出第二点,悲智双运,从心开始。2006年,在普陀山举行的首届世界佛教论坛,提出了一个划时代的主题:“和谐世界,从心开始”。对这个口号的哲学意义,结合“悲智双运”,对大家做一个交代。第三,做观音菩萨的千手千眼。什么才是真正的观音崇拜?指望菩萨为自己做事的,进行利益交换的,那是迷信;愿意为菩萨做事付出的,那才是宗教!所以,我们不仅要指望观音解救我们,我们更应该做观音菩萨的千手千眼。苦海茫茫,何时才能抵达解脱的彼岸?我发现在佛教信徒中,存在一种急于求成的焦虑:怎样才能寻找到一个最好、最快、最便宜的成佛途径。我把这样一种心态,称之为“学佛焦虑综合症”。这就引出第四点,路在脚下,途中即是家舍。我们要用观音菩萨慈悲和智慧的精神,克服我们人在旅途中的乡愁,对治这种焦虑症。

  一、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宗教?

  国父中山先生曾经到过普陀山,据记载还有灵异的事件。他有一句名言:宗教可以弥补法律、道德之不足。我们当今中国需要什么呢?在经济、政治、精神三大层面,我们需要的是财富、社会正义和天理良心。21世纪的中国,无疑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是,君子爱财,必须取之有道。那么,道在哪里?道,第一个层次,属于世俗社会的法律和道德。道还有更深层、更本原的来源,那就是超越世间的神圣的宗教精神。

  我对当今中国大陆宗教有一个基本评价,百废待兴的宗教正处在复兴的前夜,蓄势待发。当今中国人有很强烈的宗教需求,但又非常的盲目。社会巨大的宗教需求,跟我们现在存在的种种体制性障碍之间,有着一个巨大的紧张关系,所以宗教出现了很多的乱象。那么,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宗教呢?不妨借用佛教的五眼术语,从五种观察视角来观照,当今中国宗教处于哪些层面?

  1、肉眼层面的宗教。在物质主义、科学主义的笼罩之下,社会把宗教高度俗化了。所谓宗教搭台、经济唱戏,宗教要为政治和经济利益集团服务。现在大量的宗教乱象,究其实还处在凡夫俗子的肉眼层面,于是贿赂的、低俗的行为随处泛滥。

  2、天眼层面的宗教。人类的有限性,决定了人对未知世界和神秘事物的迷思。当人无法彻见宇宙的实相,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时,就会流于对怪力乱神的迷信,于是出现大量巫术式的、神秘主义式的崇拜。对神灵的崇拜,充其量我们把它放在天眼的层面。在佛教的世界观里,肉眼和天眼所观的世界,都属于凡夫俗子的层面。

  3、慧眼层面的宗教。虽然天眼所观,远高于我们人类世界,但是人之上的天人系统依然属于三界内的凡夫。所以,我们需要有一双慧眼,让我们把这个世界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对佛教来说,这个慧眼就是彻见世界的本质,就是缘起性空的真理。

  4、法眼层面的宗教。光把这个世界看破、看透、看空,那还是不够的。超越尘世,是要提升、转变尘世,并不意味着逃离这个尘世。这就进入了菩萨的法眼层面。菩萨不舍弃众生,面对这个五浊恶世,菩萨倒驾慈航,深入到我们这个苦难世间,普度一切众生。法眼,就是空有不二、悲智双运的菩萨精神。

  5、佛眼层面的宗教。佛,是已经成就了的菩萨。我们虽不能至,但心向往之。

  普陀山的海水一片浊黄,净旻法师诗意地描述为“牛奶加咖啡”。其实,这就是我们生存处境的形象写照,也正是菩萨在五浊恶世度化众生的场景。我们的刊名定为《佛教观察》,英文网名Buddha-eye(佛眼)。让我引用《佛教观察》第一期卷首语:“《法华经》有言:佛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为使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佛之知见,即佛的智慧。我们都是肉眼凡胎,但发愿取法乎上,力图以佛眼观察世界、观照人生、观注佛教的发展。”

  二、悲智双运,从心开始

  我有幸参加了首届世界佛教论坛的相关筹备工作,包括会议的主题,也吸取了我们的意见。“和谐世界,从心开始”,这个口号在哲学高度上奠定了佛教存在的神圣性基础。和谐,在中国哲学中意味着和而不同,即在政治、宗教、学术等构成的社会共同体中,承认佛教与世间不共的主体性和宗教品格。“和”,是无限多样性的统一,不是捣糨糊,不是泯灭是非。在理上,是和谐,是不二;在事上,善就是善,恶就是恶。现在一些混淆是非的、似是而非的说法,已经严重危害了佛教的发展。

  从心开始的这个“始”,还有“觉今是而昨非”、“重新开始”的意义。那么,“从心开始”,从哪里开始?要走向何处?按照佛教的说法,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但在我们凡夫的立场上,从转凡成圣的因地入手,我们主体的心跟佛之间还存在着巨大的距离。所以,我们必须抬头仰望星空。这个仰之弥高的佛,就是生命的高度。要用佛的智慧、佛的知见,来提升我们的生命高度,用佛的智慧来打开我们的眼界,这是智慧的一面。从心的横向面来看,联结着广大的众生和众生所依存的环境,这就是生命的广度。要以菩萨慈悲、大爱之心,来放大我们的心量,拓展我们的生命广度,这是慈悲的一面。

  这次会议的论文集,有一些学者提出了感应的问题。感应,是众生与佛菩萨的双向交流。众生对菩萨的信仰,要有信才有感,才有菩萨的回应。感,是众生有善根感动之机缘。应,佛菩萨应我们众生的根基而来帮助我们。众生的根性有百千万种之多的差异,诸佛菩萨于是而有各种不同的机应。所以,佛教的三藏十二部,都是为解决众生的生命问题而成立的。

  如果仅仅停留在凡俗的肉眼或者天眼层次,把宗教信仰作为利益交换关系,作为贿赂交换关系,这是大大贬低了宗教信仰的层次,也大大贬低了菩萨的精神。只有见贤思齐、一心向善,才是宗教。西方有句话说:人必自助,而后天助之。那么我们中国人说:人必自助,而后佛菩萨助之。只有我们向菩萨看齐,接受佛法的精神,菩萨才会来帮助我们。

  菩萨悲智双运的精神,就是以智慧提升眼界,以慈悲放大心量。佛教哲学有缘起论和业力论两个基本点,从缘起论引出普遍联系、性空无我的基本原理,从业力论引出依正不二、自他同体的基本原理。这两组基本原理,也就是智慧与慈悲两轮。而连结悲智两轮的主轴,则是我们的“心”。走在上求菩提、下化众生的大道上。

  心是实践的枢纽,纵向展开以成佛为中心的向上途径,横向展开为心与众生及环境的关系。“从心开始”这个命题,在哲学上的革命意义不言自喻,恰可对治当前人欲横流、物质主义盛行的时代病。

  三、做观音菩萨的千手千眼

  让菩萨为自己做事,为自己谋利益,那是迷信;让我们自己为菩萨做工,帮助菩萨一起来普度众生,那才是真正的宗教。“菩萨”的本义就是觉悟众生,不仅使自己觉悟,还要使众生觉悟。自觉是智慧,使他人觉悟就是慈悲。

  菩萨有四层含义:智慧、慈悲、愿力和行动力。普陀山有个名联:“有感即通,千江有水千江月;无机不破,万里无云万里天。”上联是讲慈悲,也就是心肠要热;下联是讲智慧,也就是眼光要冷。

  “有感即通”,是说观音菩萨寻声救苦,普门示现而救众生的苦难。就好像月印万川,众生的千江水中,皆蒙受观音菩萨慈悲月光的普照。《悲华经·诸菩萨本授记品》:“我行菩萨道时,若有众生受诸苦恼恐怖,忧愁孤穷,不得救护,穷其心力,无法脱苦,若心中念我,称我名字,无论我在何处,咸以天耳闻之,天眼观之,脱其苦恼。即使一人无法得除如斯烦恼,我亦誓不成佛道。”

  “无机不破”,是说在般若智慧的观照下,破除任何我执和法执,其空寂灵动的心灵,如万里天空,晴朗无云。观音以深湛的智慧,照破五蕴皆空,度脱身、心的一切苦厄,所以又称为“观自在”。《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我们要以观音菩萨作为榜样。菩萨是悲智双运的,智慧如果没有慈悲心量的拓展,那就不是大智慧;而慈悲如果没有智慧的引导和提升,其作用就非常有限。梁武帝问达摩祖师:我盖了这么多庙,度了这么多僧,功德有多大?达摩说没有功德,因为这些都是人天小果。所以不是向观音菩萨索取什么,而是学习观音菩萨普度众生的精神,成为社会各个阶层的榜样。在菩萨精神的感召下,以自己的能力,承担起更多的更大的社会责任。

  台湾慈济功德会的标志性口号:哪里有灾难,哪里就有慈济人。慈济功德会在台湾有四百万会员,在全世界有八百多万会员,现在大陆也有活动。这个八百多万的会员就是观音菩萨的千手千眼,有八百万双眼睛,八百万双手,来帮助菩萨一起普度这个苦难世界的众生。所以慈济有句名言:手心向上是索取,手心向下是奉献。

  西方也有句名言:施比受更有福。信奉观音,到底是手心向上向菩萨索取,还是手心向下帮助观音一起普度众生?

  四、路在脚下,途中即是家舍

  刚才讲到“学佛焦虑综合症”:要寻找一个最好、最快、最便宜的成佛途径。1998年我第一次去台湾参加学术会议的时候,曾经当面请教过印顺法师关于悟道的问题,所谓菩萨留惑润生,既然自己都度不了自己,如何解决自己成道和普度众生的问题呢?印顺法师语重心长地指出:“最重要的是要发菩提心,及永度众生的精神;包括开悟在内,都是无数世之熏习,时机成熟才会成就,故勿急功近利!要尽未来际行菩萨道!” (《第三只眼看台湾佛教》,《佛教文化》1999年第1期)

  这就是说,成佛是累生累世行菩萨道的无穷过程,不要奢望在今生今世就能完成。人间佛教运动的宗教归宿,就是在我们生存的大地上建设人间净土。这是一个众缘和合、尽未来际的宏远目标,所以需要我们各界人士一起共襄盛举,一起帮菩萨打工。

  怎么克服这个学佛焦虑综合症?在《金刚经》中,须菩提向佛陀提出二个问题:“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这个所需要降伏的心,其实就是学佛焦虑综合症。也就是说,我们如何把心平和地安住在终极关怀,如何在走向终极目标的过程中,克服各种错误的认识和患得患失的心理。当我们处在修道过程中,而目标远在天边时,难免会产生焦虑,也就是所谓的“学佛三年,佛在天边”。大乘佛教的精神,就是把成佛的目标跟行菩萨道的过程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我们在佛教观察的博客上,讨论过怎么来克服“人在旅途”的乡愁问题。“途中即家舍,家舍即途中。”此为大乘佛法的核心思想。成佛作祖的终极理想,即体现在菩萨道修行的过程之中。所以,理必须圆,必须顿,必须把心安立在佛菩萨所在的法界之中,我们才能真正地得理而安心。但在事上,我们要展开循序渐进的实践,大乘菩萨道必须进入到社会,跟我们入世的事功打成一片。

  这就是沩山禅师所提倡的:“实际理地,不受一尘;万行门中,不舍一法。”亦即药山禅师所说:“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高高山顶立,是眼光要冷的智慧;深深海底行,是心肠要热的慈悲。

  菩萨是世人的不请之友,不请之师,是热血沸腾的英雄好汉。所以我非常欣赏元代耶律楚材居士的一首诗:“从征万里走风沙,南北东西总是家;落得胸中空索索,凝然心是白莲花。”我们不必拘泥于要把世情抛弃才能使道情通达,这个“世情”与“道情”本来就是贯通的。我们也没有必要把这个纷繁恶俗的世间看成是异乡,以“过客”的心态意欲厌离这个世界,而去追求与这个世界完全隔绝的理想国,也就是所谓“故乡”。

  我们不是异己的、他在的异乡中的过客。走上菩萨道的善男子、善女人,就在这个五浊恶世创建理想的佛国净土,也就是家乡,也就是故乡。所以途中就是家舍,而家舍就在我们行菩萨道的过程之中!

  我的报告到此完毕,谢谢大家!

  (2009年11月15日,在普陀山观音文化论坛上的讲演。2010年1月2日,据刘红青录音整理稿修订。)

  刊于《佛教观察》总第八期,2010年1月

 
 
 
前五篇文章

律学的萌芽:两晋时期的律学活动

律学的繁荣:隋唐时期的律师和律学

因果与因缘——圣严法师

种类样貌多变的本尊

珠脱仁波切说六字大明咒法要

 

后五篇文章

律学的展开(一):南朝时的律学

律学的展开(二):北朝时的律学

律宗的中兴:宋代的律宗

默朗钦波:正月大法会

中国观音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