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人间佛教与专业伦理”学术会议纪实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人间佛教与专业伦理”学术会议纪实

  释果定 记录

  释传法 增补

  自太虚大师提倡“人生佛教”之后,印顺导师在其基础上,提出“人间佛教”的思想论述。在台湾,许多学者与导师的弟子们,也从义理、戒律、修证,进一步阐述“人间佛教”之理论,并笃行于社会关怀之中。今年,为纪念印顺导师圆寂四周年,推广印顺导师之佛学思想,促进“人间佛教与伦理关怀”之实践,玄奘大学宗教学系、财团法人弘誓文教基金会于5月30、31日,假玄奘大学慈云厅、圣印厅,举办第八届“印顺导师思想之理论与实践──人间佛教与专业伦理”海峡两岸学术会议,以缅怀一代高僧、佛学思想家──印顺导师。

  本次会议,适逢端午节四日连假,但仍有教界、学界的学者专家与导师门下的师生、学友们,共约四百余位人士参与。两日议程安排五部(六册)新书发表、两场专题演讲、六个场次共17篇的论文研讨、两场(四位引言人)综合座谈,大家以文会友,以法供养,共享研究与行践人间佛教的成果。这届由于有新竹法源讲寺、台南竹溪禅寺、竹山明善寺的赞助结缘,每位参与者皆获赠四部(五册)新书及一本论文集。

  筹备工作

  本次会议由玄奘大学应用伦理研究中心、佛教弘誓学院负责承办。在大会召集人昭慧法师的筹划之下,应用伦理研究中心助理坚意法师早在去年,便开始著手筹备工作,联系学者、确认议程、催收论文、安排参访行程……,种种繁琐的行政工作,在坚意法师细腻周延的处理之下,皆安排得妥妥当当。

  另一项繁重的工作,便是论文集与四部(五册)新书的出版,今年仍由明一法师负责美术设计,沉重的校对工作,则由心皓法师、道蔚法师、德风、吕和美、林璧珠合力完成。另外,所有的文字编辑工作、编校进度的掌握、样稿的修订,则由传法法师一肩承挑。好在悟殷法师、清德法师的著作由作者先行初编,减缓了部分工作压力,但是时间仍是相当紧迫,不得不时常熬夜赶工。在龙冈印刷老板赵钧震居士全力协助配合之下,最后赶在端午节连假之前,论文集与四部(五册)新书全部付梓出版。

  而议程组主场慈云厅的负责人,则由研究部学僧融德法师发心承担,为了这次活动,她特地跟常住师长请假三天,在她的带领之下,议程组志工产生很大的向心力与责任感。虽然两日议程当中,不免仍有些小瑕疵,但整体来说进行得很流畅。负责音控的玄大社福系林政宽、宗研所吴正臣同学,也是全心投入事前彩排与两日议程,所付出的时间及精力远远超过学校排定的时间,负责任的态度让人相当感动。

  本届研讨会,学院学生的参与度很高,研讨会之前一周,便已有学生主动来院挂单,发心帮忙打扫客房、整理环境、制作名牌。虽然很不幸,因为校对疏失,在最后一天又重新印制名牌,好在人力尚堪足够,才没有误了大事。

  到研讨会前一天,总共约有八、九十位志工出动,协助打扫会场、布置场地、盖赠书章、分装资料袋等等工作,在心谦、心宇、心慈、心瑞法师带领之下,各项工作很顺利地在傍晚结束。

  另一位重要贡献者,是宏鸣音响视听工程公司的林清泉居士,原来,在第一天的议程当中,麦克风及音响效果不太好,回音太大、音量忽大忽小、还偶尔断音,状况频出,严重干扰讲者及听众。因此当天议程结束后,昭慧法师指示赶紧联系宏鸣音响视听工程公司,林清泉居士二话不说,立即开车从中和赶来新竹玄大,检视并调整音响设备,直到晚间九点多才离开。林居士牺牲自己的假期,还坚拒车马费,因为有他的专业协助,而让第二天的议程得以顺利进行,让我们相当感恩!在这过程当中,负责音控的林政宽同学,也全程在旁协助并学习。

  开幕典礼

  五月三十日一早,阳光炽盛,犹如参与盛会来宾的热情一般,在玄奘大学“一七○部队”的亲善大使及大会志工的热诚引导下,令与会来宾倍感亲切。与会者陆续报到,慈云厅播放著「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圣号,大众随著佛号缅怀追思印顺导师。9点5分,众人起身合掌,齐唱三宝歌,揭开大会序幕。紧接著,放映由大爱电视台制作的印顺导师追思短片──“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藉由印顺导师的菩萨德行与学者风范,展现其平凡且崇高的一生。

  主持人昭慧法师于开幕典礼中,除了感谢与会来宾、协办及赞助单位之外,她表示:

  能够连续办理八届“印顺导师思想之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是因为我们拥有不世出的思想家──上印下顺导师。对于一位大思想家,举办学术会议来纪念他,是恰如其分的,因为这是对思想家最好的法供养。但是,要为一位思想家举办八次的研讨会,发表这么多的著作、累积这么多的文章,这就相当不容易了。导师的研究领域,跨距之大,让我们有源源不绝的题材,可以在他研究的基础上再下功夫。他的人间关怀面太广、智慧高超,所研究的题材跨越了印度佛教、中国佛教,还涉及南传佛教、藏传佛教,甚至包括神话学,也因为这样,我们累积了八年的学术会议成果。

  我们接受导师的思想──“学尚自由,不强人以从己”。我们没有开宗立派,也没有训练我们的组织,因此诸位来到,都是自己报名的,来自四方八面,每次的研讨会都有这么多人来到,让我相当地惊讶。在印顺导师思想的感召之下,虽然没有组织动员,但俨然成就一种研究及实践‘人间佛教’的思想与力量,这是研讨会的特色。

  本月初,我才代表夏诚华校长去泰国参加联合国卫塞节日。会场有将近一、两千位来宾,泰国佛教界为此大会准备了将近一年。看著法师、居士们忙进忙出,我就静静地在想,这些人所做的一切,固然受到佛教的感召,但这已不纯粹是解脱道吧?里面有入世佛教的理想。可是,入世佛教要踏入关怀众生的层面,那与声闻佛教是完全不同的风光。包括思想的转折、修行的步骤,那一整套的系统在哪里?所以让我相当感动的是,导师他已把一整套完整的论述建立在那里,就是从《阿含经》通到大乘佛教的理路建构。

  当各位看到我们能够立破无碍、辩才无碍,这是因为有一位思想的巨人,已为我们开阔完整的理路基础。所以非常庆幸与感恩,我们有这个机缘是生在导师之后,承受他思想的模式。我们也感谢玄奘大学年年提供这么好的场地,让我们尽情地使用,让大家有宾至如归之感,包括许多的工作人员及志工,都是我们要深深感恩的对象,谢谢!

  其次,玄奘大学副校长王鼎铭教授致词:

  首先,代表玄奘大学欢迎大家的来临,玄奘大学其实是由佛教捐建的一所大学。从佛教的愿力能够成就一所大学,今天也由这个因缘成就这场研讨会。学术发表是本校满重要的部份,今天能够在这里举办这场学术研讨会,也是学校的一个殊荣,谨代表全校师生欢迎所有贵宾的莅临!

  印顺导师一直是我们所尊崇的一位前知,从这个研讨会中,我们知道了理论与实践,也就是事跟理的部份。我们都在追求一个理由事显、事因理生的境界,也希望达到一个事理圆融的方向。期盼藉由这次的研讨会,让我们的生命在理论与实践中,能够得到更多的启发,也期盼因为这几届的研讨会,能有越来越多人针对印顺导师的思想来做研究论述。

  在世纪末,社会的变迁非常大,我们如何面对环境变迁、伦理断丧等逆境,这也是研讨会的主题。藉由这次研讨会的共同讨论,让关怀社会伦理、环境伦理的各界人士群聚在一起,表达出我们对环境、社会、伦理的关心与支持,为实现人间佛教而努力。最后,敬祝各位身体健康,大会圆满成功,谢谢。

  接著,慈济大学校长王本荣教授致词:“我并不是一位研究宗教的学者或专家,能被邀请参加印顺导师思想的学术研讨会,我非常感恩、也非常高兴。我本身是导师医疗团的成员之一,在导师晚年,大约6、7年间,我一直在照顾导师。甚至导师6月4日往生的那天早上8点30分,我还在帮导师做脑波,10点6分导师圆寂为止,导师的法躯从慈济医院到慈济大学,我都在导师的身边。这几年来,我很感恩、荣幸的是,亲自得到导师的教诲──导师上弘佛道、下化众生,真的是人间佛教的大学者、大觉者,值得我们来学习、值得我们来尊崇。还有,感恩跟大家的相聚,让我们一同来缅怀佛教界的伟大导师,也是一位人间的导师,感谢大家。”

  玄奘大学副校长曾光荣教授接著致词表示:“我进学校已经11年,这是我所看过学校的学术研讨会中,办得最成功、阵容最坚强的一次,而且一年比一年办得好。主要的原因是我们的昭慧法师,她全心地投入学校宗教系所的教务工作,从大学部、研究所,甚至于我们努力三年的博士班,都在法师的手中继续向教育部争取。今天,我相信这些丰硕的成果,在佛教界一定会产生伟大的贡献。祝今天的活动圆满成功、大家心想事成。”

  最后,上海复旦大学宗教研究所教授兼所长王雷泉教授致词:

  我知道印顺导师是在80年代的除夕,那时中国大陆的佛教正从一片废土中兴起,我们能够找到的佛教资料,除了大藏经外,就是在上海图书馆找到的很生硬的印顺导师著的《印度之佛教》,这是我最早对印顺导师的印象。后来在1985年,当时我带学生到印顺导师曾经服务过的闽南佛学院,才知道台湾曾经送给南普陀寺整套的《妙云集》,这时候才比较知道印顺导师的系列著作。从南普陀寺借回《妙云集》回复旦大学复印,后来南普陀寺的前方丈送给我们全套的《妙云集》。

  “印顺导师曾经有过一句名言:‘我是在冰雪大地上撒种的痴汉’,这句话给我的感想很深。当年玄奘法师西行求法,他也是在戈壁上、冰雪大地撒种的痴汉。所以当玄奘法师西行求法的时候、印顺导师默默无闻干坐冷板凳的时候,他们并没有想到,日后在台湾,会有那么多的佛教大学研究他们的思想,在座的就有两位大学校长。如果我们有印顺导师、玄奘大师在冰雪大地上撒种的愿力,总有一天会心想事成的,关键是我们发什么样的心。我想总有一天,能够把两岸的佛教越办越好。

  最后昭慧法师特别感谢:“来自妙云兰若的住持慧理法师、副住持常光法师,妙云兰若是台湾唯一保留下的印顺导师真正住过的房子和关房。慧理法师等住众法师们在色身有许多病苦的情况下,仍然默默守护在那里。她们关心印顺导师思想的传播,今天特别赶到现场,让我非常的感动。其次,就是大力赞助这次研讨会的新竹法源讲寺前任住持仁慧法师与现任住持真理法师,以及印顺导师的两位弟子慧琳法师、慧香法师,及特地从香港来的麦绍彬居士,还有竹山明善寺的住持德松法师,感谢你们的来到与支持!”

  最后,由王鼎铭副校长代表主办单位,致赠礼物予与会学者代表黄夏年教授,并举行团体大合照。开幕典礼圆满结束,接著是茶点交谊时间,然后进行第一场专题演讲。

  专题演讲

  大会安排两场专题演讲,分别在30、31日举行,首日由王本荣教授为大会主讲“人间佛教理念下之生命科学教育”,王鼎铭教授担任主持人暨回应人。王本荣教授先从现有的宇宙观:真空非空、森罗万象,与佛教三千大千世界的“世为迁流、界为方位”;再谈到生命基因的运作与唯识学的关系:人体的神经系统可说是前七识,而基因就是我们的第八识。基因运作的方式可说是种子生现行的运作,大部份的基因都是处于封闭的状况,但是人类现行的行为可以改变基因的关闭状况。而DNA双链螺旋结构,不但决定生物体的遗传特征,也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主导机体的运动、呼吸,甚至思想等重要生命活动。在人类的生命追根究底,每一个细胞都潜藏36亿年地球生物演化中的一切记忆,所以我们的生命根源于宇宙的历史,然后因缘具足于一个受精卵细胞,再增分化为60兆个细胞,加入意识而形成为人。在缘灭之后,身体的结构又解构回无生的物质,所以《圆觉经》:“一切众生,于生死无生中,妄见生灭,是故就名轮转生死。”

  翌日上午,王雷泉教授主讲“海峡两岸人间佛教之现况、前景与瓶颈”,罗宗涛教授担任主持人暨回应人。王教授先以人间佛教在海峡两岸发展的时空差异做为引言,再切入中国佛教复兴的态势与瓶颈,及基督教在宗教传播上占尽先机,向广大的农村及高等学府两翼展开。在政治力量干涉,“法不归位、宗教搭台、经济唱戏”的状况下,对佛教的损害最为严重。在当前信仰版图失衡的现况下,产生了法住法位、回归神圣的信仰根源力量。第一届世界佛教论坛划时代的“和谐世界、从心开始”的口号,为佛教存在的神圣性,奠定了哲学基础,也为佛教在中国和国际社会上发挥了更大的作用与空间。

  新书发表会

  本次新书发表会,计有五部(六册)新书发表,首日第一场是昭慧法师的新书发表会,由叶海烟教授担任主持人。昭慧法师的《法与律之深层探索》论集,全书分为四个部份:

  一、佛学:1.专业伦理结合人间佛教,依印顺导师的著作:建立“缘起、护生、中道”的系统理论──中观论述,多提缘起,少提性空。依佛教伦理学的论述,加强缘起、护生与中道,缘起是世间使然,护生是世间应然的影响。2.实践上,就因缘的实践,恰如其分的无私无我做最好的抉择。局内人不可能有价值判断,局外人也不可能犹如白纸一般无价值判断,而是浅层研究融入自我价值判断,做进一步的论述。3.“详考其理、各擅宗涂”──以玄奘西行求法为例。

  二、戒律学:1.“七灭诤法”的程序正义与配套措施:僧侣间彼此相互信赖,以戒维持团体间的纪律生活,所以会有关七灭诤法的配套措施。2.有关受具前阶规制的种种──沙弥(尼)、式叉摩那与“异学四月共住”规制之研究。3.弘一大师著《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记》在律学上之地位与特色4.玄奘的戒学生活、伽蓝见闻与律学观点。5.世界佛教女性的处境与转机——昭慧法师与慧空(Karma Lekshe Tsomo)法师对谈录。

  三、宗教学:论宗教学从各宗教分出之过程与问题。

  四、应用伦理:1.从佛法观点论美感价值、伦理价值与神圣价值之互替性与互补性。2.论人文教育与生命哲学——兼论其所潜藏之意识形态问题。

  第二场是悟殷法师及邱敏捷教授的新书发表会,由王雷泉教授担任主持人。悟殷法师的《印顺导师《印度之佛教》勘定与资料汇编》,全书分两个部份:

  一、勘订:1.佛元年代的确认。2.鸠摩罗陀出生的年代。3.马鸣的著作。

  4.师子比丘与罽宾灭法事件是不同的年代。

  二、引证资料:大抵以藏经为主,导师其他著作为辅,罗列内容及册数页,作为补助资料。

  邱敏捷教授的《印顺《中国禅宗史》之考察──兼与胡适及日本学者相关研究的比较》,旨在考察印顺导师《中国禅宗史》的学术观点。在学术上,禅宗史研究是近现代“中日佛教交流史”具指标性成果的展现。由于“敦煌文献出土”,胡适拿到一些早期的禅宗史料,并与当时的著名日本学者做交流,所以胡适也是早期研究禅宗史的中国重要学者。1971年,印顺导师发表《中国禅宗史》,让导师获得日本大正大学的博士学位,形成一部新的禅宗史研究。本书的研究架构如下:

  一、绪论,包括问题叙述与文献探讨。

  二、耙梳“从达摩禅到慧能禅的演变”,说明、比较印顺导师的发现与胡适等人的观点。

  三、追溯“牛头宗的法脉与历史影响”,分析印顺导师对此课题挖掘出来的新观点。并与胡适、铃木大拙、宇井伯寿、关口真大、柳田圣山诸贤的研究做比对。

  四、考察“《坛经》的作者与版本”问题,解析、辩异,从胡适、日本学者到印顺之研究论述。

  五、“曹溪禅的开展与合流”,依序探讨从胡适、日本学者到印顺研究之抉发及其出入。

  六、结论,本书归纳胡适及日本学者相关禅宗史研究成果,印顺导师禅宗史研究的特点与贡献,以彰显印顺导师《中国禅宗史》的重要观点,并客观比较与胡适及日本学者相关研究之异同。

  翌日,由侯坤宏教授与清德法师发表新书,李玉珍教授主持。侯坤宏教授的《真实与方便──印顺思想研究》一书,内容分五个部份:

  一、何以选择《真实与方便》为书名。

  二、从太虚大师到印顺导师:一个思想史角度的观察。

  三、印顺法师对中国佛教的研究与批判。

  四、印顺法师对佛教传说的理解与应用。

  五、印顺法师对“真实”与“方便”的抉择与诠释。

  而清德法师的《《成佛之道》教材汇编》,是法师多年来教学经验的分享。“偈诵科判”、“课文重点”,是方便初学者,提钢契领掌握重点。“教材”部份,是方便久学者,深入与扩展佛法的视野。全书共分五章:

  第一章“归敬三宝”,谈到宗教的抉择,补充“佛教的宗教观”;谈到佛宝,补充“释尊略传、佛诞的传说、佛诞日”等。

  第二章“闻法趣入”,谈到四预流支,补充“四预流支与闻思修证的关系,四依的修学原则,趣入预流果的二类方便”等。

  第三章“五乘共法”,谈到世间正见,补充“业感说的价值,生死大事,三世因果的特胜,七月鬼月的由来与超度法事”等。

  第四章“三乘共法”谈到四谛,补充“有情生命的延续与出生,生死轮回的根源,佛法的心理观,人心的辨析”等。

  第五章“大乘不共法”,有关六度部份,应与前面五乘、三乘共法中的修道内涵串联,才是完整的“布施波罗蜜多”,“尸罗波罗蜜多”。

  《成佛之道》实是超越南、北、藏传色彩,而在北传佛教中,更跨越宗派教团,是一本当代佛弟子必读的普世精典之作。

  第一场论文研讨会

  论文研讨会共计三场,每场分别在慈云厅及圣印厅同时举行。慈云厅第一场的论文发表会首先由林建德教授发表〈印顺学发展刍议──印顺佛学走上国际之省思〉。本文除回顾过去国际学界对印顺法师佛教思想之短暂回响外,主要以印顺法师之中观学、判教观点、三法印研究方法及大乘起源说之论述,来谈印顺佛学走上国际的可能方向;最后在结语中,对于印顺学研究团队之形成提出展望。

  其次是侯坤宏教授发表〈印顺法师的著作因缘〉,本文分十个章节讨论印顺法师的著作因缘:1.前言。2.印顺法师对大乘佛教三大系探源之研究。3.印顺法师自己写的有关印度佛教史著作。4.印顺法师有关中国(佛教)史的著作。5.印顺法师的经论讲记。6.印顺法师随缘讲说。7.印顺法师针对某些问题而写的文章。8.印顺法师几种特殊著作。9.印顺法师整理、编辑的书。10.结论。藉由全面探讨印顺法师的著作因缘,当有助于我们掌握印顺法师的思想。

  最后由陈平教授发表〈《印顺法师佛学著作全集》的编辑回顾与推广展望〉,本文分为五个章次:《全集》策划缘起、版权洽谈、编辑过程、出版后学界教界的各种反响、印顺导师思想在大陆推展之展望。

  同时,在圣印厅发表论文的有卓遵宏教授及如戒法师,由邱敏捷教授主持。卓遵宏教授发表的是〈高雄元亨寺推动佛教教育落实人间佛教──从口述史探索菩妙长老的人间佛教进程〉。本文讨论区分两节:一为老和尚致力推动佛教教育,落实人间佛教之缘由,即老和尚深受导师影响之来龙去脉;二为老和尚如何推动佛教教育,落实人间佛教之经过与成果。

  接著如戒法师发表〈印顺法师对《中论24.18》的诠释探讨〉,该文撰写目的是对于印顺法师在《中观论颂讲记》当中,提出对于三论宗的吉藏(549-623)与天台宗的智顗(538-597)的个人看法。

  第二场论文研讨会

  第二天的第二场论文研讨会,在慈云厅发表论文的有三人,分别是性广法师、黄夏年教授、赖贤宗教授,由陈一标教授主持会议。首先,性广法师的〈智者大师止观修证之研究〉,以六个方面来谈述:

  一、前言:天台智者所建立的天台学说,除了以五时八教来整理。融贯各家学说,其中法华圆教与摩诃止观,更是源于自身精勤禅思之后的体会与创发。

  二、大贤潜修:诵经忏悔得见胜相、增长大乘信心。

  三、大苏山妙悟:参学获印旋陀罗尼境界、入法华三昧前方便。

  四、金陵禅讲与撰著禅籍。

  五、入一实相:天台隐修与华顶奇遇。

  六、结论:依照龙树于大乘修行三要门的分析,对于智者之止观实修经验与证境,可知是以信愿、信解为主的大乘修行法门,也是《摩诃止观》中的“生圆信”与“修圆信”的思想渊源。

  黄夏年教授〈再论印顺法师与《华严经》的研究──以“方法论”和“修学历程”为中心〉,该文中对于印顺法师研究“初期大乘”的方法论与“修学历程”做了梳理。认为导师在研究方法上注重“华文圣典”,揭示了汉译佛教资料在研究早期佛教当中的重要性。另外,还于印顺法师研究“华严法门”的菩萨信仰做了考察,认为导师抓住佛土思想的产生与发展的线索,以毗卢遮那佛的光明遍照特性为依据,说明了“华严法门”的理论演变情况。

  赖贤宗教授在〈世亲《成业论》中的业说之研究〉中,论述《成业论》是《俱舍论》“业分别品”的再述而加上无著《摄大乘论》“所知依品”的略论。该文尝试探讨《成业论》基本主张,阐释其“思即是业的差别”的根本命题,指出具有和《俱舍论》业论“二层三环节”说同样的论理构成:也就是思业、思已业,以及审虑思、决定思、发动思。

  同一时间,在圣印厅发表论文的有郑维仪教授、林蓉芝女士、宣方教授,会场由张璃文教授主持。郑维仪教授发表的论文是〈比丘尼僧团在斯里兰卡——以丹普拉比丘尼僧团为例〉,说明重建比丘尼僧团运动在斯里兰卡已略见成效。林蓉芝女士发表〈论当代教团对人间佛教与专业伦理的实践与推广〉。宣方教授则发表〈音调未定的现代性──历史丕变中的“新佛教”叙事〉。

  第三场论文研讨会

  下午15:20进行第三场论文发表会,于慈云厅有吕胜强老师、徐弢教授、江灿腾教授发表。首先吕胜强老师发表〈印顺导师对于中国佛教复兴之悬念探微──以义学为主〉,本文从四个面向探讨“导师对于中国佛教复兴之悬念”:

  一、抉发印顺导师关怀中国佛教复兴之动力因。

  二、从导师自1941年至1998年期间关心佛教复兴之重要谈话,了解导师所赞扬的中国佛教风貌及辉煌的原因为:

  (一)古德们“从禅出教”所发挥宗教的真正伟大力量。

  (二)“知识份子的加入佛教”对于佛教及社会之影响力。

  三、导师评论传统中国佛教的悲怀,是为了让中国佛教的复兴,能有转机。

  四、试为提出导师评论中国佛教的二大轴线:

  (一)从“大乘菩萨正常道之立场”评论中国佛教之偏失

  (二)对于中国佛教不重视“四预流支”闻思经教之道次第,评论其偏失。

  接著徐弢教授发表〈印顺导师眼中的佛教中国化〉,内容谈到印顺导师看佛教在中国所产生的几个问题,如庙产兴学的冲击、西方科学的传播或基督宗教的扩张等外部的因素、逃禅避世、义学凋敝和偏重天神死鬼等等。印顺导师对中国化佛教的反思并不是标新立异的产物,而是以“契理契机”的人间佛教原则为基本方法。为了“契机”,要适应佛教现代化的要求而批判中国佛教中存在的诸种偏重;为了“契理”,要把释迦佛所传的根本教法作为人间佛教思想的来源,并试图以印度后期佛教过度“圆融方便”而步步偏离纯正佛法的历史教训为借鉴,来探求当代中国佛教复兴之路。

  随后由江灿腾教授发表〈从解严前到解严后——战后印顺导师的人间净土思想在台湾的变革、争辩与分化发展〉。本文是针对战后六十年来,台湾佛教界最重要的佛教人间净土思想的诠释争辩和最新应用发展,从战后台湾佛教学术现代化的相关历史背景,提出系统性的长期观察,环绕著印顺导师的佛教人间净土思想的传播和影响,而逐步展开其与佛教内外的佛教学者的各种关涉之过程演变的说明。同时,也显示此思想的当代活力,正逐渐扩及台湾地区的许多角落。

  同时,在圣印厅发表论文的有德涵法师、程进发教授、印隆法师。先由德涵法师发表〈论佛教戒律的对话伦理〉,内容探讨戒律精神与对话伦理的理论,并透过二者对平等性的阐述可以看出程序上的重要性。并透过西方法治学的“实证法”与“自然法”说明佛教是透过实践法的自我反思才达到真正的共识,区分东方哲学与西方哲学的差异性。

  再来是程进发教授发表的〈人间佛教之生态复育伦理学观点〉,谈到人间佛教的环境伦理思想或原则,对于当前生态复育伦理的理论与实践能够提出任何有助益的观点吗?以及尝试论述一个结论:生态复育是人间佛教积极入世承担环境危机的一项行动。

  最后由印隆法师发表〈试论《成佛之道》数位双语科判——于数位时代之数位伦理观与教育运用〉。《成佛之道》偈颂由印顺导师所造,是一套完整的“成佛指南”,是佛学研究者必备之参考书,也为各佛学院与佛学班的基本教材。而科判是研经释理的最佳方式,此偈颂本身以简御繁、层次严密,再加上“增注本”的完整,初研习者若不知次第,常会忽略了整体架构的关连。鉴于目前该型资料于网路上阙如,本研究拟以中文《成佛之道》与英文The Way to Buddhahood为主轴,并以科判为主干,连结相关数位资料,探讨网路资源与数位运用是否有助于研究与学习,以证明科判之重要性与数位运用能益于教学的普及性。

  综合座谈会

  两场综合座谈会分别安排在两天议程的最后一个场次。第一场综合座谈会由游祥洲教授主持,传道法师、见岸法师担任引言人,座谈主题是“人间佛教之内修与外弘”,两位法师分别是台南妙心寺、高雄法印讲堂的住持,与大众分享他们多年来实践人间佛教,带领信众迈向成佛之道的经验与心得,在传统中逐渐走出一条人间佛教的实践道路。

  第二天的综合座谈会主题是“人间佛教之传播志业与专业伦理”,由卢蕙馨教授主持,慈济大爱电视台的何日生教授、叶树姗女士为引言人。两位分享多年来在慈济的所见及所闻、感动在心的心路历程,娓娓道来,配合慈济大爱台的新闻影片,落实菩萨在人间的行愿。大爱电视台之为媒体清流,没有商业广告而能制作出叫好叫座的节目,更多次获得金钟奖项,对台湾社会造成极其正面的影响力,堪称为人菩萨行之典范。

  闭幕典礼

  第二日议程结束后,由中华佛研所荣誉所长李志夫教授主持闭幕典礼,李所长致词时表示:“我有两个建议:正如黄夏年教授所讲的,从人生佛教到人间佛教,我们要回过头去教导年轻的佛教,这是我们要做的。而宣方教授讲,印老的一部份是以佛法研究佛法,这两个部份是值的我们今后所要担当的。今天在台湾能够直承印老的思想视野的,实际为佛法、为众生,实际在佛学、佛教这一方面有贡献,以昭慧法师做的最多,他是直下承担。尤其法师当了玄奘大学宗教学系的系主任以后,责任更大。祝福大会成功,祝昭慧法师政躬康泰,身体健康,谢谢各位。”

  最后,由昭慧法师致词:“敬爱的李所长、王雷泉教授、黄夏年教授、宣方教授,诸位法师、各位同学、诸位居士们。非常难得,进入第八届印顺导师思想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每一次我在闭幕式的时候,都用非常殷重的感恩心,感谢弘誓学团跟我共住共事的师父们,还有长期共事的志工们。今天大家看到的这些成果,包括五本新书,整个会场的处理,都是他们日日夜夜心血交换的成果。而大会却只是聊备一格的在论文集中,列了他们的名单而已。如果我们在讲典范,这些人的面向都是典范,虽然这些面向的背后有很多常常被我骂、被我呵责,我想这就是实相的吊诡,你到底要呈现哪个部份。如果没有这个团队的护持,印顺导师思想研讨会不可能持续到第八届。我们也非常感谢各位来宾,持续的关怀这个议题、莅临到现场用心地聆听,相信没有听众的研讨会是无法办下去的。谨在此代表学团,所有的老师、志工、性广法师,感谢各位来宾,谢谢大家。”

 
 
 
前五篇文章

净慧法师开示——理悟与事修

论“大乘是佛说”的基本理念

净土宗核心思想初探

佛教与青海蒙古族

禅宗中国少林问禅百日峰会

 

后五篇文章

《阿弥陀佛证契仪轨》的讲解

《印顺《中国禅宗史》之考察

阿弥陀佛捎来的信息——访嘎玛龙朵森格上师

禅修的艺术

因果当作如是观——灵媒因果说之回应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