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佛教中“业”的大致种类 |
 
佛教中“业”的大致种类 业的种类 在佛教典籍中,为了阐释不同的教义,业也有多种分类。为了让读者在以后阅读经典过程中明了各种分类的含义,在这里作一个简单的介绍。 从业的性质来分,有善业、恶业和无记业三类。在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下,对善恶的理解也各不相同。有时候在A地区认为是善的事物,但在B地区却被认定为恶,那佛教是如何理解的呢?前面我们提到过,佛陀以遍知一切的智慧观察到,当某种业最终指向的结果是趋于快乐的,那么就是善业;反之,如果某种业最终导致痛苦,就是恶业。那如何衡量导致苦乐的业呢?佛陀在经典中把善恶业的重点作了揭示,就是十业道,下文会具体述及。虽然佛教内部学派对善恶的观念有所差别,但十业道的善恶是佛教总体最基本的善恶定义。无记业是那些不能加以记别的业,比如单纯的行住坐卧,这些业不能导致苦乐的结果,所以无法记别善恶,属于无记业。善业在佛教中也称为白业,恶业也称为黑业。在五趣轮回图中从内向外第二圈所分的黑白两半,就是象征恶善两种业。 从业的功能来分,有引业和满业两类。引业是指能牵引众生到六道中轮转的业,概分两种:一种是能引至善趣的善业,一种是能引至恶趣的恶业。一般是指十善业道或十恶业道。如果造作了这些业,按相应的业而转生于相应的善道或恶道。这种业具备能牵引投生之处的力量,所以称为引业。 满业是指能感得由引业所使而生至六道后所感受的各种快乐和不快乐的果报的业。譬如相貌、权利、资财、健康状况等。由于各种满业的差别,致使在善道中的生命也有贫穷、残疾、下贱、丑陋等缺陷,譬如乞丐等;而在恶道中的生命也有具大福报等诸如意事,譬如富贵人家的宠物狗。同是人类,但在苦乐贫富等差别上的区别,就是满业的功能了。 从业是否一定感果的能力来分,有定业和不定业二类。定业也叫顺定受业,是指一定要受报的业。在《瑜伽师地论》中说:“顺定受业者,谓故思已,若作若增长业。”其中作已增长的业在《俱舍论》中说是指具备五种因的业:一是审思的原因,即不是偶然或无意所作。二是圆满的原因,无论是犯一恶业道或十恶业道,只要能感堕恶道即是圆满。三是造恶后不起追悔和对治,任由增长。四是造恶业时有其他恶业为其辅助和助伴。五是所造之恶业必定能感异熟果。具备这五个条件就是作已增长业。 不定受业是指不一定受报的业。在《瑜伽师地论》中说:“顺不定受业者,谓故思已作而不增长业。”如梦中所作、狂乱所作、自性无记、对治所损等。这些业的能力低劣,所以将来不一定受报。 从业的受报时间来分,有现世报业、下世报业和后世报业三种。现世报业是指能在当生就受报的业,一般都是比较严重的业。比如杀害父母等,由于业的力量非常强大,所以当世就会得到报应。下世报业是指能在下世受报的业,也属于偏重的业,所以会在第二生马上受报。后世报业是指下世以后受报的业,或许在第三世后报,也许在非常久的以后受报。 从业的三界系属来分,有动业和不动业两种。动业是指在欲界内成熟的善恶业,因为行善作恶以及受报与否、时间等方面都不确定,所以称为动业。不动业是指在色界和无色界成熟受报的业,主要是指禅定的业。修持初禅以上的四禅定、四无色定的业,如果能成就其中的任何一种定,则下世必定生至相应的色界和无色界天。譬如现生若得到了初禅的禅定,那么下生一定会投生在初禅天,不会改变。由于禅定业的这种稳定性,称为不动业。 从业的本身来分,有身业、口业和意业三类。身业是指身体造作的业,比如礼拜、布施、杀戮、捶打、偷盗、YIN欲等各种善恶业。口业是指语言方面的业,比如诵经、赞美、诋毁、撒谎、挑拨离间等善恶业。意业是指思想上的业,比如各种思想、意志等精神活动。经论中说,业的主体核心就是意业,身业和口业不过是意业的外在表现。 从业的造业者多寡来分,有别业和共业两种。别业是指自己独立造作的业,后果也是自己承担。比如自己杀鸡、偷盗,其苦报也是自己承受。共业是指集体所造业,其后果也是造业的集体承担。比如集体去钓鱼,团伙的偷盗,以及团体的慈善等,其后果也是集体承担。在地震、火灾等集体性灾难中,大部分人死亡属于共业所致,但险里逃生者,则属于他自己的别业。 从业的隐显来分,有表业和无表业两种。表业是指能够表现出来,让大家容易认知的业,比如身体的捶打业,语言的撒谎业等。思考等意业虽然他人无法了知,但也属于表业,毕竟有思考的痕迹。无表业是指表业结束后所残留的业,是隐蔽而难以让人了知的业。譬如捶打业结束后,并不代表此业的完结,而因此留下无表业,这无表业也是以后捶打业受报的依据。在佛教四大学派内部,对无表业到底属于物质还是精神,各有自己的认知,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己作进一步的研讨。 顺带一提,业是善恶业的一个总称,本身并没有善恶的特征。民间流传的“造业”观念,是一种世俗化的认识,往往用在某人受苦的时候,他们似乎把“造业”行为定义为恶了。但这并非佛教的观点,单就造业来说,我们无法衡量善恶的果报。根据佛教,受苦是因为造恶业,享乐是源于造善业,无论苦乐的果报,都是造业的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