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和谐社会与佛学——论建立“强伦理模式”普世伦理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和谐社会与佛学——论建立“强伦理模式”普世伦理

  目录:

  1、和谐文化与社会建设

  2、建立“强伦理模式”普世伦理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基础

  3、“强伦理模式”普世伦理实现的条件

  4、普世伦理的基础——心理意识何以产生

  5、普世伦理的重点——心理生理之深层联系

  6、普世伦理的关键——生命衰老与控制机制

  7、普世伦理的保证——发展完善马克思主义哲学

  8、在探索人性与生命过程中的一些体会和愿望

  一、和谐文化与社会建设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华大地沧桑巨变,党领导全国人民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谱写了壮丽的史诗。

  然而人们也同时发现,随着社会经济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追求自我价值和本位主义的浪潮也随之而来,传统道德殿堂轰然坍塌,整个社会面临着世风日下、道德滑坡的困境。科技文明和物质富裕,不能给人类带来精神上的自由、安宁与幸福。当前中国处于矛盾凸现的转型期,道德危机几乎是全方位的,道德准则呈真空状态,道德观念缺乏理性,道德心态是非混浊,道德评价与舆论监督缺失,道德教育萎缩并扭曲,道德文化建设浑然无序等等。无论医疗、教育、公务、修理、建筑、饮食等行业,人们无不热衷于追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而漠视基本的行为准则。女孩八九岁开始发育,婴儿一出生就开始中毒,癌症发病率不断攀升,越来越年轻化,人们对安全没有信心,非道德主义的苦果无所不在,困惑、焦虑、烦躁、冲动、无助、绝望、满腹牢骚甚至相互仇视的情绪驱之不散地弥漫在人们的周围,群体性事件层出不穷。

  十七大提出要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要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是一个契机。诚然,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民主法制建设以及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相对而言,这些都引人瞩目且迫在眉睫,然而与它们相比,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建设更为重要,更显困难。

  社会和谐首先是人的和谐,人的和谐核心在于心灵和谐。经济发展和法制建设只能提供和谐的外部条件,却不是社会和谐的必然条件,和谐文化的建设,才是实现社会和谐最重要和必需的条件。

  和谐文化建设之困难,在于当今社会多元文化与政治经济不同利益主体的长期并存;拜金主义思潮左右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利益和文化的冲突加大了不同阶层人群的伦理道德差异。找到能被各阶层接受且绝对强势的伦理道德模式,是发展和谐文化、建设和谐社会之关键。

  二、建立“强伦理模式”普世伦理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基础

  从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看,现代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强大,物质文化生活更为富裕便利,社会更加公平,观念更加开放和民主。反过来看,现代人又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匮乏、更孱弱、更容易出现动乱。他创造了强大的力量,却同时失去了有效的控制;他还没有完全摆脱贫困,却又面对更多更大的生存危机;社会信息交流极度便捷而人际关系极度脆弱;人们掌握更多知识技能而心理却不能宁静。

  这样的反差,既不能归因于科技发展和物质富裕,也不能究责于社会对于个体价值和人本精神的重视与保护,究其原因,是由于个体对自我和本位主义的过度追求。人的追求是有层次的,从最低层次生理需要的追求,到最高级别高尚情操的实现,中间有着太大的差距。诚然,社会是要提倡和保障个人价值和人本精神的,这是社会进步与稳定的基础。另一方面,社会个体如果热衷于追求自我与个人享乐,忽视他人需求和伦理道德的约束,沉迷于生理需要这类低层次追求,而无缘高尚情操带给心身的愉悦,就会导致整个社会伦理道德的浑乱和人性的迷失。

  追求自我与本位主义的根源,除受多元文化、不同政治经济利益主体等因素影响外,还在于人类历史上一直缺少一部能照亮人类心灵、激发人性光芒的强有力能普世的伦理道德规范。人们不知生命的意义何在,也不觉察生命的境界为何物。

  伦理道德规范是和谐心灵和秩序社会的基础。历史上对普世伦理的探究,较早较为典型的,要数传统的人性道德论,如中外哲学史上都有过性善、性恶论的论述,认为人类拥有根本相同的人性,需要趋同的道德伦理原则。然而由于文化和周围环境影响的差异,现实的人性并不具有普遍同一的表现,人性道德论逐渐被近现代思想家和伦理家所放弃。马克思否定任何抽象的普遍人性预设,认为“人的本质并非自个固有的抽象物,而应该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认为普遍道德伦理价值,存在于在不同道德理想相互较量而最终胜出的价值理想上。

  历史走到今天,社会对普世伦理的寻求更为迫切。人们认为,普世伦理应是一种具有跨越文化、区域、传统及政治经济利益差异,具有普遍道义约束力的规范伦理。1993年《世界宗教议会走向全球伦理宣言》关于“全球伦理”的基本定义是:“全球伦理,并不是指一种全球的意识形态,也不是指超越现存宗教的一种单一的统一的宗教,更不是指用一种宗教来支配所有别的宗教,我们所说的全球伦理,指的是对一些有约束性的价值观、一些不可取消的标准和人格态度的一种基本共识。”

  可以看出,这里所说的普世伦理是一种“弱伦理模式”,是一种理性的探究和文化的说教,它对于世人的约束,在现实利益和自我本性面前,根本不堪一击。

  因此,建设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的基础,还在于寻找一种可行的“强伦理模式”之普世伦理。

  三、“强伦理模式”普世伦理实现的条件

  历史上,几乎在同一时期,古人已为我们找到了这样的普世伦理,佛经、《道德经》、儒家思想、《圣经》、《可兰经》等等,都是十分难能可贵的普世伦理。它们所以离人类越来越远,归因于现代心理科学与人性研究的贫瘠,人们一直把它们当成一种文化或迷信,没有发现它们的思想是人类生命中最深层次的食粮。人们直到今天也没有一部适用的普世伦理,是因为眼光只留在文化和社会层面上,忽略了人性与生命是普世伦理的基础。

  伦理道德虽然有社会性,但它首先属于人,是一种生命的文化。我们要想建立普世伦理与和谐文化,首先就要明白生命与伦理的深层关系,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加以论证。只有在这种支撑下,人类才有可能拥有一个人人都需要,人人都接受的“强伦理模式”普世伦理。

  因此,需要在自然科学方面有几个突破,主要包括心理的生理机制、心理生理的深层联系、生命衰老与控制机制等三个方面。

  这些课题在当前还算得上是难题,本人有幸以独特的视角,窥探到其中的一些奥秘,不怕贻笑大方,献于大家共赏,愿为普世伦理的建立尽微薄之力。

  四、普世伦理的基础——心理意识何以产生

  当今对心理意识的研究已经筑起了很大的一个庄园,但很明显这个庄园杂乱荒芜。下面扼要介绍心理、生理及衰老的相关机制,仅限于学术探讨。

  意识是大脑的机能。大脑结构十分复杂,各类信息经过相应的传导通路整合与分类,传送到按不同功能分区的呈地图状分布的大脑皮层。

  在大脑皮层每个功能区中,都集中了只对某个或某些特定的刺激信息产生兴奋的所谓特征觉察器细胞。如视觉区有红、绿、蓝色觉细胞、形体觉察、运动觉察细胞;听觉区有音调、音强、音色等觉察细胞;味觉区有甜、酸、咸、苦等觉察细胞;嗅觉区有香、臭等觉察细胞;体觉区有痛、温、触、压、本体觉等细胞;杏仁核有分别对不同情绪体验产生兴奋的觉察细胞;两颞叶前区、中区及顶叶等存在只对特定名词或动词等概念产生兴奋的神经元细胞;额叶有只在注意过程产生兴奋、负责空间暗号、顶叶负责他物中心空间定向能力、左半球1~4区和右半球4区检测句子语法、左半球7区选择性对计数产生反应、以及在尾核、苍白球和其他脑区发现的对出错产生显著变化(频率的抑制)的细胞群等等,它们都可以视为特征觉察器细胞。

  在分化出特征觉察器细胞的基础上,大脑皮层各功能区形成了各自的超柱结构,它是大脑皮层一种很普遍的精细功能结构和基本功能单元。如幼猫、幼猴刚出生时视皮层超柱结构为约1mm见方、2mm深的小块,包含一组对各种朝向有最佳反应的朝向柱片和一组左、右眼的优势柱片,用来分析一小块视觉空间。这种超柱结构相当于一个微型计算器,能够对它接收的信息脉冲电进行相应的处理。虽然与电子计算机相比,大脑神经电脉冲的传导速度极慢,但由于一个电脉冲信号融入到当前的心理活动中以后,大脑皮层相关功能区的超柱结构能同步或严格非同步地响应处理这个信息,是一种真正并行处理的多核计算机,整体性能反而大大优于串行运算的电子计算机。

  就像一部电影,是由很多的电影画面在一定时间内连续呈现一样,人们的心理过程,也是由这样的心理画面连续呈现产生的。因此,所谓的心理问题就只是三个问题:1、心理画面如何产生?2、即时信息与记忆信息如何融入心理画面?3、心理画面如何调控与连续?

  第一个问题:心理画面如何产生?

  上世纪六十年代,Pribram就提出记忆是以神经脉冲的图案横跨各个脑区,就像镭射绕射的图案遍布整个全像摄影的底片上一样,大脑本身就是一个全像摄影相片。简单地说,可以把每个兴奋放电的特征觉察器细胞看作一束镭射光,大脑工作原理类似于全像摄影的过程,心理画面由兴奋的特征觉察器细胞共同呈现,并随它们的变化而变化,而全像摄影画面则由镭射光束组成,也随镭射光束的变化而变化。全像摄影的镭射光束需同时呈现,幻像的每一部分也要与其他部分交互关连。大脑工作的过程也是如此,形成一个心理画面需要三方面的条件:(1)所有以兴奋呈现信息的特征觉察器细胞,需同步放电,或在很短间隔时间内按序放电。(2)它们相互间的连接被加强。(3)它们放电的模式和节律存在某种关联。以视知觉形成为例,当人们注视一个外界景物时,所有参与兴奋的皮层区神经元在μs间隔内严格同步或非同步进行相关节律的放电(视皮层的频率为35—70Hz),并暂时地加强有关突触的活动,与其它有关皮层区神经元产生某种模式的放电共鸣,从而提取有关这个景物的原有信息(如景物的名称、历史等),进而在大脑中形成关于该景物的总体知觉。

  心理与摄影最根本的区别是组成画面的要素:特征觉察器细胞与镭射光束,前者在细胞水平产生感觉,后者只呈现信息。因此对心理意识的这种解释仅立足于细胞层面,有些学者提出“为什么人能产生视觉、声觉、味觉、嗅觉、触觉,而不是其它的什么感觉?或者为什么这个神经元细胞放电产生的是红色觉而不是蓝色觉呢?”也即所谓的难解问题,我想这个需要从分子水平去探讨,应该与DNA分子密不可分。

  第二个问题:即时信息与记忆信息如何融入心理画面?

  如果从记忆的角度,可以把每个心理画面都看作一个具体的记忆。有的心理画面一闪即逝,如过目即忘的景物、过耳即逝的声音等,人们把它称为瞬时记忆,或瞬息记忆、掠影式记忆、感觉印记。有的心理画面可以在脑海中保留几秒甚至1分钟左右,人们把它称为短时记忆。能在脑海中保存几分钟至几天,甚至一辈子的心理画面,称为长时记忆。

  不管是瞬时记忆,还是短时、长时记忆,它们都依赖于相关特征觉察器细胞之间同步或严格非同步的放电,以及放电模式上的关联性。它们的区别,主要在于细胞间产生新的连接以及连接如何加强,三种记忆模式在这个方面很不一样,是我们了解大脑的良好途径。

  瞬时记忆是一种未被融入当前心理的即时信息,如大部分通常不被大脑注意的外界信息,一些无意识的行为,无所事事时的心理攀缘等,它们只是大脑中某个原先形成的神经网络,受某个普通的信息刺激后,局部兴奋呈现出瞬时的画面,持续时间极短,不产生新的突触连接或连接被加强。

  如果一个即时信息以相对较强或特异的刺激,或者大脑皮层处于对这个即时信息的易化激活状态(如母亲对婴儿高度关注,婴儿即便很轻的哭声也会令她从熟睡中醒来),那这个即时信息就会被融入当前心理,形成一个短时记忆的心理画面。

  短时记忆与额叶皮层的注意控制能力密切相关,这里重点关注产生短时记忆时,相关神经元细胞间联接的维持,只局限于突触部位依赖离子浓度变化的短暂加强,时间10秒钟左右。也就是说,由于有了这种突触联接的短暂加强,这个短时记忆的“心理画面”可以在10秒左右时间内被反复兴奋呈现,如果这个短时记忆没有被转化为长时记忆,它们之间被加强的联接会消退,消退后,再让原先的神经元细胞同步兴奋放电就很困难。

  平常人可以对7个左右的记忆模块材料同时形成短时记忆,但最近又有研究说是3至4个,根据大脑每提取并表达一个心理画面需耗时1.4秒左右,这样在10秒钟内,如果只管提取,大脑可以显现7个左右的短时记忆,如果考虑存储也要时间,则只能显现3至4个短时记忆,所以这中间并不矛盾,可能是方法上的差异吧。

  短时记忆的模块材料在不同人之间差异很大,如橡棋大师与普通人对棋路的记忆,专家与常人对专业知识的记忆等。这种差异,说明短时记忆除了有即时信息的加入外,还有那些已经形成较强连接的神经元细胞,它们储存的记忆信息以模块的形式加入。

  由上可知,不管是瞬时记忆,还是短时记忆,都离不开长时记忆的参与。瞬时记忆是某个简单的长时记忆或外界信息的瞬间呈现;短时记忆是在一些长时记忆神经网络和即时信息神经元间形成了新的短暂连接;新的长时记忆的形成,就是把短时记忆形成的短暂网络连接加以稳定与可塑性固化,产生不同的神经网络连接,以后这个网络所有神经元细胞可以同步或严格非同步兴奋放电,就会产生相应的记忆信息。当然这种连接具有可塑性,不经常放电强化连接会减弱消退,或者通过学习实践形成了新的连接,旧有连接被抑制,表现为思想观念被改变等。与短时记忆依赖于突触部位离子浓度的变化相比,参与长时记忆的神经元细胞产生了新的蛋白,如粘结蛋白等,并伴随着好几种基因的表达,连接强度与稳定性大大增强。

  第三个问题:心理画面如何调控与连续?

  心理画面的调控,主要涉及二个问题:1、短时记忆如何调控。2、短时记忆如何转入长时记忆。

  短时记忆也称工作记忆,是外界信息融入当前心理的重要环节。从细胞水平来看,这是一个选择的过程,涉及对当前大脑皮层中兴奋放电的细胞及其网络,是对其进行易化,还是进行抑制?在这个选择过程中,可能需要更多的细胞与网络参与进来,并确定在那些细胞与网络间形成新的神经突触连接。

  这项职责主要由额叶皮层负责。首先,大脑各个皮层区的神经元细胞连接,基本上都投射到额叶皮层,它们的兴奋与抑制情况,都易于被额叶察觉,并受额叶的影响。其次,额叶自身拥有一些处理抽象概念的皮层神经元区,一些神经元在注意、延迟及分辨作业中处于持续激活状态,产生的负慢电位变化程度与作业成绩成正比,前额皮质神经元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对具有行为意义的刺激作出某种模式的反应,这些特性,使它在注意、延迟和分辨等作业过程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再次,由于一个神经元细胞的兴奋可以对其它神经元细胞产生兴奋的易化或抑制作用(如LTP或LTD),额叶皮层神经元细胞依靠这种作用,以及与“语法”、“对错”、“计数”、“情感”等特征觉察神经元细胞组成的神经网络回路,可以形成强大的注意、计算、逻辑、判断、选择和控制等功能。这些功能的形成是一个反复、漫长和可塑的过程,我们可以反思自己某个观念或对某事物的认识,包括世界观的形成,都有这样的过程。一个人的工作能力,也与额叶等皮层形成的各类神经网络结构功能密切相关,它们是工作记忆形成的基础。

  临床上,额叶的损伤可以造成病人短时记忆的损害,病人对周围环境信息不能产生注意,不能把大脑中的记忆信息与现时环境信息结合起来,不能很好地分别外界环境信息的意义,不能对外界环境作出合理的反应。而边缘系统如双侧海马区域、或者丘脑背内侧核受损的病人短时记忆正常,却不再有新的长时记忆形成,病人可以与人交谈,正确地回答问题,并可回忆起很早以前发生的事情,但是病人对受伤以后的事情不能形成记忆,对刚刚谈过的内容也毫无印象,也说明边缘系统与短时记忆无关。

  边缘系统负责长时记忆的形成。在边缘系统内,存在一个加强记忆的环路:海马→穹窿→下丘脑乳头体→丘脑前核→扣带回→海马。当额叶被某些兴奋的神经元细胞持续激活时,它同时也通过内嗅皮层向海马释放电脉冲,海马神经通路中的突触后电位将增大,可产生持续长达几小时,在整体动物达到几天甚至几周的突触联接长时程增强现象(LTP)。海马神经元根据不同的刺激,产生不同的大脑活动模式和基本神经编码单元,再通过记忆环路反作用于额叶及其它脑区,使它们原先仅依赖于突触部位离子浓度变化而短暂加强的连接,在反复兴奋放电作用下,通过基因与粘结蛋白等的参与,形成较为稳定的连接,实现把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的目的。

  有关长时程增强现象(LTP)的研究发现,动物在学习记忆过程中,海马部位习得性LTP的产生和维持与学习记忆能力的获得呈正相关。学习记忆能力的获得总是稍延后于LTP的形成,影响LTP形成的任何因素都可以影响学习记忆能力的获得。如果动物在学习记忆过程中不能形成LTP,则学习记忆能力也不能获得,而双侧海马或丘脑背内侧核损伤的病人,则不再能形成新的长时记忆

  在长时记忆形成过程中,伴随着相关神经元细胞内某些受体蛋白、蛋白激酶、粘结蛋白等的产生,以及控制这些蛋白的多种基因(如cAMP磷酸二酯酶的结构基因dunce基因、钙/钙调蛋白反应性腺苷酸环化酶的结构基因rutabaga基因、以及编码CaMKⅡ蛋白激酶的基因、即刻早期基因等)表达,以保持细胞间突触联结和自身反应水平。这些蛋白和基因在学习记忆及长时程增强现象中的作用,已在实验中得到了证实。

  五、普世伦理的重点——心理生理之深层联系

  大脑生理和心理尽管复杂,不过关键点也就四个:1、特征觉察器细胞与超柱结构。2、心理画面呈现的三个条件。3、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的形成。4、心理画面的注意、裁剪与延续。明白了四者的关系,我们就能很好地理解自己的心理过程。

  仅仅了解心理过程还远远不够。在上节中,隐藏着一个不易被注意的关键:神经元细胞基因表达、形成蛋白以及突触结构与功能的可塑性,受神经元电活动的调制。

  虽然遗传信息控制大脑的发育,但是人在出生以后,遗传信息对大脑的控制退居二线,而脑电的活动决定着神经元细胞突触的结构与功能,影响着细胞基因的表达与蛋白的产生,影响着整个大脑的结构与功能状态。

  这是一种最天才的发明,是上帝的神来之笔,是大脑最为奇妙的设计,它既造就了大脑功能发展的多样性与无限性,也决定了大脑生理与心理功能相辅相成的关系:大脑的生理功能是产生心理活动的基础,而心理活动的过程却影响控制着大脑的生理过程。

  我们现在可以明白,为什么不同的性格,往往会有不同的体格;内心经常烦躁不安、悲哀、压抑、忧愁、焦虑、愤怒、嫉恨等一些情绪的人,容易得癌症、高血压、动脉硬化、代谢紊乱等多种疾病;胸怀豁达,内心仁慈,少欲多智,心境宁静平和的人,大都能做到健康长寿。

  心理活动虽然只是信息的处理过程,但它却因不同的脑电过程而赋予心理信息特别的涵义。心胸狭窄、多愁善感与胸怀豁达、仁慈平和的心理,对细胞基因表达和蛋白形成的诱导作用是不同的,对身心的影响也不言而喻。

  脑电活动短时间内对生理功能的影响,往往比不上一些激素的作用大,但是脑电活动在生命过程中不会停止,在时间的累积作用下,由心理活动诱发的脑电作用是影响生理功能的最大因素。

  不同的伦理道德观念,会持久地影响人们产生不同的思想行为与情感,而不同的思想行为与情感必然产生不同的脑电活动,最终影响到人们的生理功能。小人常戚戚,君子坦荡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一个人的内心是充满阳光与洒脱,还是一片阴暗与欲念不断,其对心理生理的影响自然大不一样,为善还是作恶,不必等到来生,今生就会报应。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我们不必再思考这其中的分子机制,而仅以自身的反思和统计学数据,就应让自己从梦中醒来,注意培养自己高尚的情操和清新脱欲的伦理道德观念。

  这个道理,是我们建立普世伦理的基础。

  六、普世伦理的关键——生命衰老与控制机制

  明白心理生理与伦理道德之间相互关系,只是在探索生命的台阶上迈了二步,前面还有好几级台阶,每一级都有着不同的旖旎风光。

  第三级台阶:心理张力在衰老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

  人们大多愿意自己长寿,但是衰老的步伐从来不因人们的意愿而停顿。为了实现愿望,人们探索衰老机制,形成了以下一些假说。

  1、大脑皮层衰老学说,认为神经系统是各系统的统合者,是维持健康的主导因素,皮层衰老是人类衰老的根本原因。有些学者认为大脑中存在一个“衰老控制中心”,发出信号调节机体细胞的生理功能,并可能通过内分泌及神经递质的作用来控制机体的衰老过程。

  2、免疫学说。统计表明,60岁老年人体内淋巴细胞的数量仅是青年人的70%,B淋巴细胞生成抗体的能力明显的下降。胸腺重量在青春期为40克,老年期为10克,分泌的胸腺激素与T细胞随年龄的增长逐年减少,个体渐趋衰老,所以认为胸腺功能的减退是衰老的根源。

  3、自由基学说。自由基是目前人们所知最强一类的DNA致变剂,极易与体内的某些成份发生反应,缓慢地引起细胞壁、线粒体、蛋白质结构的破坏、激素的失活、酶活性的丧失、脂褐素的沉积、原纤维的缠结、细胞内核糖核酸突变及免疫功能降低等作用,损害机体并引起衰老,人体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如果下降,就会导致细胞功能的损害,并最终导致机体的衰老。

  4、分子交联学说。认为随着年龄增长分子异常交联现象增多,如核酸、蛋白质和胶原等广泛分布于细胞内的分子之间的交联,使得细胞整体功能降低而趋向衰老,并认为极少量的交联干扰,也会对机体产生严重的损伤,并最终导致组织的老化、僵硬与机体的衰老。

  5、细胞差误突变理论。认为生命的衰老由遗传物质突变引起,由于遗传物质结构的不稳定性,在细胞分裂时DNA分子的复制是不完全的。这种遗传差误逐渐积累,可以影响到细胞中正常成份的形成和生理功能的表达,并最终产生导致细胞衰老和死亡的基因突变,引起机体的衰老。

  6、自体中毒学说。包括大肠中毒学说和代谢中毒学说。前者认为食物在肠内经细菌作用,产生毒素并吸入血液,导致机体慢性中毒而引起衰老。后者认为代谢过程会产生有害物质,如胺、酮体、脂质、高分子化合物等,在组织内积累过多,使机体中毒而导致衰老。

  7、遗传程序学说。认为衰老是由遗传基因组“程序化”的必然过程,随时间的推进而不断进行。不同生物程序衰老的速度不同,最高寿命主要由遗传因素决定。

  前六种学说,充其量只是对衰老过程一些表面现象的描述,根本没有涉及衰老的深层原因。遗传程序学说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却误导人们去寻找所谓的衰老基因,希望通过对衰老基因的改造实现人类长寿的愿望,结果一下子发现至少有几十个基因都与衰老进程有关,不知道是哪个或哪几个在其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我们来看一个实验结果:研究人员用高密度寡核苷酸芯片(近11000多个基因,13069个基因set)检测了老龄化过程中下丘脑和皮质的基因表达变化。在幼龄和老龄小鼠的下丘脑中,有99个基因发生了表达变化(这些变化往往范围很大)。而在老龄小鼠的皮质中有98个基因发生了变化,其中有20个表达变化的基因在下丘脑和皮质中是相同的。

  这个结果带给我们什么启发呢?我的观点是:细胞中根本不存在什么衰老基因或死亡基因,细胞衰亡的根本原因,是基因表达随年龄增长缓慢失去了平衡。

  基因平衡表达是细胞保持内环境稳定的决定性因素,失平衡越严重,细胞内环境就越差,细胞壁、线粒体、蛋白质结构就会受到破坏、激素和酶的活性会减弱、会出现脂褐素沉积和原纤维缠结、细胞内核糖核酸突变及免疫功能降低等现象,最终导致细胞老化和功能衰退。

  细胞基因表达为何会随年龄增长缓慢失去平衡呢?是细胞内存在程序性地控制基因表达的基因呢,还是存在其它因素?

  我很愿意在细胞内存在这种程序性控制基因,这预示着我们很容易令自己长生不老,但显然造物主不会这么愚蠢。

  除了基因本身,还有代谢和心理二个因素可以影响基因表达。

  每一个细胞,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物质的交换与能量的代谢,以保持内环境的稳定和良好的功能,这种代谢的水平毫无疑问受控于基因的表达,那么有没有可能这种代谢的过程会影响到基因的表达水平呢?

  学医的人知道,人的生理过程绝大部分依靠负反馈控制,以有效保持生理机能的平衡,如血压、血糖、摄食、体液与电解质、内分泌激素的分泌、甚至细胞昼夜节律和个体生物节律的维持等等,都是负反馈控制的过程,机体的生理机能,大多以负反馈方式来控制平衡。

  就基因本身来说,除了具备自我修复能力外,不同基因之间也存在着基因表达的负反馈控制机制,那么在这种细胞代谢与基因表达都存在负反馈控制的过程中,细胞代谢显然不会是引起基因表达失平衡的主要因素。

  我们再来分析心理过程,先不考虑感觉、知觉、情感、意识思维、人格特征等心理内容,而是要关注一个新的概念——意识张力。

  意识张力不同于心理压力,它是心理过程中包含的心理活动容量、心理活动速度、心理兴奋水平的总和,具体包括大脑单位时间内处理的信息量、信息处理速度和神经元细胞对信息电刺激的敏感度等内容。从个体心理发展的进程来看,在一定时期内,除非衰老已严重地影响到大脑的机能,人的意识张力呈现缓慢但不断增强的趋势,他每天需要处理的信息量逐年增多,他处理信息的能力与速度逐年增长,他的大脑神经越来越易于兴奋而难于保持安静,他开始睡不着觉,睡眠变得很浅,容易被吵醒。在大脑神经元细胞,胞浆游离的钙离子水平随年龄增大而明显升高,引起细胞内钙依赖性的生理生化反应的超常运转,神经元细胞的兴奋性和敏感性增强,并更易于产生突触传递的长时程增强现象。因此,无论是从心理发展进程,还是从神经生物学基础来看,意识张力是伴随年龄不断增长的。

  我们已经知道脑电也即心理的活动会诱导基因的表达,包括钙/钙调蛋白反应性腺苷酸环化酶的结构基因rutabaga基因等,那么我们就可以发现心理活动与神经元细胞兴奋敏感性之间,存在着一种正反馈的关系:心理活动容量越大、心理活动速度越快,神经元细胞的兴奋敏感性就越高;反过来,神经元细胞的兴奋敏感性越高,大脑心理活动的容量就越大,心理活动的速度就越快。

  由于外界环境的影响和心理能量的外向驱动作用,每个人的心理活动容量和心理活动速度都随时间不断增长,而它们与大脑由基因表达控制的神经元细胞兴奋敏感性之间,竟然存在着正反馈的关系,正是这种正反馈的作用,决定了神经元细胞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地失去基因表达的平衡,并由于大脑神经对其他组织器官的统合作用,最终决定着机体的衰老进程。

  可以把个体比拟为一驾越跑越快的马车,心理张力是马车的动力,神经细胞是马车的零部件。心理张力总体上是逐渐增强的,马车的速度也逐渐增快。在良好磨合期间,马车的性能很好,人也表现为越来越强壮。随着年龄的增长,零部件磨损加重,与标准件的差距越来越大,咬合越来越差,马车或人也就越来越老化,最终停止运行或散架。

  因此,意识张力的增长才是生命衰老的根本原因。

  《楞严经》在“真心与妄心体性的辨认”一节中写到:“自有生命以来,一切含有灵性众生的心理作用、以及由心理本能驱动的心理攀缘作用,是他们生死的根本。”释迦牟尼佛在2500多年前就预示了生命衰老的根源,认为不但人类,所有能进行信息处理的灵性众生,生死的根本都在于信息处理过程对生理代谢过程的决定性作用。

  上面的论述缺乏一些相关实验数据的支持,不过作者通过20年的静修,于最近终于能够体验到《唯识论》所述第八识阿赖耶识的美妙,虽未入无漏之境,实现佛经所述能根身不坏,却也能常常湮灭眼、耳、鼻、舌、身、意六识与未那识的缘起作用,自信如果愿意,就能以对心理的调控,而令自己的衰老进程大大延缓。正是缘于这样的自信与实践,才敢于公开衰老的意识张力学说,才敢于相信心理意识是生命衰老的根源。

  毕竟衰老之意识张力学说,是创立“强伦理模式”普世伦理的理论基础,是实践普世伦理的关键。

  七、完善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现普世伦理之保证

  既然意识张力决定着身体健康和衰老进程,那么影响意识张力的主要因素又是什么呢?不可否认,不良的外界环境会对人产生心理压力,它们与时间一起不断增强人的意识张力,然而在同样的环境和压力面前,有的人很坚强,压力越大,自我进取与完善的动力就越强;有的人意志脆弱,一遇困难与压力就退却甚至崩溃。这其中决定性的因素,就是人的观念与追求,他是组成人们伦理道德的核心。

  无论是道家内丹功,还是佛家修禅功,甚至儒家的圣功,他们都有通过修习心的圆满而达到身躯不坏的系统方法。这种心的圆满,说白了就是意识张力极低的一种状态,他首先需要有独特的世界观和伦理道德基础,概括起来就是要有“无我、仁慈、誓愿普渡众生”这样的高尚品德。这里,我们毋须再去求证这其中的关系,我们已经可以初步提出“强伦理模式”普世伦理的三大原则,就是:无我、仁慈、如关爱自己一般关爱他人。

  共产党员要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这实际上也是普世伦理的核心内容,为什么民众和很多党员不愿去实践这个宗旨,而出现当前社会矛盾日益激化与伦理道德浑乱无序的状态呢?我们现在提倡以人为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除了发展经济和建设法制社会,还能不能找到解决当前矛盾的另外一剂良方呢?

  显然,这剂良方的关键还在于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当党的教育能够加入伦理道德的内容,思想宣传能够让人们明白仁慈友爱的价值,学校教育能够增设修习心的圆满课程的时候,制度建设推动社会公平公正、法制建设保障生命与个人自我才会有肥沃的土壤。那时,人们处事会很温馨方便,人际关系会很纯朴融洽,社会协作会很密切顺畅,没有多少财富人们也始终会快乐幸福,人人乐善好施、耻于索取,崇尚简朴、不屑奢侈,整个社会一片和谐。

  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首先要进一步发展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思想。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真理是动态发展的,是一个从相对真理不断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任何一个具体的真理都是这个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或环节。对于唯物论来说,也遵从这样的真理发展过程。

  唯物论认为世界上只存在两样东西:物质和意识。所有有形有质的东西、无形的空间、社会形态结构,他们都属于物质范畴。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由物质产生,并反作用于物质。

  唯物论的这种思想,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人们的观念,阻碍着科学的进步。它令每个人执着于自我,是社会矛盾日益复杂的根源;令物理学不能跳出物质的框架,很难建立一个完美的大统一理论。

  首先,物质和意识不是世界的全部,把世界分为物质与意识也毫无意义,他们是不对等的两个概念。

  我们知道,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存在正反两面,没有单纯的正,也没有单纯的反。同样,“有”与“无”也是同在的,先有“无”,才出现“有”,有了“有”,才显现“无”的存在。“无”是世界的本源,“有”是世界的表像;“无”是永恒的,“有”是有时间的;“有”由“无”产生,“无”因“有”呈现。

  “有”的世界并不是物质的世界,它是由很多大小不同的系统组成的。在这些系统中都包含着十个维度,其中空间三个维度,时间一个维度,物质六个维度(质量、能量、强力、弱力、电磁力、引力)。十个维度组合在一起,形成各自大小不同的系统,这些系统都具有共同的特点,就是信息性、开放性和进化性,如果把这个信息性也作为一个维度,每个系统都变成具有十一个维度。

  在这十一个维度里,信息才是他们的本源。空间维度是一种信息,时间也是一种信息,物质的能量维、强力维、弱力维、电磁力维、引力维都是信息,质量维可以转化为能量维,也是信息,所以物质本质上是信息的一种特殊形式,对宇宙的认识只有回归到信息这个维度上,才能更好地描述量子力学和弦论所推测的十维和十一维宇宙。

  从宇观角度看,宇宙不会杂乱无章,它是一个极大的系统,存在自己运行的规律,这个规律是一种信息的控制。从中观角度看,可以以人为例,作为一个有机的系统,人体每时每刻都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这种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运动的过程,是受物质控制呢,还是受信息控制?我想大家都明白是受信息控制。如果把组成人体的物质从原子水平打散再聚合在一起,他们失去了DNA分子结构与遗传信息,他们还能在人体这个系统内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吗?这是很明白的事,整个系统都受信息控制,更不用说物质。在人体中,意识作为一种特殊的存在,他是人体这个系统对某些信息的动态反映,对他最终起决定作用的也是信息,而不是物质,他首先要有神经元细胞DNA分子这样的信息结构,其次他还受各类信息的调制,并控制着大脑的结构与功能。如果物质决定意识,那把大脑组织搅碎放在一起,他还能产生意识吗,所以是信息产生并决定意识,物质只是信息的一个维度。

  再从微观层面,粒子细分到费米子和玻色子以后,几乎都不再具有物质性,而只表现为信息性。物理学家执着于世界的物质性,把粒子细分到没有质量只有信息了还不愿放弃物质的本源地位,难怪一直找不出物理学的大统一理论。就象社会从机械化进入信息化一样,现代科学也应该转变物质本位的观念,树立起信息是世界本源的新思想。

  比太平洋还广阔的是星系,比星系还浩瀚的是宇宙,比宇宙还无边的是人心,如果我们还认物质为本源,不认清自心的本质,那么即使经济再发达,即使人们拥有太平洋甚至银河系,也一样填不平心之欲壑,社会一样冲突不断,心理意识张力一样会不断增强,心永远不能实现圆满。

  从修心圆满的实践看,不但不能追求物质的享受,还要把心理的活动从“有”返“无”,回归世界的本源,才有可能修成心之圆满,因此,观念的改变是提升自我的关键,也是实现普世伦理的保证。

  八、在探索人性与生命过程中的一些体会和愿望

  自从医学院校毕业,几乎同时也开始了对人性和生命的探索过程,而今已有整二十年时间,尽管只是工作之余,投入的时间却也较为可观。回顾这二十年来的经验与心得,感觉有两点:一是坚持,二是求真。无论是静心养性修身,还是探索这其中的奥妙,一直都能做到坚持不懈,求真务实。古人去:夫为学贵乎能有自得,而不贵得人之得。为人与学问,都是这样的道理。

  人心每时每刻都在不停运转,然而能明白自心本质的人少之又少。我有幸掌握了一些医学知识,又有幸接触了佛学、道教和儒家的一些思想,使自己能够对生命的一些现象进入深入的探讨,并让自己的身心得到极大的发展。然而我也发现,由于唯物观念的根深蒂固和人们对古代文化存在偏见,也由于心理现象的高度复杂性,人们很难接受修心圆满的思想,也很难对人性伦理、心理生理存在的一些现象解释清楚,向当前的人们宣扬修心圆满的思想,有可能只会招来嘲笑,有时候又会引人入迷甚至被当作骗人的手段,因此,探索的道路是艰辛的,而传道的过程可能更加艰巨。

  当前心理和衰老的机制并不十分明确,对于世界本源的认识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的观点仅是一家之言,难免不存在一些大的错漏和谬误。作者谨以济世之心,以此文章抛砖引玉,希望能引起人们对人性和普世伦理的重视,也希望有更多的人会参与到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并加以促进。

  当然更希望文章的观点基本正确,我将着手于整理一套简单明了的修心圆满的方法。也希望这样的观点和方法能在学校里教学,能在整个社会上普及,让世人不再有心灵之伤痛,让世界普现祥和之美好!

  青云子

  二OO九年元月

 
 
 
前五篇文章

洪江嵩云山自彻超琛禅师传

为什么要注重皈依与发心

禅是一枝花

金刚经的现代意义——济群法师

中国第一部禅史--《祖堂集》

 

后五篇文章

佛教的财富观[王公伟]

佛的五戒十善

敦煌僧尼的违戒饮酒风气的起源

敦煌本《维摩经》注疏研究概述 (曾晓红)

对净土法门若干问题的思考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