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南无阿弥陀佛(意义+含义) |
 
南无阿弥陀佛(意义+含义) 注音 a mí tuó fó 简 介 阿弥陀佛,也意译为无量光,或无量寿佛为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他以观世音大势至两大菩萨为胁侍,在极乐净土实践教化接引众生的伟大悲愿这是我国佛教界最熟稔的如来 (梵Amita-buddha,藏Dpag-tu-meddpag-yas) 阿弥陀佛的读法 信佛的人都会念阿弥陀佛,但很多人的读音并不正确当然,读音不对一样可以往生,但正确的读音会更有助于我们的修行由于几千年的不断演化和发展,加上现代电影和电视中错误读音的影响,人们对阿弥陀佛的读音产生了多种读法,最常见的有三种: 第一种读啊(a); 其中,啊 (a)才是原本和正确的读音理由如下: 一佛教是从印度传过来的,佛经是从印度翻译过来的,在翻译中,就有音译与意译之分,对于有些词语,如阿弥陀佛,包含有无量光无量寿等很多很多的意义, 在汉语中实在找不到一个很贴切的词语来完整准确地对应翻译,因此就采用了音译的办法,所以阿弥陀佛只是其读音而已,就像各种咒语,那些字不过是代表其读音而已 这些音义的词语,用普通话来念才会接近其原音,如果用其它方言来念就不对了 举例来说,前几年有一部最出名的电影泰坦尼克,这就是那艘沉船的英文名字的普通话音译,用普通话来读就跟其英文读音相近,而用白话等方言来读,读音就相去甚远了 二当代净土宗密宗大德黄念祖老居士在净土资粮中明确指出:阿弥陀佛的阿字的正确读法是汉语拼音字母中的a字 阿字是华严字母音里面的第一个字,一个阿字有无量功德,无量涵义,其中第一个涵义就是无生密教中说从一个阿字出生一切陀罗尼,所以这个字的读音是非常重要的 南无,是梵文Namas的音译,读作那谟,亦译作南谟那谟等 意为致敬归敬归命是佛教信徒一心归顺于佛的用语,常用来加在佛菩萨的名称或经典题名之前,表示对佛法的尊敬和虔信,如南无喝罗南无三宝等 南无阿弥陀佛拉.阿弥陀佛是佛的名字,名字来源于梵语音译,阿弥陀在梵语中为无量或者无穷大的意思,南无为梵语昄依的意思 快要死的人念南无阿弥陀佛,他将带你的灵魂去极乐世界它的意思是无量光无量寿等等意思,等等是指阿弥陀佛的智慧慈悲神通无量无边,语言无法说清 南无(读那模)阿弥陀佛南无就是至心归依的意思阿字正确读法是汉语拼音字母中的A字这个阿(A音)字很重要,阿字是华严字母音里面的第一个字 一个阿字有无量功德,无量涵义,其中第一个涵义,就是无生这一句佛号要把阿字念准 东密兴教大师赞叹念佛法门:从一个阿字出生一切陀罗尼,一切咒都从阿字出生,一切诸佛都从咒出生阿为第一字弥字表一心平等无我大我义 陀字表含摄一切法藏之究竟处阿弥陀名号是法界大密咒,是阿弥陀佛万德的载体,是圣凡同构呼应的媒介其中包括无量密义,可译成无量寿无量光 念佛无异于持咒 (一)咒语是佛的密语,只有佛明了,等觉以下菩萨均不知其义 (二)咒语每字每句均有无量义研究大乘经时,知道显说的经文亦含无量义,法味无穷,久读不厌,何况如来神咒 (三)有的咒中有许多鬼神名号,佛呼唤鬼神令其保佑修行人,故咒中并不完全包括世间语言 (四)咒亦为诸佛的密语,如军中口令诵咒无往不利,一定能得诸佛护念,龙天保佑 (五)诵咒蒙诸佛如来不可思议神力加持至心念一句阿弥陀佛,就能够消除八十亿劫生死重罪 汉译本译成无量清净佛无量觉无量清净平等觉总之彼佛的功德智慧慈悲方便依正庄严度生功德,等等,各各都是无量 由于极乐教主多劫勤修,有无量妙德,所以成佛后有无量功德名号,每一名中皆具无量功德,名能召德,所以持名的人以名召德,就召来了彼佛阿弥陀的无量功德,持名的妙用就在这里 念这一句佛号,阿弥陀佛能成为佛,而出现这句佛号,是万德的一个果实,是万德之所庄严由于是万德成了这个名号,所以这个名号之中就包括了万德 老实念佛就是植众德本!当你念这句名号的时候,这个名号就在你心里头,也就是用"阿弥陀佛"这句佛号的万德庄严了你自己的心 也就因此而全摄了佛的功德成自功德大家注意:阿弥陀佛所有的功德,在当你至心念阿弥陀佛的时候,就把阿弥陀佛的所有功德摄即成你自己的功德,即你的凡心成佛心这也就是密宗的道理 所谓密宗就是把凡夫的"三业"(身口意造业叫做三业),使之顿然同于佛的三密念佛就是这个方法,使你的口业同于佛的意密你是心是佛,是心作佛,就庄严了你的意密,你的意业同于佛的意密,这就是密宗的道理即你的凡心成为佛心 我们自己的佛性和阿弥陀佛释加牟尼佛是平等的!我们念佛就是把佛的功德摄成为自己的功德以念佛心,入佛知见佛知见就是一句南无阿弥陀佛 你问南无阿弥陀佛是什么意思?一部无量寿经就是南无阿弥陀佛的注解所以,念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就是念一部完整的无量寿经 八十卷大方广佛华严经就是无量寿经的注解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我们今天称作大藏经,就是华严经的注解 这一句阿弥陀佛,就是全部的大藏经不但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一切法,一法不漏,乃至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在十方世界教化一切众生所说一切法,也离不开一句南无阿弥陀佛 几个人知道这句佛号有这麽大的功德,有这麽深广的义理 南无阿弥陀佛的通俗语解释是:向阿弥陀佛致敬(向如来佛致敬)! 然而,南无阿弥陀佛除了狭义的解释之外,在广义上是指:向一切有觉悟的人致敬 南无阿弥陀佛的来历 尘世间有很多人常念"南无阿弥陀佛",却不知"南无阿弥陀佛"是什么意思,甚至有些老人虔诚地念了几十年"南无阿弥陀佛",竟然也不知"南无阿弥陀佛"是什么? 口念"南无阿弥陀佛"而不知"南无阿弥陀佛"表示什么,可称得上迷信;而那些自己不懂"南无阿弥陀佛" 是什么,就说别人念"南无阿弥陀佛" 是迷信的人,同样也是迷信其本质是相同的--盲目相信 "佛"是指觉悟者有觉悟的人就是佛你有了觉悟,你就是佛因此,佛不在天上,佛在人间,佛在心中;佛不是迷信者的化身,而是觉悟者的称号 阿弥陀佛是一个"有无量功德的觉悟者"的名字,就像我们有自己的名字一样,是一个符号,一个为了区别于他人而起的代号代码 阿弥陀佛,又简称"阿弥陀"或"阿弥",均指有无量功德的觉悟者--"如来",也即"释迦牟尼"因而,阿弥陀佛又称阿弥陀如来 如同人有别称一样,阿弥陀佛共有十三个称号,其中有十二种与"光"方面有关,一种与寿命方面有关,前者总称"无量光佛",后者称"无量寿佛" 佛经记载论典记述 依据无量寿经所载,阿弥陀佛在成道以前,原是一位国王,由于受到世自在佛的启示,乃发起求无上道的愿心而出家在修行期间,曾发出四十八大愿,誓愿建立一个庄严的极乐世界,以救渡一切念佛名号的众生 其中有三个大愿是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毁谤正法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国 临寿终时,假令不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设我得佛,十方众生闻我名号,系念我国,植众德本,至心回向,欲生我国,不果遂者,不取正觉 基于这些深宏的誓愿,因此,在他成佛之后,任何人只要具足信愿行如法念佛,则一定会得到他的接引,而往生至真至善至美的净土佛国 附一阿弥陀佛(摘译自佛教大辞汇) 阿弥陀佛,也译作无量清净佛,无量寿佛或无量光佛,佛家净土宗以阿弥陀佛为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据梵本所载,阿弥陀佛的梵文有两种 其一,阿弥陀婆(Amita^bha),译为无量光Amita^bha系由形容词的amita(无量的)与女性名词a^bha^(光)结合而成此中,amita的mi,语根为ma,意为量;在mi之后加上接尾语ta,则成为形容词,意为有限量的; 又在mita之前,加上有无或不语意的接头语a,而成amita(无量)一词又a^bha^是在bha^(光耀)的语根上,加上有近的意思的接头语a^,其词性属女性名词 但此处不是指无量的光明,而是当作有无量光明佛的名号,因此,将语根的母音的语尾a^缩成短音,而成男性名词 其二,阿弥陀庾斯(Ami-ta^yus),译为无量寿 Amita^yus系由形容词amita与中性名词a^yus(寿命)合成据说a^yus的语根是具有呼吸之义的an,然而有人认为a^y的语根是ay(行),其后加上接尾语us,而成有寿命之义的中性名词 罗什在译阿弥陀经时,对此二者并不加以区别,都称之为阿弥陀 据无量寿经所述,于过去久远劫中,世自在王佛出世时,有一国王闻佛说法发无上道心,弃国出家,号为法藏其后,彼法藏比丘于世自在王前,摄取二百一十亿诸佛妙土的清净行,发四十八大愿 其中第十八愿是根本愿其愿文曰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法藏比丘发此愿已,一向专志庄严净土,其佛土距此十万亿刹,名为安乐 关于阿弥陀佛的成佛,袾宏在阿弥陀经疏钞卷三举出八种 (1)法华经载大通智胜如来时有十六王子出家,其第九王子于西方成佛,号为阿弥陀 (2)悲华经载无量劫前有转轮王,名为无诤念彼于西方世界作佛,号为阿弥陀,国名安乐 (3)大乘方等总持经载无垢焰称起王如来时,有净命比丘总持十四亿部经典,随众生意乐广为说法彼净命比丘,即今之阿弥陀 (4)贤劫经载云雷吼如来时,有一王子名为净福报众音,曾供养彼云雷吼如来彼净福报众音王子,即今之阿弥陀 (5)贤劫经又载金龙决光佛时,有一法师名为无限量宝音行,力弘经法彼时之法师,即今之阿弥陀 (6)观佛三昧经卷九载空王佛时,有四比丘得念佛三昧,其第三比丘,即今之阿弥陀佛 (7)如幻三摩地无量印法门经载狮子游戏金光如来时,有一国王名为胜威,尊重供养彼佛,修禅定行彼胜威王,即今之阿弥陀 (8)一向出生菩萨经载阿弥陀佛往昔为太子时,闻此念佛微妙法门,精进奉持 关于阿弥陀佛的成佛因缘,除前文所举者之外,经典中尚有多说按,阿弥陀佛并未见于小乘经典中,然在其余大乘经中,则屡有载及 又,阿弥陀佛乃一切大乘经典所通说,故大乘诸宗无不言及,然其见解未必一致总的说来,大抵可分为两类其一,以理性为主的唯心弥陀,己心净土 其二,以事相为主,指方立相,立界外净土,现在说法的弥陀兹略述各宗所说如下 (1)法相宗唯识论卷十说自性身受用身变化身等三身自性身唯理,身土不分,故弥陀与诸佛应无分别受用身份自受用他受用阿弥陀佛是他受用报身 但地前菩萨及凡夫二乘所见的弥陀是变化身,地上菩萨所见是他受用报身 亦即初地菩萨所见的弥陀佛,是坐于百宝莲台座上,如观无量寿经上所说的六十万亿那由他佛身二地所见,系千叶莲台座上的佛身,由佛的后得无漏智所变,为十地菩萨而现,其所居净土,系净居色究竟天 如是,现一实身,凡圣不同见,应机而现种种身,是因众生福力不同,而产生佛身粗妙之别 亦即能化的弥陀随所化根机示现佛身;所化的有情以弥陀所现佛身为增上缘,凡圣各各随智识福力浅深厚薄变现佛身,故所见佛身有粗妙之别 三贤的菩萨二乘凡夫之类见化身小佛身;四善根菩萨见化身大佛身;初地以上的菩萨见坐大宝莲台具无限妙相好的他受用身 此大卢舍那身是弥陀对地上菩萨所示现的佛身以此佛身为增上缘,地上菩萨依各自之心识变现相好圆满的广大能化佛身而观 因此,菩萨进至初地时,地前所见的劣佛身潜隐,殊胜微妙的佛身显现但地上菩萨非不能见地前所见佛身,地上菩萨欲见佛变化身亦能得见 因此,地上菩萨以他受用报身为正所见,兼见变化身 (2)三论宗此宗亦谈三种佛身,即正法法身,修成法身,应化身正法法身就是实相法身,又名理法身自性身法佛 修成法身就是自受用报身,又名智法身报佛内应身应化身是他受用身与化身所合并,都是起利他之化用,故合为一身 此化他之用,由本法身而起,非正酬报因位的佛身若此佛身别开为二身时,就他受用身而言,是殊妙广大的佛身,又名外应身,是化度地上菩萨的佛身 又就化身而言,是丈六等的粗身形,又名变化身;此系为化地前菩萨及二乘凡夫所现的佛身 此三身中,正法佛是理法身,为修证之理,故不生不灭而常住修成佛是智法身,为能证之智 因为是冥契所证之理的能证之智,故智法身亦是常住大智度论说,萨婆若是实法,非生灭萨婆若译为一切智,一切智就是佛智,是常住不灭的实法 应化佛系法身应所化根机而现起的化他悲用,故为生灭无常之形相初二身乃理智之本体,非化他之佛身,故无说法 应化身系由本体而现起的化他佛身,有色声,有宣说法门的悲用,故能对所化有情说法 (3)华严宗据智俨的孔目章卷四往生章所述,阿弥陀佛国,一乘三乘不同 若依一乘,阿弥陀佛土属世界海摄,此系近引初机成信故教境真实,佛国圆融不可说故若依三乘,西方净土是实报处 通成四土,即法性土事净土实报土化净土化是报化,非化身之化如是,系以西方净土摄属于世界海,以阿弥陀佛为莲华藏庄严世界主,也就是以阿弥陀佛为毗卢遮那的同体 华严宗分佛土为二, 一为国土海, 一为世界海 国土海是不可说之果分,世界海是因分可说之土 此世界海有三类, 一是莲华藏庄严世界海, 二是十重世界海, 三是无量杂类世界 若配于三生成佛,第三是见闻生之土,第二是解行生之土,第一是证入生之净土 莲华藏界既是证入生之净土,故与不可说果分同其体故五教章卷三说(大正45·498b) 一莲华藏庄严世界海具足主伴,通因陀罗等,当是十佛等境界西方净土摄于此主伴具足的莲华藏海,阿弥陀佛与十身具足的毗卢遮那同体 (4)天台宗此宗认为佛必具足三身,土是四土横竖一处 故弥陀之安养,虽难定何身何土,然皆为具缚凡夫生处有昼夜六时之别,饭食经行之义,有声闻缘觉,佛亦说三乘法 是故判弥陀净土为应身应土而大乘同性经所说的于净土中成佛者,皆是报佛,是就断无明的人所见而言,非同居土的凡夫所见 观经第九观所说的弥陀身量有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是为达圆教第七信位的人而特别显现的佛身 大智度论说西方世界出于三界,故西方世界不摄属于三界 又就彼佛土而言,彼土虽有三界但无四恶趣 然此弥陀净土与诸佛同居土又有不同 弥陀净土横具四土,故修圆妙观而生彼者通惑虽未尽,其身常拜实报身,得居实报土,此与生于诸佛同居土后,断通惑,转果报方住上土不同 诸佛同居土虽具四土,悉是竖四土,断惑,转报然后能入上三土其有横之义,但只是暂时依佛之加被力而见故极乐上品的生死,通惑尚有,与常时见报佛,住报土者大异其趣 又依智旭梵网经玄义及小经要解所述,四土横竖之义俱约断惑而说 所谓竖,是出同居土后入方便土,出方便土后入实报土等横则不移当处,自感见方便实报寂孕三土 诸佛四土中的寂光土等上三土虽有横之义,但于同居净土中,大体有竖义无横义,唯极乐同居横具四土此系十方世界未曾有之处,全性起修之因缘唯弥陀有之华严之秘藏法华之极意唯在执持名号的念佛法门 其他如带业往生,即得不退之说,如弥陀同居土最胜无比之说,颇能发挥天台四征微意 (5)禅宗禅宗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为宗旨,以佛心传心,只修行心地,自分觉知 故不见一物名为见道,不行一物名为行道唯守本来面目,显自己本分,不拘泥善恶因果之差别,安住无住空寂之心,若至无念无想,本来真性顿显,称为成佛其本有圆成本来面目,人人具足的佛性一理,名为无量寿 即心即佛之宗义,心外不见佛六祖坛经说(大正48·352a)凡愚不了自性,不识身中净土,愿东愿西,悟人在处一般宝志和尚以为,智者知心作佛,愚人庆往西方 但若偏于此,失其不可得,亦非禅意因此,宗颐禅师作二十六行颂指赞西方 (6)净土宗昙鸾在往生论注中以二种法身论述弥陀佛身 二种法身 是法性法身方便法身法性法身是如如之理, 是无相法身,是略门方便法身是正直, 是救济一切众生的大悲无不相法身,是广门 无相法身相即无不相法身,无不相法身成无相法身故二法身,异而不分此系广略相入的佛身,故统以法之名所以如此,是因清净愿心所庄严之身,其清净义,是在真实智慧无为法身,为净因所庄严的净果,完成真实智慧的无为法身 所以,弥陀佛身是由清净愿心(四十八愿)所庄严的广略相入之清净佛身,即二种法身 道绰在安乐集中说弥陀是报佛,极乐宝庄严国是报土,并说观音授记经的弥陀入灭说,是在示现报身五相之一的隐没相而化身的弥陀是鼓音声经所说的清泰国之弥陀,西方净土的弥陀绝对是报身佛 善导更以酬行酬愿二义来论述报,并且以大品般若涅盘非化品的涅盘如化非化说,会通观音授记经的弥陀入灭说即涅盘性空如化,为新发意菩萨说非如化,是为了避免新发意菩萨产生惊怖 弥陀的入灭不入灭说同此不入灭说如非化说,入灭说如如化说如化不妨涅盘义,入灭说岂能害报之义 附二十二光佛(摘译自望月佛教大辞典) 十二光佛,为赞叹阿弥陀佛光明德用的十二种称号即无量光佛无边光佛无碍光佛无对光佛焰王光佛清净光佛欢喜光佛智慧光佛不断光佛难思光佛无称光佛超日月光佛;语出无量寿经卷上 依无量寿经连义述文赞卷中之解释,佛光不能计数故名无量;无缘不照故名无边; 无有人法能障故名无碍;非诸菩萨所及故名无对;光明自在而无更上者故名焰王;由佛无贪善根而现,亦能除众生贪浊之心故名清净; 从佛无嗔善根而生,能除众生嗔恚戚心故名欢喜;光从佛无痴善根心起,复除众生无明品心故名智慧;佛之常光恒为照益故名不断; 光非诸二乘等所测度故名难思;光亦非余乘等所堪说故名无称;佛光日夜恒照不同娑婆二曜故名超日月 除上述十二光佛之通称外,其它译本及梵文在名称数目上又有不同的说法 如大阿弥陀经卷上及平等觉经卷一中,仅有光明经叹语而不列佛名 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卷中大宝积经卷十七无量寿如来会梵文无量寿经等,则各举十三光十四光二十光之名,明示佛光之德相 又,大佛顶首楞严经九品往生阿弥陀三摩地集陀罗尼经中,则以十二光佛为十二如来之别号,然此均是由无量寿经而来的一种转说,属后世之思想 附三阿弥陀三十七号(摘译自佛教大辞汇) 阿弥陀三十七号,指阿弥陀的三十七种德号 即无量光真实明无边光平等觉无碍光难思议无对光毕竟依光炎王大应供清净光欢喜光大安慰智慧光不断光难思光无称光超日月光无等等广大会大心海无上尊平等力大心力无称佛婆伽婆讲堂清净大摄受不可思议尊道场树真无量清净乐本愿功德聚清净勋功德藏无极尊南无不可思议光等三十七种 此系日僧亲鸾于净土和赞之初,依赞阿弥陀偈而列出者 其中,无量光无边光无碍光无对光光炎王清净光欢喜光智慧光不断光难思光无称光超日月光等十二种德号,称为十二光,阿弥陀由于有此光明,故有此德号 附四阿弥陀三尊(编译组) 阿弥陀三尊,指阿弥陀佛及其胁侍观世音及大势至如观无量寿经说(大正12·342c) 无量寿佛住立空中,观世音大势至是二大士侍立左右,光明炽盛不可具见,百千阎浮檀金色不得为比 关于胁侍菩萨的方位,一般以观音在佛的左方,势至在佛的右方但在梵文法华经普门品的颂文中,观音在弥陀佛的右方或左方 十一面观自在菩萨心密言念诵仪轨卷中及阿唎多罗陀罗尼阿噜力经,说右方是观音,左方是势至大陀罗尼集经卷二说佛的右方是十一面观音,左方是大势至而观无量寿经及不空罥索神变真言经卷五说佛之左边有一大莲华,观音坐于其上,佛右边的莲华上坐大势至菩萨 这是因为观音为悲之代表,即下化众生之义,故置于左方;势至代表智,意为上求菩提,故安于右方 关于二胁侍的形像,观音的宝冠中有化佛,势至的宝冠中有宝瓶自中古以来,一般是作观音两手持莲台,势至合掌 附五阿弥陀大咒(摘译自望月佛教大辞典等) 阿弥陀大咒,指阿弥陀佛的陀罗尼(dha^ran!i^)出自无量寿仪轨也称为无量寿佛根本陀罗尼阿弥陀如来根本陀罗尼或十甘露咒为真言宗三陀罗尼(阿弥陀大咒宝箧印陀罗尼尊胜陀罗尼)之一 兹列汉字音译的阿弥陀大咒于后曩谟阿啰怛曩怛罗夜耶娜谟阿哩野弥多婆野怛佗跢夜阿啰喝帝三藐三菩驮耶怛尔也他唵阿蜜帝阿蜜哩妒纳婆吠阿蜜多三婆吠阿蜜哩多伽啰吠阿蜜多悉帝阿蜜多帝际阿蜜多尾讫磷帝阿蜜多尾伽磷多弥宁阿蜜多哦哦曩吉底伽龄阿蜜多懒弩尾娑婆龄萨啰佗婆驮宁萨羯罗磨讫礼舍讫洒盈迦龄婆婆诃 此咒之罗马字读音如次Namo ratnatraya^ya namah! a^rya^mita^bha^yatatha^gata^ya arhate sam%yaksam%buddha^yatadyatha^ om% amr!ite amr!itodbhave amr!ita-sambhave amr!itagarbhe amr!itasiddhe amr!i-tateje amr!itavihr!im%te am%r!itavihr!im%tagamineamr!itagaganaki^rttikare(?)amr!itadum%dubhi-svare sarvarthasadhane sarvakarmakrama-s/asks!ayan%kare(?)svaha. 此咒自古即常被音译,如唐·不空译无量寿如来观行供养仪轨唐·阿地瞿多译陀罗尼集经卷二唐·菩提流志译文殊师利法宝藏陀罗尼经唐·实叉难陀译甘露陀罗尼咒失译阿弥陀佛说咒等,亦皆载之然其所载咒文长短不同今所举之咒,中有十句阿蜜多(amr!ta,意为甘露),故称之为十甘露真言 依无量寿如来观行供养仪轨所载,诵此阿弥陀咒一遍,即灭十恶四重五无间,一切罪障皆悉消灭若有苾刍苾刍尼犯根本罪,诵七遍已,即时得还戒品诵满一万遍,则获得不废忘菩提心三摩地,菩提心显现于身中,皎洁圆明犹如净月,临命终时,见无量寿如来及无量俱胝菩萨众来迎,即生极乐世界上品上生,证菩萨位 附六印顺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第十一章第一节(摘录) 从大本阿弥陀经来看,阿弥陀佛净土,在初期大乘的净土思想中,是富有特色的 法藏比丘立二十四愿(或四十八愿),成立一完善的净土,作为救济众生,来生净土者修道的道场 在选择二百十亿国土,结成二十四愿以前,弥陀净土的根本特性,早已在佛前表示出来,如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上说(大正12·300c)令我后作佛时,于八方上下诸无央数佛中最尊,智慧勇猛头中光明,如佛光明所焰照无极 所居国土,自然七宝,极自软好令我后作佛时,教授名字,皆闻八方上下无央数佛国,莫不闻知我名字者 诸无央数天人民及蜎飞蠕动之类,诸来生我国者,悉皆令作菩萨阿罗汉无央数,都胜诸佛国 经中所说的二十四愿,或四十八愿,都不外乎这一根本意愿的具体组合 阿弥陀佛的光明,胜过一切佛佛的光明名闻(称),为十方无数佛国所称誉,为十方诸天人民称叹,所以发愿往生这是第二十四愿 阿弥陀佛的特胜,从佛的光明名闻而表达出来佛的光明遍照,使一切众生的苦迫,得到解除,在释尊入胎出胎成佛的因缘中,部派佛教有不同程度的放光传说 阿弥陀净土,是重视光明的利益众生,而予以高度的赞扬胜过一切佛,是阿弥陀佛的根本愿,所以第十七愿说令我洞视(天眼通)彻听(天耳通)飞行(神足通),十倍胜于诸佛 十八愿说令我智慧说经行道,十倍于诸佛也许这过于特出,不大适合佛佛平等的原则,所以这二愿,其他译本都删略了 根本意愿中的国土七宝所成,是第三愿,无量清净平等觉经没有这一愿在净土本愿思想的发展中,着重于来生净土者的功德净土思想的重点,不止是理想的自然环境,而在乎净土中的德行与进修,圣贤间和平的向道 阿弥陀佛是祝福的意思 这一句话是古印度的梵语,古印度话,它的意思,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光寿无量,是一句祝福的话,祝福你长寿,祝福你光明智慧 祝福的话,祝福里面含义就很深,深在什么地方呢? 深在警觉提醒你,我们人在这个世间一生,我们要求的光明无量光心地光明磊落大公无私,对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这个意思重要,每听到这一句话,我们就要警觉自己 为什么呢?自己可以说在无量劫来,那么也没有许多人,不相信有前世,不相信有来生,咱们就算这一生,从你出生那一天起,不是光明的 我们放下自私自利,起心动念能为社会着想,为人民着想,为众生着想,为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全心全力做出贡献服务,这个心地就是正大光明阿弥陀佛这一句话里头含着这个深刻的意思圆满的意思 我们自己才能够得到真正的幸福美满,当然这里面包括健康长寿从阿弥陀佛这一句话,字面上意思来看,阿弥陀佛是无量的意思,佛就是光寿的意思,无量包括一切的无量在其中 你所想到的,样样无量,所以就是很圆满,很具备的祝福的一句话,这是我们一见面开口第一句话,阿弥陀佛,这一句话与虚空法界一切众生心相应,为什么呢?一切众生所希求的,所以与一切众生心相 这里面决定没有迷信世间所有的好话这一句都总结了,全部归纳了,所以是世间所有一切好话都在这一句当中,这一句就圆满了 我们懂得这个意思,称念阿弥陀佛,这个意思就更圆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