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佛学之海:到底什么是禅定? |
 
一句话密宗活佛、禅宗老祖、道家真人、大气功师、瑜伽上师、冥想导师和古代先贤圣哲们修炼的所谓“神功秘法”如果追根溯源的话,全部源自对佛家禅定的“包装处理”。其修炼形式之所以看起来不同,是因为开宗立派者根据需要加进去了对自己有利的内容而已,其借题发挥的本源都是统一的。 要想证明这一点,今天恐怕是“万言难书其详”!不过从一些现象便可略窥一二:单单看一下金庸笔下奇幻奥秘的“绝顶神功”,当然这些功法都是假的,只具有艺术效果),在小说中便言明都是直接或间接源自于少林寺。就是说,古代的邪教将本来是佛学中一个很实用的训练“心力”的方法,经过“包装处理”搞成了可以成神成仙和拥有超能力的秘术了。而金庸是一位小说家,里面所谈的无论什么“神功”都是虚幻不实的(问题是,真有人拿它当真事!),金庸写作的唯一目的就是逗你一乐。 所谓“重剑无锋,大巧无工;闲话莫说,废嗑不唠”。此刻我们就实际地看一下,这个现实中的所谓“神功秘笈”到底是什么?又有什么超级功用? “禅”是梵文dhyana的发音读作“禅”。可翻译成“静虑”(安静地思虑)或“思维修”(思维的修炼)。清楚地说:就是在一种身心安静的状态下进行思考的过程。比如我们经常在书中看到有人“禅悟”出什么,他的意思是说:这个人在深入的思索当中领悟出了什么哲理。 梵文samadhi的发音读作“三昧”。可翻译成“定” 或“等持”。指的是将“心”专注一境,达到内心不散乱的精神状态。清楚地说:“定”就是“心”经过训练而获得的一种不可思议的“超高度”的集中状态,即是一种技能的获得。 禅与定的区别在于:一切息虑凝心的修持总称为“定”。“定”是一种精神境界(犹如铁矿石经高温融化成铁水后的“境界”一样)。而“禅”则专指,对一个对象进行深入思察审虑的行进过程。故“禅”就是一个思虑的过程,这也就是在书店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很多书的封面都带“禅”字,而没有“定”字的原因。 如果将这么一个佛学中“修持悟道”的方法按照发音应译为“禅三昧”。按意思应译为“静虑定”。因为古代在翻译佛经时有五种不翻的规则,而其中对关键名词的翻译来说,因为译音能产生更好的效果,就不义译而音译。如“般若”是音译,“智慧”是义译,前者深奥容易使人恭敬,取前者而不取后者。所以,禅是音译,定是义译,结合后便成为读起来令人恭敬的“禅定”了。 佛学中的“瑜伽”(如前面所说宗喀巴的风瑜伽),可以认为是入定的一个法门。梵语yoga的发音读作“瑜伽”。意思是牛拉车时架在脖子上的短粗曲木,后引申为驾驭调制“心意”的意思。实际上,密宗(西藏)多以瑜伽为其修持方法而命名,而显教(指密宗以外的佛教)则称为禅定,名称不同,实质都是一个东西。 佛法的全部内容只有三个字:戒、定、慧。三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缺一不可。比如,要想修禅入定必须持戒以净心发愿。持戒是修禅入定的根基,禅定则是生起智慧的原因。不修定,智慧无由得起。而一切烦恼皆由智慧砍断。修道的全部目的,就是为了“断惑”(惑,即烦恼),即断灭感召三界果报的所有原因,达到超脱三界,不再降生轮回的阿罗汉道果。比如《金刚经》又译作《金刚能断般若波罗蜜经》。它是说:按照此经修持,可成就金刚不坏之本质。能砍断“惑”,而乘智慧之舟到达“解脱”彼岸的意思。 在这里大家发现一个东西了吗? 就是“定”是佛教用来对佛法进行深入思考的“工具”,而且是通过两千多年无数大德智者验证过的有效工具。在“定”中对佛法思考的过程称之为“禅”。后来人们引申到绘画、书法和其它哲理方面的思考都称为“禅”。仅从这一点你就可以一窥“禅”是什么了。 为了更加清楚地说明“定”是什么?和能干什么?现在以运动员做一个比喻:对“定”力的修习就如同训练出体能超强的全能运动员一样。用“定力”对佛理进行深入思考,就如同让这位运动员去参加一个特定体育项目(跳木马、单双杠)是一个意思。 如同可以通过多种体育项目(游泳、跳高、体操)而拥有超强体能一样,有很多种修习方法(大手印、六妙法们、耳根圆通禅等等)可以让人拥有“定”力。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 一但通过一个法门而入得“定境”,大脑就拥有了一种极强的集中心意的能力。可以用“定”力去思考佛学哲理、科学、绘画、诗词、经商理念和实际控制生命机能的超强发挥等等都可以“取得”极高造诣(初宜专修,后可随宜)。“取得”并不是“入定”就可以面面俱到,而是说很容易得到。毕竟是需“取”才能“得”。这就像一个人通过一个体育项目而有了好的体能,但要想在其它体育项目取得好成绩,就需要进行相应技能训练是同样道理。 至此,毋庸多言废话,“定”就是一种通过训练心力而获得的极强的“心”的力量。“定”力可以让人拥有深入思考的能力,同时还具有更为实用的功用。 首先,追查历史你不难发现:古今许多名士大家(苏轼、白居易、梁启超、弘一法师………)对佛法及“定”学都有极好的修持。这样的“定”力使得他们在绘画、书法、文学、哲学等等成就了高超的造诣。 让人感到心痛不已的是,自古以来的名家大士把所有的精力用在了哲学、书法、绘画、诗词和文章上了。并且,一直以来用“定”力去参悟佛法,以解脱生死问题。相信我们的老祖宗如果将科学放在第一位去钻研开悟的话。今天的世界会更加先进500年也不好说,我们甚至已经到其它星系游玩去了。今天也不用费劲地去学什么英语,“中国话”将成为地球统一语言。至此,回答上一篇的问题:随顺修习定力的加深,你将获得相应深入思考的能力,修习“定”力是拥有聪慧能力的一个最好工具。 其次,“定”力对健康的作用是超强的。古代人们认为“定”能萃全身精神而统一,这样生命机能自然就会气脉和顺祛病延年,即所谓“天君泰然,百体从令”。然而从这一面向去看待及运用禅定对健康功用的话,犹如用带鞘的刀去切西瓜,无法尽施其锋利和力道。可是为什么古代的人们没有将“定”力直接运用到控制生命机能上呢?其实原因很简单,“古代的高僧”无法接触到今天的生命科学(今天的高僧又“捂住双耳”)。这就像古代的人们虽然有钢铁和火药,却没能造出手枪一样,在这方面“知识决定一切”。(文/佚名)
编辑:菩提书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