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宽禅师与白居易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惟宽禅师与白居易 唐朝诗人白居易,自号香山居士,一生虔诚信仰佛教,曾经发愿以今生世俗文笔之因,翻为来世赞佛乘、转法轮之缘。晚年尤其向道弥笃,频与高僧往来问道,他与鸟窠禅师的酬答唱和,留下“三岁孩儿虽道得,八十老翁行不得”的公案,至今脍炙人口。 此外,他与如满禅师、惟宽禅师等高僧,也时有往来。 有一天,白居易问惟宽禅师:“既曰禅师,何以说法?” 惟宽禅师回答:“无上菩提妙道,身体力行者,是为律;口宣言说者,是为法;行之于心者,是为禅。应用之道虽然有别,但其结果目的是一致的;譬如江、淮、河、汉,依处立名,名虽有别,水性不二。所以律就是法,法不离禅,为何要在这个当中妄起分别呢?” 白居易再问:“既无分别,何以修心?” 禅师答:“心本无损伤,云何要修理?无论垢与净,一切勿念起。” 白居易不解,又问:“垢即不可念,净无念,可乎?” 禅师说:“如人的眼睛,容不得一物。金屑虽珍贵,入眼亦为病。” 白居易又问:“无修无念,与凡夫又有何差别?” 禅师答:“凡夫无明,二乘执着,离此二病,是为真修。真修者,不得勤,不得忘。勤即近执着,忘即落无明,此为心要耳。” 白居易听后,深感敬佩,越发对佛法生起信仰。
维摩诘经和维摩诘菩萨
维摩诘经之净土观
维摩经玄疏刊行前言
卫塞之春——在华严精舍全星佛教青年联合庆祝二五一六年卫
未来传戒的兴衰
后五篇文章
唯心与唯识关系论辩—— 从《宗镜录》说起
唯识宗之中道思想
唯识宗是怎样修持?
韦陀菩萨为什么称三洲感应
唯识宗略说(2)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