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帝洛巴--噶举派白教第一代祖师 [六不教授] 不思、不想、不寻伺、不著、不求、持本元 【序】 帝洛巴──噶举之父,其教义及实修风范,不仅在当时印度佛教界中璀灿如光芒万丈的宝钻,影响力更透过空行授记的心子那洛巴、西藏噶举之父马尔巴、密勒日巴、冈波巴等,将整个法教无间相续口耳传承迄今。 本书中所描绘的帝洛巴的一生,内容主要重点可从四个方面表达出: 具无上势力的瑜珈之王尊者帝洛巴,是如何透过对上师的完全信赖,而获证精神层面的非凡成就。 他如何从不同类型的空行母处得到深奥密续教授,同时并展现其对教授中精要之义的殊胜领悟。 帝洛巴接受完全源自于金刚总持的内在传授。 帝洛巴依卓越的终极成就教育门徒。 透过此四种表义,我们得以窥见帝洛巴尊者所成就的最上悉地及佛行事业,而他所觉证的明智,迄今依然透过整个传承不间断的加持力,帮助无量众生趋向究竟成熟的解脱境界,此加持力将会一直持续下去,并在今生及未来一切有缘的众生心中显现、成熟。 帝洛巴一般最常见到的画像,是个几乎裸著身子、系禅定带、手拿著一条鱼的瑜珈形像。瑜珈的秘义中,帝洛巴手中的鱼是会供中的圣品,“鱼”内涵的象征意 义代表六根与控制力,也就是以此外相形物的展现,来秘密诠释成就瑜珈行者帝洛巴对气的驾御能力。 据说那洛巴千辛万苦才见到帝洛巴时,却因看到帝洛巴正将网起的一条活鱼给生吞活咽下去,当场令那洛巴心中生起万分的反感及疑虑,此时帝洛巴随口问: “什么是生?什么是死?”并将吃下的鱼吐出,吐出的鱼儿竟变得比先前更加活蹦乱跳。帝洛巴又说:“死就是生,生就是死!”这令那洛巴刹那间得到非常大的加持及证悟。金刚乘的成就悉地象征中,生起次第的成就仅能令生者趋死,圆满次第的成就则同时令死者转生,与金刚总持无别的帝洛巴就是这样神奇的一位 人间上师,能自在善巧的运用一切方便教化弟子。 编者 谨志 第一部分 帝洛巴依上师指导进行精神修持 【圣者降诞及初遇智慧空行】 帝洛巴出生于印度萨德高乌镇,即现在的邦拉德地带,为婆罗门种姓,父亲波拉雅夏、母亲卡西。 长久以来这夫妇俩膝下无子,心中一直希望能有个小孩,但都未能如愿,他们便从佛教及其他宗教各种管道中,尝试看看是否能寻得协助,像定期到寺庙诚心发愿祈求生子,又向佛堂献供,请各方僧侣为他们祈愿、修法等。帝洛巴就是在父母这样的殷切期盼下诞生。 依照当时风俗,波拉雅夏和卡西也请了一些先知、算命先生,来预卜孩子未来的命运。帝洛巴出生时,曾发生许多异象,所以他俩也很想知道,在那么多虔诚的祈祷及种种瑞相显现下,这个独生子到底将面临个什么样的未来。 充满智慧的婆罗门众,仔细端详孩子身体的每一部分,在观察他对种种测试的反应后,肯定这婴儿的资赋极高。但是,却对小孩确实的本性感到困惑?到底是天神、龙、干(门达)婆、转轮圣王,还是佛陀的转世呢?答案虽不知道,但在场的每一位先知都深信,不论这孩子来历为何,都将成为非常伟大的人物。他们一 致认为:“一位非常伟大的圣人降生了!若能善加教育,避开恶缘染污,那么未来这小孩将会有非常好的成就!”自此,帝洛巴的双亲就非常细心地守护著,让他实实在在地接受一切优良的婆罗门教育。 有天,当父亲外出做生意、母亲在料理家务时,赫然发现面前墙上有个影子,仔细一看原来是一位驼背拄著拐杖的老妇人。卡西非常害怕,不知怎的竟直觉猜想这老太婆可能是妖怪,想来伤害帝洛巴。卡西吓得要命,一想到爱子可能会被这 怪婆杀害或弄生病,心里就不由地发毛。她立刻冲到孩子旁想保护他,但老妇人洞悉她的心意就阻止她,说: “就算你尽最大的努力呵护他, 也无法找到一处没有死亡之地! 没有人能预先安排死亡或花钱请死亡离开, 没有任何坚固的城堡能保护人免受死亡的侵袭, 没有一处安全之地离于死亡的怖畏, 没有任何财富可以阻拦死亡的降临。 当然! 即使帝洛巴再神奇,也必须和其他人一样, 终将死去!“老妇人所言句句真理,犹如当头棒喝般震撼了卡西的心。接下去她又说了一对偈子,往后我们会看到她将为帝洛巴带来的许多开示,使帝洛巴一生所为都成为最有利益的事。老妇人说: “让他照顾水牛, 练习读写能力, 空行将带著指示的预言前来!” 说完后,这位由空行所化现的老妇人就倏地消失不见。 卡西经历这戏剧性的一幕后,内心深有感触,于是遵循老空行的建议来教育帝洛巴。 她教孩子念书,也让他牧养家里的水牛。 过了段时间,帝洛巴也大到能外出去放牧。有天,当他放牛去吃草而自己正阅读著一些经典时,先前的老妇人,又在他面前出现,并问: “你的双亲是谁? 你在这里做什么? 是不是在牧牛?” 帝洛巴回答:“父亲是波拉雅夏,母亲是卡西,我在放牛,同时一边练习阅读,因为母亲吩咐我这么做,养牛也可维持家中的生计。” 老妇人闻言大怒,说: “错了,错了,你错了! 你的父亲是上乐金刚,母亲是金刚亥母! 不要照顾牲畜的水牛, 而应该在完全觉醒的密林中, 放养体验的水牛!” 年轻的帝洛巴被弄得一头雾水,看著老妇人告诉他这从来也没听过的双亲---上乐金刚和金刚亥母,而“完全觉醒的密林”也不知位于何处?“体验的水牛”更不知所指为何? 老空行母便说: “好吧!如果真是这样,你就要先学著了解这些经书,再研习佛法,然后就能了解我所说的一切了。” 【受戒】 年轻的帝洛巴听从老妇人的忠告,开始研习所念诵的经典,并踏出对佛法学习的第一步。为了能进一步研习,他便到佛寺参访,去求教法理的解释、阐明。很快地,帝洛巴就对佛法有了深刻的钦慕之心,并了解出家生活的利益。终于,他如愿出家受戒,法名“般若巴札”(意为“完美之般若慧解者”),在寺中研习一 般教法,经律论三藏,也在诸比丘座下学习。随著时光流逝,般若巴札日渐成长,内心充满了种种理论的智慧,对清净戒律及禅修的寺院生活也甘之如饴。 【萨尔雅巴及马汤吉上师】 有一天,当帝洛巴在佛像前禅定时,看到佛座放出光芒,又听到如天籁般的音乐传出。虽然心中略感讶异,但仍沉浸于这份宁静的感觉里。此刻,他的禅定觉受增益到前所未有的境界。过了会儿,由于对定境中所见感到好奇,他便起身检查佛像下方的基座,在座下找到一部完整的度母密续。虽然帝洛巴能了解密续中文字的意思,却无法捕捉字里行间所传达的真实意义,他想起了老空行过去所给予 慈悲及真实的指导,于是由衷地恳切祈请她显现再来帮忙。 忽然老空行现身了,说: “在这块土地上有片墓地,名叫萨拉贝拉哈, 那是印度大力之神的住所, 到那里去! 你会找到上师。” 秉持一贯对老空行教导的信心,帝洛巴到了萨拉贝拉哈。在那里,他遇到印度大成就者萨尔雅巴,大师为他揭示度母密续以及其它法要的意义,并给予许多精要的指导。贤善比丘般若巴扎似乎也在同一地点,向另一位大成就者马汤吉上师请益良多。帝洛巴是经由空行的引导,才找到住在草棚屋中,身材约两个常人高的马汤吉上师。在他接受金刚乘上师教法的这段时间,一直维持著清净的比丘戒。 当所学告一段落,他决定重返本寺。 【老空行的教导】 有天,他在寺里正诵持般若八千颂时,老空行现身,问帝洛巴是否想明白偈颂所内蕴的真实意义?当然帝洛巴立刻点头!于是,她将上乐金刚密续的每一部分都做了完整的阐述,使他了解密续上乐金刚的要义和般若智慧是完全一致的,很快地,他也获得了明晰的直观力,洞视此二者本质上的相通处。 在此之前,帝洛巴对佛法哲理的知识以及金刚乘的实修方面,并不能做有效的联结;由于老空行的阐释,无意中揭示此直观之力,刹那间使这两部分在他的生命中结合成清晰的单一焦点,空行所言恰如一块敲门砖,使帝洛巴的了悟如日出黎明。 她说: “真正的实义,绝无法透过名相而如实参悟! 水能洗净种种垢染,但永远无法洗净水本身 具无比资质的瑜伽行者, 才华无边,璀灿如日正中天, 将一切自我解脱外相束缚扬弃掉,紧抓奥义之杵! 内在的自我解脱、至高方便将自生自显, 超越思维判别的真理,将朗耀于心!” ?补述说明? 名相的意义是指一切的解释、形式,能透过阅读、听闻等方法被概念化地学习,及学习中沟通智慧的过程。其间使用文字、声音,来代表所有生命中的事物。我们学会将事物及事物的名字连结起来创造种种想法,也学会如何使这些想法彼此互相参考、联结,就如同以阿拉伯符号表示实体的一些东西;同样的,我们运用概念化的语言,表示相对世界中所体验的事实,在此世界中,每件事物都依存于其它事物而得以存在。 概念能透过才智聪明发展出来,各种概念相涉而产生一种心灵语言,此语言能直接反映及解释一切的相对体验。然而,不论概念的相对用途多么神奇,在学习及沟通上,这种复杂的指射过程有它的极限。语言文字无法对真实义产生直接了解,心的真实要点,不依靠任何事物的胜义谛,是无法透过语言文字来明白的。 形成相对真理的文字、格式的确能理清许多事物,但以推理方式取代种种紊乱的想法,却永远不可能超越相对面而捕捉到绝对。在这方面,语言文字就如同水: 水在洗净污垢尘埃上的用途,可说是十分广泛,但却永远无法洗净“潮湿”,即水无法将水本身洗干净。 瑜伽士可分为三大类:低层次、中层次和高层次。 三层次的瑜伽士之间的差别,主要在两方面。首先,是源于他们前生努力所带来的功力、洞察力,这些足以形成今世先天上的主要特质;其次是他们在这样的潜能上,对掌握修行良机所付出的热忱有多少?修得有多如法? 三层次瑜伽行者的差别,可在下面例子中,透过对同一本经典的名字,所能了解到的深度层次,看出其差异程度有多少。 譬如,有本经典名为《显现及真实了悟的宝饰-妙觉波罗密多心要论典》。对层次低的瑜伽士而言,此经典名只不过是个索引而已,也就是能使人在上百本书中,找到这一本书的方法;中层次的瑜伽士,经典名称则同时是有助其了解作品 内容及宽度的有利资讯,只要读了这个名字,就能对书中主题形成很好的概念;而高层次的瑜伽士,则能经此便以极优异的才智融会贯通全书宗旨,仅看书名就能了解书中要义,在这个例子中,此要义是指般若波罗密多。 古代大师造论,为论著定名时总是非常用心,其中一个原因,在于希望让有天赋的人,一眼就明白作品从头到尾的寓意。不过时至于今,许多作者在为自己新书定名时,只想故意设计一些引人入胜的字眼,这种动机和从前来比,真是大相径庭。 般若巴扎正如空行所述,乃是一位资质超胜的瑜伽士,才华横溢,对他而言,扬弃解脱道上的种种外相束缚的时机已经成熟了。解脱道上的别解脱戒,包括比丘、比丘尼、沙弥、居士所受的戒,这类戒有一条条律文,使依戒行者免去对自己及他人有害的身体或语言方面的行为,由于规范了合宜的生活状况,而使受戒行者得到某个程度的解脱。 空行让般若巴扎了解到,现在是超越别解脱戒种种限制性善恶成见的时刻了。这种对于黑业白业的定义,是用来引导不成熟众生的方便法,它清楚地划分开道德及非道德的外在举动。般若巴扎的心灵成熟度及内在道德洞察力,已足够判别种种状况,并且已能善巧使用比别解脱戒所允许的范围更大效果更强的行为来影 响一切。虽然这可能超出一般传统佛教行为,但却没有伤害性;相反地,这样做将会带来无量的利益。 此刻,是他坚守更为深奥金刚乘内解脱戒的时刻,因为能善持金刚乘三昧耶戒的人,自然就拥有三乘誓约的精华(别解脱戒、菩萨戒和金刚乘戒)。空行的这番话,启发帝洛巴行为上的新境界,此刻他必须完全将时间献于大手印的修持,这 是离于思维禅修的最高境界。大手印见地,由一些善巧方便而催化成熟,将“照耀于心”的“至高方便”,是指成就的四传承法,这是大手印的辅修法,则每一法都必须修到圆满才行。 (补述毕) 说完这些话后,老空行答应要作般若巴扎证悟圆满正觉的主要助力,从此刻起,她会尽一切可能帮助他。透过这盟约及了解,帝洛巴通往真实见的非凡旅程,才算开始。 在此之前,他是个模范比丘,行布施、具爱心、善于开导,因此花在学生身上的时间愈来愈多,学生依赖帝洛巴的指导,尊敬并服侍他。空行了解,般若巴扎必须暂时除去这种责任所带来的负担,如此,才能有更优裕的时间做密集修行。 她告诉他,隔天爬到寺顶上,做些疯狂的举动,大喊大叫,再把般若三千颂丢到河里,他不用担心!对经典不会有任何伤害,河水既不会冲走也不会毁坏经典, 她会将经典取走,放在合宜的地方,所以这一切并不会造下任何恶业。 于是出乎寺中众人意料地,真的在隔天,般若巴扎这位优秀比丘,到寺顶上做出一些很疯狂的事,狂乱地大叫,并将神圣的经典丢入河中。 人们说道:“好可怜的比丘喔!他以前那么有爱心又可靠,现在这付模样。各位亲爱的同修,般若巴扎已丧失心智了!”因此帝洛巴被解除一切在寺院中担负的责任,得到自由,为自己完全而圆满的证悟展开旅程。 【噶举四种成绩传承法】 般若巴扎善加利用新获的自由,专注地修习禅定,必要时,云游四方以接受当时大师的特殊指导,包括古哈、达里卡、丁吉等大师。他成为众大师门下最好的学生,精通诸家要法,了达这些法要的异同处。他将所得到的各传承教法,全部浓缩为四股智慧法流。噶举派的名字正来自于此。“噶举”是指“三身心要,四种传递成就法,深奥秘密的无间断传承”之意,又有来自上师的亲密带领与三乘不共心法之意。 噶举的“噶”是“噶帕力”的简称,意思是“四种成就法的传递”。“力”是指“四”,“噶帕”的意思是知识、技巧、见解及教导方法的传递,但指的是一种特别的传递,由上师非常完整地传递给弟子,使弟子完全具备和上师一样的能力。当一个对某领域具有特殊性向,已具足资质的人,寻获在那领域最精通的老师,而能向他们学习一切所噶举传承须之事,就会发生这种传递,此处隐含的意义,就是当一位学生对某种道理有自然感受时,便会产生自发的了解及快速的吸收。 四种噶举传承法是指: 大印:没有任何特征的大手印,没有仪式、形相或种种巧辩。 拙火:藏文原意为“忿怒母”。 光明:又名“明净光”,包括了睡梦瑜伽及中阴瑜伽。 结合:即事业手印。 以上四传承法,包含了三乘佛法的精华,每一法都互摄它法,因此每一法中即包含了一切。这些合起来统称为大手印。 在过去,有些上师在大手印四法中的任一法上,得到了非凡的成就,再将其特殊的法门及其相关法传给最好的弟子,因而发展出如此特殊的传承。 倘若四法中,任何一法不能成为全体法要的一部分,那么,拙火就只是产生暖热的技巧,人体也仅成为一个人体烤箱而已,光明成为如火光一样亮的东西。但是事实并非如此,拙火及光明是非常深奥的修持,其中富涵了大手印见、真言及观想等内容,每一个法门都非常完整,也都是相同法要中极重要的部分。 这四法,包括了对心的内密明知、三种善巧,融合而成为完整的大手印,从帝洛巴时期到今天,由具德大师和优秀弟子一代代传下来,成为现今噶举派的传统。 【受人驱逐及独自禅修】 帝洛巴当时寺院的主流就是,僧侣要依别解脱戒维持清净的身语二门行为,同时意门要修持大乘法。修道的理想仅限于戒行范围内的慈悲,般若巴扎在未离寺云游前,寺里的情况至少看来是如此。 帝洛巴接受了四传承法,并精进地实修,他很满意于自己在禅境及洞察力方面的卓越进展。但是,同修们愈来愈不认同他的所作所为,特别是难以接受他所修的事业手印法。 同修们认定他已违反寺院清规,所以,气愤地联名抵制他,将他逐出寺院。大部分的传记都不曾有系统的记载,帝洛巴后续几年内是在那儿进行禅修,不过似乎有迹象显示,曾有将近十二年左右,他停留在靠近索玛普利的墓区,并非常精进的练习禅修。据说这阶段中,帝洛巴的腿都以禅定带系住,以维持固定的盘坐姿势不动。 有一天,老空行母又现身给他更进一步的指引: “立刻到东方梵噶的潘索那市集, 为一个叫帕芮玛的女人和她朋友工作, 这会使你所有的修行趋向终极之境, 并成就圆满悉地!” 【帕芮玛和潘索那】 “梵噶”是现在孟加拉的古名。当到达潘索那镇上时,般若巴扎便四处打听有没有一个叫“帕芮玛”的人,不久就被他找著。不过,帝洛巴发现帕芮玛和她那伙朋友竟都是妓女,但他依然坚信老空行对自己的授记,于是帝洛巴便留在帕芮玛 那儿,晚上为她们服务,早上就做磨芝麻的粗活。 由于大家都知道他早上在做捣芝麻的活儿,所以最初便是以“帝洛巴”-芝麻工人来称呼。“帝拉”是梵语“芝麻”的意思,“帝拉毗达”则指“捣芝麻的人”,这名字用当时潘索那的孟加拉话念,可能听起来就比较像,如果转用西藏话念就有点像“帝洛巴”的音。 在帝洛巴自性流露出的金刚歌中,明白显示自那时起,他生命中任一刹那都不曾再因散乱而虚掷浪费,籍由其卓越的心灵洞察力,他将余生日日夜夜、分分秒秒都致力于行善,禅修的证悟功德亦不断升华,证悟之境但越来越稳定,也益发专一,不仅体验更广,也更新、更深入。 我们必须了解,帝洛巴晚上侍侯的这个女人-帕芮玛,既非寻常的女子,更不是外相上看来的不幸妓女,实际上她是个层次非常高、具威势力的智慧空行菩萨。 在当地,帕芮玛以特别的方式接引此地的众生,因为这些人本身就具有非常特殊的因缘,促使他们来到帕芮玛所处之地相会,这是智慧本体(或法界实相)因缘中极为罕见的时空际会,林林总总这些条件聚集,足以开显众人内在的殊胜证悟,这也正是为什么老空行要帝洛巴来此的原因。 有些书里写到,帝洛巴花了四年的时间服侍帕芮玛,有的则说六年。若以帝洛巴传记中的描述和其它大成就者的传记相比对,则六年一说似乎较为可信。无论如何,留居此地的时光,潘索那镇上的人对帝洛巴都起了不同的观感,有些人感觉 他是个很强势的人,但有的则觉得这人很亲切、谦虚,有时会看到帝洛巴像光一样,有时则令人觉得好像炽烈的火焰般,种种神妙的感受不一而足。 随时间流逝,大部分镇民都认为帝洛巴的确是个不凡的人,众人心中都不禁因诸多成就征兆而尊敬他。 正如授记所言,有天帝洛巴突然契入卓越的圆满悉地。当此际,镇上所有人都亲见他高升盘坐在离地约七棵椰子树高的虚空中,全身周匝虹光环绕。见到这不可思议景象,激起众人非常大的信心,纷纷伏下顶礼,并献上鲜花、妙香。 当地国王一听到这消息立刻赶来,随众人般向空中的帝洛巴祷告,国王并代表所有人向他忏悔,因为竟都无人看出帝洛巴的殊胜,仅把他看作为贫困的捣芝麻工 人。此时帝洛巴以含两部分、三偈的金刚歌向大众开示: “纵使傻子也知道芝麻油的确存于芝麻中, 这是芝麻的本质。 但若不了解缘起之炼, 则任谁也无法趋向此精要。 同样地, 纵使众生法尔本具根本智之真实心性, 但除非经上师引导, 否则依然无人能识。” “正如芝麻油-芝麻之精华 透过捣磨去皮便能得到, 证悟本性独一无二之关键, 也必须经上师以象征性方式揭示才可。 如芝麻油般, 此本性在任何一处均无变异, 本性恒一!” “克(唉欠)(口火)! 此义甚深难解, 当下却鲜明清晰, 真是妙不可喻!” [补述说明] 就根本而言,连非常笨的人都知道芝麻油始终潜存于芝麻籽中,这是众所皆知的常识,然而,若不明白缘起法的根本(此处是指所有将芝麻制成油的实际步骤), 看不出制油的价值何在或需求点在那儿,便完全不可能获此精要。虽然芝麻油是芝麻的基本要素,但光由外观观察,却未必什么时候谁能知道这点,唯有透过了 解将其显露的种种方法及应用,才是真正能令人明白的决定因素。同样,佛性本具之根本智-这本有、自然的状态,是同时存在于有情及其不曾变异过的真实本性中,纯然无瑕是其特性,这也是一切有情的真正面目。无庸置疑地,“心性” 一辞是个较有韵味的直喻,这和生理上负责输送血液循环的“肉团心”并不同,尽管如此,很多东方人在想表达自己或自己的想法时,仍会指著「肉团心”的部位,为何如此,是件蛮有趣的事。我们的心脏部位靠近中脉心轮中心点左右,此处是身上复杂气及能量精微连系的主要网点,一切作用将直接关系到人的精神活动。因此,心脏是人体中的一个重要枢纽。 如果没有经过具格上师关于法义心髓的揭示,任谁也无法契入领会。师父并无法赐给那个弟子觉证。 更确切地说,只对那些本身根器已趋成熟的弟子,任何一个口耳教授,才能令他们生起完全的受用。 这并非指师父拥有些什么礼物般的东西可以高兴送谁,却因某些像偏心、缺乏慈悲心等因素,就不给哪个人,不是的!上师的慈悲非常清净而无私,除了引领每位弟子趋向更深智境的愿望外,他们别无所求。纯如瞎子无法看见东西一样,尚未成熟的弟子纵使上师再怎样费心指导,也无法令其生起遍知的洞察力。 没有准备好的弟子无法具此遍存一切的清净见,不管他们的上师做了什么,都如此。弟子要成熟到能具此清净见的地步,就必须一步步接受上师所给的教导。透过净障碍、集资粮这些修行,弟子就能见到由佛性所现契合自身状况的化身佛相,不经引导及没将引导拿来实修,那不论这个人多想成就,也于事无补。 一个人希望的际遇和真正遇到的状况,两者间是有差异的,这可由我们每天对快乐的追求上看得到,当然人都喜欢快乐不想要痛苦,但却对因果律如此无知,不能分别造成未来快乐与痛苦的原因何在,以致于常盲目地追求一些眼前短暂的快乐,而造下未来受苦的种种初因。 例如,钓鱼的人,为了垂钓之乐及尝一口美味的鱼类烹调,伤害许多鱼的生命而造下未来诸多痛苦的因。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四无量心的修法中,不只是祈祷每个人都能快乐,并且还希望能种下未来快乐的善因,一切众生不只能远离痛苦,还能远离停止造下种种苦因。上师将佛陀的教法传下,让我们了解因果的道理,有系统地将自己的生活型态转成和佛法一致,就能获得心中所想要的快乐。这是筑基于见地上所带的巨大、永恒之乐。 人们将芝麻去壳、挤压,而得到芝麻的精华---芝麻油。磨芝麻的工人也必须要组织他的工作,利用正确工具,才能得到芝麻油。同理,上师能开显心的本质,透过其种种善巧方便而达到此结果,这本质有许多名称,像“如是”、“法界”、“空性”等等。 目前大多数人都像是乍看之下的芝麻一样干干的!但很幸运地,这种干燥的状态,能透过积集资粮及净化染污而除去,并能使潜在真正的特质(好比油的流动性及光泽性)渐渐开展出来。 但实际上是如何达到的呢?集资净障能让心灵造作主客二元对立的串习逐渐消失,主观的“我”、“他”、“自己”、“别人”等对立心会逐渐浅释,当这些很僵硬的立足点消失时,所有随后发生的僵化模式也都会跟著不见。了悟主客体不可分割的一致性,就开显了事物的本质,“大结合”是鲜活而不受拘束的。 帝洛巴讲最后两句的时候,点醒了在场人们的“开显心性的体验”,揭示精邃难懂的妙意,这种无所限制、无量无边的意义,非常深奥,但却几乎不可能以概念化的智能去触及,因为这是无法去思考、难以用语言表达的。般若经典、大手印、及许多较高深的教法,都在介绍这种无法描述的,非常真实的意旨,如何及为何超越了智力的范畴,教法中很清楚地表示出,究竟义谛必须直接体会,任何概念化的模式都无法述及,因为所有模式,都仅是种种不同经验残留的纪念品而已。 第三世噶玛巴让炯多杰在所著的大手印祈愿文中曾描述: “即此云者谁亦难描绘, 非此云者谁亦难遮除 此离意识法性之无为 愿穷究竟正义得决定。” 众生虽无法认知这项真理,但此仍永远是众生的本性,不因犯错染污便受到影响;它就在此处、此时,非常鲜明灵活,闪耀清晰。如此的内在本质,有具器弟子能够究竟了悟,的确是非常不可思议。 以上是帝洛巴对他们所开示的一切真理中最重要的一项,佛性在双重清净中的存在: 本性的完全清净:佛性是种普遍的本质,无论哪个人其究竟本性,在任何时间、任何环境中都完全清净无染,无论对不成熟的众生、道上修行者或圆满佛陀,本性都一样地清净无染,这层面的清净性法尔存在,不变不异。 移除诸垢染后所显的清净盒蕹纸馔逊□攀保□捎谟邢低车厝□□苏习□霸菔泵?蔽清净本性的惑业,而使清净本性显现出来。 帝洛巴将自己的体验以寥寥数语道出,就使那些人很快地改变原先的见地,因为他们已具备成熟的条件来了解心的究竟本质。这一席话,是圆熟他们了悟的最后一件要素。有些人成就了和帝洛巴无别的见地,有的□锰乇鸬闹□常□□□υ? 一生中,成就金刚持的果位,另外不少人得到长寿灌顶。 他们所证得的见地犹如虚空,没有中心也没有边际,证悟的本质,所谓的如来藏,是遍一切处的,因此,经由其内在的明知力,就能知悉一切,没有远近,既无法远离能知的主体,也无法向能知的饿主体接近。觉心并不像一极聪明而快速的中心点,必须快速移动才能明白处于周围的知识。因为每件事物都已经是觉心的一部分,范围的广大对于立即、俱生智慧展现,并无丝毫障碍。 帝洛巴更进一步给予完整的开示,来补充前面特殊见地的教法,这更进一步的开示带来另一层面的成果,像是增进受法者对过去及未来的了解力等。 后来的佛学大师以一首简明的偈颂,总结帝洛巴的教法: “此`芝麻油`是众生的最极心性, 自然的精要智慧,俱生而自然存在, 这是众生的精髓, 但只有在成就上师揭示之后, 才可能真正了悟到。” 在此结束瑜伽者之师----帝洛巴尊者传记,内容中记述他如何依循其上师的指导, 进行精神修持的故事。 第二部分 帝洛巴由空行处接受甚深教授并展现其了悟之境 【空行境域】 老空行又建议帝洛巴: “不经由文字写下的传承法要, 由无谬的空行所持有, 幸运的上师能在邬金国的冈多拉地方, 接受到这些教法。” [补述说明] 在指示真正了悟之路的传承中,某些特别的教法,因为义理精微深妙,故从不被允许以文字的形式书写下来,并留在某些人的身上,时机成熟时传给其弟子,这种教法由西方邬金国度中的无谬空行(智慧空行)所持有。在以下的记述中,我们将发现空行有许多种类,从非常不净的世间空行到智慧空行证悟的化身都有。 邬金国的地理位置何在,至今仍有争议。有种可能就是指今日印度西北阿富汉境内的邬地雅那。在冈多拉的地方,幸运的有情(那些已成熟的上师)能完整地获得教法,并成为殊胜智慧所应化的传承者、延续者。 (补述毕) 帝洛巴已经由自己的上师那儿得到教法的内涵,所以就其本身而言并不需要到邬金去,到那里,直接由教法之源冈多拉空行处重得教法,其价值在于能将清净直接的法流,透过其弟子传给将来的法众。帝洛巴怀著这样的意念,出发到远处的冈多拉,去接受空行教授与护法坛城有关的教授。 冈多拉是非常神圣的空行净地。在此处,有金刚瑜伽母身口意庄严的种种示现,是个加持力量很强大的地方,一般凡夫根本无法到达此处,但对有能力到达的人而言,却是极为奇妙之境。这里是属于一位主要空行的国度,她身旁随时都有无量的五部空行(指金刚部、佛部、莲花部、宝生部和事业部),五部又各有众多世间空行围绕。 世间空行的精神进展要比出世间的五部空行姐妹低。世间空行所进行的事业模式,可能会让人感到难以想像地激烈。但他们却具有觉醒的菩提心,坚贞虔诚地守护著誓约,行种种事业,为利益一切众生而成佛果。 帝洛巴到达冈多拉时,首先遇到的便是这类世间空行。这些世间空行制造种种幻相来吓他,像是地球似乎要爆炸了、虚空满盛种种物体等,来展现她们对影像及声音的控制力,一般说来世间空行用此特别能力及忿怒相,来帮助具器弟子去除心灵上的一些问题,有时则可帮助邪见者去除谬见。 帝洛巴不需要经历这些,于是他说: “各类空行,不论你们做任何事, 都无法使我身上任一毫发稍加颤抖的!” 他以智慧火的金刚凝视姿态看著她们,此特别的姿态有三种特质:身是完全的静止,语显现不受影响的静默,无畏之心则充满二金刚自信。一刹那间便降伏一切幻变,这些空行的力量是未超脱的、有染污的,所以根本无法影响到帝洛巴,不仅如此,还另她们深感形秽。他无所不知的的凝视中,炽然真理之光所显现的非 凡功德,令她们纵使刹那也无法忍受而晕了过去,当醒来时,就发誓要将身口意 三门献供给帝洛巴差遣,并一齐唱到: “我们试图调伏您。却反被您所调伏, 所作所为犹如飞蛾扑火。 现在一切全听您的差遣!” [补述说明] 守护坛城的世间空行,受帝洛巴非凡的神态所吸引,就如同飞蛾受到火焰明亮之光所迷惑,她们低估了他的成就,错误地做出要降伏帝洛巴的举动,就如同想籍而教导凡人所做的行为一样。但这次却和帝洛巴非凡心灵所流露的绝对力量,产生直接的冲突,帝洛巴丝毫不受干扰,且愈发明亮如火焰一般,并显示出她们世俗能力的有限。纵使试著降伏他却反被降伏,于是由衷地向帝洛巴献上完全的忠贞,任凭吩咐。她们认清了这事实,说道:“现在我们全听您的差遣。” (补述毕) 帝洛巴遇见世间空行后,又遇到五种事业空行。当愈来愈接近坛城中间的时候,再度面临专为测试他的种种神变,包括:整条剧烈燃烧的火河、致命的毒气云、出人意料的深渊峭壁、猛烈强风横扫的裂谷等。 他毫不动容说道: “油灯之光要向烈日挑战,是吃力而不讨好的, 已无思虑牵绊的瑜伽士,是不需要寻找更多的教法。 但为了维系具器弟子的修持, 来接受传承加持, 是极为重要的事。” [补述说明] 帝洛巴的成就如此非凡深广,可与烈日相比,相形之下,即使空行的力量再强大也像儿戏般,如同油灯要向烈日的光辉挑战一样,耍这种把戏无异是浪费时间、疲惫行程罢了。换句话说,“现在应停止这种无聊的举动!” 他是已脱离妄念、希望与恐惧的瑜伽士,具有真实的了解和体悟,因此没有必要接受空行所传递的特殊教法与传承心脉,也没必要再去寻找更多的教法。然而,因为将来会有具器弟子来接受并持续他传承的教法,许多和他背景非常不同的人, 可能会需要各种支持,为了利益这些弟子,他接受比自己原先从上师那儿得到的相似修法,还要直接的传承加持与法脉,是非常重要的。 (补述毕) 帝洛巴说完话后,再度以特殊智慧之火的金刚凝视姿势看过去,立刻就降伏了她们。这五类空行虽然比世间空行们精神层次更高,但和帝洛巴相比,仍非常浅薄,所以根本没有所谓的比赛。她们的智慧与力量仍有著二元对立、主客分别的色彩, 因此一旦遇到帝洛巴绝对的智慧时,也因震撼而晕了过去,醒来后也一样发誓献身为帝洛巴而努力。 他的旅程至此已非常明朗,也就是可以直接参访主要的般若智慧空行。 瑜伽士之王和智慧空行终于会面,周围有许多勇父、空行环绕,两位胜士都听到从虚空中自发、令人敬畏的话语、法界自然的吼音。 帝洛巴听到: “这位是诸佛无上之母, 神奇的调御成就超胜尊。” 此时,空行听到的是: “这位是诸佛之父,上乐金刚。” 虽然空行透过法尔显现之音,了解眼前这位是她们的上师----上乐金刚觉悟心性所化现的人身帝洛巴,但为了要增益帝洛巴的了悟体验、金刚自信及将来弟子的体悟与自信,以令他们专注于真实义谛而非陷于名相泥沼中,她唱了如下之歌: “盲人张眼去看,却看不到形相; 聋子侧耳去听,却听不到声音; 哑巴开口去说,却无人了解他的意思!” 普通人听到这样的话,都会感到有点难过。因为这番话似乎暗示著自己无法明白了解深刻之意义。帝洛巴却不同,他反而甚感欢喜,因为当下他了悟隐含于其中的深刻意义。 这几句话触动了他的心弦,更增益了他的佛慢,以及由真正了悟产生的坚固信心。“佛慢”常被误解滥用,以为是指“我比较好,我知道得比较多,我知道一切”,或是因为某种信念之力所产生的无畏感,然而说穿了只不过是立基于染污的某些固定概念所产生的凡俗傲慢,实际上,佛慢(也有人称此为信心)乃是由心灵成熟所产生的自然无染之果。 进一步说,可以举个例子,这例子虽然不只是和金刚乘有关,但也能显示所谓能真正生起信心的环境是什么? 为求方便分析,我们将成佛之道分为五个阶段,传统的分法是:资粮位、加行位、见道位、修道位、无学位。加行位又可分为四个阶段,其中第三个阶段叫“忍”,这是轮回和涅磐的分水岭,过了这个阶段,就不会再投生在受苦的世间,之所以称为“忍”,是因为行者必须能安忍于空性及其所含蕴之义。 专注于禅修时会有许多体验,行者要能安忍这一切。精通了“忍”,行者就能控制所谓其“完全展现的专注”,由此自然会生起健康而明智的信心,在此领域的信心是由行者所得的一切知识与体验而产生的确定信心。 面对空行的挑战,帝洛巴说: “没有要看的东西!盲人的眼睛, 没有要听的东西!聋人的耳朵, 没有要说的东西!哑巴的言语。” [补述说明] 当超越了表相的相对世间,去探讨世间的真相时,会发现所有体验到的现象中,任何看来像是独立存在的客体,都并非真正地独立存在。心造作出主客二元的分别,而使人认为心和外物是分离的,但事实上心所经验的一切都是心的一部分; 迷惑的心将主体、客体分成两个世界,两者都深受因缘限制及染污的影响。 这些外显客体的究竟实相,就是根本没有可以被执取而“看到”的东西。全知的见地是指真正了悟一切事物的本性,而没有主客体的谬见,帝洛巴以诗歌的方式表示,就是指“盲人的视力”,既没有看的人,也没有被看的东西。 声音的本性同样是相对而相互依存的,因为声音若不能被听到就不能算是声音,有听音的人,“声音”才有意义,没有任何独立的声音存在,因此能知道声音没有自存的真实性。若在听的同时能有这种智慧自然生起,那就如同聋子的听力一样,在听者和被听者之间已没有明确的分别。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中提到一切事物、众生的本性: “……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此理无法描述、无可诉说。绝对真理超越了可以被描述的“某物”,也超越了对它合宜的描述(即超越知见和持有知见的人),这种心灵特质被比喻为“哑巴的语言”。 (补述毕) 虽然帝洛巴和智慧空行母的对话,字数很少也很简单,但意义却非常深远。这种教法风格,是以一种秘密语言的方式来进行,用低贬的言词,加一点讽喻句,点出在见解及体验看法上,重要的差异何在;如此的沟通法,常以一种欺骗的对话方式轻描淡写带过。帝洛巴的回答,显示了他对绝对真理的圆熟悟境。 于是智慧空行母赞叹: “善哉!现在,尊贵的法子, 智慧的继承者, 进到我们的坛城来。” 以上是帝洛巴面见智慧空行的第一阶段,在这里,他得到接受空行教导的许可。 【四如意教法】 帝洛巴从空行处所得到的第一个教法是透过符号传递的,连一个字也没有。她拿出一幅画、一个种子字、一件象征物及一样珠宝。刹那间,帝洛巴了解这一切: 图画代表清净相,种子字代表圆满语,象征物代表觉悟心,珠宝代表佛的功德。 这四样分别代表佛的四身:化身、报身、法身、自性身。 帝洛巴在短暂刹那中,仅见到这些像征物,就了解隐喻于中的内涵,除此之外,也同时获得“无文字传承”及智慧空行传承,并得到他必须由空行那里得到教法 清净见。这些教法包括金刚乘身、口、意三门的如意宝教法,以及三种教法的总集,即第四种如意宝。 之所以被称为如意宝,乃因它们非常稀有、特殊,是冈多拉空行母独特的教导及传承的加持。此外,如意宝立即能提供忆念者心中所想要的东西。帝洛巴见到象征物的刹那就获得了全部的教法,这也同时圆满先前老空行预言的引导:帝洛巴 将得到不用语言文字的教法。 随后帝洛巴正式请示所得教法的细节,说道: “形相具足却是空的, 这是清净身的至高独特之宝, 由此我请求一般如意宝! 无可描述,这是圆满语的至高独特之宝, 由此我请求三昧耶如意宝! 没有概念,这是尊贵心的至高独特之宝, 由此我请求真实本性如意宝!” [补述说明] 第一个教法在说明化身,这和形相及其空性有关。第二个教法在说明完美显现的报身部分,这和三昧耶戒有关,即“对证悟的誓约”,或简称为“誓约”,三昧耶戒在金刚乘的修行中极为重要,因为由此方能建立起能了悟心的本质(如如) 的因缘条件。第三个教法说明证悟的法身,这和心本身的特质有关,特别是与大手印教法无修禅定有关。 (补述毕) 智慧空行三段偈语的回答,在外层意义上,显示获证如意宝所需要的特殊功德,而强调如意宝的伟大,帝洛巴明锐之心,也立即了悟这些偈子的内在涵义及教法的深妙见。 空行说: “要获得一般如意宝, 行者必须具备体验和引导之钥, 缺乏引导,如意宝就无法开显! 要获得三昧耶如意宝, 行者必须具备师承精通力的深奥之钥, 缺乏疗法,如意宝就无法开显! 要获得真实本性如意宝, 行者必须具备深妙无上觉性之钥, 缺乏了悟,如意宝就无法开显!” [补述说明] 【一般如意宝】 为能获得第一种见地宝藏----一般如意宝,行者必须具备两种钥匙: 卓越见识的引导;由上师、本尊或护法所授予。 健全的禅修体验并加以消化吸收;正确修习观想及其禅定法门能导致内在而非外在的了悟。 这二点彼此的关连性,比它们表面上看来的还要密切。当健全的禅定体验到某种程度时,自然会形成一种引导,这是基于对未来的了解,而此类引导常发生在适当的时机,使行者能接触到更深层,必须的了悟状态,没有如此卓越见识的引导,此教法和相似的教法绝没有办法开显心性,因为众生的本性非常精微,尚未接受引导的心,没有办法了解如此精微的道理。 【三昧耶如意宝】 要获得第二种“三昧耶如意宝”,行者需要清净、特殊的钥匙,这只能由代代师承、毫不间断的成就传承中才有办法得到。“钥匙”是指种种方便法,没有方便法,就无法精通这类被称为“疗法”的技巧,“疗法”教授是心灵修持路上所可能发生问题的解答,且被证明是很好的解决方法,足以有效地解决因为心灵缺乏弹性、偏见、不适应、缺乏信心等所产生的种种困境。 为了能正确地持守三昧耶戒,行者必须要有充满清净、强烈信心的柔软心灵。柔软性及信心是应该出现的持久特质,当行者持续地从上师那儿获得实修技巧传授时,便可自然发生,没有师承而来的一切,修持者要不就是无法成熟到可以接受三昧耶戒的教法,要不就是无法善巧地维持三昧耶戒,如空行母所说:“如意宝就无法开显”。 第二种如意宝的教法,至今仍然存在且保存得很完整,但行者必须要从源自佛陀时代即不间断的传承处才能得到。 清净而强烈的信心(有外、内、密三种),必须在初期就逐步建立,因为法的治疗力仍不稳定,就像刚戒烟、刚断除恶习成功的人,必须很努力地执著于新的决定,才能不去碰烟或重蹈恶习,此时其心里仍会有一股不自在的感觉,随著时间过去,他才能轻松且很笃定了,这时的确定性就很坚固。 有个很滑稽的故事,可用来说明信心的力量:从前个国王,养了一只力大无比、精于剑术的猩猩,作为贴身侍卫。有一晚,国王睡著了,猩猩随侍在侧,一只苍蝇停到国王的鼻子上,忠心却愚笨的猩猩看到后,迅速又纯熟地举起剑来刺向那只苍蝇。 幸好国王命大,在场的另一位仆人看到后,立刻奔向前去保护,即使猩猩力量很大,还是被他给阻拦住,也才救了国王一命。这故事虽不能算是很好的例子,但多少说明毫不犹豫的信心和纯由誓约而起的信心差异何在。 【真实本性如意宝】 第三种宝藏就是真实本性如意宝,是直指自心本性的教法。 造就我们心灵世界的种种经验,有其表相的特征,也有其真实的一面,表相特征是指它们看起来像什么,真实的一面则代表其实际上为何。经验表相上的细节,容易遮蔽背后的内在特质,就如同我们看戏看得入迷时,根本就忘记纯只是一场戏,道理是一样的。 要获得第三种宝藏,行者需要一把钥匙,此处是指本觉的钥匙,这是般若正觉最精微之相。 缺乏本觉的了悟,就无法看穿种种外相的面具,若没有必要的方便与见地,籍以真正了解真实本性教法中所阐明的道理,如意宝即无法被开显。 打从一开始就应该要发展的般若正觉,就是觉醒自心了知事物本来面目的正念。觉醒的过程就是“道”,唯有依道而行,结果才会显现出来。在修行的过程中,行者首先会认清经验的各种特质,而终能发展出对经验内在本性的明觉,了解到经验内在的本性法尔如是。此刻般若正觉成为本觉,具有鉴识力的觉性成为本质的觉性。 进入本觉就称为“了悟”,使自心真实本性变为清晰明显,更进一步说明,其实所谓的真实本性,也就是了悟本身,这是一种在过程中达到圆满智慧所认识的智慧。 (补述毕) 总之,这三段偈颂具有外在的意义,也就是说,行者必须能有具前瞻性的正确引导,善用合宜的法门,发展心灵的柔软度,籍由觉视自心本质而成就真实了悟。 否则,三如意宝是无缘取得的。 三段偈颂同时具有潜隐的内在涵义,这和如来三身有关。 觉醒的庄严有三种化现,也是三种体验证悟的主要方式。第一种是化身,化身给予一些有关于未来的教导,有时候是一些预言,化身也引导行者深入各阶段的体验,如前所述,这就是一般如意宝的两只钥匙,一般如意宝,主要是和物质有关。 第二种是报身,报身所给予的教导是伴随著成就的传递。报身饶富深意的庄严,给予精深无上的法门,这是三昧耶如意宝的钥匙,三昧耶如意宝,主要是和声音有关。 第三种是法身,法身微妙的本性,是深妙觉性及无上了悟,这些成为真实本性如意宝的钥匙,真实本性如意宝,主要和心灵有关。 回到外层意义我们可以看出,这些话是对帝洛巴的直接挑战,它隐含了“如果你没有这些钥匙,我们就不会给你所请求的教法”的意味。面临这种情况,帝洛巴 以承自成就大师所发展出的修持威严回答对方,答话的第一偈和物质有关: “空行所用不连续的词汇、开导心性的教法, 本质觉性之灯驱走了无明的黑暗, 自生、自显、自性光明, 这只是预示性引导此体验的钥匙,我已具备!” [补述说明] 开显心性的空行教导,含藏在她们秘密的语言中。“秘密”是指本来秘密,自然而不连续,因为只有心灵够清醒的人才能了解它,她们不连续的语汇开显了本觉,明亮的本质觉性之灯,自动驱走无明的黑暗,本觉完全超越二元对立,能于同一时间了知自他一切事物,有自知性。本觉的自显性,是指不由因果律及种种因缘所生,能自发显现。它本来清晰,自然闪烁智气,因此有自性的光明。 这就是帝洛巴具备预示性的引导与体验之钥。 (补述毕) 他的第二个回答,有关于语的第二只钥匙,如是说道: “没有任何的造作, 心本身即是自我解脱的法身, 于其中生起自我解脱的大手印! 这只自我解脱的三昧耶之钥,我已具备!” [补述说明] 心的本身不是一种产品,它不能透过任何的因果或缘境产生。因此心本身是不需要解脱、取消或改变,没有要被解脱的东西,也不需要哪个具缘的解脱者来解脱它。心的自我解脱特性就称为法身。事实的确如此,而且正因为如此,其解脱相的自然光辉与表征(直指这种自我解脱的大手印法语),就会发生在了解本来心性的人身上。 帝洛巴从开始迄今,一直接受修行以及维持种种完整无垢的三昧耶戒,并在金刚乘训练中不断成长,持受三昧耶戒的功德也逐渐开显出来。透过如此纯净而完整地遵守三昧耶戒,帝洛巴圆满地证得法身。这种觉性本身就是最高层次的三昧耶戒,本自解脱自在,并不是趋向解脱、朝向解脱。所以,被成为“自我解脱的三昧耶”。 持守金刚乘誓约(三昧耶戒)的道理,在于每个人有如如本性,善持三昧耶戒终将激起众生对如如之理的觉证,见到自心本来面目。受持三昧耶戒必然有所成就,也绝对不会发生错谬,即使行者在途中绕了许多圈子、耽搁很多时间,也一定会出现持戒的成果。 例如有个人持守三昧耶戒一段时间后,造下五无间罪,这种罪会使造罪的人死后直堕无间地狱,即使在如此情况下,受业者在下三道待过难以估计的时间,然而原先踏入金刚乘持守三昧耶戒的力量仍将出现,并引发某些因缘而使他通往了悟之境。 要入如如之境,唯有一法,就是透过如如本身。所以,了悟如如法身就是一切誓约中最高的誓约,它是自我解脱的,并非经过什么才终究获得解脱。帝洛巴已经具备“自我解脱三昧耶的钥匙”。 (补述毕) 关于心灵的第三把钥匙,帝洛巴说道: “不造作丝毫心灵的对境, 也不造作丝毫的忆念, 心的本质乃至一切事物的本质都为法身! 这只了悟之钥,我已具备!” [补述说明] 帝洛巴也具备第三只钥匙----了悟之钥,这是无分别的法身见、心怀本来面目、一切事物的本质。他透过无修禅观而获得如此深妙的见地,即不需用心杜撰概念化的活动(造作对境),也没有丝毫忆念。 (补述毕) 帝洛巴这三种决定见,赢得空行母及其侍众的赞赏,于是她们将所持的各种教法、灌顶、授权、解释、一切传承法脉深奥的引导,特别是留传至今的五十一章 上乐金刚本续,全都传给了帝洛巴。 在帝洛巴接受完一切法露后,智慧空行母就给他最后一偈法语: “希望成就完美身躯的人,一定要努力修习观想! 希望成就究竟妙音的人,一定要持诵根本真言! 希望成就圣奥心意的人,一定要勤修大手印! 现在前往库达摩尼静处, 到那里度化那洛! 你将滋润许多弟子, 并广利众生!” [补述说明] 最完美的身躯就是妙觉所化现的形相,即化身,这些显现充满本尊独特成就的殊胜象征,富有许多利他的象征性启示。行者为能达到物质所显外相的圆满性,就必须修持观想,直到和所观的化身相无二无别。 同理,若希望成就圆满沟通力,属于报身的究竟语,那么就要先修持真言。真言是语言的最高形式,充满传承的加持,是报身的究竟本质。 无有变异、最极圣妙的自心本性,即是法身的本觉。心性无形无相、离于勤勇,自然生起非概念化的身口意事业。为了达到心的清明,行者必须勤修大手印。 从几句偈语中,帝洛巴了悟许多道理,这对噶举派未来传承中的学生特别有用。 虽然理想的修行结合了物质、声音及心灵的修法,但有时候弟子可能仅想在某一领域专修,智慧空行母的建议,让帝洛巴明白自己该怎么做。 最后一句偈语中,显示大班智达那洛巴将成为帝洛巴的法子,及帝洛巴的法教和佛行事业,所造成的影响将会极为深远。 我们现在就可以看出她的预言有多真实,而由帝洛巴的生命所延续出的利益,时至于今乃至未来都极深远,据说此影响力会持续到香巴拉国王降世后五百年为止。帝洛巴的传承,也就是今日的噶举传承,已经造就了数以千计的成就者,其中有些甚至成就卓越,而在将来会有更多的成就者产生。 这些大师的教化,是如此地清净而有力量,因此今天我们仍能有这种难以置信的好运,来接受无异于由帝洛巴亲受、亲予的教法。各种可靠的预言都向人们保证,这个传承将持续地带给娑婆世界暂时及究竟的利益。 (补述毕) 说完了这些偈语,所有空行均化光消失不见。 【无相空行的九种教法】 帝洛巴由冈多拉沿路历经一些奇妙事迹的游走到库达摩尼,路上他接受无相空行的九种教法,所听到的教法如同实相中悠游而优美的音乐,这声音无有来处但非 常悦耳,自然地在他心中涌现: “在成熟和解脱方面,切断自心的纠结; 在三昧耶方面,看向自心的明镜; 在气脉方面,赋予脉和轮结活力; 在大乐方面,守护语门的珍宝; 在明智方面,以本觉之光照看; 在自然解脱方面,以大手印为依归; 在至高物质方面,沐浴在了悟的暖阳下; 在修行方面,要像刺击水流的剑一样; 在相似方面,注意外相的镜子!” 这九句是教法的总集,至今还存此教法,它涵括了所有金刚乘的修持,寥寥数语却对虔诚之人具有无价的导引作用,尤其是陷在困境和惑境中时更是如此,不论持诵或默思其义,均能带来强大的清净力,此教法照亮应行之路,驱除本来可能 会因不断问问题而产生的困扰。 [补述说明] 【成熟与解脱】 心灵不灭、不受影响的内在特质,就是其双重清净性----成熟和解脱。 “成熟”是指心的究竟明性,从未因迷惑及业力而受到染污,“解脱”是指经由 适当的修持,而去除障碍自心本来功德的暂时困惑,了悟到自心明性。障蔽清净自性的大网,都是因为心境对立形成的想法和习惯所造成,心性不必要的扭曲, 就像是个捆绑著自然觉性的绳结:是个必须切断的绳结。 【三昧耶】 无有变异的誓约在无染心性中本来具足,但可惜迷惑之心却无法体会到此。 惑心将看似客体的种种经验当成外在的实体,并深信这些妄见。也就因为如此,所以需要各种经造作出以联结内在主体与外在客体的誓约。想除去二元对立的妄执,就必须学习将自心视为如同明镜一般,同时包括了主体及客体。如此,才能了解真实之相及所具备自然、离于勤勇的三昧耶特质。 从初地到十地的菩萨都恒常享受空性,他们不断地增益在禅空上的专注及提升,但其中仍有许多更微细的分别,因为行者体验到能观之心和所观之境上分离的,故必须超越二边,直到实相完全而自然的显现为止。 诠释第二句偈子的另一种较为简单的方式,就是说明为了能更了解自心,必须对心先作观察,如此便能以最好的方式改善自己,并引善除恶。 噶举派的行者有时在禅修期间,摆一堆黑石子和一堆白石子在身边。由于觉察到自心的活动,他们学会清楚辨别原本潜藏于心的种种心念,有浮现出正向或也有较弱的负向念头。正向的像是对佛法僧的强烈信心或是坚固的正知见(例如被人下重毒----无明等毒,一定会很快死去),负向念头又称为“贼念”或称“偷心”,这一类的心念将原本的正念加注怀疑的阴影,而减弱对正念的确定性,就像“三宝真的纯净吗?”或“可能我还会活下去”之类的,就是负向念头。 当心中生起一个正念,他们就会拿起一颗白石子放入白石子堆,起了一个负面的念头,就拿起一颗黑石子放入黑石子堆。刚开始时,黑石子堆通常都比白石子堆大,但随著逐渐熟悉自心并能改变习惯时,白石子堆就会比黑石子堆大了。要点在于行者必须很坦诚地观察念头,这是造成真正改变的第一步。 总之,关于三昧耶戒这方面,行者必须先明白如何观心,再来要学习增进正念及觉性,接著要修学善巧持戒,最后要通达信心,并了解看向自心真实本性的这个“看”。 看向镜子,所见纯为影像的反射,若能看到真正面目岂不更好? 【气和脉】 瑜伽中特别设计的修行法门,训练行者调伏气脉,这种法门有极大的利益。善巧激发气所形成的脉网及脉轮能加速行者进步,有助于达到深层的了悟。举个简单的例子,当身体挺直,那么气所通行的管道也将会直,直的管道将造成没有歪曲的气,这些气由能形成明点的直接移动,进而帮助心的清明及稳定。 瑜伽教导我们依照外在世界,要如何来使用内在的微细身。关于此,有许多不同种类的瑜伽练习法,例如“那洛六法”教导如何清净负面的气,修整脉,六瑜伽中也包含了激励气脉的练习,令行者学习如何适当地感觉一切,让气转成正面而非负向的。 【大乐】 语的珍宝就是气的心髓,也就是智慧明点,一切事物真正特质的智慧。 脉是人体的精华,修持者在脉里激励明点,使明点支持本觉及大乐。要更深入地描绘气脉的教法非常困难,这里只不过是简单的介绍。 在大乐中训练包含许多方面,每一步骤都透过特殊练习而发展出来,练习的共同点就是修行内在与外在的关联;气和明点、双身修法五大元素的关系等。行者要学习维持住正确的互动(菩提心),学会以各种方式保护住菩提心。 【明智】 这里的明智是指心的光明性。 心的本质以及心所经验的一切现象的本质都是空的,但这个空并不是死寂而盲目的空,也不是虚空的空。心的空性中有不停灭的光明性,充满了殊胜智慧,如水晶一般的清明,其中洋溢了无边明智,此明智了知心的本身并没有偏执惑乱,及一切证悟前所经验的烦恼。 空行的教导是看那个光明的智慧,怎么做呢?用智慧的光明性,本觉之灯,这些关于光明的教授包括了修明光和迁识,迁识是修行死时迁转神识到净土的方法。 【自然解脱】 在大手印的修行中,见地和了解要比技巧重要,技巧是所有的方便法门,特别是六瑜伽。 关于解脱,见地和了解二者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因此行者必须具备成熟的见地,再和由实际禅修中所获证的悟境相配合。 指示心境如是之理的大手印教法,若能善加修持,大手印见,将以更深刻的方式融入行者生活。以这种理论和实修相结合为依归,能令原本被视为障碍的事物成为自然解脱,自我解消。 绳子的纠结需要人来解开,蛇身的纠结却能自然平滑敏捷地解开,目前,众生受缚于二元见以及种种二元见所造作的纠结中,当了悟到二元对立和我们本身根本 没有差别,就会发现心和蛇是一样的,具有自行解脱的能力,到底要如何修持呢?这在大手印的教法中有清楚的介绍。 【高贵物质】 藏文的“汤泽”意为“其根本即为高贵神奇之物”或“三昧耶之物”,在特别用法上,是指由药草及圣人身上的特殊成分所制成的丸粒,并经过圣人的加持而成的。若行者能深入法义,那么这些其实都一样,否则其中将会有点不同,其中一 个原因就在于三昧耶之物,只有对持守深誓约之人才真正有用。 在此情况下,一切物质最高贵、万物无造作、无混杂的精义,就是最高程度的了悟。这非常重要,好比太阳浴能使人溶入日光中,补充人体维生素;同理,沐浴在了悟者的艳阳下,也会使人更接近了悟的状态,并补充所缺失的一切。 行者是非常需要圣物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