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索达吉堪布:藏传净土论 7、极乐愿文大疏 发清净愿 |
 
索达吉堪布:藏传净土论 7、极乐愿文大疏
发清净愿 现在宣讲往生极乐世界的第四因——发愿回向,也就是将一切善根回向众生,愿自他一切有情往生极乐世界。 丁四(发清净愿)分四:一、思维自身而发愿;二、思维刹土功德而发愿;三、思维主尊功德而发愿;四、发愿自己最终成佛。 戊一分四:一、发愿临终面见佛菩萨;二、发愿死时断除对轮回之贪执;三、发愿往生极乐世界;四、发愿往生后所获之功德。 己一、发愿临终面见佛菩萨: 与我结缘众,愿临命终时, 化身无量光,比丘僧眷绕, 亲临吾等前,见彼心欢悦, 无有死亡苦。 根据历史记载:乔美仁波切的母亲、仆眷、门犬等也随他一同往生极乐世界,我们也应力求做到这样。往生极乐世界如果只是带贤善的(亲友等)而舍弃恶劣的(仇敌等),那是贪嗔之心。因此,我们应当这样发愿:凡是与我有法缘、财缘等善缘或以抢夺、摧毁、病魔等陷害自己的怨敌等结恶缘的一切父母众生,当他们即将步入后世之时,在奄奄一息的弥留之际,也就是说,诸如由于得了不治之症而使身体有气无力,无有食欲,被褥衣服等如何也不舒服,而出现如坠入坑中或被重物所压般的沉重感;双目模模糊糊,看不清色法;耳朵听不到声音;感受生命几乎要中断的剧烈痛苦。这时,作恶之人会出现罪业的景象,行善之士会出现善妙的景象。罪业深重的人心识迷乱,几乎发疯,语无伦次,甚至身不由己瘫在屎尿之中等外相全部现前,体内四大隐没次第逐渐出现。此刻,若是现在修持往生极乐世界四因的人,就一定可以见到化身阿弥陀佛由比丘僧众眷属所围绕亲自降临到自己面前虚空的彩虹光芒中。并且,祈愿在此极乐法会中结缘之人为主的一切众生也清净恶业的迷乱显现,面见阿弥陀佛及其眷属。亲见佛尊颜后依靠如今修持的善习力,犹如儿子熟悉母亲一般认出,满心欢喜,于安乐、明清、喜悦的状态中死亡,解脱于光明中而无有丝毫死亡的痛苦。 临终时如果遇到一位上师,该是何等的喜悦,如若面见阿弥陀佛,那无以言表的欢喜之情就更不用说了。我们现在的什么善习、恶习临终时都会回想起,因此平时串习此往生极乐世界之四种因至关重要。如《养生篇》(古印度龙树所撰,劝诫首陀罗种姓、讲述世道的一部论著名)云:“一切众生之功过,皆以串习为根本,习惯悉皆依自己,是故串习德最胜。” 从前,在北方的牧民中,一位宰杀过许多旱獭的人临死时口中喊着:“请杀掉这些旱獭,快把它们赶走!”另有一个猎人在说“给我拿火枪来,这些鹿子要杀我”的惨叫声中死去;一个喜欢吸鼻烟的人作吸鼻烟的姿势而死;一个裁缝作缝纫的姿势而死;一位商人说“拿帐本来”,他边数帐边死去了;竹青寺的一位老僧人平时常念施水仪轨,因此念诵着施水咒“桑巴……”而逝;一位法相师边说“给,杰达秋坚(给,是拟声词;杰达秋坚,辩论时开头语,义为诸法由……生)”边作辩论手势而圆寂等等。耳闻目睹的此类实例不胜枚举,因此我们要养成(随时随地祈祷观想阿弥陀佛)的良好习惯。 所谓的死苦,对于舍弃今世的高僧大德而言,只有断尽寿命的痛苦而无有其他苦恼。而对于罪业深重的人来说,(那就是苦不堪言了,)诸如:感受气息分解的痛苦;显现迷乱习气的痛苦;虽畏惧死亡却无法再继续生存,虽然对亲朋好友、财物依依不舍,但他们也不能跟随自己等离开今世的痛苦;如同要赴刑场的囚犯一样畏惧来世的痛苦;因下等人事后追悔,对自己以前未取舍善恶极端后悔,以致于手指抓胸、嚎啕大哭、泪水盈眶、满心报怨,却必须感受孑然一身、赤身裸体、赤手空拳地离开人世的痛苦。关于诸如此类的无量痛苦在《教王经》等佛经中有宣说。《入行论》中云:“因忧眼红肿,面颊泪双垂,亲友已绝望,吾见阎魔使。忆罪怀忧苦,闻声惧堕狱,狂以秽覆身,届时当如何?”至尊米拉日巴也曾说:“若见罪人之死亡,开示因果善知识。” 愿八大菩萨,神力临空中, 指示极乐道,接引得往生。 所以,在危在旦夕之时,即将出现中阴的恐怖景象之际,祈愿文殊菩萨等八大菩萨以神变力降临在自前的虚空中,一边以悦耳的音声说“善男子善来”,一边指示通往极乐世界的道路,并在五彩缤纷的虹光中伴随着乐器妙音在前方领路,自己不需见到中阴而被接引到极乐世界。宗喀巴大师说的“愿我一旦命终时,明现佛陀无量光,如海眷众所围绕,信悲遍满我相续。愿现中阴境即时,八大佛子示正道,往生乐刹以化身,接引不净刹土众……”也与此相同。《弥陀经》中说:“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于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普贤行愿品》中也说:“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又《宝箧经》中说:“凡听闻六字真言‘嗡嘛呢吧咪吽’者,命终时由十二佛陀、八大菩萨所引路而往生极乐世界。”我们必须认识到这是阿弥陀佛的发心力、发愿力与自己积资净障、恭敬诚信力所致。 己二(发愿死时断除对轮回之贪执)分二:一、对轮回之痛苦生起厌离心;二、断除贪执。 庚一、对轮回之痛苦生起厌离心: 恶趣苦难忍,人天乐无常, 愿生畏彼心。无始至今生, 漫长漂轮回,愿生厌离心。 发愿死后断除往生极乐世界之障——对轮回的贪执,首先思维诸多危害之苦:我们如果对此三界轮回详加观察就会发现,它无有丝毫可贪恋的地方,八热地狱烧煮之苦,八寒地狱严寒之苦,孤独地狱近边地狱刹那生死、砍杀断割等苦都极难忍受。 往昔,阿难尊者的两个外甥不修善法,懈怠度日。这时,目犍连将他俩带到地狱。他们见后惊恐万分,生起了出离心,上午想起地狱,午饭难以下咽,下午回忆地狱,所吃的食物会全部呕出。于是他们勇猛精进,最终获得了阿罗汉果位。 《亲友书》中云:“即便见闻地狱图,忆念读诵或造形,亦能生起怖畏心,何况真受异熟果?”仅仅是看见地狱的图案或听到地狱的痛苦也会生起恐怖,何况说亲身感受呢…… 饿鬼界也有许多不同种类的痛苦,最主要就是饥渴之苦。 昔日,昼辛吉尊者去饿鬼界时,到了一座饿鬼大城市,因为口干舌燥,于是便问:“这里有水吗?”结果聚来了成千上万身如柴烬一般的饿鬼,它们围着昼辛吉吵吵嚷嚷地说:“给我们水吧!”昼辛吉说:“我也渴得要死,怎么给你们水啊?”饿鬼们说:“我们自从转生到这里已过了十二年,期间不用说是喝水,甚至连水的名声也没听过,今天才从你口中听到。”这是由于:它们曾经转生为诸多吝啬的富人时,不上供下施还以傲慢心讥讽他人,以致转生于此。 所有饿鬼共同的痛苦,例如冬季太阳也寒气逼人、夏季月亮也十分炙热等四季颠倒现象,诸如此类的痛苦不可计数。 佛在经中说“当视忆旁生”。我们通过耳闻目睹,就完全能够知道所有旁生都在感受着被人役使、互相啖食等等痛苦,生存在海中或山里的旁生自食己肉,小旁生在大旁生身上筑窝并吃着它们等有许多痛苦。总体来说,旁生恒时遭受愚痴的痛苦。 如果仅仅听到三恶趣痛苦的声音也会觉得难以忍受,那么真正感受时就更无法忍耐了。如果连即生中微不足道的寒热饥渴也忍受不了,就像活鱼落在热沙中一样,那么怎么能忍受得了长达数劫的恶趣痛苦呢?在此之前,我们曾经无数次转生在三恶趣中,从今以后一定要想方设法、精进努力,争取不堕入恶趣中,要生起像阿难的两个外甥那样的出离心。 即使获得善趣天、人的果报也摆脱不了痛苦。所谓的天人死堕之苦是指天人七天之前出现死相,(他们以天眼通)见到自己(死后)堕入恶趣,结果临终前七天中所感受的痛苦比以前数劫中享受的安乐还多;人类则有生死变异、爱别离、怨憎会,疾病、战争、饥荒等苦,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人间、天境的众生由于迷乱而将痛苦执为安乐,其实所有表面上的幸福快乐就好似春天的阳焰一样瞬间即逝,绝对不离无常痛苦的本性。如《亲友书》中云:“帝释堪称世间供,以业感召亦堕地,纵然曾为转轮王,于轮回中复成仆。”思维此等道理,我们犹如乞丐果腹般的(安乐)有什么恒久性呢? 总而言之,如《念住经》中说:“地狱有情受狱火,饿鬼感受饥饿苦,旁生感受互食苦,人间感受短命苦,非天感受争斗苦,天境感受放逸苦。轮回犹如针之尖,何时亦无有安乐。”认识到轮回善趣恶趣一切处都如同罗刹洲及无解脱的牢狱一般,而祈愿对轮回生起畏惧之心。了知轮回的痛苦与极乐世界的安乐二者的差别犹如火坑与凉室之间的差别一样以后,就要进行选择。思维漫长的轮回痛苦,从无有初始的轮回开始,迄今为止在此轮回中感受的漫长痛苦,如果一个具有宿命通的人观察,真的会口吐鲜血。也就是说,转生在地狱中所喝的铜汁铁水,转为饿鬼所食的脓液、不净物,成为旁生所饮的乳汁、互相吸食的血液,成为人因哀伤所流的泪水、从母亲体内吸吮的乳汁等如若积聚一处,则比(四大)海洋的水还多;乃至转为蝼蚁以上散落的头颅、手脚、死后散失的骨架等若积聚一处,则会比须弥山还高。热扎(曾为一比丘时,因破密乘戒而堕落,后来得到解脱。此人在《莲花生大师传记》中有广说)回忆起往世后,他作了一首悲哀忏文,其中说道:“骨肉若集等须弥,脓血若集如大海,宿业若积说不尽,辗转生死三界中,仍造无义唐捐事。” 此外,《亲友书》、《念住经》以及引导文中也广述了轮回的过患。如果能够阅览,则可从中了知。 举例来说:华杰比丘到了垂暮之年,仍旧十分懈怠,不能勤修善法。为了使他生起厌离之心,目犍连尊者将他带到海边。在那里有一座坚硬如石的骨架大山,高达七百由旬,已将太阳遮蔽,山的阴影映在大海中使海面成了漆黑一片。他们二位爬上这座山,越过山谷般的肋骨中间。这时,华杰比丘问目犍连尊者:“这座山是怎么形成的?”尊者说:“此山是你前世的骨架。”接着详细讲述起来:“远古时代,你曾是一位名叫法胜的国王。当时,一个人违犯了法律,大臣们将此事呈禀国王。国王正在忙着打牌玩乐琐事,就顺口说:‘依照我的法律处治吧!’众臣对照国法发现此人应处以死刑,于是就处死了他。国王打完牌后问属下:‘那个人犯了什么罪,如何处治的?’大臣们禀道:‘按陛下的旨意,已依法处死。’国王听后追悔莫及,说道:‘我杀了人,成了昏君,以后不想再执政了。’之后便流浪在山中。以此杀人之业,他死后在这个海中转为一条大鲸鱼,身体长达七百由旬。一旦它闭嘴入睡,就长达一百年不醒。当它苏醒时,万分饥饿,因而张开大口,结果海水流入它的口中也好似奔流的海洋一般。凡是造了恶业的大臣等众人都在它的身体中间转为小鲸鱼或寄生虫,并以它的体肉为食,它因此疼痛难忍,于是便在水晶山上蹭来蹭去,结果杀死了身上所有的含生,使海洋一百闻距以内的海水变成血红一片。那条鲸鱼千百年来不断感受这样的痛苦。死后尸体被海浪冲到这里,被烈日晒干,经过雨水淋湿,体肉全部掉尽,剩下的骨架就成了这座山。” 如果杀一个人也要感受这样的痛苦,那么以杀数多人之业而长期堕在地狱(所要感受的痛苦)就更不用说了。 愿我们对有如此漫长痛苦的轮回发自内心生起厌离。如今已获得了人身,并了知正法,此时此刻自己能够认清轮回,应当潇洒地说:“轮回,你安闲而住吧,从今以后我不再陪你,而要前往极乐世界。”必须向轮回挥手告别,否则,过去如水滴般的罪恶将来也要感受如海洋般的痛苦。 庚二、断除贪执: 设使人转人,受生老病死, 浊世违缘多,人天之安乐, 犹如杂毒食,愿毫无贪求。 尽管大多数人希求人生的安乐,但实际上也无有利益。即使可以从人转生为人,然而也要感受最初出生、中间衰老、末了病痛、最终死亡的无量痛苦,这些道理在前文中也已经讲述过。富裕者有谋财、守财、毁财等痛苦;贫穷者有无财、绝望、寻求的痛苦;高官有贪求高位、担忧下台的痛苦等等。无论转生为哪种人都无有安乐可言。 尤其是当今正值浊世,一切变化无常犹如野马翻身(因野马翻身十分迅速以此来比喻浊世一切变化无常)一样时间不定,遇到的常常是不行正法之人。例如,夕阳西下时猫头鹰会到处乱跑。同样,佛教接近隐没时,罪孽深重的丑陋人降生于世,饥馑、疾疫、刀兵的邪教日趋猖獗,安乐、幸福、正法的佛教日渐隐没。诚如邬金莲师说:“空中出现噩星时,偏执宗派起争论,地山发出恶声时,边地刀兵遍中土(藏地),不闻了义真教时,一地兴起一凶魔。”又说:“骤然改变装束时,边地众人皆入藏,饥疫刀兵泛滥时,众生唯有依靠山。”又说:“众生乱行罪业时,出现地震降雷雨,佛教寺宇内争时,边地军队入中土。边地汉人遍境时,藏地毫无自由也……”所指的就是时浊。此外,五毒十分粗大即烦恼浊;人寿短暂不定故为寿浊;具有严重邪见等为见浊;众生相续难以调化称为众生浊。在五浊更为猖獗的此时,无论考虑哪方面都只是生厌烦之处。 特别是(如今)处于佛教浊、众生浊之时,修法会遇到重重违缘,诚如(莲师)所说:“恶魔黑教兴盛时,修持正法违缘多。”阿底峡尊者也曾说过:“魔类擅长谄诳术,以财诱惑大贪者,以假法骗修行人,以自诩诱净戒者,以我慢欺有智者;以歌舞诱散乱者,以韶华诱诸多人,以妙饰诱众多人,以恶友敌骗多人……” 思维这些道理,似乎在如今这样的恶世中获得人身还不如贤劫时转为旁生。因此,我们务必要小心谨慎。 也许有人认为这种说法太过分了,不致于这么严重吧。 可是只说好话怎么能治病救人呢?看看这个时代,所有凡愚将痛苦执为安乐。如果稍微说一点真理,那么具有缘分者很容易对轮回生起厌离心。可见,人天的幸福安乐也像杂毒的食物一般,苦乐混杂在一起无法分开。所以,但愿我们对此没有丝毫的贪求,现在就完全放下。 食财亲友朋,无常如梦幻, 愿毫无贪恋。 其实,现在我们的家宅好似虫穴一般,按理来说没有什么舍不得的,可是恶业深重的人却像猪狗贪著不净物一样紧紧抓着不放。这些人真是可怜!我们看看大慈大悲导师释迦牟尼佛曾经如丢唾液般舍弃了王位的一切荣华富贵而成佛、邬金莲师也是放弃了继承父王恩扎布德的王位而获得金刚持果位等等前辈大德的行为吧!古代,新龙的一位长官害怕受害而抛弃家室迁往他乡。想到恶世诸如此类的痛苦及后世的痛苦,还有什么割舍不下的呢?请诸位深思。 此外,如果贪恋亲友们,则(死后)将在他们中转成魔鬼等,因此万万不要贪执解脱的怨敌(指亲友)。 倘若贪著饮食则(死后也会一直贪执着。)有关公案如下: 据说,雅多的寺庙中有一个老僧人,秋天时,他买了一腿肉,舍不得吃,一直藏在柴房里。他死后,其余的财产食物全部被布施了。可是每到晚上,人们就能看到有一腿肉被狗群追着在寺院里到处奔跑,之后又回到那位老僧人家里。当时正在闭关的华智仁波切说:“看来那里贮存着一腿肉,你们把它拿来烧焦烟作佛事。”这样一来也就相安无事了。 另有一个小孩夭折之后,一位具证上师为他作超度佛事时,这个小孩的神识一直往酥油桶里跑。上师对(眷属)说:“看看桶里有什么?”原来有一个别人给他(小孩)的烧饼,当上师把烧饼用来烧焦烟作回向以后,才超度了他。 贪著财产受用的相关公案: 往昔,鹿野苑有一位富裕施主,他通过作大量生意而赚得了七个金瓶,由于吝啬而将七个金瓶埋在地下。他死后转生为一条毒蛇守护着那些金瓶。最终那城市已空。那条蛇经历了许许多多次的死亡,又再度转生为蛇并缠绕在那些金瓶上,数万年之中不断转为金瓶旁边的蛇。终于有一天,它知道了自己因为贪著金子以致于投生为恶劣之身,由此生起厌离之心。于是它隐藏在路边的草丛中喊过路的一个人。那个人四处观瞧却什么也没发现。那条蛇又喊:“到我跟前来!”那人(发现了它,)说:“你是毒蛇,会害我的,我不敢过去。”毒蛇说:“我要是想害你,你不过来,我也能害你。”那人战战兢兢地过去了。毒蛇对他说:“我这儿有七个金瓶,请您带去供养僧众。”那人便将蛇装在箱子里带到僧众面前。用那些金子购买了鲜花和饮食而供养僧众,那条蛇也高高兴兴地抬起头来看,并且听闻了佛法。它死后转生到三十三天。那条蛇即是舍利子尊者的前世;那个人即是世尊的前世。 一位比丘贪著自己的钵盂,死后在钵中转生为一条蛇,眷属将此钵供养世尊。世尊擦拭钵盂时,里面的蛇嗔恼万分,蹿入森林里,口中燃起嗔恨之火将森林焚尽;它的神识被地狱烈火燃烧;那位比丘的尸体在尸陀林里被焚烧。由于贪执一个资具而于一日内燃起了三次大火。 据说,一位比丘贪著自己的一颗精美松耳石,死后转生为一只青蛙。它的四肢紧紧抱着那颗松耳石不让人取,死也不放。人们只好将它四脚朝天,向它身上倒开水,才拿到了那颗松耳石。 从前,哲蚌寺的一位僧人把自己所拥有的许多银币藏在墙缝里,他死后转生为一只蜘蛛在银子上走来走去,并发出“瑟瑟”声。隔壁的僧人们听到声音后,便去查看,(发现了银币和蜘蛛。)他们将银币和罪业深重的蜘蛛带到绕多上师前。上师说:“将它们交给某位屠夫(他是佛菩萨所化现的)。”那位屠夫一口吃了那只蜘蛛,弹一声响指将它超度了。 一位比丘因贪著法衣而转生成蛇。 萨巴施主的妻子长得十分漂亮,她与其他商人一起去海洲取宝时命绝身亡,死后因贪执自己肉身的美色而转为一条蛇,在她尸体的口鼻中钻来钻去。这是目犍连尊者亲眼所见的。贪执充满业惑不净物幻身的漂亮外皮有什么用呢?其实身体就像涂着美色的不净物或用绫罗绸缎包裹的荆棘一样。 一个牧童因贪著石簧(投石簧,蜂蝗石子带。毛绳中间成一小兜,放入石子,双折抡舞,乘势松其一端,将石抛出的工具),死后在床下转生成一条石簧蛇。 一位老人因贪著打火器(古代藏族所用的一种点火的工具,包括火绒、火石、火镰,一般糸于腰间的小袋子),死后转成一只乌龟(形似打火器),铁的两端分别刺入头部尾部。 有许多类似的公案。 贪著家畜死后转生为家畜之中的公案也为数不少: 从前舍卫城的一位贫穷施主因为贪著一头有背伤的牛,死后转生为牛背伤口中的一只小虫,随即便蚀食(伤口中的脓血)。每天它都要经历七次生死。 贪执财产受用是痛苦的根源,甚至在今生中也会遭殃:昔日世尊和阿难尊者去化缘,在路上看到了一个金瓶。世尊说:“这是一条毒蛇,它很快会散布毒气。”说完就离开了。正在那里割草的一位老人听到这话后想:应当去看看那条蛇在哪里。于是便去观瞧,结果看见了一个金瓶。他想:比丘们的毒蛇这么好看啊,被这样的蛇所缠也心甘情愿。于是他把金瓶带回家里。胜光王听说此事后开始追查,那位老人密而不说,差点儿被判处死刑。《因缘品》中也说:“愚者为财毁,不寻求来世,毁愿以贪欲,亦可毁自他。”又说:“如同手持黑蛇腰,将毁彼等非法者。” 贪执知心朋友们也是如此:往昔,一人与他人的妻子行邪YIN,结果被那个女人的丈夫杀死了。他的神识因贪恋那个女人而转生到她的胎中。经中说有些贪恋女人的人死后将转生为女人腹中的寄生虫。也有许多在好友中转生为恶魔。 除了善知识以外,轮回中没有助伴。律藏中说:“出生独自生,死亦独自死,独自受痛苦,轮回无友伴。”又云:“若未见凡愚,将恒时安乐。”因此,我们应当如尸体般舍弃好似怨敌一样的凡愚恶友。 身体、受用、眷属、亲朋好友全部被无常的四边所毁灭。无常四边是指生际必死,积际必尽,聚际必散,高际必堕。例如,胜光王是世间第五大王,也是佛教中的大施主。最后他因王位被太子篡夺而到处漂泊。路上,他饥饿难忍,便讨了一把萝卜来吃,又喝了冷水,结果消化不良而昏倒在路上,来来往往奔驰的马车溅得尘土飞扬,他的口中灌满了灰尘,最终呃逆而死去。 明年的此时自他所有人在何处谁也不知道,因此我们必须思维诸法无常、不定的道理。如寂天菩萨说:“一切皆无常,谁贪无常法。”不仅无常总有一天会到来,而且暂时的这些显现也无有实质,如梦如幻。经中说:“三有众生如梦境……”龙树菩萨也曾说:“诸法无常亦无我,无有依怙无可靠,轮回无实如芭蕉,汝当完全舍弃彼。” 思维此等道理后,但愿我们对任何事物也毫无贪执之心,从现在起就全然放下。 故乡属地宅,犹如梦境宅, 愿知不成实。 如果贪恋自己的故乡、归自己所属的领域,则将来会在这些地方转为小虫以上的含生。如若贪恋家宅,则如下面公案:往昔一个吝啬的老妇女由于吝啬而极为贪执财物及家室,她死后转为自家的一条母狗,它旧习复苏,日日夜夜担心有盗贼来,因此围着家宅保护。如今的大多数聪明的家犬肯定是自己父母家人等吝啬者的转世。所以,愿我们了知这些都如梦中的境域、家宅一样实际不成实有。可见,一切显现都是为愚痴无明大睡眠所遮的梦境。因此,具有智慧的人们对于无而明现的万事万物通过遣除四边执的理智去观察就会认识到一切皆无实义,从而远离贪执,这是解脱道的殊胜要诀。如龙树菩萨曾说:“如同某位绘画师,描绘恐怖罗刹像,彼像令自生畏惧,轮回患人亦复然。”三界轮回的一切显现的的确确无实有、是空性。自己如果心里常常思维“是无实、是空性”,对断除实执或多或少会有帮助,甚至对此仅生起(可能是无实空性的合理)怀疑也有很大的利益。如圣天论师说:“薄福于此法,都不生疑惑,若谁略生疑,亦能坏三有。” 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必须断除对任何事物的强烈贪执之心。经常串习并观想:我什么也不贪恋,一切都没有什么必要,这些无有恒常、无有稳固、无有实质、诱骗凡夫的虚幻法有什么用处呢?现在内心执著实有并贪执这些法,仅说临终时不贪著,则没有任何利益。 梦境中的神识要比白天的神识清晰。进一步说,中阴的神识要比临终的神识清明九倍,因此瞬间忆念立刻就会投生为低劣之身等。从即日起就要放下一切,专心意念观想往生极乐世界,在有生之年一直念念不忘,这一点相当重要,这也是往生(破瓦)法。对于我们这些没有修行境界的人来说,除此之外再没有能断绝中阴的其他教言了。或者说,尽管有(其他教言)但如果不实修,则临终结生的教言也无有比这更殊胜的。 己三、发愿往生极乐世界: 无解轮回海,如罪犯脱狱, 愿义无反顾,趋往极乐刹。 如是断绝贪执而往生极乐世界之理:对暂时难以解脱用否定词,愿罪业深重的人离开漫长无有解脱之期犹如鲸鱼所居处——恐怖大海般的轮回,就像重罪的囚犯从牢狱中解脱出来一样,义无反顾地趋向西方极乐世界。逃脱监狱的囚犯因畏惧刑法、牢狱的痛苦而不愿回头看一眼。同样,如果想到上述轮回的过患则也不愿意再回顾。 所谓的回顾,是指贪恋世间的资具等。例如,曾有一位上师,他在前往清净刹土时听到僧人们在弹奏他那精美的乐器,于是他回头一看,结果投生为恶魔。 愿断诸贪执,如鹫脱网罗, 瞬间便越过,向西方空中, 无量世界刹,诣至极乐国。 所以,愿我们彻底断绝一切贪执后,犹如鹰鹫从网罗中解脱出来,又如鹅王飞翔或白绫被风吹动一样,中阴神识如急掣之风一般,向西方的虚空中瞬间便越过无量世间界,到达极乐刹土。譬如,虽然徒步行路十分遥远,但是内心刹那便可意念。同样,无有阻碍的中阴意生身被善业之风所吹,以愿力相迎,再加上信心欢喜心的推动,无需经过长途跋涉的艰辛(顷刻就可往生到极乐世界)。 己四(发愿往生后所获之功德)分五:一、愿获得妙相随好身;二、愿断除疑障;三、愿得授记闻佛法;四、愿赴其他清净刹;五、愿游不清净刹土。 庚一、愿获得妙相随好身: 愿面见彼刹,住世无量光, 净除诸罪障。四生中最胜, 莲花蕊中生,愿得化身生, 刹那身圆满,愿获相随好。 愿刚一往生到极乐刹土便立即面见于彼刹中住世的阿弥陀佛尊颜,如同昔日珍珠鬘公主朝拜世尊的画像结果摧毁了见断(证得见道时所断除之障碍)一样净除恶趣之因等一地的所有罪障。 如果依靠现在的这个凡夫身份修持往生极乐世界的四因,即生不需要得地。《宝性论》等论中说:死时若是大资粮道者,则面见佛陀尊颜、闻佛语后得见道。佛经中也说:“即使以愿力和善业力得以往生极乐世界,但罪业深重者,于八万年期间,听闻阿弥陀佛宣讲正法,却不解其义,仅能见佛光,而不得亲见佛真身,也得不到佛光照射。尔后净除罪障,方能见其颜、知法义、得授记。”这里所讲的和下文中“于莲花中降生后不得面见佛陀”等道理,可以证明凡夫能往生极乐世界的说法。《佛说大阿弥陀经》中说:“我作佛时,十方无央数世界诸天人民,闻我名号,烧香散花燃灯悬缯,饮食沙门起立塔寺,斋戒清净益作诸善,一心系念于我,虽止于一昼夜不绝,亦必生我刹,不得是愿终不作佛。我作佛时,十方无央数世界诸天人民,至心信乐欲生我刹,十声念我名号必遂来生,惟除五逆诽谤正法,不得是愿终不作佛。”这是阿弥陀佛的发愿力所致。若是罪障深重者及有怀疑者,则不得面见阿弥陀佛,当面见佛陀时就会净除业障。 化生、胎生、湿生、卵生四生之中最殊胜的是化生,因为对自己及父母无害的缘故。化生也有许多种,其中在莲花中化生最为殊胜。因此,愿我们在珍宝莲花的花蕊中仅以意幻便得以化生。如同在中阴界时想要入胎投生即能入胎一样,专心希求于极乐世界莲花中化生,这一点极其重要。化生不需要像胎生那样漫长,刹那间整个身体全部圆满,但愿获得具足妙相随好的殊胜身体。 庚二、愿断除疑障: 因疑不往生,于五百年中, 虽具乐受用,听闻佛语声, 然花不绽放,延误见佛颜, 愿我无此过,往生花即开。 此外,智慧浅薄、具有贪执、寻思、分别之人会想:到底能不能往生呢?即怀有疑虑、三心二意的人尽管以修持(往生极乐世界)四因之力可以往生彼刹,但因为怀疑之障将于五百年中住在莲花里,并且认为(莲花)是一个乐园和无量宫,虽然具足安乐受用而无有粗大的痛苦,可实际上这里(莲花中)也是一个珍宝牢狱。虽说能够听到佛的法语声,而在此期间莲花不绽放,因此有既延误面见阿弥陀佛和诸菩萨的尊颜又延误听闻浩瀚妙法及修持广大善行等的过失。倘若自己、他人毫无怀疑地修持四因,则不可能出现此类过患。愿自他不出现这类过失,往生极乐世界后,莲花立即开放,面见阿弥陀佛具足妙相随好的尊颜。经中说:“弥勒菩萨请问世尊:‘我见彼刹有些众生住于莲花中,有些于莲花上金刚跏趺而坐,其因为何?’世尊答言:‘前者怀有疑心修持善法发愿往生,后者无有怀疑修持善法故……’宣说了诸多喻义。这种过失也是由于对佛语不诚信而导致的,具有坚定信心的人不会出现此类过失。 因此,(我们平时)也要这样发愿:愿我们诚信佛语。一般来说,佛语有了义、不了义的各种差别,然而,如果寻思观察此等往生法门了义、不了义则不能获得成就。如颂云:“分别观察寻思者,彼将远离诸悉地。”纵有虚空成为有实法、日月坠于地上的可能,但阿弥陀佛的愿力及佛语何时也不可能欺惑我们。对于佛陀智慧力所洞悉之义,声闻、缘觉阿罗汉也不能了知。虽然我们自己不知道能否往生极乐世界等,可是佛陀不可能不知晓,因此我们应以佛陀的遍知智慧作证,遣除犹豫不决的心理而修持往生极乐世界的四因。如寂天菩萨说:“牟尼无欺言,奉行必获益。” 佛陀宣说极乐刹土庄严时,阿难尊者说:“世尊,我对彼刹无有疑惑、怀疑、犹豫,我为了遣除未来众生之疑惑、怀疑、犹豫而向如来请问此义。”对此我们应当诚信。 愿见无量光,以福力神变, 手掌中放出,不可思供云, 愿供佛眷属。 愿我们一到佛陀面前便以如今修持四因的福德力及佛陀的发愿力加持而生的神变力,从双手掌心放射出不可思议的所欲供云供养阿弥陀佛及其眷属。 如今极乐法会中,作供养时,不是两手空空,而是尽力供养,到那时(往生极乐世界后)只要意念手中就会出现供品。依靠这样的神变和福德力也可前往其他刹土而积累广大福德。 庚三、愿得授记闻佛法: 尔时愿如来,展右手摸顶, 得菩提授记。闻深广法已, 愿熟解自续。 获得八地时,如来伸出他那由百种福德而成象鼻般的右手为我摸顶并说:“善男子,你于未来某时某地成佛,佛号某某。”愿获得殊胜大菩提的授记。 一旦听闻到甚深空性、广大六度万行等无量法门后,愿成熟、解脱自相续。我们从现在开始听闻一句法义而生起一刹那信心也要成熟这个坚固的相续,想方设法使自心相续脱离邪见等粗重的烦恼。到那时听闻法要同时就可成熟解脱心相续。 愿佛二长子,观音大势至, 加持并摄受。 此外,愿佛陀的主要二大长子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也以正法加持我相续,并以大慈大悲心摄受我。 每日中十方,无量佛菩萨, 供养无量光,莅观彼刹时, 愿承侍彼等,获得法甘露。 每日中,十方的无量佛菩萨以愿力为供养阿弥陀佛、参观极乐世界而光临时,愿我也供养承侍他们,并在其前获得正法甘露。如经云:“为拜导师无量光,圆满佛陀及菩萨,从恒河沙数佛刹,前往极乐世界也。” 庚四、愿赴其他清净刹: 以无碍神变,愿上午前赴, 现喜具德刹,妙圆密严刹。 获得一地时具有一刹那现见一百刹土、面见一百尊佛等无碍神变,愿以此神变力于上午时前往东方现喜刹土、南方具德刹土、北方事业妙圆刹土、中部密严刹土,(加上极乐世界本身)即五部佛刹。 不动宝生佛,不空毗卢佛, 求灌顶加持,受戒作广供, 傍晚无艰难,返回极乐国。 向那些刹土中安住的不动佛、宝生佛、不空成就佛、毗卢遮那佛等五部佛及诸菩萨请求金刚乘的灌顶、加持、戒律等显密数多法要,为表酬谢以众多供品供养他们,在傍晚时分毫无艰难地返回自己的住处——极乐国土。 普陀杨柳宫,邬金妙拂洲, 十亿化身刹,愿见观世音, 度母金刚手,莲师十亿尊。 此外,位于南方的普陀山、东北的杨柳宫、西南妙拂洲中的铜色吉祥山、西方邬金空行刹等百俱胝(十亿)度化众生的化身刹土中安住着观世音菩萨、至尊度母、金刚手及莲师等百俱胝主尊。 奉如海供品,求灌顶深教, 速直返自刹。 愿我们能面见这些菩萨并奉献内外密如海的供品,请求法相因乘的法门及金刚乘的共与不共灌顶、甚深教言,之后依靠佛陀的加持力和自己的神变力,无有阻碍迅速地返回自己居住的极乐世界。经中说:“以神变力游众刹,供养数俱胝佛陀,于善逝前作供养,傍晚返回极乐刹。”并非见到的只是化身刹土及化身而根本见不到报身,因为获得一地以后也有相应见到报身等的种种情况。 实际上,极乐世界没有日月、星辰、昼夜等名词,只是以佛的智慧安立为昼夜、年月等。虽然没有昼夜的差别,但根据莲花开闭、鸟儿是否鸣叫等也可区分白天、夜晚。极乐世界的上午、下午、年、劫等是以佛的遍知智慧而说的,按照人间昼夜来计算,我们此世间的一劫等同于极乐世界的一天。 庚五、愿游不清净刹土: 愿天眼明见,生前友侍徒, 加持并护佑,亡时接彼刹。 愿那时以清净无垢的天眼明晰见到现在与自己有法缘、未破誓言等遗留下的亲友、侍者、弟子等,保护他们免遭违缘逆境,使之具足顺缘,并以等持等加持他们的相续,待他们命终时再接引到极乐世界。以此(前面提到的众生)为主,发愿饶益不清净的一切众生。如《普贤行愿品》中云:“彼佛众会咸清净,我时于胜莲华生,亲睹如来无量光,现前授我菩提记,蒙彼如来授记已,化身无数百俱胝,智力广大遍十方,普利一切众生界。”这些道理在下文中也有提及。圣者龙树菩萨、萨迦法王根嘎酿波等印藏新旧派的诸多大成就者,如今都住在极乐世界,我们也应当精勤追随他们。 贤劫一大劫,极乐刹一日, 无数劫无死,愿恒住彼刹。 此贤劫中的一大劫相当于极乐世界的一天。愿于以此计算的无数无量劫中连死亡之声也不复存在、恒时在极乐世界具足妙身而安住,当然这里不包括依愿力显示死亡。 弥勒至胜解,贤劫诸佛陀, 降临此刹时,以神变诣此, 供佛闻正法,尔后愿无碍, 返回极乐刹。 未来从怙主弥勒佛到胜解佛之间贤劫殊胜的导师千佛等降临(出世)于此娑婆世界时,愿自己也以神变力来到此世间,供养这些佛陀,并在转法轮的佛陀前听闻正法,之后再以无碍神通返回极乐世界。 前文中已大量引经据典。 所以说,从现在起必须精进积累资粮,发清净愿。若等待以后死亡时指望一位上师,那位上师也要依靠阿弥陀佛,再看能否将死者引到极乐世界,除此之外别无他法。而到那时,(这样往生)是极为困难的,诚如邬金莲花生大士说:“神识未离肉身勤行法,灵牌之上灌顶时已迟,意识漂泊中阴如愚狗,彼时引导善趣有困难。” 通常而言,虽有发愿能否得以实现要根据贤劫恶劫的说法,但是发愿能得实现之因主要是观待积累福德资粮,所以具有福德的人可以实现一切所愿。如颂云:“具有福德者,成办诸所愿。”尤其是,发愿往生极乐世界完全依靠自己的信愿与阿弥陀佛如今已得实现的诸多宿愿力,如果这二种愿力和合,那么很容易成办所愿(往生极乐世界)。 若有微乎其微的有漏善根,则发恶愿也很容易实现:往昔,一个叫能空的年青人被许多军兵杀害,临死时他发了恶愿,以他曾供养舍利子尊者斋食的善业力,恶愿成熟,结果他转成了一个牧区的黑夜叉。 邬金莲师、静命堪布、国王赤松德赞昔日修道时,建造夏绒卡绣佛塔过程中一头运土的公黄牛因发恶愿而投生为朗达玛国王。 一位名叫德巴的施主有一位阿罗汉哥哥名为近部。那位阿罗汉在家时曾与德巴的妻子作过邪YIN。德巴一直怀恨在心,又有女人从中挑拨。于是,德巴给了一个猎人五百两黄金让他杀死那位阿罗汉。那个猎人不敢去杀,结果放毒箭射中了德巴。德巴临死时想:一定是近部施计杀了我,愿我死后杀死他。因为发了这样的恶愿,他死后在近部住所门下转成一条蛇,近部尊者开门时将它夹死,又在门框上转成一条蛇,不久又丧命。后来在凳子下面转成一条蛇,结果又被凳腿压死了。之后在上方(天棚)的绿板中转成蛇。(这条蛇)落到正在坐禅的近部阿罗汉身上,致使他的身体裂成百瓣而圆寂。 另有一位软弱的老僧人经常受到众人的欺凌,后来他念诵了七亿遍玛哈噶拉心咒,临终时发恶愿说:“我今生被众人欺负,但愿我来世投生为具有势力(慑服一切)之人。”后来他转生为新龙暴君滚波南加(他一生中残杀很多人)。这是多哲钦尊者讲述的。 据说东方有位大官名叫瓦多,他与革蒙的蒋扬夏巴结仇多年,争斗不休,最后蒋扬夏巴也未能制服瓦多。瓦多死后,他的盲眼儿子瓦龙继续与蒋扬夏巴作战,最终瓦龙失败了。后来瓦龙念诵了两亿观音心咒,因临终时发恶愿而转生为一个恶魔,在革蒙兴妖作怪。诸如此类的公案多之又多。 因此,即使做成一件善事也要发善愿,正确回向,万万不能作颠倒回向。 此极乐愿文是因易修、果易成的稀有捷道。当今的人们都能够修持此四因,只要修持,那么任何人往生极乐世界也不会有困难。往生后,无论如何下劣的人再不可能由业力牵引堕入恶趣,因为依靠阿弥陀佛强有力的发愿,最终只会成佛而不会退转。因此,希望大家对此不要寻思观察,否则会断绝随行别人的疑惑者和具信心者的资粮,危险性极大。 一般来说,只有得地以上的圣者才能往生报身刹土。化身刹土中也有诸如五浊泛滥、器情世界十分衰败的刹土,此类刹土,虽然容易往生,但因为这些刹土是业力之地,所以很容易退转。有些清净化身刹土中遍布着大菩萨等器情世界十分圆满,因此除了得地菩萨以外,其他人很难往生于此。 对于极乐世界来说,仅仅依靠积累修持四因的资粮及阿弥陀佛的愿力也很容易往生。对某一(刹土)有信心就容易修成。修此法的人们都是对极乐世界有极大信心的,甚至在家人互相问好也说:“愿你往生极乐世界。(相当于汉传佛教常用的口语“阿弥陀佛”)”如《普贤行愿品》说:“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我即往生彼国已,现前成就此大愿。”这是相互祝福的吉祥缘起,也是佛陀的加持力。如《入行论》中云:“犹于乌云暗夜中,刹那闪电极明亮,如是因佛威德力,世人暂萌修福意。”哪怕是念诵一句观音心咒的善根也应当诚心发愿:“愿自他一切众生往生极乐世界。”从胜解行地到佛果之间的一切修法均可包括在《普贤行愿品》中。其中,初学者也应发愿依靠凡夫身份修持往生极乐世界之因,往生后现前成就一切所愿。 戊二(思维刹土功德而发愿)分二:一、总说;二、别说。 己一、总说: 八百一十万俱胝,那由他佛之佛刹, 功德庄严皆合一,愿生胜过诸刹土, 无上殊胜极乐刹。 往昔,世自在王如来在俱胝年中为法藏比丘宣说八百一十万俱胝那由他佛的所有佛刹之一切功德庄严。法藏比丘也都铭记于心,在五劫中观想,并将所有刹土的庄严功德合而为一,发愿受持胜过其他一切刹土、圆满殊胜、至高无上的刹土。之后他在多生累劫中积累资粮,圆满修成刹土,就是如今得以现前的极乐世界,愿我们往生彼刹。即使对于此刹土微小的殊胜功德,若加以广说,则佛陀于数劫中也说之不尽。在这里是为了令大家心生欢喜、积累资粮而简明扼要地作了说明。 己二(别说)分二:一、器世界之功德;二、情世界之功德。 庚一分三:一、大地之功德;二、妙树之功德;三、水与花之功德。 辛一、大地之功德: 珍宝大地平如掌,宽敞明亮光闪闪, 压陷抬反富弹性,愿生轻滑舒适刹。 在极乐世界,由许多珍宝组成的大地无有高低不平之处,而是平坦宛如少女的手掌。无论从何处观看都毫无凹凸,面积极其广大,无边无垠,无有垢染十分明净,并且以珍宝自身的光芒及阿弥陀佛身体的光芒照射在地上面而闪闪发光。又不是像石头一样坚硬,一落脚则会陷下四指深,抬足则完全反弹回来,极为柔软,脚一接触就会产生无比的舒适感,犹如丝绸的软垫一般所触十分光滑,无有沉重感而是极其轻柔,愿我们往生彼刹。 想到我们现在所在器情粗糙、痛苦自性的这个不清净刹土后生起厌烦心,观想寂乐功德之自性的极乐世界后生起无比欢喜心,以强烈希求心发愿往生,这一点十分重要。 辛二、妙树之功德: 众宝所成如意树,树叶锦缎珍果饰, 彼上幻鸟出妙音,鸣唱深广妙法音。 愿生极为稀有刹。 在极乐世界,每一珍宝树木都是色彩缤纷,每一颗树木全是由金根、银干、琉璃枝、水晶叶、冰珠石瓣、红珍珠花、玛瑙果实七宝而成。有些是由一种珍宝组成或者两种、三种等珍宝而成,各不相同。此类树也是依靠阿弥陀佛的福德力和自己所积的福德力所致的增上果,能如愿满足自己心中所想的一切所需。宝树的边缘由许许多多的罗树(达拉树)围绕,由树叶冠冕等各种珍宝饰品和上品锦缎、种种果实及众多珍宝璎珞严饰。树上有不是恶趣旁生而是阿弥陀佛幻化的各种鸟类,如好声鸟、布谷鸟、杜鹃、鹦鹉等,有如海螺般纯白、如松石般碧蓝、如珊瑚般鲜红等各种颜色,令人见而悦意。他们发出如琵琶声般悦耳的妙音,令人一听便心神安谧。鸣唱深广的妙法歌,赞颂三宝的功德等,传出各种各样的声音,从而刹那间可息灭心中的迷乱分别念,产生无比安乐的感受等。所以,愿我们往生到如此极为稀有的刹土中。 辛三、水与花之功德: 众具八支香水河,如是甘露诸浴池, 七宝阶梯宝砖围,芳香莲花具果实, 莲花散射无量光,光端严饰化身佛, 愿生极其稀奇刹。 在极乐世界,由于天树达玛拉、沉香、汉香、蛇心栴檀等香树的树根浸在水中而使河水妙香扑鼻,又因为遍布金沙而远离泥垢,悄无声息地缓缓流淌,具足本性清凉、味甘美、形相轻、所触柔软、无垢(无臭)、色净、若饮不伤腹、不损喉八种功德的众多河流被千姿百态的鲜花掩映,中间有天鹅、黄鸭、丹顶鹤等竞相嬉戏。那些水深达十由旬,面宽从百由旬到千由旬之间。同样,甘露自性的诸浴池也是由七宝阶梯及红珍珠等宝砖围绕;可顺利进入其内,只要沐浴一次,自相续中便可生起殊胜禅定。浴池的外面四周到处遍布着天界的青莲花、莲花、睡莲、白莲等具有芳香果实的鲜花,面积可达一由旬等。所有莲花都放射出无量光芒,每一光端都有无数化身佛严饰,他们前往佛未出世的其他刹土中饶益众生。因此,愿我们往生具足极其稀奇美景的极乐刹土。 庚二、情世界之功德: 无八无暇恶趣声,病魔烦恼三五毒, 怨敌贫乏战争等,彼刹未闻诸痛苦, 愿生极其安乐刹。 在极乐世界,连八无暇、三恶趣的名声也不会听到,更何况说真正感受那些痛苦呢?既没有贪心等三毒、五毒烦恼,也没有由烦恼引起的杀生等恶业。在此刹土中,因集谛业惑产生的四病患、八万男女魔、盗窃掠夺的怨敌、财食贫困缺乏、相互发生战争砍杀等一切痛苦的名声也不曾听过,更何况说真正出现呢?愿我们往生如此极其安乐的刹土。 无有女人无胎生,皆由莲花苞中生, 诸身无别金黄色,顶髻等相随好饰, 五眼六通悉具足,愿生无量功德刹。 在极乐世界,甚至连恶业所感的女人名称也不存在,没有从不净母胎中降生的,凡是生就是由莲花苞中化生,并且所有的身体无有大小、美丑等差别,一律具足金黄色,由头上顶髻等妙相随好严饰,因为具备神境通、天眼通、天耳通、宿命通、他心通、神足通六通,所以一刹那间便可前往俱胝那由他刹土,现见一切刹土,听闻那里的一切粗细声音,了知那里一切众生的心相续。具足肉眼、天眼、慧眼、法眼、相似的佛眼五眼,而无有自他之想,并具有慈爱、怜悯一切众生的慈悲心及陀罗尼辩才等如海的智慧,因为禅定获得自在使得内心犹如山王一般等等功德无量无边。愿我们往生具足无量功德的刹土。在此对五眼的功德并没有引用教证来说明。 自然众宝无量宫,所欲受用意念生, 无勤任运所需成,无有你我无我执, 所欲供云手掌生,行持无上大乘法, 愿生诸乐之源刹。 在极乐世界,有不是通过辛勤劳作建造而是由福德力自然显现、由各种珍宝组成的成百上千层殿宇所严饰的无量宫,衣物、饰品等一切所欲受用也仅以意念便可出现,不需勤作,一切所需任运自成,令人心满意足,而且既不存在“你的我的”之说,也无有人我执、法我执。因此,理所应当对现今我们所拥有的、需要历尽积累守护增长痛苦的家室及财物等生起厌离心,而发愿往生极乐世界。在那里,所需要的一切供云,只要心里一想便出现在掌中,一刹那也能积累广大的福德资粮。而在这里(娑婆世界中)虽然想要积累福德,但因为往昔的业力所致供品极其乏少。在极乐世界没有任何扶亲灭敌、经商务农等事,所有眷属全部是享用无上大乘正法者。《白莲花经》中说:“(极乐刹土)无有声闻缘觉。”《弥陀经》中也说:“净除声闻。”在极乐世界中无有堕入寂灭一边的声闻缘觉,遍满变为大菩萨的声闻阿罗汉及一来大菩萨(指一生中成佛的菩萨)。这里并不存在意想不到的死堕等。因此,愿我们往生于身心安乐、一切功德之源的极乐世界。 香风普降妙花雨,诸树河莲中恒生, 悦意色声香味触,受用以及供云聚, 虽无女人众化身,供养天女恒时供。 此外,上午从四方飘来的香气芬芳的风吹动那些树木时,就会降下相当于站立七人身量许的妙花雨,令人舒心悦意。以前枯萎的花被风一扫而空,鲜花又如前一样铺遍大地,昼夜各降三次花雨。中间也有由大地功德严饰、赏心悦目的寂静处。 所有树木、莲花、河流中,恒时生出悦意而美丽的色法、动听的声音、芬芳的香气、甘美的味道、柔软的所触等一切受用供云。虽然在此无有不清净的女人,但却有佛陀幻化的天子天女众和七千七千等许许多多的供养天女,她们时时以各种供品供养每一位菩萨。 欲安住时无量宫,欲睡眠时妙宝座, 具众锦缎被垫枕。 想安住时,只要心里意念便可出现珍宝无量殿;想睡觉时,只要心里意念就会出现美妙的珍宝座,上面有天界棉布等色彩斑斓、层层丝绸锦缎的被垫枕等卧具。 鸟树河流乐器等,欲闻时出妙法音, 不欲之时即不闻, 想听声音的时候,幻化的百灵鸟(梵语为迦兰陀鸟)等鸟类的鸣唱、树被风吹动的声音、河流的妙音以及空中天人的乐器等都会发出宣说三宝、十地、十波罗蜜多等妙法的音声。听后不离随念。假设想入定坐禅等而不想听声,则任何声音也不会传入耳中。 彼等甘露池溪流,冷暖适度随所欲, 愿生如意所成刹。 那些甘露、池塘、河流也是随自己的意愿想热就热,想凉就凉,沐浴时水仅仅没过身体等,水的多少也随各自的要求而现。愿我们往生于一切称心如意的极乐刹土。 戊三、思维主尊功德而发愿: 彼刹阿弥陀佛尊,住无数劫不涅槃, 愿于此间承侍彼。 在此极乐世界,圆满正等觉阿弥陀佛的寿量无法衡量,于不可思议的无数劫中不趣涅槃而住世。愿我们于此期间在佛陀身边恭敬承侍。 一旦佛陀趣涅槃,二恒河沙数劫中, 教法住世之时期,不离补处观世音, 愿于期间持正法。 因为极乐世界是殊胜化身刹土,所以有朝一日阿弥陀佛色身会示现趋入寂灭的法身界中,之后其教法证法在二恒河沙数劫中住世,尔时阿弥陀佛的继承人是法太子观世音菩萨,愿我不离他左右并能于此期间继承、护持、弘扬教法证法。 黄昏法没次黎明,观音现前成正觉, 尔后彼佛名号为,胜光妙聚王如来, 愿供奉彼闻正法,寿量六百六十万, 俱胝那由他劫久,愿恒恭敬承侍彼, 不忘总持受持法。 当(阿弥陀佛的教法、证法)住世期圆满时,在黄昏时分其佛教正法隐没,到了次日黎明之时,法太子观世音菩萨现前成佛,佛号胜光妙聚王。尔时,愿我供养、侍奉他并在其前听闻、受持、宣扬正法。胜光妙聚王佛寿量长达六百六十万俱胝那由他劫之久。愿我那时恒常恭敬承侍供养他,并能以不忘陀罗尼(总持)受持一切正法。现在我们绝不能对他人讲法制造违缘而要提供顺缘。如果自己也能铭记此《极乐愿文》及一句以上的法义,那么未来就会获得不忘陀罗尼。 涅槃之后彼教法,住世六亿三十万, 俱胝劫间持正法,愿恒不离大势至。 尔后大势至成佛,佛号坚德宝聚王, 寿量教法等观音,愿于期间恒承侍, 供品供养持诸法。 彼佛(胜光妙聚王佛)示现涅槃后,其教法住世六亿三十万俱胝劫,愿我能在此期间受持一切正法并且恒时不离其继承人大势至菩萨。尔后,大势至菩萨成佛,佛号坚德宝聚王,他的寿量教法(住世期)全部与观世音菩萨相同,愿我于此期间也能恒时承侍供养彼佛(坚德宝聚王佛)并受持佛教一切正法。这些在《大悲白莲经》中有广述,若有兴趣可参阅。 戊四、发愿自己最终成佛: 愿我寿命尽立即,于彼刹或他净刹, 获得无上正等觉。 祈愿我住在极乐世界的寿命一旦完结之时,以先前圆满的福慧资粮,立即在极乐世界或其他清净刹土中获得无上圆满正等觉果位。 成佛后如无量光,仅闻名号熟解众, 化身无数引众生,无勤任运利有情。 成佛之后也与怙主阿陀弥佛一样,具有众生仅闻我名号就能成熟解脱相续、不可思议的功德与智慧,以幻化出无数化身引导十方众生等不可思议的大悲事业,无勤之中恒时以周遍任运的方式饶益无量无边的有情。 这以上已宣说了往生极乐世界的第四因——回向及发愿。 见此痛苦轮回牢狱已,深深生起厌离善缘众, 若以喜心向往清净刹,愿佛对此心愿作证人。 第四因——发清净愿终
---------------------------------------------------------------------------------------------------------------- 更多索达吉堪布佛学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