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了法法师:佛说梵网经菩萨戒本释义1 |
 
佛说梵网经菩萨戒本释义1 了法法师简介 释了法 一九五三年生,浙江乐清市人。现为福建省佛教协会常务理事,厦门市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主任,闽南佛学院院务委员会副主任,厦门市南普陀寺西堂,闽南佛学院图书馆馆长。 自幼喜爱佛学,志心向佛,于一九八0年在浙江宁波天童禅寺出家,一九八一年来福建厦门佛教养正院,闽南佛学院求学。一九八五年担任厦门市佛教协会副秘书长,此后担任过闽南佛学院教务长,厦门南普陀寺监院、堂主、首座等职。曾当选为厦门市第十届人大代表,市人大侨务外事委员会委员,厦门市海外联谊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 自从任教闽南佛学院开始,于《闽南佛学院学报》、《法音》等刊物上发表了《太虚大师僧教育的宏图与实践》、《关于当前僧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等十几篇文章,阐述了对佛教思想及教学的认识和观点。 业余爱好书画,于一九九九年,国画作品《太虚大师法相》入选福建省民族、宗教界《爱我中华·喜迎澳门回归》书画展,获得福建省民族事务委员会、福建省宗教事务局,特颁发荣誉证书。二000年国画作品《太平盛事欢喜无量》入选《遵厦秋韵》书画联展。 一九九0年九月被福建省宗教事务局评为省先进教师,一九九一年十二月“在开展宗教界为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中”被厦门市宗教事务局,评为先进个人。一九九九年九月,被厦门市宗教事务局,评为厦门经济特区建设作贡献先进个人。曾多次被闽南佛学院评为优秀授课法师。 曾多次应邀赴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美国、台湾、香港等地区参加佛教法务弘法活动。二00三年春赴泰国为中国佛牙舍利赴泰瞻礼护法三团团长。 著作有《梵网经菩萨戒本释义》、《四分律比丘戒本略释》、《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菩提心声》、《书画集》即将出版。 序 《梵网经》者,史载於弘始三年,秦主姚兴,诏天竺法师鸠摩罗什,在长安草堂寺,集义学沙门三千余僧,参定大小二乘五十余部。唯《梵网经》最后诵出,专明菩萨行地。当时,道融道影三百余人,受菩萨戒,各诵此品,以为心首。及乎隋代,天台智顗大师撰《梵网经菩萨戒义疏》,特加讲演弘扬。从此,斯经被视为大乘菩萨戒律而受重视。唐代贤首国师法藏著《梵网经菩萨戒本疏》,於是《梵网经》成为汉地传授菩萨戒最有权威之典籍,并为大乘各宗所通用。 僧肇曰:“夫《梵网经》者,盖是万法之玄宗,众经之要旨。”“如来权教,虽复无量,所言要趣,莫不以此为指南之说。”太贤云:“梵者能净之义,网者摄有情义。谓此经者,乃至有顶生死大海拘持有情,终致无上寂灭之岸,无尽饶益诸饥渴类,如世网故。”“如梵主网,孔多网一,法王戒法,当知亦尔,虽尘沙门,终归一道。万行一门,所谓得意,得意而行,皆称法性,是故从喻,名《梵网经》。 然则《梵网经》高则高矣,当今末世,是否对机?有人对经内轻垢罪第十六、廿六、四十四等条中“烧身臂指,供养诸佛”,“乃至饿虎狼狮子一切饿鬼,悉应舍身肉手足而供养之”,“割自身肉卖,供给所须”,“剥皮为纸,刺血为墨,以髓为水,析骨为笔,书写佛戒”等等,认为初发心者无法随行,视为畏途,不切实际。然《发隐》云:“言如法为说一切苦行,是举义以示彼,言菩萨行应当如此,非必舍身以供彼也。”《合注》:“先为说此如法苦行,以大其心志,坚其誓愿,然后一一次第为说正法。”又屡说为“举重况轻”,非必行此也。 迄今,藏地菩萨行等经论译出,则更为暸然矣。如《入中论颂》:“虽施身肉仍殷重,此因能比不现见。”谓由达空故,虽施身肉,亦无恐惧痛苦犹豫等事,仍殷重爱乐行施。《菩提道次第略论释》:“菩萨大悲成就,已证空性,施身肉时如斫莎拉(药)树,无所痛苦。若在凡夫未证空性,则应观施缘是否助发大悲,非助发大悲,则不应施。”《菩提道次第广论》:“菩萨身等虽已至心先施有情,然乃至未广大悲意乐,不厌乞求肉等难行,纵有求者亦不应舍。《集学论》云:‘由何能令精进厌患?谓由少力而持重物,或由长夜而发精进,或由胜解尚未成熟而行难行。’如施肉等,此虽将身已施有情,然於非时,惟应遮止不令现行。若不尔者,能使菩萨厌诸有情,由此失坏菩提心种,故即失坏极大果聚。是故《圣虚空库经》云:‘非时欲行,是名魔业。’”如是则何时应舍,何时不应舍既已完全明确了然,更不应再於《梵网经》作任何非分之疑难矣。《梵网经菩萨戒》如王道大路,通行无阻也。汉地佛子,能断食肉及葱蒜等之慈悲高尚品德,亦皆与此经之影响有莫大之关系焉。 兹有了法法师,持戒精严,勤进好学,能於宗派不拘管见,於佛所说大小显密,犹如食蜜。在闽南佛学院教学时,屡次被评为先进优秀教师。尤其提倡戒学,除著有《四分律比丘戒本略释》外,又弘扬大乘菩萨戒律,作此《佛说梵网经菩萨戒本释义》,极其能得佛陀说法之心要,曷胜随喜,爰乐为之序。 释迦如来教下比丘智敏 甲申腊月 佛说梵网经菩萨戒本释义 释义目次 了法编写 甲一、略说梵网经菩萨戒本 甲二、经题略释 甲一、略说梵网经菩萨戒本 《梵网经》与《华严经》同属大乘经典,如据梵文完全译出,则有一百十二卷,六十一品。鸠摩罗什三藏法师于公元四百年左右,在长安译出诸经、论、律藏。当时秦王姚兴乞受菩萨大戒,仅闻知有《梵网经》,而没有翻译弘传。 相传什公凭记忆口诵,道融笔受,译出《梵网经》中的第十品。可惜的是译出《梵网经菩萨心地戒品》以后,经文词句还未来得及修改润色,什公就示现圆寂了。幸好当时什公门下的道融、道颖等三百余人欢喜读诵《梵网经菩萨心地戒品》,于是即依此下半品为秦王姚兴传受菩萨大戒,并且还抄写了八十一部《梵网经菩萨心地戒品》流通于世间。 现在藏经中所称之《梵网经》,即是此《梵网经菩萨心地品》,又名《梵网经菩萨心地戒品》。此品又分上、下卷。上卷为释迦世尊于第四禅天,接引大众到莲花台藏世界紫金刚光明宫中,台上卢舍那佛先后对千百之释迦及华光王大智明诸菩萨,广说十住等三十心及十地之法门。其说者、受者皆是圣人。下卷为释迦世尊受持卢舍那佛说心地法门以后,从莲花藏世界来到娑婆世界,十处示现成佛说法后,在阎浮提菩提树下,说卢舍那佛所开示的十重四十八轻之菩萨戒法。此戒法即是三聚净戒:摄律仪戒、摄善法戒、摄饶益有情戒。因此,而对下卷称为菩萨戒经。自天台智者大师与贤首法藏大师皆未为上卷作疏,而专疏此下卷,定名《梵网经菩萨戒本》,作为我国传授菩萨大戒通用之戒本。 现在解释的是下卷,称为《梵网经菩萨戒本》,其大意有六。 1.具体可行的菩萨戒:即梵网经菩萨心地戒,此戒本具有十重四十八轻戒,乃有甚深微妙之理,是规定出家和在家的菩萨哪些应该作,哪些不应该作之具体的生活规律,它重视在切实可行的修行实践。 2.平等共摄一切众生:经中曾说:“光明金刚宝戒是一切佛本源,一切菩萨本源,佛性种子。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切意识色心是情是心皆入佛性戒中”。又说:“是诸佛之本源,行菩萨道之根本,是大众诸佛子之根本”。如偈云:“一切有心者,皆应摄佛戒。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此类经文皆是说明众生与佛同样具有平等的清净觉性,众生所以成为真佛子,菩萨之所以能成佛者,其根本的原因皆在同具之佛性,其成就皆在能够受持此菩萨大戒。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大觉之位,故此戒名菩萨戒,也叫佛戒,又名一切众生戒。如经中言:“吾今当为此大众重说无尽藏戒品,是一切众生戒”。这些都明确让人认识此戒本的全体大用。 3.慈悲心与孝顺心为持戒的根本:戒相虽分为十重四十八轻,而受持之根本内容,都离不开慈悲心与孝顺心,乃是这一戒本的最大特色。 戒经中提示“菩萨应起常住慈悲心、孝顺心”;“应生佛性孝顺心、慈悲心”。常生慈悲心、孝顺心,二心并举者甚多,更有单提慈悲心或孝顺心者也不少。慈悲心之含义颇与我国古圣“仁心”之义相近,更与孟子所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略同。慈悲为菩提道之根本,慈悲即佛教基本教义。 梵网经菩萨戒十重四十八轻戒中,有多处提到孝顺心,而且重、轻诸戒皆以孝顺心贯彻其前后始终。如十重戒之第一戒与第十戒;四十八轻之第一戒与第四十八戒,皆举出孝顺心。经中说:此戒为“孝顺至道之法,孝名为戒,亦名制止。”此乃就戒之本质言,孝即是戒,戒即是孝之异名。就戒之功用而言,亦名制止诸恶,恶止而善生。笃行孝道,即必不作诸恶,且必力行诸善。故孝已具足戒法之功用,且更显得有积极的意义。所以佛教行孝,则上对诸佛,中对父母师僧,下对一切众生平等普及。本经戒中说之甚明。 4.意犯为结罪之主要条件:此菩萨戒相条文,对于违犯之成立,皆以有他故意,为犯罪的主要条件。故其戒相条文常用“若故”来说明,“若故”是设若和故意的意思。故意去做如何如何,便犯重罪或轻垢罪。犯罪能否成立,以有无故意犯罪为判断。所以,心地戒以心意为主犯,亦与世间的刑法,立法意旨完全符合。可是此戒法出现于世,仅就释迦传授时算起,已有二千余年,故世间的刑法,或亦受其影响。 5.戒本与大本梵网经的关系:梵网经心地戒品上卷(卢舍那佛说心地法)和下卷的叙说戒相,其中有六段小结文。 (1)如十重戒的最后一条戒中说“八万威仪品当广明”。 (2)轻垢罪中,第十条戒中说“下六度品中广明”。 (3)第二十条戒中说“如灭罪品中广明一一戒相”。 (4)第三十条戒中说“制戒品中广明”。 (5)第三十九条戒中说“梵坛品当广明”。 (6)第四十八条戒最后中说“无相天王品劝学中一一广明”。 上列各品指出大本梵网经之品名,皆为分别详说此十重、四十八轻戒的内容。可惜原本未译传到我国,今日的大本梵网经早已失传,其内容究竟如何,我们不得而知。但就上面的内容可以说明,八万威仪品是指律仪;灭罪品是指忏法;制戒品是涉及制戒的因缘等。所以,大本梵网经是全部,今此菩萨心地戒品只是其中的一品,原来便是全经中专列戒相条文的部分,名梵网经菩萨戒本。 6.菩萨戒本与时空:此菩萨戒本,就时间而言,它是适用于无量亿劫的戒法。我们不可以说某一时代之所宜或不宜而评论。又就空间言,此戒本是适用于大千世界无量数的国土。其国土受戒者,风俗习惯不同,知识根机各别。在我们看来是难行、难信的戒法,而殊胜国土的受戒者,或则认为是平常轻松的事。由此可见,此戒本非为一时一地所制,乃是通用于大千世界的无量众生。 甲二、经题略释 本经名为“佛说梵网经”,经题是代表经的内容的,了解了经题,对经的内容,也就大体知道了。每部佛经的经题,依照通常的解说,都分为两大部分,就是通题与别题。通题是指最后一个“经”字,因名之为经的,不独是这部经,凡佛所说的都叫做经。如《法华经》、《般若经》、《金刚经》等等,所以经是通于一切的。经典在印度叫修多罗,或叫修妒路。译成中文名为:(1)契经。契是契合的意思,有契理契机两义。世间上任何一件事情,在其背后,都是有真理在支持的。但我们一般所说的话,很少有与真理相契合。但佛对众生说法,不论是说的怎样,没有不与真理相应的,不与真理相应的话,佛陀就不会说。世间众生的根性是各种各样,如常说的百人有百性。一百人就有一百种个性,每一个人的个性,皆是极不相同。普通人说话,要想适合于每个人的根性,这是绝对做不到的。但佛所说的话,是对众生的根机,使得每个人听了,都以为是对自己说的。所以佛所说的话,能契合众生的根机。具足这两种意义,所以名为契经。(2)经是线的意思,具有贯穿义。如一粒粒的佛珠,本来是散着的,用一根线把它贯穿起来,不但可以作为念佛之用,而且不会再散失。此经贯穿了三十心、十地,十重四十八轻戒,所以贯摄为经。(3)经是径的意思,如人行路,可以直径中堂。我们如能修持光明金刚宝戒,可以径成佛道。经的别名还有很多,如涌泉、绳墨、贯摄、常法等等,都是经的名称。佛在世时说法,是没有经本的,到了佛灭度之后,由佛弟子,将佛所说的法,用文字组织起来,使佛所说的法不至于散失,并且一直流传到现在和未来。 经字通题解释过了,现在继续来讲别题。于别题中先讲“佛说”二字。梵语佛陀,译名觉者。觉悟身心如幻,究竟诸法实相。觉有三种内容:1.自觉,不同于凡夫。为什么说自觉不同于凡夫呢?因为凡夫背觉合尘,趣五欲,纵三毒,轮回六道,不能自觉。佛从凡夫地觉悟自心,自性本空,背尘合觉,成妙觉智,所以不同于凡夫。2.觉他,不同于二乘。为什么说觉他不同于二乘呢?因为二乘只能自觉,没有力量去觉悟他人。佛不但能自觉,亦能觉悟他人,离苦得乐,故不同于二乘。3.觉满,不同于菩萨。为什么说觉满而不同于菩萨呢?因为菩萨虽然能发大悲心去度众生,但觉悟没有圆满,还有微细的无明没有破。而如来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所以觉满不同于菩萨。经中所说的佛,就是娑婆世界说法的教主。说就是悦的意思,有自他的差别。佛所证的法,众生与诸佛是平等的。佛以四无碍辩才,应机喜悦而说,叫做自悦。众生闻佛说法,顿明佛性,得受佛戒,即入佛位。心中喜悦所闻的法,叫做他悦。因此,说就是悦的意思。佛经,一般通五种人说,就是佛、菩萨、天、仙、化人,这五种人皆能说法。这部经典是心地戒法,是觉者佛陀金口亲宣,不是其他四种人说。佛有三身,法、报、化,三身皆能说法。这部经是属何佛所说?按理推测,是依法身根本智,起后得智,现报身为说法主。报身化千释迦、千百亿释迦做为听众。卢舍那佛又敕千释迦,千百亿释迦在一切世界为说法主,人天凡夫等为听众。一部梵网法门,轻重五十八戒、百千法门,是三身佛应机同说。 “梵网”是比喻,此经以比喻立题。如经中说,“时佛观诸大梵天王网罗幢,因为说无量世界,犹如网孔。一一世界各各不同,别异无量,佛教门亦复如是”。梵网是比喻无量等法,大梵天王宫中的网罗幢,名叫因陀罗网,译叫天赤珠。这网有千重,而有千重光。它的光各不相同,但又可以各各相摄,不相妨碍,如现代电脑计算机的网络一样。由于大梵天王在因中修梵行,感果生梵天。因中修种种功德,果报感梵网庄严。佛在梵天说法,观梵网光色重重无尽,有似法门无量,理事互摄。因此用无量网孔来比喻无量世界,无量众生心,无量佛教门,无量菩萨差别阶级,无量诸法受用境界。用这一比喻而摄受多种义理,所以,以比喻立题。经中说世界、法门,正摄受众生心,若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扩而推之,无量大小横竖网孔,比喻无量宽窄仰覆世界。而且无量世界是由众生的无量心所形成,佛说无量大小乘的法门,无数的贤圣差别,皆随众生的心垢轻重而方便施摄。如四圣六凡皆因缘所生之法,了无实体。由于众生不明了自性,所以卢舍那佛,千释迦、千百亿释迦为众生,横说竖说、尘说刹说。就是说心藏、地藏、戒藏、无量行愿藏、因果佛性常住藏,皆是本源的众生心,不出梵网的比喻。如有宿根大力量的人,一闻梵网经,金刚光明宝戒,当下顿悟梵网法门,就能领悟梵网的珠象不同。而光光互射,世界各别,但不坏真如实相。众生心有不同,而自性本无差别。我们如能明了心地法门,从凡夫开始受持心地戒,积劫修因,必成佛果,三身圆满,亦于此天说梵网经。 甲三、译者简介 本经的经题已简单地解释过了,现在继续来介绍翻译这部经典的人。在中国流行的每一部经,都是从印度传译过来的,每一部经都记载着译者是谁。假定对某一部经,不能确实的指出一个翻译人,那么,就会怀疑佛经是不是从印度翻译过来的,便成了一个很大的问题。所以,要把翻译人的历史先加说明。把印度经文翻译成中国文的佛经,在佛教史上记载译经的人是很多的,如姚秦时期的鸠摩罗什;盛唐时期的玄奘大师,都是最负盛名的佛典翻译家,对中国佛教的贡献也很大。现在所讲的这部经,就是姚秦时期鸠摩罗什三藏法师翻译过来的。鸠摩罗什是龟兹国人,过去是属于西域的地方,现在则是位于中国的新疆。当时中国还没有佛法,那里已经有佛法在流行了,而且是大小乘佛法同时弘传的。后来中国很多的大小乘佛法是从那里传过来的。 姚秦就是翻译这部经的时代,因为秦朝分有赢秦、符秦和姚秦三个时代。现在说姚秦就是区别不同于赢秦与符秦,乃是后秦姚兴在位的时代。如果说其正统历史,是属于东晋时代。因为译经的时候在秦国,所以叫做姚秦。 三藏是指经律论三藏,因为经能契合众生的心,所以叫定学藏。律能规范身口意三业,叫做戒学藏。论能分别邪正,叫做慧学藏。因此经律论三藏,也可以称为戒定慧三学。 法师就是能以三藏大法为师,依法修行的出家师父。他不但自己能以三藏大法为师,同时也以法师人,为人天之师。罗什法师精通经律论三藏,具足自行化他二种功德,故称三藏法师。大凡能够弘扬佛法的出家师父,都可以称为法师。 鸠摩罗什译为童寿。因为这位法师在童年的时候,就有耆宿大德的作风,所以叫做童寿。法师约于晋康帝(公元343年,生于龟兹国,卒于弘始十五年(公元413年)。父名鸠摩罗炎,出身于中印度。母亲名叫耆婆,罗什在母胎时,其母慧解倍于常人。如一次在雀梨大寺设斋听法时,其母忽然自通天竺语言,及罗什出生之后,还忘前语。其母后又生罗什的弟弟费沙提婆之后,即出家为尼,罗什也跟随母亲出家。罗什法师有以下的特点: 1.聪慧过人:罗什七岁随母出家,九岁随母到罽宾国,礼盘头达多为师,跟随其师学习经论。三年时间即通达了小乘的三藏经论,一日能诵千首偈。 2.为大乘师:罗什在罽宾国又跟随须耶利苏摩法师,学习大乘佛法。精通之后在龟兹国开讲大乘佛法,一时轰动全国。当时,国王和大臣都是跪着听罗什讲经的。那时弘扬小乘佛法的盘头达多法师,后来也跟罗什学习大乘佛法,拜罗什为师。 3.派兵七万邀请罗什:符秦建元九年,符坚听说罗什有大智慧,即命令大将吕光率兵七万攻打龟兹国,迎请罗什法师。罗什于姚秦弘始三年冬(公元401年)到达长安,开始翻译经典。 4.为七佛译经师:唐朝道宣律师,持戒精严。有一次遇到天人陆玄畅说:“中国流通的经典多数是罗什翻译,人人都喜欢弘扬他所翻译的经典,这是什么原因?”陆玄畅回答说:“罗什所译的经典,不但翻译了释迦佛的经典,就是过去七佛的经典,也是由他翻译的。他生生世世能深达叙畅佛的本怀,所以译出的经典,是丝毫没有错谬的。”罗什在长安先后译出经论三百九十余卷,九十八部。如慧远、僧肇、道生等高僧,也都跟随他学习经典,对中国佛教的贡献是非常的大。 5.身体火化.舌根不坏:罗什法师在弘始十一(公元409)年,另一说为弘始十五(公元413)年四月迁化。将示寂时召集大众说:“愿佛慈光加被,我所译的经论很多,如果没有错谬,当我火化之后,舌根不坏。”圆寂火化时,他的舌根果真存在。由此可知罗什法师翻译的经论,决定是没有错误的。 ----------------------------------------------------------------------------------------------------------------
了法法师佛学内容推荐
了法法师佛教文章大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