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了法法师:佛说梵网经菩萨戒本释义8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佛说梵网经菩萨戒本释义8

第三十七、冒难游行戒

若佛子,常应二时头陀,冬夏坐禅,结夏安居,常用杨枝、澡豆、三衣、瓶钵、坐具、锡杖、香炉奁、滤水囊、手巾、刀子、火燧、镊子、绳床、经律、佛像、菩萨形像。而菩萨行头陀时,及游方时,行来百里千里,此十八种物,常随其身。头陀者,从正月十五日至三月十五日;八月十五日至十月十五日。是二时中此十八种物,常随其身,如鸟二翼。若布萨日,新学菩萨,半月半月常布萨,诵十重四十八轻戒。若诵戒时,当于诸佛菩萨形像前诵。一人布萨,即一人诵,若二人三人,至百千人,亦一人诵。诵者高座,听者下坐,各各披九条七条五条袈裟,若结夏安居时,亦应一一如法。若行头陀时,莫入难处,若恶国界,若恶国王,土地高下,草木深邃,狮子虎狼,水火风难,及以劫贼,道路毒蛇,一切难处,悉不得入。头陀行道,乃至夏坐安居,是诸难处,皆不得入。若故入者,犯轻垢罪。

冒难游行戒,又名故入难处戒。此戒为初发心菩萨,更好地修学佛法,必须要保护好自己的色身。因为人身难得,佛法难遇。所以初发心的菩萨道力未坚,不能一切无碍,凡遇有险难之处,不可轻易去游行,故特制此戒。

“若佛子,常应二时头陀。”是指受过菩萨戒的佛子、菩萨比丘、比丘尼等。常应在每年的春秋二时修头陀行。这时气候温和,万物欣欣向荣,既不寒不热,正是菩萨游行教化众生的时间。头陀,是梵语,译为抖擞精神。即在修行的过程中勇猛精进,以无畏的精神,抖擞无始以来的贪嗔痴烦恼,以求无上菩提,而解脱生死。头陀行者所应遵守的规则有十二种:

一、住阿兰若寂静处或空闲处,远离村落五六里。

二、常行乞食,不受他人之请,常乞食以远离懈怠。

三、次第乞食,不拣别贫富。

四、受一食法,即日中一食,不更作余食。

五、节量食,不贪食过饱,称量受食。

六、中后不饮浆,中午过后不饮果汁。

七、纳粪扫衣,拾别人丢弃不用的布洗净、缝补为衣。

八、但三衣,即七衣、五衣、祖衣,不畜余衣。

九、露地坐。即坐在露天,没有遮蔽的地方。

十、冢间坐。即住在坟墓之处。

十一、树下坐。即住在树下。

十二、常坐不卧,不倒单。以上十二种,属于住处的有五种;属于食的有五种;衣法有二种。即头陀行者,对于衣食住,要少欲知足不贪著。

“冬夏坐禅、结夏安居”。即修道者在冬天和夏天,这两个季节里应该坐禅,不宜外出游行。因为冬天寒冷,夏天酷热,出外有所不便,这时正好用功办道,以抖擞自己身心的烦恼。结夏安居,静坐修道,正是修行的好时间。

“常用杨枝、澡豆、三衣、瓶钵、坐具、锡杖、香炉奁、滤水囊、手巾、刀子、火燧、镊子、绳床、经律、佛像、菩萨形像。”佛制比丘,结夏安居,九旬禁足、安心修道。从每年的四月十五日至七月十五日为前安居;从五月十五日至八月十五日这三个月为后安居。在安居期间,常用杨枝等十八种法器,随身携带。

一、常用杨枝有五种利益:1、坚固牙齿;2、明目;3、清心;4、消风;5、除垢。

二、澡豆:以豆类作洁身之用。

三、三衣:即五衣、七衣、大衣,用以蔽形,与俗服不同,除去内心的贪著。

四、瓶有三种:1、净瓶,贮水供饮;2、随用瓶,贮水洗手;3、触瓶,用以洗大小便处。

五、钵:即应量器。以钵乞食,资身即足,可以断除邪命邪求。

六、坐具:梵语尼师坛,译为卧具,又名随足衣。即坐禅时,把它展开作坐垫用;睡眠时展开作被褥用。

七、锡杖:又名智杖,表示高树如来的法幢,以显圣人的智慧德行。

八、香炉:是表烧香供佛,断疑生信,以清净之体,入于佛道。

九、滤水囊:是用密绢做成,可以滤水保护生命,既不伤害微细之虫,过滤的水又可饮用。

十、手巾:出外游化,可以洗面浴身,以洁除垢。

十一、刀子:古时以戒刀降魔,今用戒刀剔除须发,以断贪爱。

十二、火燧:又名火石。取火之用,以光明破除黑暗,智慧如火破无明暗。

十三、镊子:是用以拔刺的,头陀赤足行走时,恐刺伤足,以资备用。

十四、绳床:用绳结成网,可作卧床用。在绳床上休息或坐禅时,不会受地上的湿气侵入,更可以克服内心的贡高我慢,不生放逸。

十五、佛经:是佛陀开示修行的法门,指导众生如何如理如法地修行,开启智慧明心见性,是成就菩提的法宝。

十六、戒律:是佛陀规范弟子的教诫,严格卫护身口意三业,令身心获得解脱。

十七、佛陀圣像:佛陀是住持佛宝,是我们得戒的本师,也是三界导师。

十八、菩萨形像:是住持僧宝,也是我们的同学善知识。“而菩萨行头陀时及游方时,行来百里千里,此十八种物常随其身。”菩萨行头陀时,及出外游方时,或行或来。不论从百里来,或往千里处,这十八种法器,皆当常常随身携带,以便随时受用。

“头陀者,从正月十五日至三月十五日,八月十五日至十月十五日,是二时中,此十八种物,常随其身,如鸟二翼。”是指行头陀者,在春分时开始,正月十五日至三月十五日的三个月;从秋分时来说,八月十五日至十月十五日的三个月。这二时之中,气候不寒不热,是出去游行参学的最好时节。但出外游行、或修头陀行时,必须要常时随身携带十八种法物,这样就如鸟有二翼,能远走高飞。出门在外也就不会碰到困难。

“若布萨日,新学菩萨半月半月常布萨,诵十重四十八轻戒。若诵戒时,当于诸佛菩萨形像前诵,一人布萨,即一人诵。若二人三人至百千人,亦一人诵。诵者高座,听者下坐,各各披九条七条五条袈裟。若结夏安居时,亦应一一如法。”布萨译为作法办事,又名共住,是大众共集在一起诵戒;或名我对说,又名相向说罪,以有过失,相向对佛像前说罪悔过。但是新学的菩萨,智劣识强,于戒品中,勉力坚持,若不谨慎约束身心,恐有放逸的行为。所以必须在每月的十五日和三十日举行布萨,常诵十重四十八轻戒。如有违犯行为,说罪忏悔。应在佛菩萨形像前,如法堂、佛殿、斋堂中诵戒。在诵戒时,如只有一人布萨,即由自己一人诵。假若有二人三人乃至百千人在一起布萨,也只用一人诵戒。诵戒者高座,其余听者下坐,要注意聆听戒相的条文。参加布萨的人,应披九条七条五条的袈裟,在家的菩萨只能披缦衣诵戒。结夏安居也应该一一如法,半月半月如法的诵戒。

“若行头陀时,莫入难处。”出家菩萨行头陀时,切勿进入有险难的地方。以下有几个地方不能进入:

一、“若恶国界”:那里如发生战争,或当局不行仁政,常有屠杀、饥荒、瘟疫等。

二、“若恶国王”:不信三宝,必会轻视毁辱沙门。

三、“土地高下”:如地震区域,或火山爆发地等。

四、“草木深邃”:是指荒凉的草原或树木茂密的森林,禽兽众多,容易发生危险。

五、“狮子虎狼”:知道经常有恶兽出没也不能去。

六、“水火风难”:发生火灾、水灾、风灾的地方也不能去。

七、“及以劫贼”:有强盗劫贼,拦路抢劫、谋财害命的地方不能去。

八、“道路毒蛇”:游行的路上知道有毒蛇出没也不宜去。总之,“一切难处,悉不得入”。不但“头陀行道”不得入危难之处,“乃至夏坐安居”的时节,“是诸难处”也同样的“皆不得入。若故入者”违背了佛陀的言教,还有生命的危险,是菩萨“犯轻垢罪。”

1、此戒具三缘犯

(1)是难处;

(2)难处想;

(3)正游行,犯。

2、开遮

如先非难处,正游行时,难处忽起,不犯。

3、果报

游危难处,则有退道因缘,不游堪则使安心修道。

第三十八、乖尊卑次序戒

若佛子,应如法次第坐,先受戒者在前坐,后受戒者在后坐。不问老少、比丘、比丘尼、贵人、国王、王子、乃至黄门、奴婢,皆应先受戒者在前坐,后受戒者次第而坐。莫如外道痴人,若老若少,无前无后,坐无次第,如兵奴之法。我佛法中,先者先坐,后者后坐。而菩萨一一不如法次第坐者,犯轻垢罪。

乖尊卑次序戒,又名众生乖仪戒。此戒是补充前一条布萨、诵戒的内容。所谓诵戒者高座,听者下坐,在听众之中也有高下的戒腊之分。因为在佛门中是论戒腊排辈分,不论世俗的长幼,如受戒后有参加结夏安居一年的叫一腊,参加结夏安居十年的名十腊。所以凡是参加诵戒布萨法会的菩萨比丘众,都要按戒腊的高低分前后,不可紊乱。如不按戒腊,则会紊乱秩序,有乖佛制,故特制此戒。

“若佛子,应如法次第坐。先受戒者在前坐,后受戒者在后坐。”是指受过菩萨戒的佛子,不论是出家众,还是在家的菩萨众,在诵戒或闻法时,都要依照佛陀的教导,如法如律,次第而坐。即先受戒者应在前坐,后受戒者应在后坐,以受戒的先后分座位。“不问老少、比丘、比丘尼、贵人、国王、王子,乃至黄门、奴婢,皆应先受戒者在前坐,后受戒者次第而坐。”是指诵戒听法,都要依受戒的次第而坐。如比丘依比丘众受戒的先后按次第而坐;比丘尼依比丘尼众受戒的先后按次第而坐。乃至贵人、国王、王子、黄门、奴婢等每一类,都要依先受戒的在前,后受戒的在后,随戒腊的长短,按次第而坐,不能紊乱。

“莫如外道痴人,若老若少,无前无后,坐无次第,如兵奴之法。”佛特别重视戒法,切莫如外道痴人一样,不知尊卑。外道没有智慧,不懂礼仪,不顾老少无前无后,坐没有次第秩序,犹如兵奴,坐位紊乱。出入也不讲先后,没有秩序,所以叫做痴人。

“我佛法中”以戒为师,“先”受戒“者”,在“先坐”。“后”受戒“者”在“后坐”,就不会紊乱。如《普照三昧经》中说:“阿阇世王请文殊斋,文殊尊让迦叶前行,曰:大迦叶久为沙门,世间所有罗汉皆从仁后,仁当前行。迦叶回答说:计于法律,不以年岁为尊,法律所载智慧为尊;神智圣达,乃为可尊;博闻辩才,乃为可尊;诸根明澈,乃为可尊。文殊乃前行。”由此可见,文殊让迦叶前行,是不敢违佛所制;迦叶让文殊前行,是表示顺于阿阇世王的本意。这说明二位大士谦虚谨慎,是破除我慢贡高,最好的例子。

“而”受过戒的“菩萨,一一不如法次第”参加诵戒布萨,“坐者,犯轻垢罪。”

1、此戒具三缘犯

(1)非次第;

(2)非次第想;

(3)正坐,犯。

2、开遮

如讲经说戒时,听者不知彼此戒腊长短而坐上座者,不犯。

3、果报

不敬戒律,则远离正法;依戒相敬,则殊胜利益。

第三十九、不修福慧戒

若佛子,常应教化一切众生。建立僧坊山林园田,立作佛塔,冬夏安居,坐禅处所,一切行道处,皆应立之。而菩萨应为一切众生讲说大乘经律,若疾病、国难、贼难、父母兄弟和尚阿阇黎亡灭之日。及三七日、四五七日,乃至七七日,亦应讲说大乘经律。一切斋会求愿,行来治生、大火所烧、大水所漂、黑风所吹船舫、江河大海罗刹之难,亦读诵讲说此经律。乃至一切罪报,三恶、八难、七逆、钮械枷锁、系缚其身,多YIN、多嗔、多愚痴、多疾病,皆应讲此经律。而新学菩萨,若不尔者,犯轻垢罪。

此戒是为一切众生种植福德智慧,如讲经律的法师,应该接受别人的邀请去弘扬佛法,是不能懈怠放逸。或有能力建立道场者,可以建立道场让修学者安心修道,功德无量。如懈怠放逸,就会失去福德智慧,则不能得成佛果,故特制此戒。

“若佛子,常应教化一切众生,建立僧坊山林园田,立作佛塔。冬夏安居,坐禅处所,一切行道处,皆应立之。”是指受过菩萨戒的佛子,有能力的,常常应该去教化一切众生,使众生有一个安定的修学环境:

一、“建立僧坊”。让僧众安心修道。

二、建立“山林”。在道场周围种植树木,绿化环境,让僧众得到山林的荫庇,更好地修行。

三、建立“园”地。种植蔬菜水果,以供僧众受用。

四、建立农“田”。种植五谷,以供僧众的道粮。

五、“立作佛塔”。供大众礼拜瞻仰。

六、建立“冬夏安居,坐禅处所。”让僧众在冬天可以坐禅,夏天可以安居,以期证得菩提。

七、“一切行道处”。凡是可以供人修道的地方,“皆应”该建立、修复,让修行者安心修道。以上七种是修福的总纲。但必须要发心为大众服务,用心安排,因果分明,丝毫无差,一心为常住服务,功德无量。如以公济私,则天堂未就,地狱先成,其罪过无边。

“而菩萨应为一切众生,讲说大乘经律。”是指修学大乘佛法的菩萨,不但要修福,还要修般若慧。以中观正见,为一切众生讲说大乘经律。因为大乘经律,有灭恶生善,除罪获福的功能。有以下情况可以讲说大乘经律:

一、若人在“疾病”的时候,应讲说读诵大乘经律,令其离苦得乐。

二、若“国”家有灾“难”时,请法师讲说经律,令国泰民安。

三、若有“贼难”讲此经律,可以解脱一切劫杀,得无忧恼。

四、若“父母兄弟和尚阿阇黎亡灭之日,及三七日、四五七日、乃至七七日”中,应该讲此经律,以此功德回向亡灵,让他们见闻佛法,往生净土。

五、“一切斋会求愿”,也应该读诵大乘经律,使一切众生心愿圆满。

六、“行来治生”,如经营生意、企业管理等。为了维持生活,吉祥如意也应该读诵、讲说大乘经律。

七、为“大火所烧、大水所漂、黑风所吹船舫”、或在“江河大海”中遇到“罗刹之难”。以上种种灾难,都应该读诵、讲说大乘经律,使灾难消除。如唐代玄奘大师去印度取经,路上遇到种种灾难,但由虔诚诵持般若心经,一切灾难皆得消除,顺利到达印度。并在印度留学,取得了大乘天的光荣称号。

“乃至一切罪报、三恶、八难、七逆、钮械枷锁,系缚其身。多YIN、多嗔、多愚痴、多疾病,皆应讲此经律。”是指读诵讲说大乘经律,能免除众生的种种罪报。因为经律能于地狱中作大赦书,令受地狱、饿鬼、畜生之苦的众生,速得解脱,往生人间天上。读诵经律能使已造八难之因,和已作七逆之罪的众生,超越八难七逆之苦。手铐叫纽,足拷叫械,头颈被铐叫枷,身腰被铐叫锁。纽械枷锁皆是系缚罪人,讲说大乘经律,可以解脱一切系缚之苦。如贪心、嗔心、愚痴心特别重,疾病也特别多。这些人业障深重,都应读诵大乘经律。因为读诵经律能使内心清净,消除欲念;读经能除嗔心;诵经能开智慧,灭除愚痴;诵经能消除业障,治疗身心一切痛苦。所以读诵讲说经律,功德是不可思议。

“而新学菩萨,若不尔者。”既不修福,又不修慧,辜负了自己,是菩萨“犯轻垢罪。”

1、此戒是遮业

应修不修,应作不作者,结罪。

2、开遮

常修禅观,读诵经律,无暇他营,不犯。

3、果报

不修则失福慧二种庄严;修则菩提资粮任运增长。

如是九戒应当学,敬心奉持,梵坛品当广明。

以上九戒,是四十八轻戒中的第四段经文,新学的菩萨应当以恭敬心,奉行受持。但是以上九戒只是略说,要想详细说明,则在大本梵坛品中广明戒相。

第四十、拣择受戒戒

若佛子,与人受戒时,不得拣择。一切国王、王子、大臣、百官、比丘、比丘尼、信男、信女、YIN男、YIN女、十八梵天、六欲天子、无根、二根、黄门、奴婢、一切鬼神,尽得受戒。应教身所着袈裟,皆使坏色,与道相应。皆染使青黄赤黑紫色,一切染衣,乃至卧具,尽以坏色,身所着衣,一切染色,若一切国土中,国人所着衣服,比丘皆应与其俗服有异。若欲受戒时,师应问言,汝现身不作七逆罪不?菩萨法师不得与七逆人现身受戒。七逆者,出佛身血、杀父、杀母、杀和尚、杀阿阇黎、破羯磨转*轮僧、杀圣人。若具七逆,即现身不得戒,余一切人尽得受戒。出家人法,不向国王礼拜,不向父母礼拜,六亲不敬,鬼神不礼。但解法师语,有百里千里来求法者,而菩萨法师,以恶心、嗔心,而不即与授一切众生戒者,犯轻垢罪。

拣择受戒戒,又名受戒非仪戒。前一戒是引导众生修福修慧,此戒是菩萨利益众生。有缘的众生需要求戒,要给予授戒。因为佛的戒法是平等的,一切众生皆可以受戒,不得选择贵贱高下。如应受戒者而不给予受戒,不应受者而给予受戒,是有过失的,故特制此戒。

此戒分四个方面:

一、不选择求戒的对象:“若佛子与人受戒时”,是指弘扬佛法的授戒师,凡为人授戒的时候,应当以平等心给予授戒,“不得拣择。”无论是“一切国王、王子、大臣、百官、比丘、比丘尼、信男、信女、YIN男、YIN女、十八梵天、六欲天子、无根、二根、黄门、奴婢、一切鬼神,尽得受戒。”为什麽这些人可以受戒?因为凡有心者,皆当作佛。不论是在家是出家、是贵是贱,皆应有教无类,皆可以求受菩萨戒。

二、拣择染衣:“应教身所着袈裟,皆使坏色,与道相应。皆染使青黄赤黑紫色,一切染衣乃至卧具尽以坏色。”前面说不拣择一切众生受戒,但发心受戒的菩萨,身上所著的袈裟颜色,要有所拣择,“皆使坏色,与道相应。”坏色,染衣为不正颜色。所谓“皆染使青黄赤黑紫色。”把五衣七衣大衣,染成似青非青、似黄非黄、似赤非赤、似黑非黑、似紫非紫的颜色为坏色。当时印度弘律的有五部,如《弥沙塞部》说:“思入玄妙,究畅幽密,应著青色。”《摩诃僧祗律》说;“勤学众经,宣说真义,应著黄色。”《昙无德部》说:“通达理味,开导利益,应著赤色。”《萨婆多部》说:“博通敏达,导以法化,应著黑色。”《迦叶遗部》说:“精勤勇猛,快摄众生,应著木兰色。”这五部中,皆用染坏色。不但袈裟用染坏色,即一切卧具,尽以坏色为宜。比丘“身所著衣,一切染色。”与俗人的服装,在颜色上应有差别。“若一切国土中,国人所著衣服,比丘皆应与其俗服有异。”印度人崇尚白色,如出家的比丘著白色,即为法灭之相。不能与俗人的服装相同,用坏色衣表示在形色上与俗人不同。

三、拣择有无业障。“若欲受戒时,师应问言,汝现身不作七逆罪不?”受戒的人没有作七逆之罪,传戒的菩萨法师,应给予授大戒。如受戒的人有七逆之罪,传戒的“菩萨法师”就“不得与七逆人现身受戒。”因为现身造七逆之罪的人,是受戒的最大障碍,将来一定要招堕无间地狱。所以在受戒之前,必须要问清楚才对。所谓“七逆者:一、出佛身血,二、杀父,三、杀母,四、杀和尚,五、杀阿阇黎,六、破羯磨转*轮僧,七、杀圣人。”以上七种皆不能伤害,如杀害父母师长,现身不得受戒。其余的人没有造七逆罪,可以发心求戒尽得戒。

四、僧俗受戒的礼仪不同:“出家人法,不向国王礼拜,不向父母礼拜,六亲不敬,鬼神不礼,但解法师语,”便得戒。《优婆塞戒经》说:“若优婆塞、优婆夷等欲受三皈五戒之法,必先禀礼君亲眷属、家庙祖先,然后方可求受戒法。”若出家人受戒之法,不同于优婆塞等受戒之法。谓初出家之时,先曾禀礼君亲,故出家后以道自重,不务世礼。所以在受戒时,不必再向国王礼拜,也不必向父母礼拜。“六亲不敬,”以便远离恩爱思念;“鬼神不礼,”表示远离谄媚。如是一切放下,一心受戒,“但解法师”说戒之“语,便得菩萨戒。”从此一心修道,以报君亲之恩。当知受戒以后,已成为僧宝,应该接受人天的礼敬和供养。只要“有”从“百里千里来求”戒“法者”,说明求戒人的心是虔诚恳切的,作为菩萨法师,应该给予授戒。他能理解授戒法师所说的戒法,便得菩萨戒。“而菩萨法师,以恶心、嗔心,而不即与授一切众生戒者。”拒绝不接受,辜负了求戒者的心愿,使他退失菩提心,罪过是很大的,所以,是菩萨即“犯轻垢罪。”

1、此戒具四缘犯

(1)是受戒法器,非七逆者;

(2)堪受想;

(3)有拣择心、嗔心、恶心;

(4)令不得受,犯。

2、开遮

有资格作授戒师,但有病或病愈无力;(2)或自己暗钝,不知传授;(3)或来求戒者,非真实,或外道诈骗来求戒;(4)具有遮难、七逆。有以上情况,不为授戒,不犯。

3、果报

是法器不予授戒,得吝法之罪,失于二利。是法器,给予授戒,则庄严眷属,光显法门。

第四十一、为利作师戒

若佛子,教化人起信心时,菩萨与他人作教诫法师者,见欲受戒人,应教请二师、和尚、阿阇黎。二师应问言,汝有七遮罪不。若现身有七遮罪者,师不应与受戒。若无七遮罪者,得与受戒。若有犯十戒者,应教忏悔,在佛菩萨形像前,日夜六时诵十重四十八轻戒。苦到礼三世千佛得见好相,若一七日、二三七日、乃至一年,要见好相。好相者,佛来摩顶,见光见华,种种异相,便得灭罪。若无好相,虽忏无益,是人现身亦不得戒,而得增益受戒。若犯四十八轻戒者,对首忏悔,罪便得灭,不同七遮。而教诫师,于是法中,一一好解。若不解大乘经律,若轻若重是非之相,不解第一义谛、习种性、长养性、性种性、不可坏性、道种性、正法性。其中多少观行出入,十禅支,一切行法,一一不得此法中意。而菩萨为利养故,为名闻故,恶求多求,贪利弟子,而诈现解一切经律,为供养故。是自欺诈,亦欺诈他人,故与人授戒者,犯轻垢罪。

为利作师戒,又名无德作师戒。凡是发心受菩萨戒的人,不犯七逆罪,都可以给予受戒。如受戒以后遇上逆缘,犯了菩萨戒,作为教诫的法师,要教导其忏悔。如教诫的法师内无实德,外为名利,不知开遮持犯,不懂忏悔之法,好为人师其过失也是很大的。故特制此戒,以便于修行者,懂得如何忏悔业障。

此戒分四方面:

一、教诫法师问遮难。“若”受过菩萨戒的“佛子”,菩萨比丘“教化人起信心时”,信自心可以作佛;信众生心内具有佛性种子。信心具足,善根开发,遇缘即可得度。“菩萨与他人作教诫法师者,见欲受戒人,应教请二师、和尚、阿阇黎。”是说明受菩萨戒法的仪式,与受比丘戒不同。比丘受戒法是在僧中受,要具足三师七证,方可得戒。而菩萨受戒法,是在十方诸佛菩萨前得受。菩萨法师与他人受菩萨戒时,先要举行仪式,用香花迎请释迦牟尼佛为得戒和尚,弥勒菩萨为教授阿阇黎。所以欲为受戒人授戒,要在佛菩萨像前,不得背像而坐,一切都要如法如律。“应问言:汝有七遮罪不?若现身有七遮罪者,师不应与受戒;若无七遮罪者,得与受戒。”在礼请和尚、阿阇黎二师之前,教诫法师应先问受戒者的遮难,有无犯七遮罪?七遮罪即是七逆之罪,此罪能障碍圣道名遮。若受戒的人现身有七遮罪的,教诫法师就不应该给予授菩萨戒。如果没有犯七遮罪的,教诫法师就得给予授菩萨戒。《菩萨善戒经》中说:“十方诸佛菩萨大德听,今某甲三说时已,从十方诸佛及菩萨僧得菩萨戒。说者我是,受者某是,我为某甲证人。大师者谓十方无量诸佛菩萨僧是。小师者我身是也。”这就是说明受菩萨戒的仪式与比丘戒不同。

二、教诫法师令受戒者应忏悔业障。“若有犯十戒者,应教忏悔。在佛菩萨形像前,日夜六时诵十重四十八轻戒,苦到礼三世千佛得见好相。”是指曾经受过菩萨戒,后来犯了十戒中的某一条戒,发惭愧心要重新受戒。佛陀慈悲,不忍犯戒者堕落,允许开方便法门,令教诫法师教导犯戒者,在佛菩萨像前哀求忏悔。并且要日夜六时虔诚恭敬的读诵菩萨戒,诵戒之余,更要礼拜三世千佛,称佛名号。时时想到无常就要到来,如救头燃那样迫切,求佛菩萨慈悲加持。在礼拜忏悔时见到好相,罪障消灭,就可以求受菩萨戒。“若”在“一七日”见不到好相,要继续忏悔礼拜。如“二三七日,乃至一年,”之中见不到好相,也要如法忏悔,定“要见”到“好相”才能罢休。所谓“好相者”,如在礼拜时、诵戒时、坐禅时、睡眠时,见到“佛来摩顶”;或“见”到“光”明;或“见”到香“华”遍地,清净洁白;或见到其他“种种”的奇“异”之“相,便”知“得”到利益,已“灭罪”障。假“若”在礼拜时,“无”见“好相”,说明重罪没有消灭。“虽”然在礼拜时“忏”悔,却“无”利“益”可得。“是人现身亦不得戒,而得增益受戒。”作将来受戒的因缘,所以还要继续努力忏悔,一旦见到好相,便可得戒。“若”不是犯了十重戒,只是“犯”了“四十八轻戒”,在僧众中对清净的菩萨比丘,“对首忏悔”发露先罪,不再造业。“罪便得”以消“灭”,这“不同”与“七遮”重罪,要见好相,便得灭罪。“而教诫师,于是法中,一一好解”是指作为教诫的法师,对于菩萨戒法中,哪些人需要在佛菩萨像前忏悔;哪些人需要对首忏悔,都要好好地给予教导,方可称为人天师表。

三、劝勉教诫法师要精通戒相:“若不解大乘经律,若轻若重,是非之相。”是指作为教诫的菩萨比丘,如不理解大乘经典律仪的轻重是非之戒相,盲目地教诫他人受戒,那是害人非浅。举例如下:

(一)、“不解第一义谛”,第一义谛即是心地大戒,实相之理,其体湛寂。

(二)、不解“习种性”,即大乘十住位。于此位中,研习真谛修空观,开慧眼成一切智。

(三)、不解“长养性、性种性”,是指大乘十行位,于此位中从真入俗,普利众生,分别十法界差别种性。以此长养圣胎见俗谛理,开法眼成道种智。

(四)、不解“不可坏性、道种性”,是指大乘十回向位。于此位中,修中道观,任运施设,无功用道悉皆圆融不可破坏。

(五)、不解“正法性”,是指大乘的十地菩萨、等觉妙觉,称性弘扬正法。

以上差别“其中多少观行出入”教诫法师都要了解,如不能了解,就不能指导新学菩萨进修佛法。“十禅支”,是指修四禅的十支观法:一、觉支;二、观支;三、喜支;四、乐支;五、一心支,此五支属初禅所有;六、内净支,是属二禅所有。二禅中有喜、乐、一心、内净,四支。七、舍支;八、念支;九、慧支。这三支属三禅所有,三禅中有乐、内净、舍、念、慧五支。十、不苦不乐支,属四禅所有。四禅中有舍、念、慧、不苦不乐四支。十禅支分别为十八支,虽然是世间的禅定,但可由此证入贤圣的阶位。“一切行法,一一不得此法中意。”是指以上一切观行诸法,不解此中意者有三:(一)、不解轻重是非的戒相,就不能决疑出罪;(二)、不解第一义谛的戒理,就不能启迪信解;(三)、不解习种性,不理解道共戒、定共戒的差别,就不能修证趣入。如是不能自利利他,则不可做为人天的教诫师。

四、无德伪教诫:“而菩萨为利养”的缘“故”,或“为”了“名闻”的缘“故”,“恶求多求、贪利弟子。”是指教诫者对佛法本无所知,但为贪名贪利,好为人师,矫饰威仪,取信于众于中获利,这种求名为利,俱非善事,故名恶求多求。由于教诫者的贪图名利,其弟子就会效法其师,互相赞叹诳妄欺人,目的是为了贪名贪利。“而诈现解一切经律,为供养故,是自欺诈,亦欺诈他人。”是指本来不理解一切经律,然而为了利益,诈现能解一切经律,目的是求得供养,这样的人欺诈了自己,也欺诈了他人。“故与人授戒者,”是菩萨“犯轻垢罪。”

1、此是遮业,由二缘成犯

(1)为利养故。

(2)无解做师,摄受徒众者,犯。

2、开遮

惟遮不开。

3、果报

破坏佛法,是诸罪的根本,与恶律仪同罪。

----------------------------------------------------------------------------------------------------------------

了法法师佛学内容推荐

了法法师佛教文章大全

--------------------------------------------------------------------------------------------------------

 

 
 
 
前五篇文章

了法法师:佛说梵网经菩萨戒本释义9

了法法师:闽院第六届毕业十周年聚会上的讲话

明贤法师:佛宝论 24、结语

了法法师:雁荡山能仁寺了法大和尚晋院法语

了法法师:析“信、解、行、愿”在实践

 

后五篇文章

了法法师:佛说梵网经菩萨戒本释义7

了法法师:佛说梵网经菩萨戒本释义6

了法法师:佛说梵网经菩萨戒本释义5

了法法师:佛说梵网经菩萨戒本释义4

了法法师:佛说梵网经菩萨戒本释义3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