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妙境法师:《摄大乘论》笔录 第十章、结说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妙境法师:《摄大乘论》笔录 第十章、结说

  「阿毗达磨大乘经中摄大乘品,我阿僧伽略释究竟。」
  这个印老法师的讲记把《摄大乘论》全部分成十大章,这是第十章结说,结束,作这个全部的《摄大乘论》作一个结束,那么结束了。
  「阿毗达磨大乘经中」的「摄大乘品,我阿僧伽略释究竟」,这一句话说得很明白,前面《摄大乘论》最初也有这么一段,这个《摄大乘论》就是阿僧伽菩萨,无著菩萨,就是解释《阿毗达磨大乘经》的摄大乘品,原来是这样子的,也是依据那个摄大乘品造这个论的,这也是摄大乘是一个法门,印老法师这么说,是他所阐释的一个法门,所以叫做《摄大乘论》。
  「我阿僧伽略释究竟」,这是本论的作者,作者的名字,他自己说,「我阿僧伽」阿僧伽翻到中国话就是无着。「略释究竟」,就是要略地解释完了,这句话就是把它结束了,是这样意思。
  印老法师又提到一件事,就是这个印度的佛教的学者,也可能是世间的学者也是这样,就是这一部书的名称和作者都是放在这一部书的后面,放在书的后面,而不是像我们中国人的习惯是放在前面,这一部书叫做什么名字放在前面,作者也放在前面,但是印度人不是,放在后面,这是和我们中国人不同的地方,「我阿僧伽略释究竟」。
 
结语
  这个《摄大乘论》我是学习了四次,我在香港曾经也为人讲过,但是没有讲完,那么初来到美国也讲过一次,是讲完了,但是那两次我看就把它抹掉了,不算数。那么就是前年在福严佛学院讲过一遍,算数,我们在这里我们又学习一遍也算数,这两遍我学习,我个人是生欢喜心,使令我们对于这个凡圣的差别的地方认识的有进一步的感觉。我们平常的时候学习佛法,什么叫做凡夫,什么叫做圣人,你怎么解释?怎么解释?我看都不是容易解释那么好,解释是又是一回事,你本身有深刻的印象又是一回事,又是一回事。就像刚才说,「不乐涅槃」,不乐涅槃其实这一句话,在我来虚妄分别的话,我看很多的佛教徒都包摄在内,不乐涅槃,不是乐涅槃的。那这个怎么知道?他自己也不知道,他自己也是不知道,我认为是这样的情形,说什么是凡夫什么是圣人,也是不容易说得清楚。
  这里是说唯识观,「唯识无义」,你去静坐的时候深深地思惟的确是有意味的,有无穷无尽的意味。我那天也说过,四念处很简单的事,但是你真是用功修行的时候,有无穷的意味会出来,你才知道出家人是快乐的,出家人会很快乐,和在家人不同。所以我们能够拿出时间认真的学习,我也曾经说过,如果以前没有学过,现在第一次学就是开荒的意思。这个农村里面耕田,原来那个地就是草地嘛,是个荒地,第一次耕,你去种上五谷都不是太好,要再重耕、重耕、重耕,成熟了,这时候种田才是合适,才好用。我们学习佛法也是这样子,你学习这么一次,就是开荒而已,还需要继续地、不断地学习。
  我也是曾经说过,道宣律师听他的师长讲比丘戒本讲了二十遍,讲了二十遍,我们看道宣律师那个文学的程度,感觉什么样?有什么感觉?我们都不容易看得懂。那么好的文学程度要听他师长讲比丘戒要讲二十遍,若是我们有那么好的文学,我们肯去跟别人去学习佛法?会肯不肯?其实这是另一回事。就是不管你的文学是怎么样,但是对于佛法应该不要怕重复,要一次又一次地去学,你才能够有心得,你才能够在内心上用。这个为什么,我那天也说过,这个净土法门,念佛法门这么兴盛,而其他的修学四念处这件事、修唯识观的人他不兴盛,就是学习有关系,说是我也能给人讲,但是你自己修唯识观吗?若真实的修,能修得来吗?不一定。
  这个四念处的道理,四念处是,我们一般通说就是四念处,其实包括到《大智度论》和《瑜伽师地论》都在内,都是四念处。说我们看禅师语录,说这个禅啊,叫我们不知道怎么回事,其实明白什么叫做禅?四念处就是禅。四念处这个禅,你一定要把奢摩他、毗钵舍那搞清楚,你就会用,你用一句《金刚经》、一句《中观论》修四念处也可以,一句《摄大乘论》、或者《瑜伽师地论》、《解深密经》,你修这个四念处也是可以,所以它是个通的,不限于一个学派,是通的。你这方面你都搞通了它,应该是没有问题,应该是没有问题。但是我们中国佛教就是,这个是反正凡夫世界就是这样子,有门户之见,那是唯识宗的书,这是什么宗的书,那等一等,我还是看这种书。也是用了心,用了很多年的心,但是你不是属于奢摩他的专书,对于毗钵舍那上没有专书的解、说明,你就是搞不清楚。
  说是清凉国师、贤首国师他们是读了《瑜伽师地论》了,也看了《摄大乘论》,他有时候与这个《华严经》有关系他也会引来,那只是一少部分。智者大师也是,智者大师那时候,《大毗婆沙论》也有翻译过来,有六十卷,不全,像《俱舍论》、《摄大乘论》也都翻译过来,真谛三藏有翻译,但是也就是引来一部分,不过智者大师对修止观的确是用了很多的心,你读他的《释禅波罗蜜》、《摩诃止观》、或者《小止观》,你再读他的《维摩诘经疏》,那修止观是可以的,是可以用了,是可以用的。当然若加上唯识说的《瑜伽师地论》里面说的,那就是更好了,他就会相应。我说这话的意思就是,学一部经论你不要厌烦重复,一次又一次的学,一次又一次的学,然后你才能有心得,你会有心得。
  这里边呢,世亲菩萨的解释还是要读,这个《摄大乘论》的世亲释,还有无性菩萨的释,这两种解释一定还是要读,虽然是这个印顺老法师的讲记我们比较容易看懂一点,他还是根据世亲释和无性释。世亲释有的地方解释的简略,无性释就说得详细一点,有这个情形,可是印顺老法师有的时候有自己的见地,所以都需要读。而王恩洋的地方,有的地方印老那地方好象还没有多说,而王恩洋也有解释,当然王恩洋是属于文言文,但是也应该读。这四种,世亲释、无性释、印老法师的讲记、和王恩洋的疏,另外有个忻车法师那个随录。忻车法师是谁呢?就是台湾那个道安法师的法师,道安法师他在衡阳,南岳衡山那个衡阳那里,一个祝圣寺的庙,那个忻车法师他们办的佛学院,他在那里学过,这个忻车法师有一个《摄大乘论随录》。他比较略一点,但是有的地方也可以参考,当然他不能和王恩洋比,也不能和印老比,可是值得参考。还有那个密林法师,就是华严宗那位法师,在上海,他到日本去学过密,他也有一部,有一部也是可以参考。
  我所知道的就是这么多的参考书,那么多多的参考,因为《摄大乘论》是唯识宗的比较,它只有三卷,《摄大乘论》只有三卷,《成唯识论》是十卷,所以比较起来它比较不是那么多,它在唯识宗的要义里面已经完全说明了,所以可以用点心把它学习,然后再去看《成唯识论》也容易懂,《摄大乘论》、《成唯识论》、《辨中边论》,然后再读《辨中边论》,《显扬圣教论》就是《瑜伽师地论》的略本,那么学一学也就可以把唯识,在文字上可以通了,那么你修唯识无义的这种止观应该不是太难,应该不太难。
  这个我和大家有因缘在一起学习佛法,我也感觉到很难得,也是你们不远千里而来,真是非常的难得了。但是我知道,你们也知道我是很笨的人,说话也笨,心也笨,嘴也笨,所以讲得不是那么合适,但是这个书,这个参考书还是可以用。我刚才说我只是开个荒,我和各位共同的开个荒,继续地再学习,你会在唯识宗,唯识这个学派在佛法里面是个重要学派之一。一个是中观,一个是唯识,那么再加上一个起信论,这就是全面的大乘佛教的,能代表全面大乘佛教的学派、理论、学说了。
  可是呢,如果你不做大法师呢,只是自己用功修行,那又一回事。你若想要做大法师的话,为人讲解,当然是作学问之道,先略而后广,广了以后再归于略,由博而约,由约而博。如果只是约,我就是只学这个就好了,你不做大法师可以,做大法师一定要博,你还要抓住要义才可以。所以《摄大乘论》是应该,你若努力的时候是值得的,努力的学习是值得,这不但是你对于当前的佛教有些理论上的纠纷,你也会发言,你能有发言权,你也可以写一篇文章参加论议,可以参加。另外呢,你想自己用功修行,也能提供你一个很好的资料。说是一般人随便讲一段开示,那只是作一个引发可以,引发你一点兴趣而已,真实的要用,你一定要用原书,要用原书才可以,不然的话是不可以,不然的话你搞不清楚。
  我这一段话的意思就是,我讲得虽然不及格,但是参考书是不错的,所以各位还继续地多读参考书,继续地学习这部论,使令我们有一个很好的成就,不要到中途就停在那里。我们就说是我的同学,他出家比我时间久,他在佛学院的时间也比我久,但是你让他讲一部经就不行,但是你让他听经的时候,他也能听得懂,你讲得好象知道,但是他讲就不行,这什么意思呢?就是停留在那里没有继续努力。我们学这个《摄大乘论》,学其他的经论也是一样,我听讲了一遍,自己也用功了一个时期,然后就停在那里,停在那里的时候是什么情形呢?人家别人提起来,我也能明白,但是你要用就不行,不能用,就是停留在中间,半途而废就是这样子。怎么叫有用?我随时为人讲也是可以,我自己修止观也可以用,那就是没有白学,就可以用了。说是我也听讲了,我也用功了,但是又有别的事情又停下来,停下来结果就是没有用。讲也还是不行,自己修止观的时候还用不上,就是没有用。要继续深入地学习,要冲过去,我自己修止观的时候能用,怎么叫做唯识无义,于无义中起义颠倒,这什么意思呢?你若常常修这个唯识无义的止观,那这句话你就会用,就可以用。
  我们集会在这里学这部论,我是感觉到佛菩萨的光明,三宝的慈光加被,不然的话这件事还做不成的,还是做不成的。像你们各位从遥远的地方来,要念大悲咒这个签证还比较容易的,这就是佛菩萨帮忙了。佛菩萨帮忙,佛菩萨他那个大光明这么一念就知道了,到这来学习《摄大乘论》还是值得的,所以就帮你一个忙;如果这件事是不值得的,那佛菩萨不管这件事,所以我感觉到是佛菩萨加被了。所以到今天我们能够讲到最后,「我阿僧伽略释究竟」,我们要感谢佛菩萨的加被了,不然的话这件事做不成的。就是把这个地方能拿过来,我妙境哪有这个力量,这是佛菩萨加被了,佛菩萨加被了才把这个地方拿过来。
  所以今天能够讲到最后,要多谢佛菩萨的帮助,也多谢各位同学当执事的,这个训导主任、教务主任、教务助理、还有这个总务主任演德法师,我们开办的时候费了多少辛苦啊,那么照顾这件事,照顾各位同学,才能够延续到今天,才能把这件事毕业了。不然的话,谁也没有写合同,我非要住在你这里学习《摄大乘论》,我随时我可以走的啊。所以这个妄想随时也会有,但是没有成为事实,能忍耐到现在把它学习完了,这是要佛菩萨加被,也是各位老师互相合作才有这件事的。那么我又在这学习一遍,使令我对于《摄大乘论》也有一点进步,这我也要感谢你们各位,没有这个因缘我对谁讲《摄大乘论》啊?也是不能的。
 
 

--------------------------------------------------------------------------------------------------------------------

扩展阅读:

妙境法师佛教文集

妙境法师佛学讲座视频在线观看下载

--------------------------------------------------------------------------------------------------------------------

推荐访问:

佛教听书手机客户端下载 /zhuanti/tsweb/

最新佛教音乐在线收听下载 http://vod.fjdh.com/fjdh-vl/179/

佛教音乐台 佛教音乐大全 http://vod.fjdh.com/music/

佛教电影大全 http://vod.fjdh.com/fjdh-va/

--------------------------------------------------------------------------------------------------------------------

 
 
 
前五篇文章

妙境法师:排毒要修四念处

妙境法师:四念住讲记

妙境法师:六妙门讲记

妙境法师:修四念处的重要

妙境法师:略谈止观

 

后五篇文章

妙境法师:《摄大乘论》笔录 第九章、彼果智

妙境法师:《摄大乘论》笔录 第八章、彼果断

广钦法师:广钦老和尚云水记

妙境法师:《摄大乘论》笔录 第七章、三增上学

妙境法师:《摄大乘论》笔录 第六章、彼修差别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