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萨迦寺文化之旅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一提到萨迦,无不使人联想到萨迦寺这座藏传佛教名寺。凡是到过西藏的人几乎无一例外的都要在拉萨翘首西望,怀着虔敬和好奇的心情前往朝拜,感受萨迦独特的宗教和文化氛围,缅怀萨迦的过去、惊叹萨迦的现在,展望萨迦美好的未来……

油画中的萨迦

萨迦油菜花怒放,一片金黄,沉甸甸的青稞穗在和风的吹拂下随风而舞,轻盈而又庄重,犹如萨迦寺醉人的“羌姆”。横亘在山北的本波日山犹如一头巨大的卧象,昼夜守护着萨迦,萨迦北、南二寺和点缀于山脚下的民居在本波日山的庇护下安然矗立,怡然自得。富有凝重、醒目特点的黑色、赭色和灰白色三色色块组成的建筑色彩在本波日山底色的应对之下,显得更加伟岸、峻拔,同谷地矗立的南寺在色彩上遥相呼应,似乎散发着与南寺一样浓郁而又凝重的宗教文化音韵。在阳光的沐浴之下,南寺和北寺殿宇上高大的金幢金光流溢,光芒四射,与寺周片片油菜花的金光相互交融在一起,景色蔚为壮观,俨然是一幅壮丽、典雅而又肃穆、凝重的油画。不知是自然的偶然,还是人为的必然,萨迦的历史和现实在此交错,古老的文化犹如川流不息流淌在身边的仲曲河一样,一直延绵至今。透过卷佚浩繁的文献,步入城墙高大、厚实的南寺和铺满片片瓦砾、断墙残垣的北寺废墟,时间隧道一下又将我们送回了萨迦遥远的过去。

步入历史的回音壁

在吐蕃王朝兴盛一时的唐代,萨迦还是一座名不见经传的无名小镇,而当吐蕃王朝在公元9世纪的灭佛活动和随之而来的奴隶平民起义的浪潮席卷之下分崩离析,佛教远离西藏中心地带,进入西藏佛教史上的“黑暗时期”的时候,最早属于宁玛派系统僧人的萨迦款式家族祖先遵循父子家传或师徒相袭的宁玛派传承方式,仍然在民间不懈余力的修习和传播佛法,抚慰因战争涂炭而悲鸣的心灵创伤。1073年,款式家族的先祖官却杰波经过多方筹措终于在本波日山建成了萨迦北寺的前身古绒寺,从此拉开了萨迦派在随后西藏历史舞台上上演的一幕幕辉煌而又精彩的历史序幕。经过萨迦五祖前四祖的苦心经营,至第四祖萨班贡噶坚赞(1182—1251)时期,以道果法为核心教义的萨迦派正式成型,并跃升为藏传佛教早期著名的大教派之一,主寺北寺也扩整一新,弟子蜂拥如云,成为元代早期以前萨迦派重要的佛教活动中心。北寺依本波日山山脚而建,规模十分庞大,由佛殿、僧舍和塔林组成的高大建筑群鳞次栉比、连绵透迤、星罗棋布地布满了整座山腰,体现出藏传佛教早期寺院依山而建的鲜明特点。北寺从官却杰波开始到八思巴为止,其间经过了大约两百年时间的陆续修建和扩建,形成了以28座佛殿为主的庞大建筑群。由于历史上战争的洗礼和自然的侵蚀,尤其是“文革”时期人为的破坏,古代北寺建筑在本波日山上已经销声匿迹,沦为一片废墟。近年来,由于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和一系列民族、宗教政策得到了正确的贯彻实施,三座修复一新的北寺佛殿和佛塔已在山腰左、中、右的古代废墟上拔地而起,使北寺生机一片,获得再生。

公元1247年,萨班贡噶坚赞在凉州和成吉思汉之孙阔端的会晤,西藏在中原大地之上隆隆的炮声中兵不血刃、成功地归顺了元朝中央政府。元朝中央政府在西藏建章立制,划分十三万户,设置驿站,进行有效施政的同时,礼遇藏传佛教僧人,敕封萨迦派座主贡噶坚赞之侄八思巴(公元1235—1280)为“皇天之下,一人之上,宣文辅治,大圣至德,普觉真智,佑国如意,大宝法王,西天佛子,大元帝师”,在中央政府设置总制院,钦命八思巴统领全国的佛教事务。公元1275年,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在萨迦设立萨迦地方政权,辅佐中央政府贯彻实施对西藏的具体施政,萨迦集宗教和世俗权力于一身,拉开了随后“百余年中,遵照皇上圣谕,弘扬佛法,兼颁与宗教相顺之世俗法令,设置本钦理政,以政教二法治理藏区”的序幕。公元1268年,在八思巴的授意下,由萨迦地方政权第一任执政“本钦”释迦桑布具体主持,从各个万户和千户中征调人力,在仲曲河谷地开始了规模浩大的南寺建造。

艺术的殿堂

南寺由萨迦第一任本钦释迦桑布在八思巴的授意下于公元1268年开始修建,至第九任本钦阿伦于公元1295年建造寺外城墙为止,历经27年的陆续修建而成,在位置上与北寺正好形成一高一低、一南一北,遥相呼应的对称之势。由于战争和自然的侵蚀,南寺在历史上经过多次修茸,现在所见建筑为公元1945年全面维修时面貌,在布局和风格上仍然比较忠实地保存了原有建筑应有的风貌。整座建筑坐西朝东,占地约4.5万平方米,楼高三层,平面呈四方形坛城模式,由拉康钦莫大殿(又有萨迦大殿之称)、拉康喇章、僧舍和城墙及其望楼等建筑单元组成,是一座根据密宗坛城模式设计、集藏式和汉式建筑风格于一体的大型建筑。拉康钦莫大殿位于建筑中心,为主体建筑部分,东西长79.8米、南北宽84.8米、高24.3米,由门廊、大经堂、欧东仁增拉康、普巴拉康、次久拉康、格尼拉康、拉康孜贡康、喇嘛拉康、薛札拉康和拉康强及中心四方形天井等建筑单元组成。墙体敦厚高大,通体涂有象征萨迦标志的红、白、灰三色,赭红色在灰、白二色的映托下奔放热烈,而白、灰二色冷色调在大片暖色红色之间的点缀,使冷暖色彩达到中和,庄重、肃穆、典雅,同墙体顶部大量运用的汉式木制斗拱和藏式白玛草墙面及其镶嵌的铜质镏金图案完美的融合在一起。东面镶嵌有法轮和金鹿、海螺、圆镜和六字真言,正面为高大的宝瓶、两侧为孔雀和宝幢,殿顶幡幢交织,金光流溢,蔚为壮观。与此同时,在中心天井四周墙体顶部也运用了大量装饰性斗拱,斗拱造型精巧,装饰豪华富丽,色彩明丽,极具装饰情调。大殿四周同时建有僧舍、具有宫殿建筑风格的拉康喇章建筑和其他附属建筑。寺外矗立着两周高大结实的环行四方形城墙,内城墙均设城垛,四角建有角楼,中部建有高耸的了望楼;外城墙平面呈“亚”字形状,与整座南寺布局一起组成密宗中的坛城图样,墙外建有一周深阔的护城河。整座建筑融政治、宗教和军事防御功能于一体,肇开十三世纪后藏传佛教寺院融佛寺建筑、宫殿建筑与城堡建筑于一体之先。

步入东面门楼,穿过拉康钦莫大殿正门,就来到中心具有四合院格调的天井庭院,从此可以顺利的进人拉康钦莫大殿的各个佛殿。其中一层佛殿的布局、壁画和造像较多的保存了当时原有的面貌。天井正南为普巴拉康,内供有文殊、释迦牟尼和无量寿佛等铜质镏金佛像,四壁绘满了诸佛、菩萨和护法单尊画像。其中喜金刚壁画形体巨大,造型简练,生动传神,无量寿佛宽额、厚肩,具有元代佛像造型的典型风格,是了解和研究萨迦寺元代壁画不可多得的重要遗作。大经堂位于正西,系萨迦寺僧众集会、诵经之所,殿堂开间巨大,内立有108根巨柱,柱式、佛像雕塑和藏经橱为该殿特色。“猛虎柱”、“野牛柱”、“墨血柱”和“忽必烈柱”高大挺拔,号称萨迦寺的“四大名柱”,其中“忽必烈柱”通高6.6米、直径1.23米,甚为罕见。满殿雕梁画栋,正面一排39尊狮子组成的圆雕,环目卷鼻、张口舞舌、四蹄后收,大有腾空欲跃之势,形态酣畅淋漓,极富神采。正壁供台上供奉的释迦牟尼、无量寿佛和文殊菩萨等合金雕像,造型巨大,背光镂空、镀金,在天窗阳光的照射下,满屋金辉。天井正北为欧东仁增拉康,壁面描绘的萨迦派祖师、西藏地方政府官员及其萨迦寺维修壁画具有较高的服饰和风土人情研究价值。拉康强位于欧东仁增拉康北侧,正壁供有6座形制高大的灵塔,正中灵塔塔顶后壁为萨迦班智达与阔端汗会见的历史性大型壁画,二人相向而坐,均为四分之三侧面,人物造型精巧,神态怡然,气氛轻松融洽,具有肖像画特征。其余诸壁均为坛城壁画,场面巨大,线条流畅严谨,色彩清新艳丽,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为萨迦寺壁画中的杰作。

从欧东仁增拉康往西为大门通向一层天井各殿的通道,沿通道左右拾阶而上,向北可达次久拉康和西北角的护法神殿拉康孜贡康,向南可通往格尼拉康和三层的喇嘛拉康等佛殿。殿内现存雕塑和壁画大多为后来移入或重绘,次久拉康现存5座灵塔和3尊佛像均从卓玛颇章移入,而格尼拉康现存11座灵塔则从彭措颇章移入,四周壁画均为后绘。从一层通道返回,在正殿大门左侧沿长长的木梯拾阶而上,就来到了萨迦南寺又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线坛城回廊殿。坛城分布于楼顶西侧回廊西壁上,大小共63铺,其中大坛城20铺,位干壁画中心,均为巨制宏幅,直径最大的约有2.7米左右,而小坛城则纤小精致,直径大约只有0.6米左右,分别位于大坛城的四个角上。画面造型严谨,用色沉着,线描功底极为深厚,显示出精湛的艺术技巧和高超的造型能力,尽管经过重绘,但布局和用色仍然传递出早期的神韵,仍不失为萨迦寺坛城题材中的代表作。

知识的宝藏

位于南寺拉康钦莫大殿一层大经堂正西群雕佛像壁后的藏经橱,是萨迦寺令人叹为观止的又一杰作。穿过南侧的小门,在灰暗的光线下面眼前一道由经书垒成的巨大书墙,仿佛一下置身于书的海洋,一眼望不到尽头。书墙的长度和高度几乎同大经堂的面阔和高度相同,长约60余米、高近7米,布局呈“凹”字形状,从下到上沿墙壁横隔为8个单元,从左到右竖隔为50余个单元,纵横的隔板从而形成了一个巨型的书架。经书均为梵夹装,规格大小不等,最大的为“骏马驮”、“牦牛驮”和“犏牛驮”等,每部经书长约1.5米左右,高约50厘米,宽约30厘米左右,因其部头巨大、沉重,人力无法承重,需用良马、牦牛或犏牛等驮畜搬运而命名。其中尤以《帕巴杰东巴》为最,经板上系有4只铁环,需由四位壮汉同时使力,才能搬动,堪称世界之最。每格书架上的藏经因部头大小不等而数量不同,经粗略估算,整个经墙藏经数目多达近44000余部,占萨迦寺藏书总量近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藏书。加上欧东仁增拉康、普巴拉康和次久拉康等佛殿藏经架上收藏的经书,萨迦寺藏书多达4500余部左右。这些数量庞大的藏书涉及藏族政治、社会、历史、法律、宗教、天文、历算、医学等人文和自然学科的方方面面,其中尤以宗教数量最大。仅藏文大藏经《甘珠尔》和《丹珠尔》就包括金、银、珍珠研制而成的粉汁和墨汁书写的各种抄本。与此同时,萨迦寺还藏有被称为稀世之宝的梵文贝叶佛经8部,主要为《八千颂般若波罗蜜多经》,形制均为长方形,最大的长约61厘米、宽6厘米;最小的长19.3厘米、宽5.5厘米。经板上均刻有精美的浅浮雕植物纹样和色彩明丽、造型传神的诸佛、菩萨、护法神人物形象。此外,寺内还珍藏有大量的唐卡绘画作品,萨迦寺传世至宝白海螺,元朝皇帝御赐的盔甲、马鞍、瓷器和明清两代中央政府敕封的印章、封诰以及数以万计栩栩如生的金、银、铜、铁等各种胎质的造像,因而素来享有“第二敦煌”的美誉。

躺卧在西藏腹地美丽富饶的仲曲河谷的萨迦的确散发着一股奇异而又神秘的文化气息,无愧于人们旅途的艰辛和鞍马的劳顿,因为没有一个人会面对萨迦而两手空空,无功而回。

 
 
 
前五篇文章

萨迦派第七世塔立仁波切开示录

萨迦天津法王开示录

萨迦哦巴支派法王禄顶堪仁波切开示录

萨迦教主达钦仁波切夫人--蒋扬达莫拉·萨迦开示录

萨迦派教主达钦仁波切开示录

 

后五篇文章

吉祥萨迦派传规之四加行作法·二资粮善道

西藏风情:萨迦寺 那面书写千年的墙(图)

萨迦寺:那面书写千年的墙

《萨迦格言》——西藏文学史上的宝贵资料

西藏萨迦寺简介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