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卓尼的藏传佛教寺院 |
 
卓尼的藏传佛教寺院 卓尼境内藏传佛教发展的情形较为复杂,表现在寺院派属上,则呈现出以格鲁派寺院居多,间有萨迦派寺院和宁玛派寺院的多元并存格局。藏传佛教自唐末传入卓尼至今,历经了上千年的风风雨雨,藏传佛教各寺院也在历次的政治、军事等人为因素的影响下经受着来自各方的挑战。据1957年统计,全县共有寺院63座,下面将卓尼境内的重要寺院作一介绍,卓尼大寺另作专章介绍。 恰盖寺 藏语称“勒雪林”,意为“箴言洲”。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约50公里的恰盖乡,公元1587年(明万历十五年)由恰盖噶居哇·敦悦嘉措创建。清康熙年间,又由高波巴·根敦嘉央主持移建到高岔地方,早期规模不大。后经本寺住持洛哲嘉措经营,修建了大经堂、宗喀巴殿、法王殿、药师佛殿、释迦牟尼佛殿、吉祥天女殿等,恰盖寺的规模有了很大的发展。清咸丰四年(1854年) ,设立参尼扎仓,建立历代嘉木祥佛殿,此时恰盖寺成为一座中等规模的格鲁派寺院。寺内主要活佛为恰盖寺经师洛哲嘉措的历代转世,在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日,举行朝山活动。恰盖寺在历史上隶属卓尼大寺,由卓尼大寺委派法台主持寺务,与拉卜楞寺也有教务往来。其教区主要在原卓尼杨嘉波(土司)所辖的北山四旗,即今卓尼县的恰盖乡、完冒乡和申藏乡的部分地方。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有寺僧300余人,1966年恰盖寺建筑被毁,1984年重修大经堂和一部分僧舍,现有僧人近200人。 旗布寺 也称“纳道寺”,藏语称“罗桑德庆林”(善慧大乐洲)、“噶丹曲林”(具喜法洲),位于洮河南岸木耳镇辖境旗步沟口。旗布寺原建于旗布沟燕麦沟口的“斯哀告”台地上,距现址1.5公里,遗址残垣痕迹明显,遗址内尚有土围墙残基,有碳层出现,后因改宗,于明末迁至今址,距今约800余年历史。对于旗布寺的创建,《安多政教史》中有这样的记载:公元1618-1702年,该寺由西藏彭域杰乌岗哇高僧赛康巴桑结嘉措在第九代卓尼嘉波(土司)杨朝梁的支持下创建。赛康巴桑结嘉措于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主持旗布寺和卓尼大寺的教务并兼任法台。1706年,由阿旺索南出任旗布寺法台,形成了旗布寺的法台传承系统。清雍正七年(1729年),阿旺索南主持修建了旗布寺经堂,后于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修建旗布寺参尼扎仓,寺内原供奉有白象牙雕刻的无量寿佛像、二世达赖喇嘛根敦嘉措亲手雕刻的白檀木法王像、卓尼法王曲吉楚臣达吉供奉的能言弥勒像、大昭寺释迦牟尼佛像前供物装饰的金刚度母和善逝八塔等,该寺隶属卓尼大寺,并由卓尼大寺委派法台主持该寺教务。1958年旗布寺遭遇火灾,建筑除大经堂外无一幸存。旗布寺三年一次、为期七天的嘛呢会远近闻名,阴历五月初一至初七,临近木尔镇的村民们前来祭祀神树和山神,并接受无量寿佛的抹顶。先寺内僧人有22人,活佛一人,香曲曼拉活佛主持寺务,阿旺索南法台传至第六世。 杓哇寺 藏语称“杓哇克珠林”,意为“杓哇贤哲洲”。位于县境杓哇土族乡南部,由出生于当地的杓哇仁波且罗桑南捷奉五世达赖喇嘛生前的指示,始建于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康熙二十八年,归卓尼土司才旺敦珠管理,从此成为卓尼大寺的属寺,但卓尼大寺并不派遣法台,具体寺务由杓哇仁波且的历代转世住持,该寺毁于“文革”期间,1982年后重建,现有经堂一座,僧房数十间。 康多寺 又称康多下寺或水磨川寺,藏语称“达尔吉林”, 位于康多乡。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由杓哇仁波且罗桑南捷创建,当时,杓哇仁波且罗桑南捷将洛哇寺、尖察小寺合并为康多寺。康多寺隶属卓尼大寺,清康熙五十五年由戎康夏仲增订了寺规。 多玛寺 又称康多上寺,藏语称“彭措噶丹林”,位于康多乡境内。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由杓哇仁波且罗桑南捷创建,相继在恰盖哇赛、佐秀等地的喇嘛和管家以及格却扎西等人的主持下,将数座小寺合并,在惹布察道玛地方修建了多玛寺,隶属卓尼大寺,但卓尼大寺不派法台,有寺主金丹增任法台并主持教务,寺主金丹增共转世五代。 以上所介绍的杓哇、康多、多玛三座寺院是安多藏区盛名远扬的藏传佛教名刹,三座寺院都是由卓尼杓哇人“尊者”罗桑南杰创建,杓哇、康多、多玛三座寺院从建筑风格到寺院学制、寺规,特别是寺内佛像、供器、圣物的陈设等,都依照拉萨三大著名格鲁派寺院色拉、哲蚌、甘丹规格而建,因此,享有安多“三小寺”之美誉。安多藏区佛教信仰者认为:杓哇、康多、多玛三座寺院与拉萨著名的色拉、哲蚌、甘丹寺院一样,有相同或者同等的影响力,素有“朝拜西藏圣地,必先朝拜杓哇、康多、多玛三座寺院”之说。 垂巴寺 藏语称“噶丹扎西桑珠林”(具喜吉祥如意洲)、“贡道林”(寻思洲)。故址在今阿子滩乡玉古村北,由箩桑雅佩初建。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在该寺法台加央丹巴却丹尼玛的主持下移建于今车巴沟的贡巴地方,故通称“垂巴新寺”。清末,罗桑曲丹主持寺务,献寺于拉卜楞寺。从此,教权归属拉卜楞寺,由拉卜楞寺任命法台,处理教务,而寺属教民教区的政务仍由卓尼杨土司管理,形成政教权力分离的格局。该寺早期建有大经堂、菩萨殿、护法殿等。清光绪年间经尕诺喇嘛扩建,成为卓尼地区仅次于卓尼大寺的大寺,据传鼎盛时寺僧多达数千人。1958年前有寺僧 600余人,1966年寺毁。1985年重建大经堂竣工,现有寺僧400余人,是卓尼县境内僧人仅次于贡巴寺的一座寺院。 垂巴寺原有两个主要的活佛系统,一为喇嘛尕诺的历辈转世,一为本寺法台热丹嘉措的历辈转世。其中,喇嘛尕诺,法名“棍噶扎勒参”,亦称“嘉穆巴图多普”,藏族,1815年生,今卓尼县车巴沟东坝村人,早年在拉卜楞寺学经。清同治元年(1862),去新疆库尔喀喇乌苏(今乌苏县)、塔城等地的厄鲁特蒙古牧地传教,颇得蒙古族僧俗的崇信,并因协助清朝抚平当地维吾尔等民族的反清斗争和抵御沙俄有功,得到清廷赏识。同治四年(1865),清朝赏给“察汗呼图克图”(意为白佛)名号,并赐印鉴,“准许他在阿勒泰地区借地安播,统辖塔尔巴哈台的厄鲁特蒙古僧众,创修千佛寺”。光绪元年(1875)建寺竣工,清廷赐名“承化寺”,该寺后成为阿勒泰地区厄鲁特蒙古族的政治、经济、宗教中心。光绪二年(1876),沙俄军官坡塔宁率众来我国西部地区作侵略性考察,到阿勒泰,不示护照,骑马闯入承化寺,东诺命徒众赶出寺院,由此酿成“承化寺事件”,清政府姑息苟安,逼追尕诺离新疆回乡。尕诺取道西藏返回故乡,扩建垂巴寺。后又于光绪十六年(1890 )至二十年(1894)再去新疆,在巴音沟生活了4年。1895年在垂巴寺圆寂,终年81岁。 垂巴寺除活佛外,还设有僧纲,为原洮州地区五僧纲之一。僧纲本人为出家僧人,采用叔侄承袭的方法。据《卓尼县志》载:僧纲始祖阿旺罗布藏原系西藏喇嘛,于明成化三年(1467)丁亥入关,在洮州卫地西古务他诵经,召集僧人百余名建修寺院。后因流贼变乱,遂遇难,寺被焚毁。其侄阿送恼布于正德四年(1509)重招僧人,并在洮河北格吾那地修建寺院。嘉靖元年(1522),其侄洛札排销又建录巴寺、江口寺2处寺院,被赏给僧纲之职,管理3寺,永为世袭。洛札排销侄东吉洛知于万历八年(1580)庚辰承袭,遂敕赐垂巴寺名号及管理录巴、江口2寺敕书。车吉洛知于天启二年(1622)王戌传其侄旦巴牙拜。康熙二十五年(1686)丙寅,旦巴牙拜又传其侄堪布喇嘛。乾隆三十三年(1768 )戊子堪布喇嘛传其侄浴只扯点,嘉庆九年(1804)甲子,传其侄旦知次力。至道光二十三年(1843)癸卯,旦知次力传于班麻多智。其后历辈不详。僧纲衙门设在牙当寺,管寺院3处。 鲁琼达合仓寺 藏语全称为鲁琼达合仓寺嘎丹彭措林,意为“具喜圆满洲”,亦称为录竹寺、大扎寺。位于咸镜扎古录镇境内,鲁琼达合仓寺最初为一座苯教寺院,由郎秀嘉哇洛哲、襄秀旺格嘉沃、泽秀敦尼益西等人创建。元初萨迦派法王八思巴勒令改苯信佛时,其座下四大弟子与信奉苯教的人士进行辩论,达元巴活佛以《慈氏愿》和《普贤行愿品》的经教使对方折服,苯教徒决定弃苯皈佛,并各自奉献了自己的寺院。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卓尼嘉波(土司)洛桑顿珠(杨威)德塘堪布仓央巴二人将鲁琼寺改宗为格鲁派寺院,命名“嘎丹彭措林”,又称为“齐哇鲁琼寺”,为卓尼大寺主要属寺之一,由卓尼大寺委派法台主持该寺教务。公元1954年,寺院迁至今寺院所在地,称为齐哇达合仓寺,又称大扎寺。寺院内的主要圣物有语化药师佛像,弥勒“果尔旋”像以及高约16尺极具加持的弥勒佛等许多佛像。主要经典有:《甘珠尔》大藏经四部,《丹珠尔》大藏经三部,用金汁、墨汁写的《般若经十万颂》二部,并有部分圣哲全集。鲁琼达合仓寺的法事活动有:祈愿法会、供施多玛食子仪轨、铁坛城法仪轨、五供节祭等,共计75天,正月初举行法舞会。 康木车寺 藏语称“嗓俄合登登朗,”历来称“娘玛”,位于完冒乡康木车村,该寺创建于13世纪初。据传,最初寺址在卓尼县城内,后来搬迁到阿子滩包家寺,后又迁到康木车至今。康木车寺每年举行四次大的宗教活动,至今未改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