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觉之教育的实践理念与方法──以《维摩诘经.观众生品》的“慈悲喜舍”观为基础的初步探讨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觉之教育的实践理念与方法──以《维摩诘经.观众生品》的“慈悲喜舍”观为基础的初步探讨
  ◎华梵大学人文教育研究中心 王惠雯
  壹、 前言:
  本文主旨拟在探究“觉之教育”的实践原则,透过《维摩诘经.观众生品》中的“慈悲喜舍”观之阐释,期能为现代的教育方法安立一根本的理念依据,以及实际的方法步骤。
  身为一位教师,肩负载道之责,除了需要具备传授知识的技巧,更应怀持高尚的人格精神理念,将教育的功能充份开展。以“教育”为一整体来看,牵涉到教育工作者、教育对象、教育方法或体制等等方面的复杂互动关系,依于不同的基源问题,将形成不同的教育理论。
  “觉之教育”的理念基本上即含摄整体的教育理念,特重阐明“觉”的义理、本质、方法(觉义、觉性、觉法)。其实践的理念原则并不需特别预设宗教-神性的立场,而是由“人”本身做为起点而开显完美的人格成长。在教育实体中,因“觉”的开显作用,将能充份实现教育的功能-因人设教、因教而成,师、生、法三方面共融成一互相成长的实体。
  然而,圆满实现此一教育理念的可能性,其基础主要有赖于教师的自觉性。  台湾近年来教改之风盛行,但仍未发展出成熟稳健的体制。每年皆有无数的施教者与受教者在校园中穿梭来往,明显的,“人”应当是教育中的实存主体,因而“先明其人而后施其教、先成其人而后成其教”是较具实效的基础思考模式。
  在《维摩诘经》中主要阐明大乘佛法的义理-以“心净、众生净、国土净”为诉求,说明菩萨随发菩提心,则有纯净意乐,乃至能有清净有情,以严净佛土。进而有清净法教、清净妙慧智行、清净自心及妙功德。(玄奘译本)太虚大师认为:维摩诘居士“自居师位,教化他人,盖以净佛国土,须由教化众生而成故”,此净佛国(化他)和华严入法界品所说的证行法身(自行),实则同一佛法。[1]由此可见其特重教育概念的阐发。
  一般咸认为佛教教育强调平等、慈悲、随机教化,和中国儒家传统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原则相似。或是认为佛教传统上重视出世间法的教导,并不强调世俗知识的传授,因而质疑:在现代教育领域中恐无法培育出国家社会所需的“全人”(全方位的在世存有者)。事实上这是出于对于佛教教理的片面了解所致;从大乘佛法以及人间佛教的观点,现实生活中的清净佛国能够成就,也应该成就。透过自觉觉他的教化理念,共成严净国土,开展世间的殊胜价值意义,正是“觉之教育”的发展目标。
  为了明了上述理念开展的可能性基础,本文拟先探究《维摩诘经》中的慈悲喜舍观,包括:以大乘空观观众生,如何衍成无住而生一切法的义理,并理解慈悲喜舍行的实践原则;再思考“觉之教育”理念的安立,及其在现代教育发展中进一步实践开展的可能性。
  贰、 正文:
  一、《维摩诘经》中慈悲喜舍的教育观
  (一) 经中他品所述的慈悲喜舍概念[2]
  1.修集慈悲喜舍之善法,以成就众生土,成就严净佛土:
  <佛国品>中包含经文之序分,是经宗分之全部纲格,[3]其中标举出菩萨和有情众生之间的关系,应当知其根机为何,与其同处以教化,善于安立众生,使其蒙益:
  菩萨摩诃萨三万二千。皆为一切众望所识。…善知有情诸根胜劣。…常思示现诸有趣生。为大医王善知方术。应病与药愈疾施安。无量功德皆成就。无量佛土皆严净。其见闻者无不蒙益。(大正14,页557c~558a)
  佛陀(世尊)强调成就众生即是成就佛果,成就有情土即是成就佛土:
  尔时世尊。告众菩萨。诸有情土是为菩萨严净佛土。所以者何。诸善男子。一切菩萨随诸有情增长饶益。即便摄受严净佛土。…菩萨如是。知一切法皆如虚空。唯为有情增长饶益生净功德。即便摄受如是佛土。摄受如是净佛土者非于空也。(同上,页559a)
  因此,增长饶益有情以生清净功德,即是摄受与其相应的佛土。此一基础则是奠定在知一切法空而摄受佛土。然而应当了知:不离众生得净国;虽解于空,不可但以空而得。[4]因此,需修善行。
  经中提到宝性赞叹佛陀所具之平等慈愍心:
  八法不动如山王,于善不善俱慈愍,心行如空平等住,孰不承敬此能仁。(同上,页558c)
  佛由于体悟一切法空,所以内心能够平等如虚空,于善、不善者皆平等慈愍饶益。菩萨修持净功德,发起相应善心行,即摄众生来生其国。如修“慈”等四无量心,亦能为严净佛土:
  四无量土。是为菩萨严净佛土。菩萨证得大菩提时。常住慈悲喜舍有情来生其国。(同上,页559b)
  以下在<方便品>中则提到如来身为无量善法所集成:
  诸仁者。…。于如来身应起欣乐。所以者何。如来身者。无量善法共所集成。从修无量殊胜福德智慧所生。从修无量胜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所生。从修慈悲喜舍所生。…诸仁者。如来之身功德如是。汝等皆应发心求证。汝等欲得如是之身息除一切有情病者。当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同上,页561a)
  2.慈悲喜舍的意义:
  在<菩萨品>中提到慈悲喜舍的内容,即是平等心、忍疲苦、悦乐法、断爱恚四者:
  慈是道场。等众生故。悲是道场。忍疲苦故。喜是道场。悦乐法故。舍是道场。憎爱断故。(罗什译本,大正14,页542c)
  慈是妙菩提。于诸有情心平等故。悲是妙菩提。于诸疲苦能忍受故。喜是妙菩提。恒常领受法苑乐故。舍是妙菩提。永断一切爱恚等故。(玄奘译本,大正14,页565b)
  3.以解脱心悲愍众生使离系缚:
  在<文殊师利问疾品>中,维摩诘居士告诉文殊菩萨应观诸病非真非有,当于有情发起大悲:
  妙吉祥。有疾菩萨应自观察。如我此病非真非有。一切有情所有诸病。亦非真非有。如是观时不应以此爱见缠心于诸有情发起大悲。唯应为断客尘烦恼于诸有情发起大悲。(同上,页569a)
  所以者何。菩萨若以爱见缠心。于诸有情发起大悲。即于生死而有疲厌。若为断除客尘烦恼。于诸有情发起大悲。即于生死无有疲厌。菩萨如是为诸有情。处在生死能无疲厌。不为爱见缠绕其心。以无爱见缠绕心故。即于生死无有系缚。以于生死无系缚故即得解脱。以于生死得解脱故即便有力宣说妙法。令诸有情远离系缚证得解脱。(同上)
  菩萨发慈悲心不以爱见烦恼心缠绕,而是为断烦恼,以求解脱之心使自、他得离系缚。因为目标明确(为求解脱),故不以爱欲烦恼心之故而流转生死。然又因为悲愍生死轮回中的有情众生,以求断除客尘烦恼,所以能不厌生死。由此可见大乘佛法的所强调的菩萨慈悲之道,并不是出于贪爱心。然而实际上要从慈爱心中析离、不杂贪爱心,并不像概念区分一样轻而易举。
  为化导有情众生,圆满成就菩萨行以严净佛土,<观众生品>即特从大乘空观的角度加以阐释。
  (二)<观众生品>中慈悲喜舍观之义理分析(智、悲、行)
  1.大乘空观-明众生无自性空
  为成就严净佛土,菩萨应当:
  正观一切有情,譬如幻师观所幻事。(大正14,页572c)
  应正观察一切有情。所以者何。诸法本空真实无我无有情故。(同
  上)
  就像有智慧者,观察水中月、镜中像等之无常生灭的幻象,毫无实性。又如观察第五大、第六蕴等丝毫没有存在可能性者。观梦悟之后,梦中所见之虚。一切诸法空性、无我、无众生。
  以真实智慧观察,即是大乘空观的看法。正因为透视众生的空无自性,始能毫无厌倦的利导众生。[5]太虚大师以天台三观之说,阐明此一空性之理:
  此章为如幻非有观,亦名从假入空观,….谓有情世间、器世间,皆为和合、相续、假相而成,妄执为实。凡修行人,便当观此假相为空,以遣其执。幻师喻众生自心,幻人喻变造诸相,虽有业用,但知空寂。[6]
  然而,诚如<佛国品>中所说,“如是知一切法皆如虚空,…摄受如是净佛土者非于空也”,应当观有情众生如幻非实,遣执之后需进而修大慈、大悲、大喜、大舍。但一般人的思维心,不易理解如何可能采取“无众生实性”的观念同时,已将对象遣除,却又能依之而修善法,进而成就众生土与佛土?究竟实与空之间应当如何如法观之?
  对天台大乘空观的理论来说,以空遣执,是之所以采取空观的意义。遣执之后需再由空出假,由假达于中观。因此,<观众生品>中即进一步藉文殊菩萨提问:如何在空观的基础上加以修学四无量心。
  2.慈悲喜舍行:
  在佛教中对于慈悲喜舍所采取的基本看法是与乐、拔苦、随喜、平等心,[7]而《维摩经》中则说平等心、忍疲苦、悦乐法、断爱恚。在<观众生品中>则提到为有情说如斯法令其解了、将一切功德善根回施有情、饶益有情欢喜无悔、平等饶益不望果报:
  妙吉祥言。若诸菩萨。如是观察一切有情。云何于彼修于大慈。无垢称言。菩萨如是观有情已。自念我当为诸有情说如斯法令其解了。是名真实修于大慈。(大正14,页572c)
  妙吉祥言。云何菩萨修于大悲。无垢称言。所有造作增长善根。悉皆弃舍施诸有情一切无吝是名菩萨修于大悲。(同上,页573a)
  妙吉祥言。云何菩萨修于大喜。无垢称言。于诸有情作饶益事欢喜无悔。(同上,页573a~573b)
  是名菩萨修于大喜。妙吉祥言。云何菩萨修于大舍。无垢称言。平等饶益不望果报。是名菩萨修于大舍。(同上,页573a~573b)
  以上的慈悲喜舍观是从“布施”的观点来说,[8]包括法施、法供养、饶益有情、平等及无住施。其中有关慈的部份说明较详,总共提到二十九种行慈的方法。[9]总结即在于真实慈,所谓“菩萨通达一切众生如幻,法性究竟空寂,…因为这样行慈,深达诸法幻生,无有法的自性,…既无能教的菩萨,亦无所化的众生。”[10]其中即包含自利、利他所需成就圆满的诸种菩萨行原则,以及断证之德与觉行等。大抵融合对于法性之了知的真实慧与行慈相应所开展的实践。
  至于悲与喜、舍则只略述,太虚大师认为:以广显略,以略摄广,见慈为根本自心;能明乎慈,即明乎悲、喜、舍矣。[11]
  3.无住为本立一切法:
  欲除一切有情烦恼。当何所修。曰欲除一切有情烦恼。当修如理观察作意。又问。欲修如理观察作意。当云何修。曰欲修如理观察作意。当修诸法不生不灭。又问。何法不生何法不灭。曰不善不生善法不灭。又问。善不善法孰为本。曰以身为本。又问。身孰为本。曰欲贪为本。又问。欲贪孰为本。曰虚妄分别为本。又问。虚妄分别孰为本。曰倒想为本。又问。倒想孰为本。曰无住为本。妙吉祥言。如是无住孰为其本。无垢称言。斯问非理。所以者何。夫无住者。即无其本亦无所住。由无其本无所住故。即能建立一切诸法。(同上,页573b)
  太虚大师认为:“无住为本”,谓真如不守自性妄动──非真如不守自性,因无明妄动,瞥尔一念,自离自性。总之,根、身、器界种子之相,皆由八识显现。但八识所由能显现此根、身、器界种子之相者,又实依无住(即真如不守自性妄动),与真如(即具有恒沙无量妄染之真如)二者为本耳。依无明为不觉义,依真如为觉义。此经虽显此种种不净之法,是在善修者反之从真如为本,则又皆为种种净法。此段为全经示行之径路。[12]
  (二)慈悲喜舍观的特色
  综观以上可见《维摩诘经》的慈悲喜舍观系以大乘空观为主要的理念基础。因为成就佛国净土,须以成就有情众生为介,因此修行者应以自心净,进而达众生净、国土净。和小乘及藏传佛教对于四无量心的探讨相较,[13]《维摩诘经》中并未特别显明其“修学次第方法”,[14]但其所示的教学理念值得进一步加以发展。
  二、开展慈悲喜舍观的现代教育意义
  (一)现代“觉之教育”的实践理念之安立-
  1.觉之教育的目标-人文化成、净佛国土
  强调明其自心的基础,以重视人性本觉的开显,由内在人文精神的展现,以自觉觉他,提升国家社会的生活品质,而非追求物质文明之发展而迷失本性。
  2.觉之教育的内涵-心性教育、道德教育、知识教育
  透过对于心性教育的重视,以开展清净的教化理念,重道德教化的功能,以先成其德,后成其才。透过去执的空观原则,跳脱众生有实性(或善或恶,皆是落入两端之见)的执碍,无论教师或家长皆须以身作则,再进一步使知识教育有其发展的正确方向。
  3.觉之教育的原则-平等、慈悲
  在施行个别因材施教的教法之前,应重视普遍的平等原则,否则一再出现被教育舍弃的孤儿,无法达成圆满的众生净土(祥和健全的社会)。对于善不善皆等行于慈,目的应让不善法不生,善法不灭。
  (二)现代“觉之教育”的实践方法-
  1.理念原则的开展-由空出假观(性空缘起),由空假入中观
  2.实践原则的开展-行慈与行悲、喜、舍
  三、“觉之教育”的推广与发展契机-
  (一)面对当前大学教育的现实问题
  面对当前资讯化极度发展的现代社会,应当如何找到教育的本质理念,似乎易流于众说纷纭。应当如何提出更有智慧的考量,以防未来国家的栋梁成为教育实验的牺牲品,是当务解决之道。
  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教师以往所肩负的功能大多被电脑资讯所取代,究竟此一危机能否成为转机,现今实则居于关键时刻。基本上以觉之教育理念观之,教师应当具有不被取代的功能。首先,对于性空缘起的了解与掌握,绝非一般资讯功能可取代。其次,人性化的互动关怀,更多元丰富的人生经验与教材运用,以及随机教化的功能,决非可被取代。除非自我放弃,自绝于教育的热诚之外,仅将教学等同职业的应付心态。
  然而,要达到上述的价值展现,亦必须有赖于基本的实践原则,吾人以为:透过慈悲喜舍的践行,将有助于转化危机。
  (二)化解教育的危机问题
  1.以慈予乐:强调平等心,不判分高下以决取舍,而是能予其所需,若须简易之法即与简易之法等。
  2.以同体大悲精神:将己所学平等施与真正的知识。
  3.以喜强调快乐学习的重要。
  4.以舍强调自他平等精神:重视教学相长,由学生参与课程设计及规划等。
  参、 结论:
  佛法强调在世间而不离世间觉,以及自觉觉他的精神,透过本文对于《维摩诘经》的粗略思考,似可提供转化当今教育方法的契机。做为一位教师,如何能又充分的自觉与承担教化众生的热诚,值得做我自我期许与自我挑战的不懈努力!
  <参考书目、期刊论文>
  鸠摩罗什译,僧肇注,《维摩诘所说经注》。台北:新文丰,民82年。
  后秦僧肇,《注维摩诘经》。大正38册:No.1775。
  慧远,《维摩义记》。大正38册:No.1776。
  智顗,《维摩经玄疏》。大正38册:No.1777。
  湛然,《维摩经略疏》。大正38册:No.1778。
  释智圆,《维摩经略疏垂裕记》。大正38册:No.1779。
  吉藏,《净名玄论》。大正38册:No.1780。
  吉藏,《维摩经义疏》。大正38册:No.1781。
  窥基,《说无垢经疏》。大正38册:No.1782。
  《维摩疏记丛刊》。台北:新文丰,民63年。
  演培法师释,《维摩诘所说经讲记》。台北:天华,民75年。
  太虚大师著,《维摩诘经释会纪闻》。台北:文殊,民76年。
  李翊灼校释,《维摩诘经集注》。台北:老古,民82年。
  陈柏达,《佛陀教育思想与孔子之比较》。台北:新文丰,民75年。
  释恒清,<禅与杜威--教育思想和方法之比较>,刊于《哲学论评》第16期,页77-96。(网路全文版)
  释惠敏,<“心净则佛土净”之考察>,刊于《中华佛学学报》。(中华佛研所光碟版)
  王开府,<《维摩诘经》中直心、深心及其相关概念的探讨>,刊于《台大佛学中心学报》第一期,1996年。(网路全文版)
  南后男撰,<佛陀众生教化理念在现代教育上的意义>。台北:政治大学教育研究所硕士论文,1994年。
  圣严法师撰,<维摩经与慈悲喜舍(一)~(四)>,刊于《人生》杂志141~144期,1995年5~8月。
  王秀蕊,<四梵住之探讨-以《清净道论》“说梵住品”为中心>。圆光佛学院毕业论文集,89年。
  刘淑芬,<慈悲喜舍--中古时期佛教徒的社会福利事业>,刊于《北县文化》第40卷,1994年4月。
  和实践完美的人格典范-成为上帝肖像为诉求之“全人教育”有所不同。前者之理念的实践
  “”
  “”
  “”
  演p46
  P54
  大品说:菩萨二法,魔不能坏:一知诸法空;二不舍众生。
  P55
  皮亚杰儿童心理学之教育观,为找到发展的理路依据,但不若从发展觉性的自我教育(最究竟),终身受用。
  以舍为根本,用慈断爱、觉安众生。四无量心是就菩萨本身应具的修持而言,之所以强调,系因
  四无量心与菩提心之关系???发心次第中将之结合,因此,不是菩萨才以四无量心做修持,而是有心行大乘道者皆可为之。迨发菩提心之后才是菩萨。愿心与行心&增上意乐之问题。
  太p161
  P163
  此为慈悲喜舍观,亦名从空出假观,简名假观。….
  P166依住根本观,亦名空假平等观,简曰中观。惟此可作净佛国土正宗观。
  P167无住为本句:谓真如不守自性妄动──非真如不守自性,因无明妄动,瞥尔一念,自离自性。总之,根、身、器界种子之相,皆由八识显现。但八识所由能显现此根、身、器界种子之相者,又实依无住(即真如不守自性妄动),与真如(即具有恒沙无量妄染之真如)二者为本耳。依无明为不觉义,依真如为觉义。此经虽显此种种不净之法,是在善修者反之从真如为本,则又皆为种种净法。此段为全经示行之径路。
  僧肇
  p383b
  佛法有二种:一者有,二者空。若常在有则累于想著;若常观空则舍于善本。若空有迭用则不设二过,犹日月代用,万物以成。
  p383c
  真实慈观诸法空则是真实慧。真实慧中生无缘慈,名为真慈。亦以慈为本为人说真实法名真慈。
  P384b
  是即真实慈也。肇曰:众生本空不能自觉,故为说斯法令其自悟耳,岂我有彼哉?若能观众生空则心行亦空,以此空心而于空中行慈者,乃名无相真实慈也。
  P385b~c
  文殊师利又问何谓为悲答曰菩萨所作功德皆与一切众生共之。什曰。功德及功德果报悉施众生。此布施救苦众生也。三等尽就施中明等。若广说亦应如慈等。肇曰。因问慈。备释四等也。哀彼长苦不自计身所积众德。愿与一切。先人后己大悲之行也。生曰。夫欲拔苦。要当舍己之乐以济之也。又为实悲矣何谓为喜答曰有所饶益欢喜无悔。肇曰。自得法利与众同欢喜。于彼己俱得法悦。谓之喜。生曰。慈悲既以益之。唯喜而无悔也亦为实喜矣何谓为舍答曰所作福祐。什曰。亦施中明空也无所希望。什曰。现世不求恩。未来不求报也。声闻行四等不能实益众生。今菩萨行四等已实能利益众生。故四等皆名大也。肇曰。大悲苦行。忧以之生。慈喜乐行。喜以之生。忧喜既陈则爱恶征起。是以行者舍苦乐行平观众生。大乘正舍行报俱亡。故无所希望也。三等俱无相无缘与慈同行。慈行既备。类之可知也。生曰。虚想众生以舍憎爱者。非实舍也。若能不望功德之报。舍之极者也。
  [1] 太虚大师著,《维摩诘经释会纪闻》。台北:文殊,民76年。页36。本书系由大师讲义:《维摩诘所说不可思议解脱经释》,及王黻彝等记述口义之《维摩诘经记闻》合编而成。
  [2] 本文标题所采取的品名,系依照《维摩诘所说经》(姚秦.鸠摩罗什译,大正14:No. 475,文中皆简称为《维摩诘经》)为主。其同本异译尚有《佛说维摩诘经》(吴.支谦译,No. 474)、《说无垢称经》(唐.玄奘译,No. 476), 前者为<佛国品><善权品><诸法言品><观人物品>;后者为<序品><显不思议方便善巧品><问疾品><观有情品>。
  [3] 同注1,页31。
  [4] 根据什注:“空中造立宫室,自在无碍,空不可用为宫室,如是不离众生得净国也。…空中得为攻室,不可用空为宫室,要用材木然后得成,如是菩萨虽解于空,不可但以空而得,要以三因成其国也。”(鸠摩罗什译,僧肇注,《维摩诘所说经注》。台北:新文丰,民82年。页34)
  [5] 参见演培法师,《维摩诘所说经讲记》。台北:天华,民75年。页46~7:“所谓观众生即是运用真实智慧,透视众生的毕竟空无自性。….众生为菩萨所摄化的对象。…菩萨看众生…必有非凡的特殊认识,方能在生死中….不厌不倦的导利众生。观是观察,即以智慧简择所化的众生,虽觉有可化,而实是非有。”
  [6] 同注1,页161。
  [7] 参见演培法师,前揭书,页55。“先简择慈悲喜舍四字。..慈是给予人的快乐,帮助增长别人善事;悲是拔除人的痛苦,对苦恼者予以怜愍同情及解救其痛苦;喜是随喜他人的善事….舍是一种平等心,对众生有平等观念,不爱此恶彼,更不分亲疏。”
  [8] 参见大正38:No.1775,僧肇,《注维摩诘经》,页385b~c。
  9“与诸有情究竟安乐。如是菩萨修寂灭慈无诸取故。修无热慈离烦恼故。修如实慈三世等故。修不违慈无等起故。修无二慈离内外故。修无坏慈毕竟住故。修坚固慈增上意乐如金刚故。修清净慈本性净故。修平等慈等虚空故。修阿罗汉慈永害结贼故。修独觉慈不待师资故。修菩萨慈成熟有情无休息故。修如来慈随觉诸法真如性故。修佛之慈觉悟睡梦诸有情故。修自然慈任运等觉诸法性故。修菩提慈等一味故。修无偏慈爱憎断故。修大悲慈。显大乘故。修无诤慈观无我故。修无厌慈观性空故。修法施慈离师卷故。修净戒慈成熟犯戒诸有情故。修堪忍慈随护自他令无损故。修精进慈荷负有情利乐事故。修静虑慈无爱味故。修般若慈于一切时现知法故。修方便慈于一切门普示现故。修妙愿慈无量大愿所引发故。修大力慈能办一切广大事故。修若那慈了知一切法性相故。修神通慈不坏一切法性相故。修摄事慈方便摄益诸有情故。修无著慈无碍染故。修无诈慈意乐净故。修无谄慈加行净故。修无诳慈不虚假故。修深心慈离瑕秽故。修安乐慈建立诸佛安乐事故。唯妙吉祥。是名菩萨修于大慈。”(大正14,页572c~573a)
  [10] 同注5,页66
  [11] 同注1,页163。
  [12] 同注1,页166。
  [13] 相较于《清净道论》中的“四梵住”,修四梵住可获得共与不共两种目的,所谓共同目的是获得“毗婆舍那之乐及有(三有)的成就”;不共的目的有:慈破除嗔恚、悲破除害、喜破除不乐、舍破除贪。(参见《清净道论》,页136。)
  [14] 在宗喀巴的道次第修学传承之加行六法中,有在皈依之观修次第后,加修发四无量心之观想颂文:“愿一切有情离亲疏爱憎,安住等舍!愿一切有情具足乐及乐因!愿一切有情离苦及苦因!愿一切有情不离增上生及胜解脱之安乐!”其中应以先修舍,使心平等而生善念。

 
 
 
前五篇文章

大乘菩萨戒中的教育伦理-以《瑜伽师地论.戒品》为主之探

十善业道是菩萨戒的共轨论

《楞伽经》的知识意义探究

大乘佛教伦理与现代社会

名士与禅六则

 

后五篇文章

宗喀巴对于大、小乘戒相融之思考(2)

宗喀巴对于大、小乘戒相融之思考(1)

朱熹的“居敬”概念与菩萨戒的“发心”之对观──浅论道德

宗喀巴菩萨戒思想之研究(2)

宗喀巴菩萨戒思想之研究(1)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