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尘不到处——说“六尘” 选自泽道法师《禅释武夷山》 泽道法师 武夷山九曲溪畔的响声岩上有一个“一尘不到处”的题刻,落款“姚江,王守礼”。王守礼的生平已无处可考了,但从题刻的内容和他在武夷山留下的另一方禅味十足的题刻“渐入佳境”中我们可以推断他一定是个清逸的禅者。首先是因为以“一尘不到处”来形容一个地方的清净,非禅逸者望尘莫及。“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只有有心中宁静的人才能发现清净之地,只要有清净之心便处处有清净之地。这其实就是“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的道理,也是见仁见智的道理。再者,因为“一尘不到处”是从佛教“一尘不染”的典故化身而来,说明作者对佛理感悟至深。 在佛教中,尘,指“六尘”。佛法称色、声、香、味、触、法六者为六尘,眼、耳、鼻、舌、身、意为六根。六根和六尘一一对应,如渠与水的关系。眼睛所看的为“色”,耳朵所听的为“声”,鼻子所闻的为“香”,舌头所尝的为“味”,身体所接触的为“触”,意中所思想的为“法”。这样从六根对六尘的摄授而产生的判别标准和意识,称为六识。佛法对人的构成,就是从生理学上的六根、物理学上的六尘和心理学上的六识三方面来解析的。六根、六尘、六识的形成,称为十八界,十八界的三大类,如影随形,相互为用,缺一不可。六尘与六识要靠六根的媒介才有作用,六尘与六根要靠六识的辩别才有价值,六根与六识要有六尘的反映才有功效。六根对六尘的摄授形成六识,六识又影响着六根对六尘的摄授。如果能去除六根对于六尘的种种不良的摄授,如眼见美色而不贪图,耳朵能听进他人的善言相劝而不发怒,鼻子不被香味所诱惑,舌尝美味而嘴不馋,身体做到不贪图享乐,意做到不起邪念、恶心,而多生慈悲心、善心,那么人善良的本性(佛性)就不会被污染,能这样做到六根清净,就会形成“一尘不染”的六识。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六根如何清净?六尘如何不染?学佛修行须知来处,是物转心还是心转物,或者是心物不二?能觉之心,所觉之尘,六根门头是否做得了主?所谓“六根被染是凡夫”,凡夫容易被客尘所转。同样的环境,遇到同样的冲击,因心态不同,觉照力不同,其结果即不一样。从外境看,六根对六尘的影响十分重要,因为摄授了干净的东西所以得到“一尘不染”的六识,有了干净的渠才能保证引进干净的水,因水活而渠清,因水到而渠成。又好比植物的光合作用,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人通过“绿叶”(六根),把“光”(六尘)转化为精神的或物质的养分(六识),以滋养身心,荡涤心灵。因此也可以称之为“人体的光合作用”。好看的东西和谐的色彩对视力有益,比如在眼睛疲劳的时候,看看远处绿色的景物,便能很快的得到恢复,故有“养眼”之说;悠扬而舒缓的音乐能营造祥和的氛围,给人轻松的心情,如孩子听了催眠曲就容易入睡,故有“悦耳”之说;适当的花香会让人陶醉,并能促进脾腺的分泌,故有“沁人心脾”之说;美味佳肴能激发人的食欲,饮料能生津解渴,而有“吊胃口”之说;抚摩能减轻人体的某些伤痛,中国传统的刮痧能治愈风寒,故有“手到病除”之说。但一切环境都是有限的、无常的、相对的,若太执着外相,被环境所转,心随境动,遇美境高兴,遇逆境忧愁,此时就看你定力和觉照力,如何转识成智,转丑为美,在逆境中泰然处之,修行功夫好,就能时时处在美好的精神状态,所以佛家提倡“心净国土净,心安众生安,心平天下平”。一个心态调整得很好的人,其生活质量就不一样,美好的心情有利于身体健康,所以自古有“望梅止渴”、“心宽体胖”之说。 在这“水到渠成”或“人体光合作用”的过程中,作为六识和六尘的媒介,六根都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保持“六根清净”才能到达“一尘不染”的境界。而要做到六根清净,除了客观上选择清净的“尘”源,还得主观上认识五蕴皆空。 佛教宣称人人皆有佛性,只因被“五蕴”所遮蔽,以致于不能彰显。五蕴,即构成我们身心乃至一切有为法的五种要素:色、受、想、行、识。五蕴又称为五阴或五聚,“蕴”是积聚的意思,即某一类的总聚。“阴”是贼害的意思,指此五阴能贼害我们的性德。其中色是一切物质现象,受、想、行、识是精神现象。“色蕴”是有形物质组合类。“受蕴”是心理上感觉的组合。“受”是领纳之意,指身心器官与外界接触时情绪上的苦乐感觉。“想蕴”是由内六根和外六尘相接而生起的概念。它的功能是认识外境,予境上加以名称。“行蕴”以造作为义,相当于意志作用。行蕴的意志产生业果。“识蕴”是知觉的组合,是对境而了别识知事物之心的本体,实际上就是根尘相接所产生的认识作用,即六识。因为五蕴是因缘所生法,而凡是因缘所生法,均没有实体,所以叫做空。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感觉、想望、行动、知识,都是人对外有形物质的感知。五蕴皆空指得是有形物质以及人对有形物质的感知都是空性的。就是告戒我们要认清事物的本来面目,还原事物的本来面目——空性。只有正确认识“五蕴皆空”,才能体会“诸法空相”,才能明白一切都是过眼云烟,而不执着于色、身、香、味、触、法的表相。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无论是佛家的戒律,儒家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还是道家的“无欲”、“无为”,都是为了从根本上保持六根的清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