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含经》之禅定──以佛陀成道的禅定为脉络
罗耀明
【资料形态】硕博文库·中国台湾
【文献属性】[台湾]华梵大学,东方人文思想研究所,2001年度,硕士学位论文
【出版年代】2003年
【文章标题】《阿含经》之禅定──以佛陀成道的禅定为脉络
【英文标题】Meditative Practices and Teachings in the Agama Scriptures: Based on the Meditative Experience of the Buddha
【文章作者】罗耀明
【指导教师】蔡耀明
【文章页数】287页
--------------------------------------------------------------------------------
【中文关键词】佛陀|阿含经|禅定|四禅|四无色定|出入息念|解脱|涅盘
【英文关键词】Buddha ; Agama Scriptures ; meditation ; meditative absorption ; four stages of meditative absorption ; four stages of formlessness ; anapanasati ; mindfulness of breathing ; liberation ; nirvana
【中文摘要】论文的主要目的是在探究《阿含经》的禅定,并以佛陀在其成道过程所历经的禅定,作为探讨《阿含经》禅定的入手重点,由此展开佛陀在《阿含经》所呈现的禅定教学的内容与内蕴理路。由佛陀教授的整个禅定网络中,依循佛陀成道所历经的禅定为入手重点而切入《阿含经》禅定的研究,其直接收纳的和旁触的相关禅定课题,虽非全然纳括《阿含经》的禅定,但也算是掌握了《阿含经》禅定的重要部分与精髓。冀望能藉由本研究探勘佛教的教主──释迦牟尼成道的过程与各项禅修议题的探讨,消极的不仅能有助于厘清吾人对禅定修学的内容和禅定的障碍(魔扰)的认识,积极的能作为修行上的借镜与提供对修学禅定可资依循的准则,同时也可让吾人了解佛陀教授的解脱之法其内在开展的理路,而成助于更深一层地了解与学习佛陀教学的实质内涵。
本论文所探讨的主题,虽假以佛陀成道的禅定为脉络来贯穿,但在实质内容的陈述,则是以切中禅定的认识与修学而建构,因此在每一章节所讨论的主题与得出的结论,相信对禅定的修学都具有参考价值,碍于摘要的篇幅,仅能陋简述之如下:
第一章:《绪论》本章在于交代本论文的研究动机、目的,以及研究的范围、研究进路与方法。值得一提的是,本论文是以宗本《阿含经》的态度进行研究;在研究进路上,主要采取佛教义理修行的内在建构之道的佛教研究进路;至于研究方法,则特别就研究主题所根据的原典出处,尽可能通盘照顾其内在网络与内涵,再发而为学理的建构。
第二章:《悉达多修习的禅定与苦行》。本章是着眼于悉达多曾经修学的禅定与苦行的探讨。其中,悉达多少时树下观耕所得的初禅与其成道,乃至启发中道的观念,皆有着高度正相关的影响。而过去的苦行对佛陀的启示,则说明了正见的确立是让修行得以符合依戒生定,依定发慧的正法原则。
第三章:《界定正定的三侧面──正定的指导原则、一心的内涵与七觉支的操作》。本章的目的是为了厘清”何谓正定”。”正定”是指称开显智能与趣向究竟解脱的禅定。本章分有三条不同的脉络,藉以耙梳出较清楚的正定样貌,以及做为正定的判准:其一,以修行的指导原则来界定正定,分有四圣谛、法次法向、八正道;其二,说明一心具有的内涵与功能;其三,以实践正定的七觉支为主题,从修学禅定的操作层面来确定建构正定的活动机转。
第四章:《色界四禅与禅定次第进升的讲究要领》。本章是针对色界四禅的内在结构作介绍与说明;另外,也说明要锻炼稳健的禅定需抱持百折不挠的心态与在禅定次第进升时需讲究的要领。
第五章:《禅修操作的范例──“安那般那念”研究》。本章是藉由佛世时为佛弟子们所普学的“安那般那念”为例,作为承接前两章:操作正定的细节说明与以色界四禅为基础所展开的禅定修学;并以此禅法担任本论文导向漏尽解脱的正定之修学范例。文中并推测“安那般那念”十六胜行是佛陀经过两个月的闭关研发,而将出入息念的修法建构成细腻有序的方法次第,使之向解脱。
第六章:《禅定的基础工夫与定慧的交融》。前一章是就佛陀解脱道的禅定,以“安那般那念”为例做较深度的讨论,本章则偏重在禅定的广度作发挥,并且环绕在以深浅不同比重的禅定探讨迈向解脱的禅定课题。依据《阿含经》记载佛陀成道的进路的两种类型,探讨定慧在辅助解脱上相互配合的活动机转。这两类型为:第一类是就佛陀成道的禅定,据经典可归纳为两种行道:其一,是依循四禅而开发出宿命明、天眼明、漏尽明,以明慧亲证四圣谛法,这是《阿含经》记载佛陀解脱行道出现最多者;其二,也是依循四禅的进路,并继而进入四无色界定的次第进升,最终达灭尽定而慧观得解脱,即是走九次第定行道。第二类则是为人熟知的观十二缘起法而成就,虽然在经典记载佛陀由悟十二缘起法而成就的经文,没有明显提到当时的禅定状态,但是必定也具某程度的禅定之能力,才得以由一心开显智能得漏尽解脱。
第七章:《魔扰之深意与禅定之障碍》。本章是在讨论与说明何谓魔扰与禅定的障碍。最后,以定慧等持的解脱正定为利刃,析解未成正觉的悉达多所向学的两位无色界老师的禅定,其禅定之所以不能导向解脱的原因。
第八章:《结论》本章是就上述讨论成果所做的总结工作。详细的结论在各章节的小结中已说明,这里所呈现的结论依两种不同的线索呈现出本论文曾经触及的重要论题,其一是以佛陀成道所经历的禅定为线索来串连本研究探讨的相关禅定课题,其二是概述各章具有贡献之处。
【英文摘要】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thesis is to research into themeditative practices as depicted in the Agama scriptures. This thesis utilizes the meditative experience of the Buddha during his noble quest for enlightenment as the beginning focus and proceeds to explore the teachings and the internal sequencing of ideas of the Buddha on meditation. Although the discussion of meditation in this study does not include all the meditation as taught in the Agama scriptures, it attempts to capture the most important teachings and essence in the scriptures. In the substantive contents of this thesis, the focus is to develop understanding and to facilitate learning of meditation. It is hoped that the discussion and conclusion in each chapter will provide some useful reference for practitioners of meditation.Chapter One spells out the reasons and purpose, scope, approaches and method of this study. The approaches adopted in this thesis are Buddhist, which are based primarily on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the Buddhist principle and practice. This study relies in particular on the Agama scriptures in treating the internal construction and internal meanings of meditation and furthermore in elaborating its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Chapter Two focuses on the meditation and ascetic practices Siddhattha had undertaken long before his enlightenment. One particular example was the first stage of meditative absorption Siddhattha experienced under a rose-apple tree observing harvesting when he was a young boy, which eventually had a strong influence on his final enlightenment.Chapter Three attempts to clarify“what is right concentration?” Right concentration refers to the meditative absorption that reveals wisdom and leads to complete enlightenment.Chapter Four aims at introducing and explaining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the four stages of meditative absorption. Furthermore, it shows the importance of patience and perseverance in developing firm and sound meditative absorption. It also explains the essential points when making progress from lower stage to higher stage of meditative absorption.Chapter Five utilizes the common practice of Anapanasati (mindfulness of breathing) as undertaken by the Buddha’s disciples as a model example to illustrate the learning and practicing of right concentration which leads to complete liberation.Chapter Six revolves around the subject matter of meditative absorption of various emphases and different levels. The special focus is to investigate the meditative absorption that integrates concentration (samadhi) and wisdom (panna), which leads to liberation. It includes the discussion of the four stages of meditative absorption, nine-graded meditative absorption and insight into the twelve links of the chain of dependent origination.Chapter Seven discusses and explains the meaning of Mara and the obstacles often encountered in practicing meditation. It also analyzes the formless meditative practices Siddhattha learned from his two teachers, Alara Kalama and Uddaka Ramaputta and analyzes the reasons why such meditative practices are incapable of leading to liberation.Chapter Eight draws summary and conclusion about the important topics on medita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two lines of inquiry in this thesis. One line of inquiry is based on the meditative practices the Buddha undertook on his way to complete enlightenment. The other is to describe the contributions each chapter makes to the entire thesis.
--------------------------------------------------------------------------------
【文章目次】
论文摘要 I
ABSTRACT IV
目录 VI
表录与附录 XIII
凡例 XIV
第一章 绪论 1
前言 1
第一节 研究动机与研究目的 2
一、触发论题的动机 2
二、本论文研究动机 2
三、研究目的 3
第二节 研究方法 6
一、佛学研究方法 6
二、本论文的研究方法 9
第三节 研究范围 12
第四节 文献回顾 14
第五节 各章节的安排 20
第二章 悉达多修习的禅定与苦行 27
第一节 悉达多的初禅经验 28
一、悉达多树下观耕之经典记载 28
二、树下观耕的景幕与悉达多的初禅经验 30
三、经典记载悉达多因初禅经验所得的体悟 31
(一)初禅体验令悉达多破少壮憍、无病憍与活命憍 32
(二)初禅增益离欲的信心而不畏惧五欲 33
(三)佛陀证悟解脱的最初关键 35
(四)弃舍苦乐两边而正向中道 36
(五)佛传彰显悉达多观见世间苦难引发慈悲心而入禅定 37
四、第一节小结 40
第二节 悉达多出家后修习的禅定 42
一、悉达多与两位无色界定老师 43
二、止息禅的修学 44
三、第二节小结 48
第三节 苦行对悉达多的启示与佛陀对苦行的态度 49
一、悉达多苦行的启示 49
二、佛陀对苦行的态度 51
(一)无义的苦行非解脱之本 51
(二)若能拔绝苦之根本,佛陀亦为人说苦行之法 54
三、第三节小结 56
第三章 界定正定的三侧面──正定的指导原则、一心的内涵与七觉支的操作 58
第一节 以修行的指导原则来界定正定 60
一、以符合四圣谛作为修学正定的原则 61
二、以内心依止法次法向来衡准正定 63
三、以合乎八正道作为修习正定时身口意的准则 65
四、第一节小结 67
第二节 一心的内涵与功能 68
一、相关禅定用词的初步澄清 68
二、一心的内涵 72
三、一心是如实知见与开发神通的基石 78
(一)一心是如实知见的基石 78
(二)一心是开发神通的基石 80
四、第二节小结 81
第三节 实践正定的操作机制──禅定进程的七觉支 83
一、念觉支 84
二、择法觉支 86
三、精进觉支 90
(一)以四正勤为实践精进觉支的步骤 91
(二)精进觉支在修行生活的表现 92
1、饮食知量 93
2、六根知量 93
3、睡眠知量 95
四、喜觉支 98
五、轻安觉支 99
六、定觉支 100
七、舍觉支 101
第四节 第三章小结 104
第四章 色界四禅与禅定次第进升的讲究要领 106
第一节 初禅到第四禅的内容 107
一、初禅 107
(一)离欲、离恶、不善法 108
(二)有寻 108
(三)有伺 109
(四)离生喜乐 111
1、喜 113
(1)身诸毛孔舒张怡悦 114
(2)全身清凉、热恼止息 114
2、乐 115
(五)初禅语行止息 116
二、第二禅 117
(一)寻伺止息 117
(二)内净有信心的味道 118
(三)定生喜乐 120
(四)圣默然 121
三、第三禅 122
(一)依离于喜 122
(二)舍心住 123
(三)正念、正知 123
(四)以身感受乐 123
(五)圣所说:「舍念乐住」 123
四、第四禅 124
(一)乐、苦俱舍 124
(二)舍念清净 125
(三)圣说不移动 125
(四)出入息灭 125
(五)第四禅的一心状态 126
五、四禅总结 127
第二节 禅定次第进升的讲究要领 130
一、修定需抱持百折不挠的态度 130
二、禅定次第进升的讲究要领与操作后的处境 132
(一)懂得禅定次第进升的讲究要领 132
1、切莫因躁进而导致禅定之衰退 132
2、应反观思量来时路,才能踏稳这一步 133
3、下阶梯时,因熟知阶梯而下行 133
4、熟知路标才能步步进趋 133
(二)明了禅定操作后所导致的处境 133
1、不得久住定 134
2、得久住定 134
3、升进 134
4、不久当得漏尽 134
三、第二节小结 135
第五章 禅修操作的范例──「安那般那念」研究 138
第一节 「安那般那念」的介绍 140
一、「安那般那念」的语意 140
二、「安那般那念」与阿毗达磨发展出的数息观 141
三、「安那般那念」可作为开发种种禅定的基础 142
第二节 佛陀说「安那般那念」的起因 144
一、推测佛陀研发「安那般那念」十六胜行修法的开端 144
二、佛陀广说「安那般那念」的起因 146
第三节 「安那般那念」修法的比较 149
一、经律记载「安那般那念」修法的整理 149
二、经律之十六胜行的比较 150
(一)北传《阿含经》及律藏所述之十六胜行 150
(二)《尼柯耶》及律部有完整述及十六胜行者 153
(三)综合比较 153
第四节 修学「安那般那念」的戒、定、慧 155
一、修习「安那般那念」的戒学 155
二、修习十六胜行的定与慧 157
第五节 代结语──禅定与法法相益 172
第六章 禅定的基础工夫与定慧的交融 174
第一节 初禅的一心与禅定的基础 176
一、初禅五支与一心 176
(一)初禅五支的经证 177
(二)初禅有一心的其它经证 179
二、以初禅作为禅定修学之基础 180
(一)禅定的熟练法──六种善巧 181
(二)初禅是九次第定的基础 181
三、阿毗达摩提出不稳固的初禅五支即近行定 183
四、第一节小结 184
第二节 四禅是如来足迹 185
一、佛陀冠称四禅为如来之迹 185
二、有别于外教的四禅修学 186
(一)以四禅作为解脱道之路径是佛弟子依佛陀所学的梵行 187
(二)尼犍若提子误会的第二禅 188
(三)第二节小结 189
第三节 禅定的次第开展与智慧的开显 191
一、由寻伺法义生一心得如实知见 191
(一)以闻思法义契入一心得如实知见──五解脱法的初禅特质 191
(二)以观十二缘起契入一心得如实知见 194
(三)小结 196
二、次第进退禅定与智慧的开显 196
(一)以次第进、次第出禅定作为修练守则 197
1、次第入定 198
2、次第出定 199
(二)于次第入定与智慧的开显 199
1、于入定顺逆观得智慧 199
2、由次第想灭得解脱智 201
三、第三节小结 204
第四节 果位、禅定与盖障的交涉 207
一、禅定与果位的差别──以断五悭、断三结为例 207
(一)五悭的内容 208
(二)禅定是暂时降伏盖障,果位是慧断盖障 208
二、解脱者平时的禅定状态 211
(一)解脱者恒住六根离系的定 211
(二)入定可减色身苦 213
(三)俱解脱阿罗汉的入灭 215
三、第四节小结 216
第五节 第六章小结 217
第七章 魔扰之深意与禅定之障碍 220
第一节 落入魔境界与出离魔境界 221
一、对世间有欲贪执着即是魔 222
二、圣弟子见欲之味患而出离魔境界 224
三、禅定与魔境界的关系 226
(一)入禅定是暂离魔境,唯有究竟解脱才能永离魔境 226
(二)色界、无色界没有男女欲想 231
(三)禅定增益离欲的信心 232
四、第一节小结 234
第二节 魔扰代表与欲界染心的对话 235
一、尚未进入初禅的内心对话 235
二、解脱者与魔的对话 238
三、魔是障碍正法流传,障碍修行解脱的代表 240
四、第二节小结 240
第三节 有了禅定经验可能衍生的障碍 242
一、自贵贱他 242
二、不多修习禅定而喜众会 243
三、不如实知五盖而入定 244
四、未导向如实知见的神通 245
五、误认禅定是现法涅盘 246
六、对禅定的喜贪 247
七、对于「我能舍我、我所」有执取 250
八、第三节小结 251
第四节 探讨两位无色界老师所教的禅定不能导向解脱的问题 252
一、未能依定显发无漏慧 254
二、未能究竟舍离「我」 255
三、满足现状 258
四、第四节小结 260
第五节 第七章小结 261
第八章 结论 263
第一节 以佛陀成道所经历的禅定为线索来串连相关的禅定课题 264
一、少年悉达多树下观耕的启发──依慈心而修定 264
二、在初禅体验到离欲的功德与启发──破三憍、立梵行、无惧欲、弃苦行、行中道 264
三、悉达多苦行与修止息禅的心得,启发需以正见作为修戒、修定的基础 265
四、初禅与佛陀证悟解脱的行道密切相关──三道如来行迹 266
五、经由悉达多修学禅定的障碍而展开四禅的内容与禅定的教学 267
六、两位无色界老师的禅定与悉达多初禅经验的接轨、贯通──九次第定 268
七、佛陀以出入息念为当时成道的禅定所缘 268
八、佛陀将苦行时修学的止息禅改良为向解脱的「安那般那念」十六胜行 269
第二节 本研究的贡献之处 271
第三节 论题的反省与展望 274
参考书目 276
附录:汉、巴、英版《阿含经》之色界四禅定型句 284
--------------------------------------------------------------------------------
【参考文献】
一、研究方法的相关论文与专书(依出刊年代排序)
1.吴汝钧,《佛学研究方法论》,台北:学生书局,1983年。
2.吴汝钧,《日本的佛学研究的新发展》,《谛观》第72期,1993年1月。
3.林镇国,《多音与介入:北美佛学论述》,《空性与现代性:从京都学派、新儒家到多音的佛教诠释学》,页159~180,台北:立绪,1999年。
4.萧振邦,《为“专业的佛教研究”进一解》,《现代佛教学会通讯》第七/八期合刊,页81~87,2000年9月。(本文是对蔡耀明《迎向专业的佛教研究》一文作进一步的诠解)
5.蔡耀明,《迎向专业的佛教研究》,《般若波罗蜜多教学与严净佛土─内在建构之道的佛教进路论文集》,页3~15,南投:正观,2001年2月。
6.蔡耀明,《佛教研究方法学绪论》,《般若波罗蜜多教学与严净佛土─内在建构之道的佛教进路论文集》,页17~40,南投:正观,2001年2月。
7.《佛教研究相关硕博士论文摘要UMI ProQuest Digital Dissertations》,《现代佛教学会通讯》第九/十期合刊,页21~72,2001年3月。
8.萧振邦,《“佛陀研究与方法论”的再反思》,《现代佛教学会通讯》第九/十期合刊,2001年3月。
9.郭朝顺,《教哲学的方法论》,《现代佛教学会通讯》第九/十期合刊,2001年3月。
10.王惠雯,《佛教研究的系统诠释方法─以宗喀巴思想为例》,《现代佛教学会通讯》第九/十期合刊,2001年3月。
11.薛淑丽,《在通往佛教研究长廊里提起一盏灯》,《现代佛教学会通讯》第十一期,页242~249,2001年9月。(本文是对蔡耀明《佛教研究方法学绪论》一文之评介。)
12.香光尼众佛学院图书馆,《佛教相关博硕士论文提要汇编》(1963~2000),嘉义:香光书香出版社,2001年5月。
二、经藏、律藏、论藏资料
(一)《大正新修大藏经》之汉译典籍(按《大正新修大藏经》卷次排序)
1.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长阿含经》,《大正藏》卷一,修订本一版,新文丰,台北市,1983年。(以下皆以新文丰出版之《大正新修大藏经》为出处)
2.白法祖译,《佛泥洹经》二卷,《大正藏》卷一。
3.人名失译,《般泥洹经》二卷,《大正藏》卷一。
4.施护等译,《尼拘陀梵志经》二卷,《大正藏》卷一。
5.施护等译,《大集法门经》二卷,《大正藏》卷一。
6.阇那崛多等译,《起世经》十卷,《大正藏》卷一。
7.法贤译,《信佛功德经》,《大正藏》卷一。
8.法贤译,《人仙经》,《大正藏》卷一。
9.施护等译,《白衣金幢二婆罗门缘起经》三卷,《大正藏》卷一。
10.竺昙无兰译,《寂志果经》,《大正藏》卷一。
11.达摩笈多等译,《起世因本经》十卷,《大正藏》卷一。
12.瞿昙僧伽提婆译,《中阿含经》六十卷,《大正藏》卷一。
13.施护译,《佛说园生树经》,《大正藏》卷一。
14.竺法护译,《离睡经》,《大正藏》卷一。
15.安世高译,《是法非法经》,《大正藏》卷一。
16.天息灾译,《分别善恶报应经》二卷,《大正藏》卷一。
17.求那跋陀罗译,《杂阿含经》五十卷,《大正藏》卷二。
18.人名失译,《别译杂阿含经》十六卷,《大正藏》卷二。
19.瞿昙僧伽提婆译,《增壹阿含经》五十一卷,《大正藏》卷二。
20.竺昙无兰译,《玉耶经》,《大正藏》卷二。
21.竺大力、康孟详共译,《修行本起经》二卷,《大正藏》卷三。
22.竺法护译,《普曜经》八卷,《大正藏》卷三。
23.婆诃罗译,《方广大庄严经》十二卷,《大正藏》卷三。
24.求那跋陀罗译,《过去现在因果经》四卷,《大正藏》卷三。
25.阇那崛多译,《佛本行集经》六十卷,《大正藏》卷三。
26.昙无忏译,《佛所行赞》五卷,《大正藏》卷四。
27.释宝云译,《佛本行经》七卷,《大正藏》卷四。
28.安世高译,《佛说大安般守意经》,《大正藏》卷十五。
29.佛陀跋陀罗、法显共译,《摩诃僧祇律》卷四,《大正藏》卷二十二。
30.佛陀耶舍、竺佛念共译,《四分律》,《大正藏》卷二十二。
31.弗若多罗共罗什译,《十诵律》卷二,《大正藏》卷二十三。
32.僧伽跋陀罗译,《善见律毘婆沙》,《大正藏》卷二十四。
33.竺佛念译,《鼻奈耶》卷一,《大正藏》卷二十四。
34.玄奘译,《大毘婆沙论》卷二十,《大正藏》卷二十七。
35.僧伽跋摩等译,《杂阿毘昙心论》卷八,《大正藏》卷二十八。
36.昙摩耶舍、昙摩崛多共译《舍利弗阿毘昙论》卷二十八,《大正藏》卷二十八。
37.玄奘译,《顺正理论》卷六十,《大正藏》卷二十八。
38.世亲造 玄奘译《阿毘达磨俱舍论》《大正藏》卷二十九
39.玄奘译,《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七,《大正藏》卷三十。
40.优婆底沙造 僧伽婆罗译,《解脱道论》卷七,《大正藏》卷三十二。
41.诃梨跋摩造 鸠摩罗什译,《成实论》,《大正藏》卷三十二。
(二)其它新编之《阿含经》
1.释印顺编,《杂阿含经论会编》,新竹县:正闻,1994年。
2.佛光大藏经编修委员会,《佛光大藏经》《阿含藏》,高雄:佛光出版社,1995年8月。(共十七册)
3.杨郁文编着,《阿含要略》,台北:东初,1997年。
(三)南传之经藏、律藏、论藏
1.汉译南传大藏经编译委员会,《律藏》,《汉译南传大藏经》卷一,高雄:元亨寺妙林。(以下《汉译南传大藏经》皆是由汉译南传大藏经编译委员会翻译,元亨寺妙林出版社出版)
2.《长部》卷一~卷三,《汉译南传大藏经》卷六~八。
3.《中部》卷一~卷四,《汉译南传大藏经》卷九~十二。
4.《相应部》卷一~卷六,《汉译南传大藏经》卷十三~十八。
5.《增支部》卷一~卷七,《汉译南传大藏经》卷十九~二十五。
6.《小部》之《无碍解道》,《汉译南传大藏经》卷四十三。
7.觉音着 叶均译,《清净道论》卷上、中,台南:收藏家艺术有限公司,1991年。
8.阿耨楼陀着 叶钧译,《摄阿毗达摩议论》,大千出版社,1997年。
(四)原文经典、翻译经典
1. T.W. Rhys Davids, & J. E. Carpenter, ed. , Digha-Nikaya, London: PTS, Vol. I~III.
2. V. Trenckner, ed. , Majjhima-Nikaya, London: PTS, Vol. I~III.
3. M. Leon Feer., ed. , Sajyutta-Nikaya, London: PTS, Vol. I~IV.
4. E. Hardy, ed. , Avguttara-Nikaya, London: PTS, Vol. I~V.
5.C. A. F. Rhys Davids, D.Litt., M.A., The Visuddhi-magga of Buddhaghosa, Lodon: PTS , 1975.
6.Pe Maung Tin, tr., The Path of Purity, Lodon: PTS , 1975.
7.Georg Feuerstein, tr., The Yoga-Sutra of Patabjali─A New Translation and Commentary: Inner Traditions International, 1989.
8. Bhikkhu Banamoli and Bhikkhu Bodhi, tr., The Middle Length Discourses of the Buddha: A New Translation of the Majjhima Nikaya, Boston: Wisdom Publications, 1995.
9.Bhikkhu Bodhi, tr., The connected Discourses of the Buddha: A New Translation of the Sajyutta Nikaya, Boston: Wisdom Publications, Vol. I~II, 2000.
三、英文专书与期刊论文(依出刊先后排序)
1.Bhikkhu Banamoli, The Life of the Buddha─as it appears in the Pali Canon the oldest authentic record, Sri Lanka: Buddhist Publication Society, 1978, pp.10
2.Rahula, Walpola, “A Comparative Study of Dhaynas according to Theravada, Sarvastivada and Mahayana,” Zen and the Taming of Bull: Towards the definition of Buddhist Thought, edited by W. Rahula. London: Gordon Fraser, pp. 101-110, 1978.
3.Edward J. Thomas, The Life of Buddha─as Legend and History, New Delhi: Munshiram Manoharial Publishers Pvt. Ltd, 1992.
4.Cousind, L. S., “Vitakka/vitarka and Vicara: Stages of Samadhi in Buddhism and Yoga,” Indo-Iranian Journal 35: pp. 137~157, 1992.
5.Wiston L. King, Theravada Meditation: The Buddhist Transformation of Yoga , Delhi: Motilal Banarsidass Publishers, 1992.
6.R.M.L. Gethin, The Buddhist path to awakening: a study of the Bodhi-Pakkhiya Dhamma, Brill`s Indological Library, volume 7, Leiden, New York, and K?ln: E. J. Brill, 1992.
7.Biswadeb Mukherjee, “ A Pre-Buddhist meditation system and Early Modificatios by Gotama the Bodhisattva (I)”, Chung-Hwa Buddhist Journal No. 8, 1995. 07..
8.Biswadeb Mukherjee, “ A Pre-Buddhist meditation system and Early Modificatios by Gotama the Bodhisattva(II)”, Chung-Hwa Buddhist Journal No. 9, 1996. 07..
9. Biswadeb Mukherjee, “ Gotama Becomes the Buddha──Reconstruction of the Nikaaya Account of the Path “, Chung-Hwa Buddhist Journal No. 11, 1998. 07..
10.Biswadeb Mukherjee, “ On the Earliest Path to the Tathagatahood: A Study in Nikaya Traditions “, Chung-Hwa Buddhist Journal No. 13.2 , pp.97~155, 2000. 03..
四、一般书籍相关著作(依出刊先后排序)
1.杜继文、任继愈着,《佛教史》,台北:晓园出版社,1995年。
2.释圣严译 野上俊静等着,《中国佛教史概说》,台湾商务, 1995年。
3.杨惠南着,《印度哲学史》,台北:东大图书,1995年。
4.杨惠南着,《佛教思想发展史》,台北:东大图书,1997年。
5.郑振煌译 佛使比丘着,《观呼吸》,台北市:慧炬,1997年。
6.护法法师、陈水渊着,《清净道论导读---涅盘的北二高》,台南市:和裕,1997年。
7.大卿弘法师演讲集,《禅修手册》,台北:圣弟子法脉,2000年。
五、硕博士论文(依时间先后排序)
1.陈平坤,《论慧能会通般若与佛性的顿教禅法》,华梵大学东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硕士论文,1999年。
2.赵叔华,《〈阿含经〉的慈悲思想》,国立台湾大学哲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6年。
3.黄雪梅,《慧解脱所依二智及定地之研究》,华梵大学东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硕士论文,1999年。
4.杨素英着,《〈阿含经〉中有关佛陀教学之研究》,华梵大学东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硕士论文,2000年。
5.柳庚女可着,《以〈阿含经〉的缘起法探讨佛教的认识及其认识对象》,华梵大学东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硕士论文,2000年。
6.陈水渊,《南传上座部〈摄阿毗达摩义论〉的哲学思想研究》,东海大学哲学研究所博士论文,2001年。
7.何孟玲,《《中部.念处经》四念处禅修方法之研究》,华梵大学东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硕士论文,2001年。
8.侯文地,《长阿含经》中佛陀教育之研究,华梵大学东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硕士论文,2001年。
9.杨琇惠,《阿含经业论研究》,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硕士论文,2001年。
10.吕凯文,《初期佛教“缘起”概念析论》,辅仁大学哲学研究所博士论文,2002年。
六、期刊论文(依出刊先后排序)
1.竹内良英,《原始佛教呼吸法的独自性─anapanasati》《印度学佛教学研究》第37卷第1号,昭和63年12月。
2.水田惠纯,《寻求和伺察に关论争》,《印度学佛教学研究》第29卷第2号,1981年,页178~181。
3.松田慎也,《初期佛教呼吸法的展开》,《佛教学》No.15,1983年,页49~67。
4.释惠敏,《戒律与禅定》,《中华佛学学报》第六期,页31~54,台北:中华佛学研究所,1993。
5.释惠敏,《鸠摩罗什所传“数息观”禅法之剖析》,《佛教思想的传承与发展》,页257~290,1995年。
6.释惠敏,《美国“禅定与教育”博士论文之解析》,《中华佛学学报》第八期,页417~453,台北:中华佛学研究所,1995年7月。
7.林崇安,《释尊时期止观法门的实践》,《中华佛学学报》第十期,页125~146,台北:中华佛学研究所,1997年。
8.林昭益,《试析数息法中的“六妙门”》,《法光学坛》第一期,页24~35,1997年。
9.释自倓,《观息法初探─以北传阿含和南传四部尼柯耶为主》, 香光尼众佛学院,1998年。
10.释见恺,《佛教禅修观息法:安那般那念书目管窥》,佛教图书馆馆讯,第13期,页41~49,1998年。
11.释善音,《法随法行(dharmanudharmapratipatti)词义之探讨》,南投:《正观》第七期,页63~85,1998年12月。
12.林崇安,《正法与三十七菩提分的实践》,《中华佛学学报》第十一期,页49~72,台北:中华佛学研究所,1998年。
13.罗耀明,《出入息念的生活实践─呼吸的解脱法(上)(下)》,《法光》月刊,1999年九~十月。
14.蔡耀明,《因材施教与教学上的人我分际》,《台大佛研中心学报》第五期,2000年,
15.周含柔,《四无量心初探》,南投:《正观》第十六期,页93~127,2001年3月。
16.周含柔,《安那般那念──十六胜行“身行”之探讨》,《中华佛学研究》第五期,台北:中华佛学研究所,2001年3月。
17.林崇安,《内观禅修的探讨》,《中华佛学学报》第十三期,页53~67,台北:中华佛学研究所,2000年。
18.陈玉女,《试析台港地区二十世纪后半期之佛教研究动向》,《佛教图书馆管讯》第二十七期,2001年九月。
19.蔡耀明,《《阿含经》的禅修在解脱道的多重功能》,发表于“现代佛教学会”在2001年九月一日举办的”佛教经论讲座”课程的讲义。
20.林崇安,《释尊的禅修过程》,第四届中华国际佛学会议“佛教与二十一世纪”发表,2002年1月。
21.杨郁文,《生活中的七觉支》,第四届中华国际佛学会议“佛教与二十一世纪”,2002年1月。
七、工具书(依出刊先后排序)
1.高楠顺次郎等着、“世界佛学名著译丛”编译委员会译,《世界佛学名著译丛24》之《南传大藏经题解》,华宇出版社,佛历二五二八年十月。
2.水野弘元着,《巴利语辞典》,春秋社1981年。
3.荻原云来编纂《汉译对照梵和大辞典》,台北:新文丰出版社,1988年。
4.慈怡主编,《佛光大辞典》,高雄:佛光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9年9月。
5.云井昭善着,《语佛教辞典》,东京:山喜房佛书林,1997年。
6. Stephan Schuhmacher and Gert Woerner , ed. , The Shambhala Dictionary of Budddhism and Zen , U.S.A.: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