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略探从世俗谛到胜义谛之顺胜义观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略探从世俗谛到胜义谛之顺胜义观
  (释德藏,福严佛学院 大学部)
  【目次】
  前言……………………………………………………………………….2
  「二谛」之意义……………………………………………………….…3
  (一)「谛」的意义……………………………………………………...3
  (二)世俗谛之意义………………………………………………….…5
  (三)胜义谛之意义………………………………………………….…6
  善分别世俗谛………………………………………………………….…7
  (一)正世俗与倒世俗……………………………………………….…8
  (二)世俗 假施设………………………………………………….…9
  1.名假…………………………………………………………….10
  2.受假…………………………………………………………….11
  3.法假……………………………………………….……………12
  4.小结…………………………………………………………….12
  顺胜义观…………………………………………………………………13
  (一)顺胜义空观………………………………………………………14
  1.观诸法无自性而彻见诸法实相……………………………….14
  2.藉相显性……………………………………………………….16
  (二)观空证灭…………………………………………………………19
  1.法空观………………………………………………………….21
  2.我空观………………………………………………………….24
  3.法空观及我空观互证………………………………………….26
  五,结语………………………………………………………………………28
  【参考书目】
  关键词:二谛 世俗谛 胜义谛 顺胜义观 我空观 法空观
  前言
  《中论》〈观四谛品第二十四〉提到:「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一以世俗谛,二第一义谛.若人不能知,分别於二谛;则於深佛法,不知真实义.」简言之若不能了解二谛义,则无法通达佛陀所说法的真实义,由此更可知二谛义理,在佛法里的重要性.所谓的「二谛」是指「世俗谛」与「胜义谛」,一般通称为「俗谛」,「真谛」,或是「世谛」,「第一义谛」,在佛教教理中,常以此「二谛」来总摄一切法要,来为众生说法.而在《中论》中,圣龙树则以「二谛」教理纵贯性相及空有,不著於名相与对待,而终究「宗归一实」,让佛法的教义获得圆满的开展.故知,要体悟佛法大义,则必须先对「二谛」教理有所了解,而要能掌握《中论》之义理,则不能不对「二谛」有所研究.
  重点是如何从「世俗谛」而悟入「胜义谛」呢 本文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藉由探索「从世俗谛到胜义谛之顺胜义观」议题,来对「二谛」教理有初步的认识;并希望读者藉由本文的探讨中,0清「二谛观门」之修行次第,并将之实践於日常生活,以体验佛法所带给众生的真实利益.
  「二谛观门」的核心部分就在於「顺胜义观」,所谓的「顺胜义观」,就是依缘起法而作彻底的观察,观察它那一一法中是否「实有自性」的存在,而这种观察不是顺於「世俗智」去观察,而是「顺」於「胜义」的观慧去观察.而在「顺胜义观」中,主要是依两个角度切入:一者,是「顺胜义空观」:主要是观诸法无自性空,及如何藉相显性;二者,是「观空证灭」:从缘起诸法中,藉由彻见诸法无自性的「空观」,而灭除戏论与分别,戏论灭除自然分别妄心不起,此时便能般若现前,而止「惑,业,苦」顺得涅盘.为了将二谛义及整个「顺胜义观」过程作清楚描述,本文将用下面的章节安排为探讨之架构:
  在了解「顺胜义观」之前,我们必须先知道「二谛」的意义为何,所以笔者将在第二节先对「二谛之意义」作一番探讨,其中包括:说明「谛」的意义,以及「世俗谛」与「胜义谛」之意义.而要从「世俗谛」而契悟「胜义谛」,那就必须先能善分别「世俗谛」开始,所以在第三节就以「善分别世俗谛」为题,分别探讨了「正世俗与倒世俗」,以及说明了世俗的「名假,受假,法假」三种假施设.再者,欲破除「三假」,那就必须透过「顺胜义观慧」进入「顺胜义观」,故在第四节部分就进入了本文的重点,进一步来探讨何谓「顺胜义观」 在这节当中,笔者将用「顺胜义空观」及「观空证灭」两个子题来说明.而其中的「顺胜义空观」又包括探讨「观诸法无自性而彻见诸法实相」及「藉相显性」两个部分;而在「观空证灭」中,也分别以「我空观」,「法空观」及「我空观及法空观互证」为探讨主轴.本文将以上述架构,来对二谛间之「顺胜义观」作进一步说明.
  另外在研究方法上,笔者将采取经证之归纳分析,作为研究论题阐述之依据,而研究范围除了以《中论》〈观四谛品第二十四〉外,也参考了印顺导师《中观今论》,《成佛之道》,《中观论颂讲记》等相关著作,并旁徵《大智度论》等经证,以期能对圣龙树在二谛教理阐述上,有更完整之了解.最后,在本文第五节结语部分,将对研究成果作归纳,分析,整理,以达本文「略探从世俗谛到胜义谛之顺胜义观」主要研究目的,并作出初步之结论.
  二谛的意义
  圣龙树於《中论》〈观四谛品第二十四〉提到:「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一以世俗谛,二第一义谛.若人不能知,分别於二谛;则於深佛法,不知真实义.」他开宗明义地指出,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二谛」实为佛法的纲要,若不能了知「二谛」之区别,则对於佛法蕴涵的深义,就不能真实的了解,这正可说明「二谛」在佛法中的重要性.「二谛」即是「世俗谛」与「胜义谛」,一般或翻译成「俗谛,真谛」,或是「世谛,第一义谛」.何谓「世俗谛」 凡夫因迷情妄执,不悟真理,凡情的境界,即常识的世界,是世俗有的,名为「世俗谛」;而「胜义谛」是圣人智见体悟诸法本相,而非一般的认识所认识的,这是特胜的真智界,故名胜义,即第一义谛.那我们该如何通达之呢 本文将藉由说明「从世俗谛到胜义谛之顺胜义观」,来对「二谛」的教理做初步的探讨.而在探讨「二谛」之前,笔者将先叙述「二谛」之意义,并以「谛」,「世俗谛」与「胜义谛」三个角度分别来说明.
  (一)「谛」的意义
  「谛」对照梵文的《中论》本,是从satya 字翻译过来的,而这个梵文原语satya,一方面有「真理」(truth)的意思,一方面又可以用来指「实在」(reality).但考证《说文解字》,「谛」的意思为「审」也,「从言帝声」,这有两种涵义:一者「谛」是表示对事物细察,详审;二者「从言帝声」也说明「谛」离不开人类语言范畴,也就是说「谛」字在中国人的用语中,是对事物审思观察之后,用语言音声诠释所观察之结果.故以「谛」字用来诠释梵语satya,正可表达出「对现象界审思观察所领悟的道理」以及「透过语言可将所领悟的道理给显示出来」的双重意义.
  而佛典的所呈现「谛」的意思,例如四圣「谛」,二「谛」,其中「谛」的字意就从语言音声表达「对事物细察,详审所领悟的道理」之原意,借用并引申为指世尊智证的真理是「正确与真实」的涵义,或说有「不颠倒而确实如此的意思」.如《十住0婆沙论》卷1(大正26,22c2)所说:「谛者,一切真实名之为谛.」换言之,「谛」这个名词在佛法中,若依梵文原语satya用「真理」(truth)之意来诠释,则是指世尊所证悟而演说之真理,是「真」,是「实」,是「如」,如《杂阿含经》卷12,296经(大正26,84b17~24):
  彼如来自所觉知,成等正觉,为人演说,开示显发.谓缘无明有行,乃至缘生有老死,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彼如来自觉知,成等正觉,为人演说,开示显发.谓缘生故,有老,病,死,忧,悲,恼苦.此等诸法,法住,法空,法如,法尔,法不离如,法不异如,审谛真实不颠倒.
  另一个角度来说,「谛」即是「非妄,非虚,非倒,非异 」之意,后代诸多译家为了形容佛陀自证觉而如实说的真理「是真,是实,是谛,是如,非妄,非虚,非倒,非异」,或以「真谛」这译语取代「谛」字,以突显「真理」的真实不虚,如《别译杂阿含经》卷5.92经(大正2,405b17),卷8.144经,145经,146经等(大正2,429a6,a13,a16~17,a20,b5)也可见用「真谛」之译语来形容世尊所悟「四圣谛」等真理.在《中阿含经》卷7〈分别圣谛经〉,就提到说:「真谛审实,合如是谛」,可以说梵语satya从翻成中文「谛」的用语后,又演变至以「真谛」译语来加强形容圣者所共证的真理.
  (二)世俗谛之意义
  「世俗」这一辞对照《中论》〈观四谛品第24〉第八至第十偈颂里,是从梵语「samvrti」所翻译过来的,而通常我们所说的「世俗谛」则取它字意中「迁变,如此而隐覆真实」的涵义.在《汉语大辞典》卷1,p.499解释中文里「世俗」一词有:(1)指当时社会的风俗习惯;(2)世间;(3)俗人,普通人;(4)流俗,庸俗等含意.这也就是说「世俗」就是包了在世间的一切法及现象,如「人,事,时,地,物」及「行,住,坐,卧」等等风俗,亲情,制度都在其中,就圣者而言,他们体证到这些现象不过是「依缘起而宛然有」的幻象,毕竟是「性空」而非真实的,但在凡情共许的认识上,却认为这些现象都是真实存在的,若以凡情的立场上来看,因容许世间一切的现象有其相对的「真实性」,就世俗而论世俗,故称之为「世俗谛」.
  如上述所说的,「世俗谛」所包括的范围可说极为广泛,但由於每个人福德智慧深浅的不同,对於所认知的常识,也有「浅显」与「深隐」的不同.如世间的花草树木是一般人所能知道的,但对於眼盲的人,却是像「瞎子摸象」无法辨别清楚;又如现世的生活,是人人可以知道的,但几千万劫前的事,除了佛的智慧能通达外,凡人也无法测知;或是自己晚上遇见鬼影,在别人看来却是子虚乌有的事.所以世间某些人所认为的「真实」,也不一定是全部所公认的,由此可见,自以为是「真实」的,也不见得就是「世间的真相」.
  而青目在解释「世俗谛」时更提到:「世俗谛者,一切法性空,而世间颠倒故生虚妄法,於世间是实.诸贤圣真知颠倒性故,知一切法皆空无生,於圣人是第一义谛,名为实.」凡夫於虚妄颠倒中,执世间为真实,但圣者知一切法本为幻有,如实了知世俗是假有非真实,但为「引凡入圣」,故於世俗中随顺众生而说「谛」,故若以圣者心境的角度而言,圣者如实了知世俗,於一切法性空上,世俗是不碍胜义的,亦可於随顺世俗而名之为「世俗谛」.
  故以世间的立场来说,虽然世俗的一切法,有所谓的「正确」与「错误」之别,凡情认为「正确」的,便会将之执为有「真实」性,而称之「世俗谛--世间的真实」;但在圣者的真知灼见中,了知世俗所认为真实的仍非究竟,惟以世俗所共许的认识上而假名言说为「世俗谛」,并藉此来进一步引导凡情契入其所认识不及的体证--「胜义谛」.凡情与圣者心中都是容许有「世俗谛」的名言,但圣者通达胜义谛后所见到的「世俗法」,是不同凡夫所见的,圣者是「诸法无所有,如是有」的见地,而凡夫却是「如是无所有,愚夫不知,名为无明」般的无知,这也正如《法华经》中所说:「如来见於三界,不如三界所见」意思相同,同样名为「世俗谛」,但圣凡所见的差别当抉择清楚才是.
  (三)胜义谛之意义
  何谓「胜义谛」 「胜义」这个词,有如实,真实,不虚诳的含义,是究竟而必然如此的,是本来如此的,是遍通一切的;而「胜义谛」就是指圣者以般若智彻见了缘起法的生灭与不生不灭,所体证的真理境地--「本性空寂,离一切戏乱相」的,这种境界中观学派则称之为「了义」或「第一义」,而这缘起法的真理是「如来出世,若不出世,法住法性」的,体悟此胜义谛理境,而证入究竟涅盘之果.
  「胜义谛」也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胜义谛」即是指圣者所证悟的「空性」,凡夫於世间缘起诸法中,妄执一切幻象为实有,但圣者知其一切不过是因缘的和合,彻见诸法是无自性空的,在如幻的缘生法中,当体能知法法的本性空寂.这正如在《杂阿含经》卷13(335经)中所提到的: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拘留搜调牛聚落.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为汝等说法,初,中,后善,善义,善味,纯一满净,梵行清白,所谓第一义空经.谛听,善思,当为汝说.云何为第一义空经 诸比丘!眼生时无有来处,灭时无有去处.如是眼,不实而生,生已尽灭,有业报而无作者,此阴灭已,异阴相续,除俗数法.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说,除俗数法.俗数法者,谓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如无明缘行,行缘识,广说乃至纯大苦聚集起.又复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无明灭故行灭,行灭故识灭,如是广说乃至纯大苦聚灭.比丘!是名第一义空法经」.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大正2,92c12~c27)
  世尊先以「眼根」为例,说明眼根所见的色,不过是如幻缘起的生灭现象,是非实而无自性的,就好比我们眼前见一颗青木瓜,初看的时候是「青色」的,过几天木瓜熟了些,看起来又变成「黄色」的,最后木瓜熟透了,又变成「红色」的了,所以木瓜的「色相」,虽藉由眼根的观察,心识的分别而辨别出,但它所呈现的相貌仍须藉由外在种种条件配合下,才会呈现当下深浅不同的「色相」,并无法执它一定非什0颜色不可,这「色相」是「根,境,识」和合关系下所呈现的,圣者体悟到这一切因果现象的「俗数法」,皆是依缘起而假名安立的,是依缘起存在而非有实在自性的.其他如「耳,鼻,舌,身,意」根尘所对境亦复如是,圣者藉由缘起生灭的「俗数法」而契悟那不生不灭的「空性」,是无虚妄颠倒惑乱而毕竟空寂的,故此种契证的理境可名之「胜义谛」.
  而「广义」的「胜义谛」,就圣者的体证而说,也有三种不同的层次:一者,如学人虽能证入空性,但从空出有时,面对世俗的一切,虽不执著非实有不可,但他们的心境仍会随俗以为似有实在性现前的世俗,这种「胜义谛」境界类似於声闻圣者所证的「实有真空」二谛观;二者,是能知诸法空寂的同时,也能知诸法如幻的缘起,能从「空出假」分别幻有为世俗的体证,这种「胜义谛」境界类似於利根声闻圣者及菩萨所证的「幻有真空」二谛观;三者,是一念悟入法法空寂与法法如幻的同时,能「即缘起即性空」的真俗并观,一味平等平等中,不可局限此为胜义,彼为世俗,这种「胜义谛」境界类似於佛菩萨所证的「妙有真空」二谛观.
  总之,要能证悟「胜义谛」,依《中论》卷4〈观四谛品第24〉所说:「若不依俗谛,不得第一义;不得第一义,则不得涅盘.」,非得先从正观「世俗谛」以揭破世间谬误的现象,在去妄显真之中,方能以此悟入「胜义」的理境,究竟证得涅盘之果.那又该如何正观「世俗谛」呢 在本文下一节中,将再做进一步解说.
  善分别世俗谛
  上述曾说到要通达圣者所证悟的「胜义谛」,是必须「由虚妄见真实,依俗谛见真谛」的,世俗谛既然如此重要,我们又该如何善分别之,以认识世俗所共许现象亦是非真实的幻象呢 在印顺导师著的《成佛之道》,p.332提到:「世俗假施设,名言识所识.名假受法假,正倒善分别.」在这颂偈中指出,要能通达世俗谛,则必须先能善分别「正世俗」与「倒世俗」的差别,并了解世俗中的一切常识,都是藉由名言去认识,而这一切不过是假施设的,以此而通达世间的真相.故在本节当中,将进一步说明何谓「正世俗与倒世俗」及「世俗的假施设」,以此来善分别「世俗谛」,并作为契悟「胜义谛」顺胜义观之前方便.
  (一)正世俗与倒世俗
  一般来说人类对世俗境的认识,可以依两种来区分:一种是「正常」的认识,而另一种是「变态或错乱」的认识.所谓正常的认识,如人类在心理正常情况下,同样有眼睛,而用眼睛所看到的东西,有著某种程度上的共通性与必然性,绝不致於南辕北辙.也就是说,对於一个心智正常的人来说,他对世间的认识,也可大约分为两类:一者,知道所认识到是真的,如常人眼睛所看到的某一物体,共同认为有这0一个东西的存在,在世俗法中,大家都认为这是实在的,极难了解其不过也是虚妄的,这一类的认识可称之为「正世俗」;二者,知道所认识到是假的,如龟毛兔角,空花水月等等,了解到它是非真实的,除非是幼稚无知的孩童,才会把它当真的.前者「正世俗」的认识,就好比是经中所说的「难解空」,而后者这类的认识,就如经中所比喻的「易解空」,我们可以透过后者这种易了解虚妄的认识经验,来进一步了解到「正世俗」的那种难了解的虚妄性.
  而所谓的「变态或错乱」的认识,或因根身的变异,如眼睛患有「飞蚊症」,以为有蚊子在眼前飞,其实是没有的;或因心识的错乱,如吸毒而引起精神恍惚,导致见到种种虚妄幻象;或因对境相的诳惑,如梦中人胡言乱语,亦如见笔插玻璃水杯中,以为笔形状就是曲折的,而这些也都是没有的.诸如此类种种错谬的认识,可以经由世智而揭破它的错误,这类「变态或错乱」的认识,便可称之「倒世俗」.
  值得一提的是,在「倒世俗」的错误认识中,属於根身变异所引起的,如老花眼,近视眼所见的虚妄,可以经由医学来改正;属於心识错乱的,如精神病患所说的颠倒语,也可以由世智来予以判断;唯独因对境相的诳惑所引起的,如卡通影片中的人物,孩童也会认为是实有的,则必须透过教育的灌输,到逐渐成长时才了解其为非实的.换言之,常人对於境相的诳惑所引起的错误认识,有时还是容易执著为真,所以必须藉由属於「根身变异」,及「心识错乱」所引起之易解虚妄,来进一步知道那难以了解因境相诳惑所引起的现象,也是虚妄的.
  那0谈「世俗谛」,为何不直说「正世俗」就好,还要再谈「倒世俗」呢 如在印顺法师著《成佛之道》,p.336中提到:「佛每以倒世俗――如水中月,梦境,空花等的虚妄惑乱,喻说正世俗的惑乱不实.」就人类整体的认识来说,「正世俗」的认识就好比是「难解空」,一般人是不容易知其也是虚妄不实的,而「倒世俗」的认识就像是「易解空」,藉由这容易了解虚妄错误认识,来进一步比喻那正常人的「正世俗」认知,其实也是如「倒世俗」一样的惑乱不实.
  能有「正世俗」认知的人来看「倒世俗」人的认知,就好像是正常人来看精神病患一样,是如此的错乱不实;但同样的,若由证悟「胜义谛」的圣者来看凡夫「正世俗」的认知,也就像是大人看小孩一样,感觉是那样幼稚无知.所以说要能契悟「胜义谛」,就必须先了解世间人「正世俗」认知中,所共许有其真实性的「世俗谛」,也不过是无自性的缘起幻象,绝非有什0实有的自性妄执.
  再者,若以「正世俗」与「倒世俗」譬喻为「难解空」与「易解空」,就圣者的心境来说,「世俗谛」何尝不能暂说是一种另类的「倒世俗」,而藉此易解空的「世俗谛」,体证那难解空的「正世俗」-「胜义谛」,依「世俗谛」而证「胜义谛」,这或许是佛说「正世俗」与「倒世俗」另一弦外之音吧!
  (二)世俗的假施设
  对於一般世俗的认识,我们可以说它是属於「正世俗」的认知,众生常依此名言识,而执所认识的对象,似有实在的自性,以为是「真,常,独一」的实体,但就圣者所见,在俗人「正世俗」所见的一切景象,不过都是依种种因缘和合而非实有的,所以称之为「假」有,为了让世人有共许的认识,所以安立一个「名义」,让语言有称说相同的对象,所以称之为「施设」,换言之,圣者所认知世俗的一切,不过都是假名施设的,皆是无自性的缘起假有,藉著对「世俗假施设」的破除,而观诸法无性实相,在顺胜义观中契入了「胜义谛」.
  那0何谓「世俗的假施设」呢 好比说我们眼前正好有一张「椅子」,在中文称之为「椅」,在英文称之为「chair」,在日文称之为「いす」,虽然在不同国家的人来看会有不同的名称,但人人都共同知道这是什0东西,称它为「椅子」只是顺俗所安立的假名,只要是约世俗所共许的,称它为A或B也是可以的,不会说因称呼的不同,这张「椅子」就改变或消失了.再者,这张「椅子」昨天还摆在商店未出售,是不属於我的,虽然今天我买下它,或可称为「我的椅子」,但可能在明天有人不小心把它坐坏了,这时这堆散木头,还能称之为「我的椅子」吗 当然不能!可见不管是「我的」,「你的」,「他的」,也不过是约世俗的假施设而已,绝非有一个实有性的「我,你,他」之物存在.话说回来,虽然现在这张「椅子」是木头作成的,但是未作成「椅子」之前,它曾是森林中的一棵「树木」,几年后或许用坏了,被丢弃当成木头来烧,结果又变成一堆「灰烬」,所以若说它永远以为非得「椅子」性不可,那也是不对的,只能说这时不过是因缘的和合,暂时作成如「椅子」状的东西,事实上是没有实有「椅子」自性的东西存在,这也不过是世俗的假施设罢了!
  而在《般若经》及《大智度论》中,就明确指出,世俗的假施设不外乎有以下「三假」:名假,受假,法假,其中名假是比较容易了解的,其次是受假,最难了解的是法假,而要从世俗的假施设中,彻见其不过是诳惑非实的,就必须依次破除名假,受假,法假,最后在破除法假后,才能彻见诸法实相.那什0是名假,受假,法假 又该如何破除 以下将分别加以解说.
  (1)名假
  「名假」即是名字波罗聂提(namasavketa- prajbapti),简单来说,凡世俗人对於共许认识的对象或概念,而说出的「名称」都是「名假」,譬如世俗人都有个姓名,举凡物体也都有他的名称,这些都是依名言观待而假设安立的.而吾人称呼任何东西时,除了安立一个「名字」外,同时也会赋予这个「名字」的意义,好比我们说有一阵「风」飘过来,除了用「风」来这个名字来了解外,还赋予「流动空气」的意义,当这「名」与「义」合一的时候,凡人在这「名」假施设当中,若遇到与此名义相应的境界,便能认识到有这个「风」的存在.
  但是「名」与「义」,有时不见得是相应的,好比我们知道唤某人为某名,不过是名义相应假施设,某人也可以改称甲或乙,绝不会因名称的不同,就令某人消失了;又如我们口说「冷」,但「冷」不见的是「真冷」,因为我们说「冷」的同时,嘴巴也不会变「冷」,所以在这「名」与「义」不相应的当中,知道吾人所称呼的名称是「假」的,一切的「名称」不过是顺世俗的假施设,以此便能破除「以名为实」的执著.
  故知,当别人不管是在称赞我们,或是毁谤我们,如果在这当下,我们都能清楚了解这一切的「称讥毁誉」,不过都是「名假」,那我们的心境就不会随之波动,破了「名假」,就不会在语言文字上执著,烦恼自然也就减少许多.
  (2)受假
  「受假」即是受波罗聂提(upadaya-prajbapti),「受」,梵文的原义为「取」的意义,有攫而团拢及依揽众缘和合的意思,所以又可称之为「取假」.而所谓的「受假」,就是指我们所认识的万法万物,一切都是在因缘假合的情况下,所暂时组合而成的东西,而这摄取种种因缘而成的一合相,若离了各别的因缘,也就没有这个复合物的产生.就好比说人是由五脏六腑,四肢骨头,血液骨髓等组成,离了这些种种因缘和合的因素,也就无法构成一个人体的存在,由此就能破除以为小单元所组成的复合物为实有自体之执著.
  而对於「受假」的执著,往往也是人类产生「我执」的主因,因为就身心和合而成个体的众生来说,直觉上总是会认为有一个「实有」,「独一」,「不变」之生命主体存在,而称之为「我」,而不知这个「我」也不过是五蕴和合的假有,实在没有一个真实自体的存在,所以能对外破除「受假」的同时,也能对内观照自身也不过是「摄取种种因缘而成的一合相」,如离了五脏六腑,四肢骨头,血液骨髓等别别因缘,也没有一个实在的「我」可得,由此而能进一步破除对自我的「我执」.
  (3)法假
  法假即是法波罗聂提(dharma- prajbapti),可称为法施设义.所谓的「法假」,如萨婆多部分析诸法到最后不可再分析的极微或识时,仍执有一一诸法的自性,而将它视为实有,但这些在中观家看来,仍离不开因缘,并不能自己如此,所以也是假施设的,而将它姑称之为「法假」.如近代科学原本以为「原子」已是物质的最小单位,但后来发现「原子」还是「质子」,「中子」和「电子」所组成,但更进一步的科学研究指出,还有比「电子」更小的「量子」等单位,甚至还不断发现可能有更小的物质组成单位,而依中观家看来,实在没有「其小无内」的小一「一一法的自性」存在,这些不过是依缘起法的假施设,都是还可能变化的,离了因缘,如「原子」没有了「质子」,「中子」和「电子」,就无法成立自己是如此自己的.所以要破除「法假」,就是要能在这因缘和合相当中,彻见一切是无自性的缘起假有,绝无实有自性的诸法存在,如因有「根,茎,干,枝,叶,花果」和合,才有「树」的产生,若离此别别的因缘,岂不「无树空折枝」,悟此而能破除「法假」,也就没有了「法执」.
  (4)小结
  值得注意的是,「名假」,「受假」,「法假」在不同有关般若经的译本当中,语词也略有不同,兹举列如下表:
  经名与出处
  三假不同的译名
  1,《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2,大正8,231a.
  名假施设,受假施设,法假施设
  2,《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初分〉)卷1,大正5,58b.
  名假,受假,教授假
  3,《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二分〉)卷406,大正7,30a.
  名假,法假,方便假
  4,《放光般若波罗蜜经》卷2,大正8,11c.
  字法,合法,权法
  5,《光赞般若波罗蜜经》卷2,大正8,163a.
  因缘合会而假虚号所号法,所号善权
  6,《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三分〉)卷482,大正7,448a.
  名假,法假
  而《般若经》的「三假」,与阿0达磨的论师所立的「实物有」,「施设有」在法义比对上,也有某种程度的相当.例如说《般若经》的「名假」与阿0达磨的「施设有」相当;而《般若经》的「法假」则与阿0达磨的「实物有」相当;另外从阿0达磨的「施设有」再分类出来的「假有」,「和合有」,则与《般若经》的「受假」相当.而龙树在《中论》中不同於部派间对於「假名有」的看法,将缘起「假名有」,特以「受假」来说明一切法有都是「受假施设」,不取一切是「名假」,避免落入如方广道人视一切法如空华的断见;不取一切是「法假」,免於如部派终究将法归於实有性的有见,龙树以「受假」为一切法假有的通义,实在是深具意义的.
  世俗的一切是不离这「名假」,「受假」,「法假」三种施设,而凡人总是在「正世俗」的认知中,以为世俗的假施设都似为真实的,而以此成立世俗所共许的「世俗谛」.而要从「世俗谛」悟入「胜义谛」,便是要先能善分别此三假,但是千万勿以为一切是假施设,而不再辨别一切,就以为什0都是假的,而堕入恶取空的邪见,其重点乃在於能善分别之,并依次予以破除,以此而契悟毕竟空的胜义谛.故《大智度论》卷41〈释三假品第7〉中云:
  行者先坏名字波罗聂提,到受波罗聂提;次破受波罗聂提,到法波罗聂提;破法波罗聂提,到诸法实相中.(大正25,358c5~7)
  说明了必须先从破除「名假」,「受假」,到最后破除「法假」后,才能彻见「诸法实相」,这也是般若正观的修行次第,而顺著这样的次第,从诸法缘起无自性中,彻见我空,法空,这样的正观也名之为「顺」著「胜义」去观察的智慧.
  而这证悟「胜义谛」的最终关键,乃在於能破除「法假」,「法假」若能破除,自然也没有了「名假」与「受假」,那要怎0破除「法假」呢 那就必须透过顺胜义观,以胜义慧观诸法无自性,在胜义空观中进一步「观空证灭」,依此而悟入胜义.
  四,顺胜义观
  在印顺法师著《成佛之道》,p.336中提到:「自性如何有 是观顺胜义.」所谓的「顺胜义观」,就是依缘起法而作彻底的观察,观察它那一一法中是否「实有自性」的存在,而这种观察不是顺於「世俗智」去观察,而是「顺」於「胜义」的观慧去观察,而这种胜义慧是透过对佛法闻思修后所生起的,能见世俗无自性的缘起,依此也能见胜义中缘起的性空,故称之为「顺胜义观」.在顺胜义观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对诸法做究竟「自性」的观察,或从前后延续相中,或从彼此相关中,或从小观到大,或从大观到小,或从时间空间,从不同角度深入究竟观察诸法自性是不可得的,以此破除众生之根本戏论,而从通达世间实相中悟入胜义谛.在「顺胜义观」中,主要是依两个角度切入:一者,是「顺胜义空观」:主要是观诸法无自性空,及如何藉相显性;二者,是「观空证灭」:从诸法无自性缘起中,彻见我空,法空,灭除戏论与分别,而止「惑,业,苦」顺得涅盘.「顺胜义观」乃是契悟胜义谛的观门,本文以下将分别解说「顺胜义空观」与「观空证灭」,以对於「顺胜义观」作进一步探讨.
  (一)顺胜义空观
  1,观诸法无自性而彻见诸法实相
  自性,梵文为svabhava,有自体,自有,自成,本来如此,自己如此,永远如此之意思.而世俗人总会妄执诸法都有一一之自性,要破除「法假」,就是要先观诸法无自性,才能去除对「我,法」的执著.那0什0是「世俗所执之自性」呢 这也可分为两种:其一是世间学者在思想上有所谓种种的「分别自性执」;其二是众生无始以来生死根本「俱生自性执」,唯有断除这两种自性执后,达到「断惑究竟」的境界,而彻见「诸法实相」,并从生死轮回中解脱.
  缘起本是「无自性」的,但众生对於内外观的一切法,总是认为有一个实在的什0法存在,如《壹输卢迦论》说:「凡诸法体,性,法,物,事,有,名异义同.是故或言体,或言性,或言法,或言有,或言物,莫不皆是『有』之差别.」而凡是认为毕竟自性有的,总是会执著诸法必是有「实有」,「独存」,「常住」的特性.而在法相作实有自性分别的,就成为「分别自性执」:如佛教学者萨婆多部,对於外在现象,将相续和合的色法,分析到最后成为不可再分析的极微,仍认为这是自性有的;对於精神作用,也分析到心心所的最小单元,仍认为这就是自性,而称之为我.或如佛教经部师,认为蕴,处是假的,而十八界是实有的,相续和合的现行,都依於真实的界性.包括像佛教唯识学者所主张的「依他起性」,也说是「缘生自性」的;又如后期大乘真常唯心系学者,於时间主张是无始终的「大常」,於世界视为一整体的「大一」,还是将诸法视为是常是一的自性实有,诸如上述学者的种种思想,皆是「分别自性执」在作祟.
  「分别自性执」是可以用智慧体证空性而断除,但更棘手的「自性见」,便是累世薰习而来的「俱生自性执」,可说是剪不清,理还乱,是需要透过修行,一点一滴地来渐渐断除,而这种生死祸源――「俱生自性执」之特性,在印顺导师著《中观今论》,p.69~70中有一段极为贴切的描述:
  不论外观内察,我们总有一种原始的,根本的,素朴的,即明知不是而依然顽强存在於心目中的实在感,这即一切自性执的根源.存在的一切,都离不开时间与空间,所以在认识存在时,本来也带有时空性.不过根识――直觉的感性认识,刹那的直观如此如此,不能发见它是时空关系的存在,也即不能了达相续,和合的缘起性.这种直感的实在性,根深蒂固的成为众生普遍的妄执根源.虽经过理性――意识的考察时,也多少看出相续与和合的缘起性,而受了自性妄执的无始熏染,终於归结於自性,而结论到事物根源的不变性,自成性,真实性.因为自性是一切乱相乱识的根源,虽普遍的存在於众生的一切认识中,而众生不能摧破此一错误的成见,反而拥护自性――元,唯,神,我为真理.总之,所谓自性,以实在性为本而含摄得不变性与自成性.
  而要能体证顺胜义空观,就是要先认清上述所说的两种自性见--「分别自性执」与「俱生自性执」,并且破除它,才能见诸法皆是「无自性的缘起」,世间的一切如幻现象都是相依相待,而唯有「空无自性」,才能安立世间的因果缘起.盖因若执著诸法实有「自性」,那就表示一切现象都早已是「自有」,「自成」,「不变」,根本是「不待因缘」而有的.但事实上,佛说一切有为法皆如梦幻泡影,是无常变异,是因缘和合而生的,若主张诸法实有自性见,显然就已违背了佛说的缘起义,如在《大智度论》卷31提到:
  复次,性名自有,不待因缘,若待因缘,则是作法,不名为性.诸法中皆无性,何以故 一切有为法,皆从因缘生.从因缘生,则是作法,若不从因缘和合,则是无法.如是一切诸法,性不可得,故名为性空.(大正30,292b16~20)
  缘起是作法,是待它的,非独存的,若执有自性,即是自有非作,不待它而独存的,那就根本不符合缘起义!这也就是说执有自性见者,对缘起义都无法有正确的理解,更遑论去体证缘起的空寂性呢 所以说能否「破除自性见」,是能进一步证得「我空,法空」的关键,因为唯有在了解了「诸法无自性」后,才能观空证灭,无我我所而彻见「诸法实相」,顺入证得「寂静涅盘」.
  2,藉相显性
  上述论及欲彻见诸法实相,则必须先能观诸法无自性;而欲对诸法作如实知的观察,就必须从诸法「法相」作为观察的下手处.诸佛便是因能於一切法相如实观察中,知诸法是无自性的,而彻见诸法实相,成就第一稀有难解之法,如在《妙法莲华经》卷1所说:
  「佛所成就第一希有难解之法,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所谓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等.」(大正 9,5c10~13)
  所谓的诸法「如是相,性,体……乃至本末究竟」等十者,皆是诸法「法相」,而「性」与「相」在佛法中常是互用来观察彼此的.「性」与「相」若就整体来说有「总性,总相」,个别来说也有「别性,别相」,「性」可说是诸法自性,「相」则指诸法现相,佛法中一个主要的论题便是「此性深妙,以相可知」,也就是说非得「藉相显性」,否则就无法对诸法如实的观察.
  那要如何来观诸「法相」而彻见诸法无自性呢 在印顺导师著《中观今论》,p.148~p.157中,便约略归类了四种角度来观察诸法之性相,今约略叙述如下:
  约初后(远近)论性相:一切诸法无不表现在时间中,依幻论幻,有时间相,即不无前前后后的相续性.前前的对於后后的有影响,即有熏习.相虽不即是性,但由不断的起作,即由相的积习而成性.从微至著,从小到大,都有此由相而成性的意义.所以,由此可知「性」不是固定的,本然如此的,诸法是无自性的.
  约内外说性相:相是从内而现於外的,是不一定符合於内在的,「性」才是实际的.内在的真实性,不一定与外表的形式相同,并且有时是相反的,如外现的善,可能是表示内在的善,确是「诚於中,形於外」,表0一致,性相一如的,但也可能是假充善人的,由此可知「性」不是固定的,诸法是无自性的.
  约通别说性相:佛法中常说诸法有「共相」,「自相」,如无常等是诸法「共相」;地坚相,火热相,乃至色变碍相,受领纳相等,即是「自相」.「共相」,是依於缘起法的众多关系和合而成,而究极的,遍一切一味的「共相」即「空相」,「空」是法法如此而平等普遍的,不是可以局限为某一法的,也不是离别别的诸法而有共通遍在之一体的,依此以观「共相」,即知「共相」为不离自性,而不即是自性的.「自相」,如一切缘起法各有它特殊的性质或性能,不过为了记别,在众多的关系性质中,把那主要的,明显的特徵显示出来,才随从世俗立名,标立为某法的自性,并非除此以外没有别的性质,也不是此一特殊性质,是可以独特存在的,那0可以见「自相」而想像为有自性存在的.所以不论是「共相」或「自相」,「性」都不是固定的,故知诸法是无自性的.
  约名(相)实说性相:如见了某者穿了小丑的脸谱和服装,就知道他扮演的是小丑.而这小丑的脸谱和服装,即是「能相」,而藉由「能相」而知某者所扮演的角色-小丑(性),这「小丑角色」(性)即是「可相」.性即一切法之自体,本是离名绝相――不但理性绝相,事性也不如名相所表现而即为如此的,非语文意想(符号)所能表达的.但所以知有法性,不能不依语文,意识的所了相,而显出它的实性.但往往凡夫因在自性妄见中,於「能相」及「可相」,不能了解为缘起的,或有「执一」者,以为「能相」与「可相」一体,或有「执异」者,以为「能相」与「可相」各有自性,故佛说「能相」与「可相」是「不一不异」的,在此「不一不异」中,而有此如幻的似一似异的二者,以此破除众生之自性见,以彻见诸法之无自性.
  但就更高层次的「事相与理性」角度来说,此「有为法」与「无为法」的常遍「法性」,也可以藉由「能相」与「可相」的概念,来说明其实也是须「藉相而知」的.就「有为法」来说,有「有为性」与「无常性」两种法性,见有为法「生,住,灭」三种相(能相)的同时,即知其一切为「有为性」的(可相);而众生依此现见的「生灭相」(能相),也能知有为法之「无常性」(可相).
  而就「无为法」来说,也有「无为性」与「寂灭性」两种法性,见无为法「不生,不住,不灭」三种相(能相)的同时,即知其一切为「无为性」的(可相);而众生依此现见的「不生不灭相」(能相),也能知无为法之「寂灭性」(可相),此为「以相知性」的另一深刻涵义.
  而在了解「藉相显性」的观门意义后,我们就要如实地藉观缘起幻相,以悟入诸法无自性.如《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3〈劝学品第8〉提到: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诸法实相云何有 佛言:诸法无所有,如是有,如是无所有,是事不知,名为无明.」(大正8,238c23~25)
  就如幻缘起的诸法相来说,原本都只是相对的现实,绝无什0究竟真实存在的自性,但凡夫见诸法相时,总会认为有如此诸法之自性,佛说这就是「无明」,这一切不过是自性见在作祟罢了!而我们透过佛法的闻思修,逐渐会了解到原来一一诸法相中,其实不过是相对的现实,以此彻见那诸法是无自性的缘起,再进一步通达「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之后,便能体证那究尽的诸法实相--「毕竟空寂的胜义」.
  (二)观空证灭
  顺胜义观就是在缘起法中,彻见世俗的缘起相中,是无自性的缘起,因体悟到诸法的无自性,依此而契悟胜义中的缘起性空.而在凡夫的心境中,不论是对内对外的境相,总是直觉认为确实是实在的,是自体如此的,而这种妄分别的错觉,主要是来自於众生的「自性见」,而这种将无自性的诸法执「有」之「自性见」,是众生於生死轮回的根源,亦是最根本的「戏论」.在印顺导师《成佛之道》p.338中提到:「苦因於惑业,惑业由分别,分别由戏论,戏论依空灭.」众生从无始劫来,由於自性见的根本戏论,而对境产生了不如理的「虚妄分别」心,而这种「虚妄分别」即是「不正思惟」,由这「不正思惟」而又产生了「无明」,众生就是因这一念「无明」生起种种「惑」,而由「惑」又造「业」,又因「业」而感「苦」果,自此如环之无端,不断循著「戏论→分别→惑→业→苦」的轨迹,在六道轮回中生死流转,佛陀就以缘起十二支来说明这世间相续流转的真相.
  故知「自性见」的根本戏论,实为有情生死轮回之根源,要解脱生死就是要先能灭除戏论,而要灭除戏论,就是要透过修习那诸法寻求自性不可得的「空观」,如能正观诸法性空,自然分别心息,也就不再起惑造业而受苦果,依「顺胜义空观」而证入那寂灭的涅盘.那要怎0来「观空证灭」呢 对於观一切法无自性的「胜义空观」,菩萨的修行方式,是以无量的方便法门来广观一切,而通达无自性的,然而若要总摄一切的观门,则可约略分为「我空观」与「法空观」两大门.
  但要探讨如何进入「顺胜义空观」之前,笔者必须说明的是,如果对「空义」没有正确的了解,那是无法「观空证灭」的.而所谓的「空义」,正如在《中论》〈观四谛品第24〉的颂文所说:「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众因缘所生的法,我们说它是「空」,这个「空」并不是否定一切法的「无」,以为什0都没有的意思,而是说一切法都是「无自性」的,因「无自性」故一切法也都是「假名说」的,以此引导众生离一切的妄见,而体证诸法空寂的实相.但有一分的众生,听到了「空」,就以为是完全断灭的「无」,不但不能正确认识「空义」是不碍「缘起有」的,反而「拨无因果」,认为没有所谓「四谛」等佛法,更没有所谓的「佛法僧」三宝,更甚者还会因此邪见而去为非作歹;或是有的人执著於有实际的法可修,当听闻到「空,无相,无作,无生,无灭」的法门时,反而自起烦恼,恐惧,或增上慢,如小乘的五百部执有,毁谤真空;或是反过来责怪说,就是因为有空义,才破坏了世俗间的一切因果,罪福等事;以上这些种种情况,圣龙树说这都是因为不能如实了知空义,而自己自生烦恼的缘故.所以在《中论》卷4〈观四谛品第24〉颂文就说:
  不能正观空,钝根则自害;如不善咒术,不善捉毒蛇.世尊知是法, 甚深微妙相;非钝根所及,是故不欲说.(大正30,33a8~15)
  对此,青目对颂文进一步解释说:「若人钝根,不善解空法,於空有失,而生邪见,如为利捉毒蛇,不能善捉反为所害;又如咒术欲有所作,不能善成则还自害,钝根观空法亦如是.……世尊以法甚深微妙,非钝根所解,是故不欲说.」正所谓「缘起甚深,缘起空寂性,义倍复甚深」,对於钝根性的众生,如对他解说「缘起性空」微妙法门,不但不容易信受,有时还因此毁谤正法造下恶业,亦如要不善抓蛇的人去抓蛇,反而会被毒蛇所伤害.所以圣龙树会造《中论》,其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要令众生能善解空义,不落断见常见,於毕竟空中不生拨无因果的种种过失.
  另外值得注意的一点是,若要谈「观空证灭」,就要知道菩萨往往为了实践救度众生的悲愿,是「但观空而不证空」 的,这如《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7云:
  菩萨具足观空,本已生心,但观空而不证空.我当学空,今是学时,非是证时.不深摄心系於缘中.……何以故 是菩萨有大智慧深善根故.(大正8,568c19~22)
  若菩萨生如是心,我不应舍一切众生,应当度之,即入空三昧解脱门,无相,无作三昧解脱门.是时菩萨不中道证实际,何以故 是菩萨为方便所护故.……菩萨如是念一切众生,以是心及先方便力故,观深法相,若空,若无相,无作,无起,无生,无所有.(大正8,569a25~569b28)
  菩萨因度众生的悲愿,所以他能依般若的大方便力,不深入禅定,不愿证空入灭,避免堕入二乘地而证入实际,菩萨要到第七地「等定慧地」(华严经是说第八地),功德,悲心,智慧,定力都均等圆满时,他才愿意得「无生法忍」,但此时菩萨虽通达到涅盘的无生法,但菩萨犹「忍」而不证入实际,仍是愿意「留惑润生」,不住生死,不住涅盘,长远劫在如幻的生死中,救度如幻的众生.
  在了知正确了解「空义」是如此重要后,我们也才能如实进入「顺胜义空观」.以下就约「法空观」,「我空观」以及「法空观及我空观互证」三个角度,来说明如何能「观空证灭」.
  1,法空观
  大乘的菩萨道有别於急求解脱的声闻道修行方式,菩萨是从利众悲心出发而广观无量法门,再以善方便慧的观察而通达「法空」,又从「法空」反观到「我空」,而离「法,我」二执达「无我,我所」,虽然方法与声闻有所差异,但都必须以是离自性见而证入毕竟空为解脱目的.故大乘佛法是以本性空为门,一发心即观八不缘起,直观诸法的「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出」,以此悟入「缘起性空」的中道.
  而要谈「法空观」就必须从「即空的缘起」中,体会那诸法无自性,因诸法无自性,故顺能契证「即缘起的性空」.如在印顺导师著《成佛之道》p.340所说的:「诸法因缘生,缘生无性空.空故不生灭,常住寂静相.」也就是说,若要进入「法空观」,非得从「缘起法」中体证那「诸法性空」,盖因诸法皆从因缘生,若离了现实一切的因果法则,则无法说明诸法为何,更不用说去体证「诸法实相」了.
  那何谓「缘起法则」呢 所谓的「缘起法则」,是共通於有情的众生与无情的器世间的,世俗的一切因果,事理,皆是依缘起法则而存在,离却缘起则无法成立世间的因果.而「缘起法则」最主要有三种重要的特性:(1)彼此间相依相待性:如「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因有「此因」而故有「彼果」的因待性,世俗的事相绝非本来自己如此的,而是「如是因而有如是果」,此与彼间构成了因果的法则,同样也是此无彼无,此灭彼灭的;(2)前后秩序的必然性:如十二缘起支的无明缘行,行缘识…,生死的相续有著必然流转的轨律.(3)自性的空寂性:缘能起果的作用依相待而生,也依秩序的必然性而还灭,而在这生灭的当下,是没有实有自体非自己如此的,一切无不依众缘和合离散而幻现寂灭,一切诸法莫不本是自性空寂.从上述这「缘起法则」三种特性中,我们观察出那缘起的生灭相续相,是如流水灯焰,新新生灭,续续非常,故诸法是生灭「无常」的;更由於诸法皆是从相依相待的因缘而生,所以诸法是无自性的,亦即诸法是「无我」的;又在因果幻现的当体中,悟入那「宛然有而毕竟空,毕竟空而宛然有」的自性空寂--「寂静涅盘」.
  而「法空观」最主要的观门,就是要从缘起的生灭相中观察到「诸行无常」,再从因缘相依相待性中体会到「诸法无我」,以此离我,我所自性见,而悟入「不生不灭」的胜义性空境界,证得「寂静涅盘」,这本是佛在《杂阿含经》所开示三法印的本意.但往往众生不能理解依缘起而建立一切如幻的因果,以为说「无为」便是「无」,哪里能再成立世间的因果 故在缘起的事相中,非得要有个「有为」的实体,才能有因果的建立,而佛为了引迷启悟,便从胜义的境界中,开显缘起不生不灭的空寂性,说明诸法是本性空寂的--「常性不可得」,「我性不可得」,「生灭自性不可得」,从「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缘起生灭相中,回归到「此灭故彼灭,此无故彼无」的缘起不生灭空寂.
  故在大乘的「法空观」中,为了破除众生的妄执,特重观察八不缘起中的「不生不灭」,也可说大乘是重於观察诸法本「不生」,以此而悟入即缘起的性空.而圣龙树在《中论》中便是以「观四门不生」-「不自生,不他生,不共生,不无因生」,作为「法空观」的入门.
  在「观四门不生」当中,「自生,他生,共生」是「有因生」,再加一个「无因生」都是中观者所破斥的对象,而「无因生」是不可能的,因为若「无因而有」的话,那不就有「做坏事的人会升天享受,而作善事的会堕地狱」的事情发生,所以无因生是不可能成立的,故不用多谈.在《中论》中最主要的是在破除「自生」,因为若没有「自生」,就没有相待「自生」的「他生」成立,破「自生」即等於破了「他生」;再者若没有了「自生」与「他生」,那0「自生」与「他生」综合而成立的「共生」就更不可能了!
  那0要如何观诸法「不自生」呢 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生」,必然有「能生」与「所生」,所谓的「自生」,就是自己生起自己的意思,若是「有生起以前」(能生),和「已经生起之后」(所生),二者有所差别,那就不是自己生自己了.而这种情况可能发生吗 我们用几个角度来思考看看,首先我们先来观察「能生」的自体究竟是「存在」或是「不存在」:
  (1)「能生」的自体不存在:既然没有「能生」的自体,又怎能从不存在的「自体」,而生起自体(所生)呢 (犯生不成之过)
  (2)「能生」的自体已存在:既然已有自体了,那就不需要生自体了.但若是有人说「自体」(能生)一定还要「生」起「自体」(所生)的话,那我们再进一步想一想,那0这「能生的自体」与「所生的自体」是否相同呢 那又可分为两种情况:
  A,若「能生」的自体与「所生」的自体不同:既然二者不同,就不再是自己生自己了.
  B,若「能生」的自体与「所生」的自体相同:那就应该没有生与未生的差别了.而且,自体能生自体,生起了还是那样的自体,那就应该再生起自体,而犯有无穷生的过失.(犯无穷生之过)
  到此若有人还狡辩说,若「前自生」而「后不生」了,那这样根本就已失去「自生」的意义.由上推论可知,根本没有一法是「自生」的,认为有「自生」的,都是妄执的「自性见」在作祟.再者,「自生」不成立,就没有相待「自生」的「他生」,更没有「自生」与「他生」综合而成立的「共生」!在这「四门」的观察中,见不到自性有的生,由此可知自性生是不可得的,而由观察诸法本「不生」当中,以此而悟入「即缘起的性空」,这正如印顺导师著《成佛之道》p.342中所说的:「诸法不自生,不共不无因;观是法空性,一切本不生」.菩萨便是以此「法空观」广观一切,破除「名假,受假,法假」,而契悟那「不生不灭」的胜义空性.
  顺便一提的,中观学者「观四门不生」原本已经是遍破了一切自性实有者的主张,但佛教内部一分的学者,又认为中观家所说的「诸法因缘生」,不也是一种「他生」吗 所以又引佛说与阿0昙中的「四缘」-「因缘,等无间缘,所缘缘,增上缘」,来成立实有一切法可生.殊不知中观家所说的「诸法因缘生」,是无自性的缘生,而中观家也不否定有「四缘生」,但与实有论者所主张的有自性的「四缘生」有所不同,中观家还是说「四缘生」是无自性的缘生,以此总破一切有自性见的缘生,若能观一切自性有法皆不可得,方可称为「法空观」之正观.
  2,我空观
  在上文曾提到世俗所执之「自性见」可分为两种:其一是世间学者在思想上有所谓种种的「分别我执」;其二是众生无始以来生死根本「俱生我执」,而这些都必须透过「我空观」来破除,此节就先来谈如何藉由「我空观」来破除众生的「我执」.
  我,有二种的我:一者是「补特伽罗我」,二者是「萨迦耶我」,而众生之所以会有「我执」,皆因有此二种「我见」所引起的.那什0是「补特伽罗我」 「补特伽罗」(pudgala)的另一名称叫做「数取趣」,即不断在生死中受生之意,而所谓的「补特伽罗我」是指一一有情,如你,我,人,畜等都是有情,即一般人所说的众生,这不过是因缘和合而成的个体,可约世俗说有的「假我」(受假),但若缘有情而起实有自性的执见,以为真实有轮回的众生,就成为「补特伽罗我执」.而「萨迦耶」(satkAya)又称「有身见」,「萨」有:「有,虚伪,移转」的意思,而「迦耶」则有「身,聚集」的意义,合起来说,「萨迦耶我执」就是指在自己身心中,生起自我的感觉,直感有个真实自我的存在.所以整个来说「我执」,凡夫除了会对於有情有「补特伽罗我执」外,对他自己而言,更是有缘己的「补特伽罗我执」,以及对自己生起的「萨迦耶我执」,而佛法所说的「无我」,主要就是要藉由「我空观」来破除「萨迦耶我执」.
  那在「补特伽罗我执」与「萨迦耶我执」之间又有什0关系呢 在印顺导师著《中观今论》p.243~244中提到:
  有「萨迦耶见」的,必起「补特伽罗我见」;起「补特伽罗我见」的,如缘「他补特伽罗」,即不起「萨迦耶见」.「萨迦耶见」必依「补特伽罗我见」而起,所以《阿含经》说我空,也即观五蕴而说「补特伽罗我」不可得,也即能因此而破除「萨迦耶见」.「补特伽罗的我执」既无,「萨迦耶见」即失却依托而不复存在.要离「萨迦耶见」,必须不起「补特伽罗我执」.要想不起「补特伽罗我执」,也要不起「法我执」.……假名的「补特伽罗」,依假名的「五蕴法」而安立,所以悟得「法无性」,「补特伽罗」的自性见,即随而不起.依假名的「补特伽罗」(间接依五蕴)引起取识相应的「萨迦耶见」,所以悟得「补特伽罗」无性,「补特伽罗我」不可得,「萨迦耶见的我执」也即无从安立.
  简言之:若有法我执 则有补特伽罗我执 则有萨迦耶见;
  若无法我执 则无补特伽罗我执 则无萨迦耶见.
  所以要破除「我执」,就是要从「五蕴法相」中去观照到「我性」不可得,而「我空观」就是要在五蕴和合相续中观察「无我」,以此破除众生的「我执」,离自我自性见,而证入「我空」.
  那要如何从「五蕴法相」中去观照到「我性」不可得呢 在《阿含经》曾以色(五蕴之一)为例,来对「五蕴法」作三种观――不即观(色不即是我),不离观(不离色是我),不相在观(色与我不相在),而在印顺导师著《成佛之道》p.345中就提到:「我不即是蕴,亦复非离蕴,不属不相在,是故知无我.」在偈文长行的解释中,印顺导师进一步指出圣龙树於《中论》中亦用「五求门」:「我不即是蕴,非离蕴有我,五蕴非属於我,五蕴不在我中,我不在五蕴中」,来对「五蕴法」观察「无我」.约略来说,观察「我不即是蕴」是用来破除「我见」的,而观察「非离蕴有我,五蕴非属於我,五蕴不在我中,我不在五蕴中」是用来破除「我所见」的,若能观「我,我所」不可得,即能破除「我,法」二执得了「无我智」,证得「无我智」即能从凡转圣,急求自利了脱生死的二乘圣者,多以此「无我观」证入胜义谛.
  而「五求门」中最主要的就是要观察「我不即是蕴」,「非离蕴有我」两门,破除「即蕴的我」,「离蕴的我」,以此观察到「五蕴法相」中实有的「我性」是不可得,则一切妄执的「我」无不破除,也等於观察到「五蕴非属於我,五蕴不在我中,我不在五蕴中」.
  那要怎0观察「我不即是蕴」呢 「蕴」即是指「色,受,想,行,识」五蕴,有「众多,生灭无常,苦,不自在」等涵义;而自「我」则有「独一,恒常不变,乐,自在」等特性.若认为「我」就是「蕴」,那0「我」不就变成是「众多,生灭无常,苦,不自在」了吗 若是如此就违背了「我」的「独一,恒常不变,乐,自在」等特性,所以「即蕴的我」是不能成立的,以此顺得观察「我不即是蕴」.
  再者,怎0观察「非离蕴有我」呢 正如印顺导师在《中观论颂讲记》,p.317中所说的:「『我』如『异』於『五阴』,我与阴分离独在,即不能以『五阴』的『相』用去说明.不以五阴为我的相,那我就不是物质的,也不是精神的,非见闻觉知的;那所说的离蕴我,究竟是什0呢 」假设说「离蕴有我」,便是我与五蕴分离,离了五蕴的我,是根本无法去形容,也不能证明「我」的存在,故知若计「离蕴有我」是不能成立的,以此顺得观察「非离蕴有我」.
  执一切实有自我的,总不出「即蕴的我」,「离蕴的我」两大类,如知「即蕴的我」,「离蕴的我」不可得,也就知道「我」不过是依五蕴和合的假名施设,这当然也就是说「五蕴非属於我,五蕴不在我中,我不在五蕴中」,即破除了对「我」认为是实在的执著,通达了人「无我」,破除了对我的自性见,以此「我空观」彻见诸法实相,便能超凡入圣,从生死中解脱.
  总之,若能离了「我执」,便能证得「我空」,破了「法执」,则能得证「法空」,再离此「我空」,「法空」的空相执著,便能证入「毕竟性空」(空空),依空而灭诸戏论,由此解脱生死苦海,顺得「寂静涅盘」,此为本节「观空证灭」所要阐述之深刻义涵.
  3,法空观与我空观互证
  「我与法」就是我们一般所说的「我,我所」,「我空观」即是在破除「我」(我执),「法空观」则是在破除「我所」(法执),无「我,我所」即能证入「胜义空性」.若要谈「我空观」与「法空观」之间有何关系,则必须从相摄的「我,我所」来作观察.
  那0要如何去观察「我,我所」呢 在印顺导师著《中观今论》p.245中,提出了三个角度来观察「我,我所」:
  (1)我与我所依住:我是依五蕴和合而安立的,我是能依(犊子,一切有部等,即依五蕴立我),五蕴即是我所依住,此我即顺於补特伽罗我义.
  (2)我与我所缘了:众生每以能认识者为我(经部师,唯识师等即依识立我),即能了的主观是我,主观所缘了的是我所.
  (3)我与我所执取:如说这是我的身体,我的茶杯,即以身体或茶杯为属於我的,身体或茶杯是我所,此我即约萨迦耶见的执取说.
  这也就是说「我」与「我所」之间有三种关联性:「我所」是「我」所依住的,「我所」是「我」所缘了的,「我所」是「我」所执取的.换言之,「我」与「我所」是形影不离的,有「我」必然会有所依,所缘,所执取的「我所」,也因为有「我所」才会显出「我」的存在,这正如《中论》卷3〈观法品第18〉颂偈所说的:「若无有我者,何得有我所 」(大正30,23c22)如果能证得「无我」(我空),则也就离了「我所」的执见,也即能证得「法空」;但若仍执著有自性的「我所」,那必是未能真知「无我」,必然还有「我执」的存在.
  「我空观」与「法空观」,观「空」的原理都是一样的,都是从观察「自性」不可得为下手处,只不过「我空观」是从有情身中观察「我性」不可得,而「法空观」是从观察一切法「自性」不可得,而两者所证得的「空性」是平等平等的.所差别的,只是因小乘钝根声闻急求自利,每每直观「我空」而欲不受后有,但由於他们的悲愿与智慧,都不如广观「法空」的佛菩萨那样深广,於是乎会停滞在「实有真空」二谛的体证层次,而无法像佛菩萨能进一步达到「幻有真空」,「妙有真空」二谛的体证.
  再者,既然「我空」与「法空」所证得的「空性」是一味的平等,那为什0要分别说有「我空观」与「法空观」两种观门呢 这如《大智度论》卷31〈释初品中十八空义第48〉所说:
  略说有二种空:众生空,法空.小乘弟子钝根故为说众生空,我我所无故则不著馀法.大乘弟子利根故为说法空,即时知世间常空如涅盘.(大正25,287b13~17)
  以及《大智度论》卷26《初品中十八不共法释论第41》所提到的:
  不大利根众生,为说无我.利根深智众生,说诸法本末空,何以故 若无我,则舍诸法.(大正25,254a8~10)
  正因为众生的根器有利有钝,故佛为钝根者为之方便说「我空」,於利根者则为之直了说「法空」,而佛开显这两种说法是因材而施教,无非都是要引导众生契悟「般若波罗蜜」之中,以趋向解脱之涅盘,说「我空」,「法空」有如殊途同归,终究是要令众生证入「毕竟性空」为最终之目的,所以菩萨虽先以广观「法空」为始,但最后仍必须以「我空观」为收摄,由博返精的直观「无我我所」,而脱落生死之枷锁.
  正如印顺导师在《成佛之道》,p.358中所说的:「若无有我者,何得有我所 诸法性尚空,何况於彼我!」我空即能法空,因法空所以我也是空的,中观家的正义当中认为小乘与大乘皆是有「我,法」二空的,只是悟入的前后顺序及深浅程度,会因根器不同而有所差别罢了.佛说「空性」本是一乘一味的,明「空」本是为遮止世间妄执的倒见,切莫又偏执以为有个真实不空的「我空」,「法空」,又在那作种种虚妄分别的解行,那可就枉费我佛慈悲的一番苦口婆心了!
  五,结语
  诸佛依「二谛」来教化众生,依「世俗谛」而契悟「胜义谛」,又依「胜义谛」而从生死轮回中解脱,这「二谛」法门可说总摄了一切的佛法,故若能正确修习「二谛」法门,则可以让我们勘破「无明」的妄执,与「胜义空性」相应,进而解脱成佛.
  问题是该如何来修持「二谛」 这一直是佛法中的重大课题.就佛法来说,所谓的「谛」有「不颠倒而确实如此的意思」,原本世俗的一切不过是「依缘起而宛然有」的幻象,是不足以称为「谛」的,但在凡情共许的认识上,却认为这些色法都是真实存在的,因凡情容许世间一切的现象有其相对的「真实性」,所以才称之为「世俗谛」的.
  而所谓的「胜义谛」是指圣者共证的「诸法实相」,但这诸法的实相是无法言说的,非得透过对世间的观察,从世间人所认为的「真实」中,揭破它的错误,以此「藉相显性」而去妄显真,体证那究竟的「诸法实相」.话说回来,若要从「世俗谛」而契悟「胜义谛」,那就必须先能善分别「世俗谛」开始,再透过「顺胜义观慧」进入「顺胜义观」,在「顺胜义空观」中勘破世俗一切的假施设皆是无自性的,并由「观空证灭」中顺得「寂静涅盘」.
  那要如何来善分别「世俗谛」呢 就世俗的认知而言,不外乎「正世俗」与「倒世俗」两种,而要善分别「世俗谛」,首先就必须要知道这二者之间的差别.而所谓的「正世俗」,简单来说就是指在世俗法中,大家都认为这是实在的,极难了解其不过也是虚妄的,这一类的认识可称之为「正世俗」;而所谓的「倒世俗」是指种种错谬的认识,是可以经由世智而揭破它的错误,这类「变态或错乱」的认识,便可称之「倒世俗」.而佛便是以此「倒世俗」(喻为易解空)――如水中月,梦境,空花等的虚妄惑乱,来指出「正世俗」(喻为难解空)也不过是惑乱不实的认知.
  而世人常以此「正世俗」的认知,执著所认识的对象,似有实在的自性,不知世间的一切,不过依种种因缘和合而有「名假」,「受假」,「法假」三种假施设,佛正以此「倒世俗」来譬喻「正世俗」认知的错误,并透过对「三假」的依次破除,而契悟「诸法实相」.而欲破除「三假」,那就必须透过「顺胜义观慧」进入「顺胜义观」,在「胜义空观」中藉相显性,观世俗一切的施设,都是无自性的因缘和合,依此破除众生自性见的妄执,而彻见那「诸法实相」,并进而能「观空证灭」悟入胜义理境,证得究竟涅盘.
  值得一提的,就是在整个「顺胜义观」的过程中,最主要的阶段是在「观空证灭」,盖因众生俱生的「自性见」是最根本戏论,实为有情生死轮回之根源,要解脱生死就是要先能灭除戏论,而要灭除戏论,就是要透过修习那诸法寻求自性不可得的「空观」.而「观空证灭」又分为「法空观」与「我空观」两大观门,「我空观」即是在破除「我」(我执),「法空观」则是在破除「我所」(法执),无「我,我所」即能证入「胜义空性」.因众生根器有所不同,或有先从「我空观」开始,或有先从「法空观」作为空观之入手处,但到最后都能体证到那即我空即能法空,因法空所以「我」也是空的,一味平等平等的「空性」,如此才能从「世俗谛」中契悟「胜义谛」.
  最后笔者在此要补充说明的,倘若对佛法「信戒无基」,谈「空观」只会落入邪见邪定,当知「空观」的「顺胜义观慧」,必须有「戒,定」为基础相互增上的,而大乘菩萨道欲广观一切「法空」,也必须在「以大悲心为主,用信愿力为辅,般若智为导」的基础上,来力行菩萨道,在累积无量无边的福德资粮后,以此为加行方能顿入「胜义空性」的.再者,菩萨行者若证悟「胜义空性」之后,并不会如声闻者般「沉空守寂」,反倒是会因利他的悲愿,而开展出更广大的菩提道,这正如圣龙树於《大智度论》中所说的:「般若将入毕竟空,绝诸戏论;方便将出毕竟空,严土熟生.」菩萨在依缘有而悟入性空后,又能从真出俗,观性空的假名缘起,於毕竟空中见一切如幻缘起法宛然存在,然后以「一切智智心,大悲为上首,无所得而为方便」利济有情,进而迈向究竟的「成佛之道」,这乃是菩萨「悟入胜义,下化有情」之本怀,此亦是笔者所要再次强调的:「空性不能空谈,必须重视佛法的实践面,福智共悲愿力行,理论与实际合一,才能真正悟入胜义谛」!
  参考书目
  原典
  1.《中阿含经》60卷(东晋 瞿昙僧伽提婆译)大正藏第1册,No.26.
  2.《大般若波罗蜜经》600卷(唐 三藏法师玄奘译) 大正藏第5~7册.
  3.《摩诃般若波罗蜜经》27卷(姚秦鸠摩罗什译)大正藏第8册.
  4.《般若波罗蜜多心经》1卷(唐 三藏法师玄奘译) 大正藏第8册.
  5.《解深密经》1卷(唐 三藏法师玄奘译) 大正藏第16册.
  6.《大智度论》100卷(龙树菩萨造,姚秦鸠摩罗什译)大正藏第25册,No.1509.
  7.《法蕴足论》12卷(印度大目乾连造,唐 三藏法师玄奘译)大正藏第26册.
  8.《阿0达磨顺正理论》80卷((尊者众贤造,唐 三藏法师玄奘译) 大正藏第29册,No.1562.
  9.《中论》4卷(龙树菩萨造,青目释,姚秦鸠摩罗什译)大正藏第30册.
  10.《壹输卢迦论》1卷(龙树菩萨造,后魏瞿昙留支雒阳译)大正藏第30册.
  现代人著作
  印顺导师著作:
  印顺法师著《中观今论》,台北,正闻,民国39年10月,初版;民国62年2月,重版.
  印顺法师著《中观论颂讲记》,台北,正闻,民国41年6月,初版;民国62年1月,重版;民国81年1月,修订一版.
  印顺法师著《成佛之道》,台北,正闻,民国49年10月,初版;民国89年10月,新版一刷.
  印顺法师著《学佛三要》,台北,正闻,民国60年10月,初版;民国89年10月,新版一刷.
  印顺法师著《空之探究》,台北,正闻,民国74年7月,初版;民国89年1月,10版.
  其他学者著作:
  三枝充0:《中论偈颂总览》,东京,第三文明社,1985年12月25日.
  万金川著《中观思想讲录》,嘉义市,香光书乡,1998年初版.
  万金川著《龙树的语言概念》南投县,正观出版社,民国84年2月初版
  释如戒,,《福严佛学院第九届学生论文集(上册)》,新竹,福严佛学院发行,2002年6月初版,p.1~55.
  三,工具书
  汉 许慎撰,清 段玉裁注《新添古音说文解字注》,台北市,洪叶文化,1998年初版.
  《汉语大辞典》,上海,汉语大辞典出版社,1990年12月初版.
  参阅《中论》卷4〈观四谛品第24〉,大正30,32c16-19.
  参阅印顺导师著《中观今论》,p.12.
  参阅《中论》卷4〈观四谛品第24〉,大正30,32c16-19.
  参阅印顺导师著《中观今论》,p.206.
  梵语satya,查回PTS巴利语辞典,其巴利语形,在语词构成上也是只有真理与实在的意思.
  《中论》〈观四谛品第24〉,大正30,32c16-19提到:「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对照梵文的《中论》为:「dve satye samupasritya buddhanam dharmadesansa0 lokasamvrtisatyam ca satyam ca paramarthatah ‖」(参阅三枝充搋著《中观偈颂总览》p.746-p.747)其中「谛」是梵文satye的翻译.
  参阅万金川著《中观思想讲录》,p.157.
  参阅《新添古音说文解字注》,p.92.
  参阅印顺导师著《中观论颂讲记》,p.447,《中观今论》,p.206.
  如《法蕴足论》卷11(大正26,505a20-22)说:「此中所有法性,法定,法理,法趣,是真,是实,是谛,是如,非妄,非虚,非倒,非异,是名缘起.」
  释如戒,,《福严佛学院第九届学生论文集上册》,p.7.
  《中阿含经》卷7的〈分别圣谛经〉,大正1,468b23-25:「诸贤,过去时是苦圣谛,未来,现在时是苦圣谛,真谛不虚,不离於如,亦非颠倒,真谛审实,合如是谛.」
  在万金川著《中观思想讲录》,p.163中提到:「月称从词源学的观点来分析 samvrti(世俗) 一词,并且给予了它三个意思:(一)障真实性,遮蔽真实的东西;(二)互为依事,相互依靠的事物;(三)指世间言说的意思.」
  参阅三枝充搋著《中观偈颂总览》p.746-p.751.
  参阅印顺导师著《中观今论》,p.219.
  在万金川著《中观思想讲录》,p.161中提到:在《中论》〈观四谛品第24〉第八至第十偈颂里,特别是第十颂里的「俗谛」,这个「俗谛」包括了第八颂所提到的「世俗谛」与「第一义谛」,这两个层次都是可言说的,但「第一义」与「涅盘」则不可说.
  《中论》卷4〈观四谛品第24〉(青目释),(大正30,32c20-24).
  参阅《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3〈劝学品第8〉:「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诸法实相云何有 』佛言:『诸法无所有,如是有;如是无所有,是事不知,名为无明.』(大正8,228c23-24)
  参阅《妙法莲华经》卷5〈安乐行品第14〉:「如来如实知见三界之相,无有生死,若退若出,亦无在世及灭度者,非实,非虚,非如,非异,不如三界见於三界.如斯之事,如来明见无有错谬.以诸众生有种种性,种种欲,种种行,种种忆想分别故,欲令生诸善根,以若干因缘譬喻言辞种种说法.」(大正9,42c13-19)
  参阅印顺导师著《中观今论》,p.219.
  参阅《杂阿含经》卷12,〈296经〉,大正2,84b13-18.
  参阅印顺导师著《中观今论》,p.218.
  关於「实有真空」二谛观,请参阅印顺导师著《中观今论》,p.209:「『实有真空』二谛:声闻学者中,厌离心切而不观法法性空者,侧重己利而急於悟入无我我所.於悟入我空性时,离执自证,是谓胜义谛.等到从空出有,起世俗心时,於一切境界中,依旧有实在性现前,是世俗谛.虽然真悟的声闻学者,决不因此固执一切法非实有不可,可是在他们的世俗心境中,是有自性相现前的,与一般凡情所现的,相差不远,但不执著实有而已.」
  关於「幻有真空」二谛观,请参阅印顺导师著《中观今论》,p.209:「『幻有真空』二谛:此二谛是利根声闻及菩萨,悟入空性时,由观一切法缘起而知法法毕竟空,是胜义谛.从胜义空出,起无漏后得智――或名方便,对现起的一切法,知为无自性的假名,如幻如化.」
  关於「妙有真空」二谛观,请参阅印顺导师著《中观今论》,p.209:「『妙有真空』二谛(姑作此称):此无固定名称,乃佛菩萨悟入法法空寂,法法如幻,一念圆了的圣境.即真即俗的二谛并观,是如实智所通达的,不可局限为此为胜义,彼为世俗.但在一念顿了毕竟空而当下即是如幻有,依此而方便立为世俗;如幻有而毕竟性空,依此而方便立为胜义.」
  《中论》卷4〈观四谛品第24〉,大正30,33a2-3.
  关於「正世俗」与「倒世俗」,在法尊法师译的《入中论讲记》,p.34提到,月称论师在《入中论 第六现前地》,第24,25两首偈颂,表达他与清辨论师不同的看法,在清辨派中,谓世俗谛里,境有正倒,心皆是正;而月称则认为境有正倒,心亦有正倒.
  关於以「易解空」喻「难解空」,请参阅《大智度论》卷6〈初品中十喻释论第11〉云:「问曰:若诸法十譬喻皆空无异者,何以但以十事为喻,不以山河石壁等为喻 答曰:诸法虽空而有分别,有难解空,有易解空.今以易解空喻难解空.」(大正25,105b28~c2);十喻:如幻,如[阳]焰,如水中月,如虚空,如响,如犍闼婆城,如梦,如影,如镜中像,如化.(参见《大智度论》卷6,大正25,101c-105c)
  何谓「名言识」 在印顺导师著《成佛之道》,p.333提到:「当一个印象,概念,显现在我们的心境时,就明了区别而觉得:这是什0,那是什0,与我们的语言称说对象相同,所以叫名言识,就是一般世俗的认识.」
  如在《大品般若经》卷2〈三假品第7〉卷2,立「三假」:「尔时,佛告慧命须菩提:汝当教诸菩萨摩诃萨般若波罗蜜.……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所说菩萨,菩萨字,何等法名菩萨 世尊!我等不见是法名菩萨,云何教菩萨般若波罗蜜 」(大正8,230b22-c6);又如在《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2:「般若波罗蜜亦但有名字,名为般若波罗蜜.菩萨菩萨字亦但有名字,是名字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中略)…须菩提:譬如身和合故有,是亦不生不灭,但以世间名字故说.须菩提:譬如色受想行识,亦和合故有,是亦不生不灭,但以世间名字故说…(中略)…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名假施设,受假施设,法假施设.」(大正8,230c 28-231a21);在《大智度论》卷41〈释三假品第7〉中也有对「三假」的解释:「菩萨应如是学三种波罗聂提.五众等法,是名法波罗聂提.五众因缘和合故名为众生,诸骨和合故名为头骨.如根,茎,枝,叶和合故名为树,是名受波罗聂提.用是名字,取二法相,说是二种,是为名字波罗聂提.」(大正25,358b21-26)
  关於「名」与「义」是否相合,在《大智度论》卷25〈释初品中四无畏义第40〉中,也提出亦「不合亦不离」的看法:「问曰:义之与名为合耶 为离耶 若合名,说火时应烧口;若离,说火时应得水.答曰:亦不合亦不离.古人假为立名以名诸法,后人因是名字识是事,如是各各有名字是为法,是名字及义.」
  参阅印顺导师著《中观今论》,p.177.
  参阅印顺导师著《空之探究》,p.235.
  参阅《阿0达磨大0婆沙论》卷9:「然诸有者,有说二种:一,实物有,谓蕴,界等;二,施设有,谓男,女等.有说三种:一,相待有,谓如是事,待此故有,待彼故无;二,和合有,谓如是事,在此处有,在彼处无;三,时分有,谓如是事,此时分有,彼时分无.有说五种:一,名有,谓龟毛,兔角,空花0等;二,实有,谓一切法各住自性;三,假有,谓瓶,衣,车乘,军,林,舍等;四,和合有,谓於诸蕴和合,施设补特伽罗;五,相待有,谓此彼岸,长短事等.」(大正27, 42 a24~29)
  参阅印顺导师著《空之探究》,p.236~p.241.
  关於「胜义」一词,在万金川著《中观思想讲录》,p.168~p.169中提到,清辨论师对此提出了三种解释:一,既是「胜」-「空性之智」,又是「义」-是「对境」的意思,也就是「真如」;二,是指「最殊胜的无分别智所观照的对境」;三,「胜义」也衍生出「随顺胜义的」,或「与胜义有关」的.
  参阅《壹输卢迦论》,大正30,253c21-23.
  参阅印顺导师著《中观论颂讲记》,p.456.
  如印顺导师著《中观今论》,p65中提到:「萨婆多部以为一切法不外两种:一,假有,二,实有.假有的,如《顺正理论》卷13,说:『是假有法,甯求自性』(大正29,407c14-15) 假有法即不能追求其自性的.依他们说:假有的必依於真实的.依於实有,构成前后的相续相,同时的和合相.此和合及相续,即假有的,可以说没有自性.而在相续与和合的现象中,分析到内在不可再分析的点,即是自性实有的.如在色法的和集中,分析至极微,以极微的物质点,为集成粗显色相的实质.对於精神作用,也分析到心心所的单元.此分析出的单元,是自性,也称为我――我即自在义.」
  参阅印顺导师著《中观今论》,p67.
  如《解深密经》卷2〈一切法相品第4〉提到:「谓诸法相略有三种:何等为三 一者遍计所执相,二者依他起相,三者圆成实相.云何诸法遍计所执相 谓一切法名假安立自性差别,乃至为令随起言说.云何诸法依他起相 谓一切法缘生自性,则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谓无明缘行,乃至招集纯大苦蕴.」(大正16,693a15-21)
  如印顺导师著《中观论颂讲记》,p.457中提到:「有些宗教及哲学者(后期大乘学者也有此倾向),向外扩展,说世界的一切为整体的,这是大一;时间是无始无终的存在,不可分割,这是大常.大常大一的,即是绝待的妙有.这与佛法中有所得的声闻学者,说小常,小一,只有倾向不同.一是向外的,达到其大无外;一是向内的,达到其小无内;实是同一思想的不同形态,都不过是一是常的实有.」
  如在《杂阿含经》(270经),大正2,70c27- 71a2提到:「若比丘於室露地,若林树间,善正思惟,观察色无常,受,想,行,识无常;如是思惟,断一切欲爱,色爱,无色爱,掉,慢,无明.所以者何 无常想者,能建立无我想.圣弟子住无我想,心离我慢,顺得涅盘」.
  佛光大辞典,第三册,p.3226中对於「性」一词,列举在佛典中不同的用例:如《大智度论》卷三十一载,性有总,别之异.《摩诃止观》卷五上,解释「十如」中之「如是性」有三义:1.不改变之义,2.种类分别之义,3.实性之义.乃佛性之异名.《华严经疏》卷四十九谓性有二义:1.种性之义,2.法性之义.唯识宗谓性有真妄,真俗之别,於所立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等三性之中,以圆成实性为唯识之实性.
  佛光大辞典,第三册,p.3898中对於「相」一词,列举在佛典中不同的用例:如《大乘入楞伽经》卷五〈刹那品〉(大正16,620c):「此中相者,谓所见色等形状各别,是名为相.」《大0婆沙论》卷三十九等称,一切有为诸法皆具有生相,住相,异相,灭相等四种变化,称为四相.《大智度论》卷三十一谓,诸法之相有:有相,知相,识相,缘相,增上相,因相,果相,总相,别相,及依相等十相之别.十地经论卷一则举出总相,别相,同相,异相,成相,坏相等六相.大乘起信论则分别为有相,无相,非有相,非无相,有无俱相,一相,异相,非一相,非异相,一异俱相等.此外,在因明(论理学)中,则有因三相之说.
  「藉相知性」之说,如在《大智度论》卷51〈释胜出品第22〉中提到:「如诸佛观色相毕竟清净空.菩萨亦应如是观,色眼法,色如.何因缘不如凡夫人所见 性自尔故.如诸佛观色相毕竟清净空,菩萨亦应如是观.色眼法,色如.何因缘不如凡夫人所见 性自尔故!此性深妙,云何可知 以色相力故可知.如火以烟为相,见烟则知有火;今见眼色无常,破坏,苦恼,粗涩相,知其性尔.此五法不去,不来,不住.如先说.乃至无为,无为法,如,性,相.不来,不去,不住,亦如是.」(大正25,428a19-25)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卷1:「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大正8,749a24-25)
  「戏论」(prapaJca)之语义:(1)言语的过度扩张.(梵文语义);(2)认识上主观因素的进入(共通於梵巴文献);(3)对真实(tattva)的诸种言说与理论; (4)也有就前列三者而称其为「障碍」的意思(巴利语源及其用例).(参见:万金川著《龙树的语言概念》正观出版社,民国84年2月初版,p.144.)而在印顺法师著《中观论颂讲记》p.324中指出:「戏论虽多,主要的有两种:爱戏论,是财物,色欲的贪恋;见戏论,是思想的固执.通达了无实自性,这一切就都不起了!」
  这也正是《中论》〈观法品第18〉所说的:「业烦恼灭故,名之为解脱;业烦恼非实,入空戏论灭」.(大正30,23c28-29)
  在印顺导师《成佛之道》p.339中提到:「『惑』是无明――我我所见为主的烦恼,经说『无明,不正思惟』为因,就是由不如理的虚妄「分别」而起.」
  在印顺导师《成佛之道》p.148中提到:「苦生由业集,业集复由惑,发业与润生,缘会感苦果.」
  除在《杂阿含经》有提到十二缘起,又如在《佛说长阿含经》卷1,也提到构成有情生存之十二条件为:「行从痴起,痴是行缘,是为缘痴有行,缘行有识,缘识有名色,缘名色有六入,缘六入有触,缘触有受,缘受有爱,缘爱有取,缘取有有,缘有有生,缘生有老,病,死,忧,悲,苦恼.此苦盛阴,缘生而有,是为苦集.」(大正1,7b14-19)是为十二因缘支,而生死的流转的现象.
  参阅《中论》卷4〈观四谛品第24〉:「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无;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大正30,33b11-14);《中论》卷4〈观四谛品第24〉(青目释):「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何以故 众缘具足和合而物生,是物属众因缘故无自性.无自性故空,空亦复空,但为引导众生故,以假名说,离有无二边故,名为中道.是法无性,故不得言有;亦无空,故不得言无.若法有性相,则不待众缘而有,若不待众缘则无法,是故无有不空法.汝上所说空法有过者,此过今还在汝.」(大正30,33b15-22)
  在《中论》卷4〈观四谛品第24〉中,提到外人难空立有,而说无四谛三宝:「若一切皆空,无生亦无灭;如是则无有,四圣谛之法.以无四谛故,见苦与断集;证灭及修道,如是事皆无.以是事无故,则无四道果;无有四果故,得向者亦无.若无八贤圣,则无有僧宝;以无四谛故,亦无有法宝.以无法僧宝,亦无有佛宝;如是说空者,是则破三宝.」(大正30,32b13-22)
  参阅印顺导师著《中观论颂讲记》,p.453.
  如在《中论》卷4〈观四谛品第24〉,大正30,32c6-7提到:「空法坏因果,亦坏於罪福;亦复悉毁坏,一切世俗法.」外人因不了解空义,而责难因有空义,才破坏了世间的因果罪福.
  圣龙树於《中论》卷4〈观四谛品第24〉,大正30,32c11-12说到:「汝今实不能,知空空因缘;及知於空义,是故自生恼.」说明会有这些现象,完全是因为众生不了解空义,而自寻烦恼的缘故.
  参阅《中论》卷4〈观四谛品第24〉(青目释),大正30,33a10-17.
  如在《杂阿含经》卷12,293经提到:「此甚深处,所谓缘起,倍复甚深难见,所谓一切取离,爱尽,无欲,寂灭,涅盘.」(大正2,88c13-15)
  参阅《中论》卷1〈观因缘品第1〉(青目释):「佛灭度后,后五百岁像法中,人根转钝,深著诸法,求十二因缘,五阴,十二入,十八界等决定相,不知佛意,但著文字.闻大乘法中说毕竟空,不知何因缘故空,即生疑见,若都毕竟空,云何分别有罪福报应等.如是则无世谛,第一义谛,取是空相而起贪著,於毕竟空中生种种过.龙树菩萨为是等故,造此《中论》.」(大正30,1b26-c7)
  参阅印顺导师著《中观今论》p.237.
  参阅印顺导师著《中观今论》p.60-63.
  如《杂阿含经》卷10(262经)提到:「尔时,阿难语阐陀言:『我亲从佛闻,教摩诃迦旃延言:世人颠倒,依於二边,若有,若无.世人取诸境界,心便计著.迦旃延!若不受,不取,不住,不计於我,此苦生时生,灭时灭.迦旃延!於此不疑,不惑,不由於他而能自知,是名正见如来所说.所以者何 迦旃延!如实正观世间集者,则不生世间无见;如实正观世间灭,则不生世间有见.迦旃延!如来离於二边,说於中道:所谓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谓缘无明有行,乃至生老病死,忧悲恼苦集.所谓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谓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灭』」.(大正2,66c25-67a8)
  如在《杂阿含经》(270经)提到的:「若比丘於室露地,若林树间,善正思惟,观察色无常,受,想,行,识无常;如是思惟,断一切欲爱,色爱,无色爱,掉,慢,无明.所以者何 无常想者,能建立无我想.圣弟子住无我想,心离我慢,顺得涅盘.」(大正2,70c27-71a2)
  关於「四门不生」请参阅《中论》卷1〈观因缘品第1〉(青目释):「『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 不共不无因,是故知无生.』不自生者,万物无有从自体生,必待众因.复次,若从自体生,则一法有二体:一谓生,二谓生者.若离馀因从自体生者,则无因无缘.又生更有生,生则无穷.自无故他亦无.何以故 有自故有他,若不从自生,亦不从他生.共生则有二过,自生他生故.若无因而有万物者,是则为常.是事不然,无因则无果,若无因有果者,布施,持戒等应堕地狱,十恶,五逆应当生天.以无因故.」(大正30,2b6-17)
  四缘生的主张如在《中论》卷1〈观因缘品第1〉所立的:「因缘次第缘,缘缘增上缘,四缘生诸法,更无第五缘」.(大正30,2b29-2c1)
  参阅印顺导师著《成佛之道》p.345.
  如《杂阿含经》卷5〈110经〉:「佛告火种居士:我为诸弟子说诸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0,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如实观察非我,非异我,不相在;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大正2,36c15-19)
  参阅《中论》卷4〈观如来品第22〉(大正30,29c7-30a3).
  参阅《中论》卷4〈观法品第18〉「若无有我者,何得有我所 灭我我所故,名得无我智.」(大正30,23c22-23).
  若有「法执」必然也会有「我执」,如《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所说的:「若取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 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大正8,749b7-9)
  如《大智度论》卷31〈释初品中十八空义第48〉所说:「声闻者但破吾我因缘生诸烦恼,离诸法爱,畏怖老病死恶道之苦,不复欲本末推求了了坏破诸法,但以得脱为事.」(大正25,287b28-c6)
  如在《大智度论》卷26《初品中十八不共法释论第41》云:「佛法二种说:若了了说则言一切诸法空;若方便说则言无我.是二种说法皆入般若波罗蜜相中,以是故佛经中说:趣涅盘道皆同一向,无有异道.」(大正25,254a14-17);以及《大智度论》卷31〈释初品中十八空义第48〉云:「若无我,无我所,自然得法空.以人多著我及我所故,佛但说无我,无我所,如是应当知一切法空.若我,我所法尚不著,何况馀法.以是故,众生空,法空终归一义,是名性空.」(大正25,292b12-16)
  参阅印顺导师《成佛之道》,p.359-360.
  参见印顺导师著《学佛三要》,p.66-67.
  如在《金刚般若波罗经》曾提到:「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於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大正8,749a28-750b2)也就是说能善解信受空义的众生,是必须要具足福德善根的,已曾在无量千万佛前种多善根,不但在听闻微妙空义后,能信心清净契悟诸法的实相,还成就了第一稀有的功德.
  如在《大智度论》卷71〈大智度论释大事起品第50〉提到:「般若波罗蜜能灭诸邪见烦恼戏论,将至毕竟空中,方便将出毕竟空.」(大正25,556b26-27);《大智度论》卷75〈大智度论释灯喻品第57之馀〉:「菩萨过声闻辟支佛地,得无生法忍授记,更无馀事,唯行净佛世界,成就众生.」(大正25,590c11-13)
  参见《大般若经》卷48:「若菩萨摩诃萨以应一切智智心,大悲为上首,无所得而为方便.」(大正5,273b6-15)
  略探从世俗谛到胜义谛之顺胜义观

 
 
 
前五篇文章

世俗谛

世俗谛和胜义谛

南山律振兴的前瞻

南山律苑住众学律发愿文

唐代道宣的南山律宗

 

后五篇文章

白居易的不幸 再说南怀瑾先生的《禅话》

终南山道宣律师宾主序

禅定十种利益

各种禅定的差别

禅和禅定的区别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