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禅的基本内涵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禅的基本内涵 (台湾)耕云

  《解深密经》云:“善男子,汝今乃能请问如来如是深义,令诸菩萨于空性相无有失坏。何以故?善男子,若诸菩萨于空性相有失坏者,便为失坏一切大乘。是故汝应谛听谛听,当为汝说总空性相。善男子,若于依他起相及圆成实相中,一切品类杂染清净。遍计所执相,毕竟远离性,及于此中都无所得。如是名为于大乘中总空性相。”

  一、禅是心的原态,生命的共相、永恒相。

  禅究竟是什么呢?几年前台南禅学会成立的时候,我曾说过:“禅是心的原态”、“禅是生命共相、永恒相”。没有经过六根六尘对境,吸收六尘污染以前原本的心态,就是佛经上讲的“本心”。禅是什么?禅就是佛。佛是什么?佛就是如来。如来是什么?如来就是如其本来。把你的心态恢复到父母未生前的本来心态时,你会当下豁然,更无可疑。我们了解这点以后,我们就可肯定禅是真实的,是自觉的。这么讲对不对?不对。你说“是”什么,就一定有(相对的)“非”什么,禅是一法不立(绝对、圆满、真实、唯一、不变不移、不生不灭)的;你讲什么“生命的共相”、“心的原态”,语忌十成,完全漏了底嘛!实在说,纵使漏了底,也打不破你这黑漆桶。什么叫“心的原态”?什么叫“生命的共相”?说了等于没说。所以今天再重复一次,禅是什么?“禅是生命的永恒相”,永恒相就是无始无终,不生不灭,永恒的生命。

  二、禅的基本内涵

  禅是什么?它的基本内涵,就是“正见”加“正受”。什么是“正见”?我们一般人的见解,往往离不开偏见。所谓偏见,就是由自我意识、主观谬执所发出来的见解。“正见”是真实、正确的见解。看到任何自以为真实的事物,那只是眼花。“正见”不会见到与真实相对的任何事物,(正见无见!正如眼睛不能自看,电筒不能自照一样)只会见到宇宙唯一的真实,也就是自己,而不是别人。

  什么是“正受”?有两种解释,一个是真实的受用,苦修了一辈子,没有真实的受用,烦恼还在纠缠,邪念经常萌生,冤结依然未解,那就是没有真正的受用,岂不白修了嘛!耕耘有收获,努力会成功,修学正法没有得到真正的受用,岂不冤枉? 禅是有真实受用的,没有正受,就不是禅。“正受”的含义除真实的受用,另外就是正确的感受。什么是错误的感受?遇事认同(妄想执着),入眼皆真(住相分别),是根与识的感受,但这并不等于正见,也不是正确的感受,因为那只不过是由“见取”派生的错觉而已。人们的一切想念、一切反应,都离不开自我(即肉体感官)的官能,这便背离了真实。真正的正受,就如《证道歌》所说:“常独行,常独步”的独来独往。大家不要误会,“独行独步”是到旷野荒郊没有人的地方去散步,而是要你到西门町去独行独步,在车水马龙、熙熙攘攘的现象下,走过一条街,好象一个人独来独往,(心中)没有受到任何干扰,这才有少分相应。这证明你对外在的扰幻相已经不再认同了。为什么说它是幻相?因为它并不真实。在这大宇宙中,没有什么真实的存在。我们人身是六十兆原子细胞堆积的,原子是物质最基本单位,你把电子、质子、中子分开,你就发现什么都没有。这更加证实了佛法的伟大,“缘起性空”,“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缘就是条件,一种最初的动力,加上必须的条件,就形成、创生了新的事物;当条件离开的时候,这个事物也就不存在了。我们这座房子,是由钢筋、水泥、石子、木料、人工……等等条件构成的,一旦把这些条件抽掉,就没有什么叫做“房子”的东西了。连地球、星系、整个宇宙,最后还是会消失、气化,所谓“世界非坚”,,“三界无安”,“缘起性空”,的确是永恒的真理。

  三、禅的修持要领是无念、无相、无住

  禅是什么?就它的修持要领来讲,就是《六祖坛经》讲的“无念、无相、无住”。“无念”,是心离好恶、取舍、憎爱,远离一切来自“前尘缘影”的分别相,而非舍弃正念、正思惟。“无相”,并不是否定外在一切事相,而是心不被外在的事物牵引、熏染成为分别想念的素材,当下即相离相,不留痕迹。“无住”,是不让心停留在任何一个地方,产生执着,(不怕念起,就怕觉迟。)念起即觉,觉之即忘,活泼无染。无念、无相、无住,三位一体,在日常生活中以这种心态来面对一切,持之以恒,则正见可立,正受也会加深。

  四、禅的基本精神

  现在我们就讲禅,也就是宗门禅的基本精神何在?禅的基本精神,是尊重(开发、完善、净化、成就)自己,是生命的觉醒,不但佛法这么要求,连上帝也是这么要求的。禅是超宗教的,我们不必忌讳什么,如果读过旧约圣经,很多地方都在提醒“你们要清醒!你们不要睡觉!”大家注意到这些警语没有?那就是教你觉醒。因为人大多喜欢做白日梦,很少是“清明在躬”的,所以才会迷失。一般人纵使没有刻意在胡思乱想,也常常被不自觉、不自主的念头所旋绕,那就是白日做梦。人必须从这些迷惘中觉醒,清明在躬地主宰自己的心国,才不致迷失自性,才能正确地把握住自己的人生方向,否则就远离了正见,没有正见,哪里会有正受? 对于没有正受的人而言,生活就等于对生命的一种惩罚与煎熬了。 这样人就会活得无奈,有时甚至呼天无路。禅是心灵救济的慈悲法门,接受了禅,你的心灵就能得到解脱,发掘并确立了原本的“真我”,你就不会再有烦恼,也不可能萌生愚昧的见解。如说最后你会赢得生命的永恒,也绝对不是“黄叶止啼”,而是绝对真实的。为什么要发掘呢? 因为我们的真正自我,也就是我们的本心,已被六尘的罪垢所包围、埋没,如果你不把这层由见取六尘所累积的污垢去掉,你那原本的真心——“摩诃般若”,便不能出头,便永遭埋没,不能发露,就真的被活埋了。等你发掘出并确认你那个真实、原本、光明、自由的真我,由珍惜护持而保任无失,就能成长茁壮,以至法的人格化的圆成,也就是“大事了毕”——圆满完成了人生的使命。

  佛说“无我”,是说原本就没有你这由表层意识分别取相的假我,(四大假合的幻身,原本就没有。)没有分别心,并非没有本心;本心即生命“本来面目”的大我、真我。所以佛最后涅磐时,标示出“常、乐、我、净”。常——永恒,我——自觉(自性),净——离垢,乐——离烦恼。这是学佛成佛的圆满归宿——生命的永恒。但是你一定先要自己从业垢中开发出来(解放出来),然后确立自己,肯定自己,净化自己,提升自己,然后才能自我完成——完成法身的融铸。  (转载台湾《中华禅学》季刊1988年第二期)

 
 
 
前五篇文章

刍议曹洞宗之发展

大乘小乘的分别

《楞伽经》人间佛教义趣论要

佛教中观论与中国古代美学

关于《坛经》八则

 

后五篇文章

对唯识学中作意与触二心所生起次第之初探

佛教伦理与时代潮流

关于玄奘大师《唯识三十颂》翻译问题之辨析

净土法门答问

净土教的现代价值略探(2)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