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阿罗汉在般若法会的定位──以《大般若经.第四会》为中心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资料形态】硕博文库|中国台湾
  【文献属性】[台湾]华梵大学,东方人文思想研究所,2004年度,硕士学位论文
  【文章标题】阿罗汉在般若法会的定位──以《大般若经.第四会》为中心
  【文章作者】王安国
  【指导教师】徐晓韵
  【文章页数】208页
  【中文关键词】阿罗汉|般若法会|定位|大般若经


  --------------------------------------------------------------------------------

  【中文摘要】本论文的焦点在探讨声闻阿罗汉在般若法会所扮演的角色与所处的位置,以汉译《大般若经.第四会》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依循经文内在理路,以修行者为论述主轴,透过法会实况记录、经文义理与修行脉络,进行整理、解析、探讨、诠释相关经文的工作。
  《大般若经》中出现的修行者,约可分为二类,一是实际参与法会者,即佛世时法会当下真实存在参与的修行者;二是经文叙述中的般若波罗蜜多的修行者,即菩萨摩诃萨,出现在法会进行的言谈?。这就构成了本文第二、三章的主要内容,是本文论述的基本材料。接着转入较属理论的讨论,即从般若的修行次第为信解行证,说明能信解般若波罗蜜多者,与能教导、宣说般若波罗蜜多者是菩萨摩诃萨的可能来源,并分析阿罗汉是否可能弃舍得之不易的声闻最高果位,发菩提心,转入菩萨道修行。
  这个研究发现声闻阿罗汉具备修持般若波罗蜜多的条件,是菩萨摩诃萨的重要来源之一,也是佛陀宣说般若的重要对象,因此可以说阿罗汉是一潜在菩萨。这样的结果,突破了以往对声闻与菩萨二者几乎是不兼容的刻板印象,也就是声闻与菩萨不是绝然二分的,而是连贯的、相辅相成的。一位已具见谛以上修习基础的声闻圣者,若再辅以发大菩提心、不舍有情等般若波罗蜜多方便善巧的教导,其已开发的修学技能,非但不是障碍,反而是助缘。
  【 英文摘要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role based on the?ramit?p??and position of Arhant played in the Literature of Praj Chinese version of “the Fourth Assembly of the Praj—ŒpŒramitŒ-sètra”. In terms of the contextual structure of the sutra, with focus on the practice of Buddhism, this study organizes, analyzes, discusses, and interprets related sutras through records of Buddhist ceremonies, sutras, and practices.
  The main practioner recorded in “Mahaprajna-paramita-sutra” is basically comprised of two types. One is the participation in the Buddhist ceremonies, in other words, the actual practitioners who participate in the Buddhist ceremonies. Another is the ”, in other words,?ramit?-p??practitioners described in “Praj sattvas appearing in discourses of the Buddhist ceremonies. The?bodhisattva-mah above comprises the main content of Chapters 2 and 3 of this paper. Then this paper goes into theoretic discussion, namely the practice of committing to the conviction of “Prajna” then following the doctrine to practice, in order to sattvas are these?explain the possible sources of the fact that bodhisattva-mah who believe in and preach “Prajna-paramita”. This paper also analyzes whether vaka state that they have strived to?r?Arhants would give up the highest obtain, and convert themselves to bodhisattvas.
  This study discovers that ”, but also the?ramit?-p??Arhants not only possess the ability to practice “Praj sattvas. Therefore, Arhants are potential?main sources of bodhisattva-mah bodhisattvas. Such result is a breakthrough to the stereotypical idea that vakas and?r?vakas and bodhisattvas are incompatible; in other words, ?r? bodhisattvas are not independent from each other but connected and vaka practitioner with enlightenment could possess bodhi?r?complementary. If a ”, one could advance in the?ramit?-p??heart and be complement with “Praj practice


  --------------------------------------------------------------------------------

  【 论文目次】

  第一章 绪论 2
  第一节 研究动机与问题意识 2
  第二节 原典依据与研究范围 4
  第三节 研究进路 6
  第四节 研究步骤 7
  第五节 论文结构概述 16
  第二章 般若法会的与会者 17
  第一节 般若法会与会者的类别 17
  第二节 般若法会与会者的「请问」情况 31
  第三章 经文问答中的菩萨 45
  第一节 经文问答中的菩萨类别 45
  第二节 新学菩萨与初发心菩萨差异的发现 50
  第三节 新学菩萨的涵义 56
  第四节 住「初发心」位菩萨的涵义与特征 61
  第五节 住久发心修诸胜行位菩萨的涵义 72
  第六节 住不退转位菩萨的涵义 76
  第七节 新学菩萨与初发心菩萨等在十地中的位置 78
  第四章 菩萨摩诃萨的来源 86
  第一节 般若的修行次第:信解行证 87
  第二节 能信解般若波罗蜜多者 90
  第三节 不能信受般若波罗蜜多者 96
  第四节 能教导宣说般若波罗蜜多者与决择宣讲对象的原则 100
  第五节 小结 106
  第五章 阿罗汉转入菩萨乘的可能性 107
  第一节 见谛以上声闻能求大菩提 107
  第二节 见谛以上声闻的修为果德为修学般若的顺缘 111
  第三节 见谛以上声闻具备宣讲般若波罗蜜多的能力 115
  第四节 阿罗汉具备宣讲般若能力的原因 122
  第五节 阿罗汉转入菩萨乘的障碍与突破之道 126
  第六章 结论 135
  参考文献 139
  附录 147

  --------------------------------------------------------------------------------

  【 参考文献】

  一、佛教三藏典籍

  (一)般若经系
  1. tra)》,六○○卷,收录于《大正藏》第五、六、七册、《乾隆大藏经》第一~十四册。?-s?ramit?p??唐.玄奘译,《大般若波罗蜜多经(Praj
  2. 后汉.支娄迦谶译,《道行般若经》,十卷,收录于《大正藏》第八册、《乾隆大藏经》第十五册。
  3. 吴.支谦译,《大明度无极经》,六卷,收录于《大正藏》第八册、《乾隆大藏经》第十六册。
  4. 前秦.昙摩蜱与竺佛念译,《摩诃般若波罗蜜钞经》,五卷,收录于《大正藏》第八册、《乾隆大藏经》第十六册。
  5. 姚秦.鸠摩罗什译,《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十卷,收录于《大正藏》第八册、《乾隆大藏经》第十六册。
  6. 宋.施护译,《佛说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经》,二十五卷,收录于《大正藏》第八册、《乾隆大藏经》第六十一册。
  7. 宋.法贤译,《佛说佛母宝德藏般若波罗蜜多经》,三卷,收录于《大正藏》第八册、《乾隆大藏经》第六十册。
  8. 姚秦.鸠摩罗什译,《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二十七卷,收录于《大正藏》第八册、《乾隆大藏经》第十五册。
  9. 西晋.无罗叉译,《放光般若经》,二十卷,收录于《大正藏》第八册、《乾隆大藏经》第十四册。
  10. 西晋.竺法护译,《光赞经》,十卷,收录于《大正藏》第八册、《乾隆大藏经》第十五册。
  11. 唐.般若译,《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十卷,收录于《大正藏》第八册、《乾隆大藏经》第六十二~六十三册。
  (二)非般若经系
  12. 东晋.瞿昙僧伽提婆译,《增壹阿含经》,五十一卷,收录于《大正藏》第二册、《乾隆大藏经》第五十册。
  13. 东晋.佛驮跋陀罗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六十卷,收录于《大正藏》第九册、《乾隆大藏经》第二十四~二十五册。
  14. 姚秦.竺佛念译,《菩萨璎珞本业经》,二卷,收录于《大正藏》第二十四册、《乾隆大藏经》第六十七册。
  15. 姚秦.鸠摩罗什译,《首楞严三昧经》,二卷,收录于《大正藏》第十五册、《乾隆大藏经》第四十二册。
  16. 姚秦.鸠摩罗什译,《妙法莲华经》,七卷,收录于《大正藏》第九册、《乾隆大藏经》第三十二册。
  17. 北凉.昙无谶译,《大般涅盘经》,四十卷,收录于《大正藏》第十二册、《乾隆大藏经》第二十九册。
  18. 北凉.昙无谶译,《菩萨地持经》,十卷,收录于《大正藏》第三十册、《乾隆大藏经》第六十七册。
  19. 刘宋.求那跋陀罗译,《杂阿含经》,五十卷,收录于《大正藏》第二册、《乾隆大藏经》第五十一册。
  20. 刘宋.求那跋陀罗译,《大法鼓经》,二卷,收录于《大正藏》第九册、《乾隆大藏经》第四十六册。
  21. 刘宋.求那跋陀罗译,《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四卷,收录于《大正藏》第十六册、《乾隆大藏经》第三十六册。
  22. 梁.真谛译,《佛说无上依经》,二卷,收录于《大正藏》第十六册、《乾隆大藏经》第三十九册。
  23. 唐.玄奘译,《解深密经》,五卷,收录于《大正藏》第十六册、《乾隆大藏经》第三十九册。
  24. 唐.实叉难陀译,《大乘入楞伽经》,七卷,收录于《大正藏》第十六册、《乾隆大藏经》第三十六册。
  25. 唐.般剌蜜帝译,《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十卷,收录于《大正藏》第十九册、《乾隆大藏经》第四十七册。
  26. 宋.惟净等译,《佛说海意菩萨所问净印法门经》,十八卷,收录于《大正藏》第十三册、《乾隆大藏经》第六十二册。
  (三)论典与祖师著作
  27. 龙树菩萨造;梵志青目释;姚秦.鸠摩罗什译,《中论》,四卷,收录于《大正藏》第三十册、《乾隆大藏经》第八十四册。
  28. 龙树菩萨造;姚秦.鸠摩罗什译,《大智度论》,百卷,收录于《大正藏》第二十五册、《乾隆大藏经》第七十八~八十册。
  29. 弥勒菩萨说;唐.玄奘译,《瑜伽师地论》,百卷,收录于《大正藏》第三十册、《乾隆大藏经》第八十~八十二册。
  30. 隋.智顗说,《妙法莲华经文句》,二十卷,收录于《大正藏》第三十四册、《乾隆大藏经》第百一十八册。
  31. 唐.慧琳撰,《一切经音义》,百卷,收录于《大正藏》第五十四册、《乾隆大藏经》无。
  二、专书
  1. Edward Conze (tr.), The Perfection of Wisdom in Eight Thousand Lines & Its Verse Summary, Bolinas: Four Seasons Foundation, 1975.
  2. R. C. Jamieson selected and translated, The Perfection of Wisdom: Illustrated with Ancient Sanskrit Manuscripts , New York: Penguin Books, 2000.
  3. K. R. Norman, “Buddhism and Philology” & “Philology and Buddhism” A Philological Approach to Buddhism, London: University of London, 1997, pp. 1-19 & pp. 167-183.
  4. 蔡耀明,《般若波罗蜜多教学与严净佛土:内在建构之道的佛教进路论文集》,南投:正观出版社,2001年。
  5. 黄俊杰,〈东亚儒学史研究的新视野:儒家诠释学刍议〉,《东亚儒学史的新视野》,台北:喜玛拉雅研究发展基金会,2001年,初版,p.17~ 19。
  6. Ranjit Kumar原著;潘中道等译,《研究方法:步骤化学习指南》(Research Methodology: A Step-by-step Guide for Beginners),台北:学富文化事业,2000年。
  7. 水野弘元着;释惠敏译,〈原始佛教及部派佛教的般若〉,《佛教教理研究》,台北市:法鼓文化,2000年初版。(水野弘元著作选集二;中华佛学研究所论丛23)
  8. 罗时宪导读,《小品般若经及现观庄严论对读》,台北:全佛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9年初版。
  dhyamika in India and?9. Richard H. Roinson原著;郭忠生译,《印度与中国的早期中观学派》(Early M China),南投:正观出版社,1996年。
  10. [木+尾]山雄一着;释依馨译,《空入门》,台北:佛光出版社,1996年初版。
  11. 姚卫群,《佛教般若思想发展源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一版。
  12. [木+尾]山雄一着;臧心俊译,《空的智慧──般若经的现代诠释》,台北:圆明出版社,1995年第一版。
  13. 释印顺讲;释妙钦记,《性空学探源》,台北:正闻出版社,1992年4月修订一版。
  14. 陈玉蛟,《现观庄严论初探》,台北市:东初出版社,1991年初版。
  15. Dr. R. Sund & A. Carin原著;王鸿仁译,《发问的智慧(Creative Questioning and Sensitive Listening Techniques)》,台北市:远流出版,1990年初版。
  16. [木+尾]山雄一等十人着;许洋主译,《般若思想》,台北:法尔出版社,1989年第一版。
  17. 木村泰贤着;释演培译,《大乘佛教思想论》,台北市:天华,1989年一版。
  18. [木+尾]山雄一着;吴汝钧译,《空之哲学》,台北:文殊出版社,1988年。
  19. 吴汝钧,〈《般若经》的空义及其表现逻辑〉,《佛教的概念与方法》,台北:商务印书馆,1988年初版。
  20. 释印顺,《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台北:正闻出版社,1981年。
  21. 叶阿月,《超越智慧的完成:新译般若心经──梵汉英藏对照与注记》,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0年。
  22. 张曼涛主编,《般若思想研究》,现代佛教学术丛刊45,台北市:大乘文化,1979年初版。
  23. 张曼涛主编,《佛学研究方法》,现代佛教学术丛刊41,台北市:大乘文化,1978年。
  24. 狄雍(J. W. de Jong)原著;霍韬晦译,《欧美佛学研究小史》(A Frief History of Buddhist Studies in Europe and America, 1974),香港:佛教法住学出版。
  25. 中村元、纪野一义译注,《般若心经、金刚般若经》,日本:岩波书店,1960年。
  三、电子数据库
  26. Cbeta电子佛典。
  27. 印顺法师佛学著作集。
  28. 《乾隆大藏经》PDF檔。
  四、工具书类
  29. 总主编周何;副主编邱德修,《国语活用辞典》,台北:五南,1990年二版。
  30. 荻原云来编,《梵和大辞典》,台北:新文丰出版,1988年再版。
  ?ramit?p??31. Edward Conze, Materials for a Dictionary of the Parj Literature, Tokyo: Suzuki Research Foundation, 1973.
  五、期刊、会议论文集与博硕士论文
  (一) 期刊、学报
  32. 朴点淑,〈菩提心と菩萨〉,《印度学佛教学研究》第51卷第2号,2004.3.,页139-141。
  33. 蔡耀明,〈解读有关《首楞严三昧经》的四篇前序后记──以《首楞严三昧经》相关文献的探讨为背景〉,《佛学研究中心学报》第8期,台北:台大佛学研究中心,2003.07,页1- 42。
  34. 蔡耀明,〈佛学专业所讲究的外文学术信息关联的思考与着手的方法〉,2003年8月,20页。
  35. 铃木健太,〈『般若経』正性に确定者──『般若経』诸注釈书解釈方法〉,《哲学佛教学研究》10,2003.3.,页32-45。
  36. 蔡耀明,〈「慧解脱」与「般若波罗蜜多」的衔接和差异──用以看待「解脱道」与「菩提道」关联的一道枢纽〉,《风城法音》第3期,2002.12.,页7~ 15。
  37. 蔡耀明,〈《说无垢称经.不二法门品》义理构造探析:背景篇〉,《佛教研究的传承与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台北:现代佛教学会,2002年。
  38. 蔡耀明,〈《阿含经》和《说无垢称经》的不二法门初探 = Towards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Dharma-door of Non-duality in the Aagama-suutra and the Vimalakiirti-nirde`sa-suutra〉,《佛学研究中心学报=Journal of the Center for Buddhist Studies》第7期,台北:台大佛学研究中心,2002.07,页1-26。
  39. 蔡耀明,〈《阿含经》的禅修在解脱道的多重功能〉,《正观杂志》第20期,2002.03.25,页83-140。
  40. 蔡耀明,〈用以检视佛学学术化的一面镜子〉,《法光》第148期,2002年。
  41. 蔡耀明,〈《佛教相关博硕士论文提要汇编(1963 ~ 2000)》 评介〉,《佛教图书馆馆讯=Information Management for Buddhist Libraries》第27期,2001.09,页54-58。
  42. 蔡耀明评介,《佛教相关博硕士论文提要汇编(1963-2000)》,《全国新书信息月刊》第31期,2001年。
  43. 蔡耀明,〈吉尔吉特 (Gilgit) 梵文佛典写本的出土与佛教研究〉,《正观杂志》第13期,2000.06.25,页1-126。
  44. 释性圆,〈具寿善现在《大般若经》第四会中的角色扮演〉,《圆光新志》第52期,2000.07,页85-100。
  45. 蔡宏,〈谈谈佛学研究〉,《闽南佛学院学报=Journal of Minnan Buddhist College》第22期(总),1999.12,页167-174。
  46. 黄光国,〈多元典范的研究取向:论社会心理学的本土化〉,《社会理论学报》第2卷第1期,1999年,页1-51。
  47. 释自范,〈佛陀的语言政策〉,《香光庄严》第55期,1998.9.。
  48. 徐真友,〈关于佛典语言的一些研究〉,《正观杂志》第1期,1997.6.,页68-83。
  49. 周志煌,〈近代中国佛教改革思想中「回溯原典」之意涵及其实践进路──以太虚、印顺、欧阳竟无之论点为核心的开展〉,《中华佛学研究》第1期,1997.03.,页157-193。
  50. 涂艳秋,〈道安对小乘禅典与大乘般若经系的会通〉,《台北师院语文集刊》第2期,1997.06.,页39-74。
  51. 涂艳秋,〈由大乘与小乘的齐一对待看道安本无思想〉,《中正大学中文学术年刊》创刊号,1997.12.,页337-366。
  52. 李勇,〈开拓佛教研究的新视野──评《佛教般若思想发展源流》〉,《佛学研究》第6期,北京: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1997年,页310-313。
  53. 释若学,〈初期大乘功德思想之研究──以《八千颂般若经》为主〉,《护僧杂志》创刊号,1995.10.15,页22-34。
  54. 胜崎裕彦,〈小品系般若经菩萨阶位〉,《印度学佛教学研究》第42卷第2号,1994.3.,页19-23。
  55. 谢大宁,〈般若的两种论式──以龙树四句和智者四句为例〉,《国立中正大学学报:人文分》第五卷第一期,1994.10,页19-43。
  56. 释厚观,〈《大智度论》之般若波罗蜜与方便〉,《法光》第36期,台北市:法光杂志编辑委员会,1992.09。
  57. 陈玉蛟,〈发心在汉藏佛学中之意义及其在宗教实践上之心理功能〉,《中华佛学学报》第3期,1990.04,页209-234。
  58. 陈钟恩,〈略论相似般若波罗蜜〉,《华梵佛学年刊──十周年纪念特刊》,1990年,页77-84。
  59. 蔡耀明,〈甚深缘起的谛观〉,《内明》第219期,1990.06,页9-17。
  60. 蔡耀明,〈佛陀教法三乘的分立与连贯〉,《鹅湖》第十五卷第二期(总第170期),页15-28。
  61. [土+反]部明,〈般若经成佛道= The Way to Become a Buddha According to the Literature〉,《印度学佛教学研究》第31卷第2期(总第62期),1983.03.25,页8-13。?ramit?p??Praj
  (二)论文集
  62. 释昭慧,〈三乘究竟与一乘究竟──兼论印顺导师由缘起性空论以证成一乘究竟的可能性〉,《印顺长老与人间佛教海峡两岸学术研讨会(第五届)》,2004.4.24~25.
  63. 蔡耀明,〈一个佛学教育愿景的勾勒与实现──以华梵大学东方人文思想研究所为例 = The Prospect and Actualization of Teaching Buddhology in a Graduate Studies Program〉,《鉴往知来:两岸佛学教育研究现况与发展研讨会论文专集》,2002.04,页121-137。
  64. 冯焕珍,〈走向平等的经学观──现代中国佛学研究的方法论反省〉,《鉴往知来:两岸佛学教育研究现况与发展研讨会论文专集》,2002.04,页71-95。
  65. 释长慈,〈二乘人回小向大之考察〉,《福严佛学院第九届学生论文集.上册》,新竹市:福严佛学院,2002.06,页451-475。
  66. 释长慈,〈菩萨得「必定」之初探──以《十住毘婆沙论》与《大智度论》为中心〉,《第十三届佛学论文联合发表会论文集》,主办单位:中华慧炬佛学会,2002.9.,pp. 17~ 46。
  67. 陈之华,〈「二法」的超越与圆融〉,《第十三届佛学论文联合发表会论文集》,主办单位:中华慧炬佛学会,2002.9.,pp. 47~ 66。
  68. 释常真,〈《大般若经.第二会.修治地品》「菩萨十地」中大乘与二乘的接轨所透显的双轨并进的修学设计〉,《第十三届佛学论文联合发表会论文集》,主办单位:中华慧炬佛学会,2002.9.,pp. 255~ 269。
  69. 释谛玄,〈般若经典所阐发胜义之意涵──以《大般若经.第二会》为中心〉,《第十三届佛学论文联合发表会论文集》,主办单位:中华慧炬佛学会,2002.9.,pp. 293~ 312。
  70. 蔡耀明,〈从佛教的圣化观探讨《大般若经.第四会》的般若波罗蜜多的圣化理路:兼论在亲见不动佛国的时刻表现出来的对圣境的感知质量〉,《宗教的神圣性:现象与诠释研讨会论文》,台北:政治大学宗教学研究所,2001年。
  71. 蔡耀明,〈《大般若经.第二会》的不动佛法门:严净佛土的一种展现方式〉,《世界宗教:传统与现代性学术研讨会论文》,嘉义:南华大学宗教研究中心,2001年。
  72. 〈《中国经典诠释学的方法论问题》学术座谈会记录〉,《人文学报》第廿、廿一期合刊,中央大学文学院出刊,1999/12-2000/6,页437-468。
  73. 蔡耀明,〈「佛教禅定学」课程设计〉,《宗教课程规画与教学学术研讨会》,政治大学文学院宗教研究中心主办,1999.4.17。
  74. 释印定,〈试论《大智度论》中菩萨般若与声闻般若〉,《福严佛学院第八届高级部学生论文集》,新竹市:福严佛学院,1999.05,页317-342。
  75. 释印定,〈试论《大智度论》的「般若波罗蜜」义〉,《第十届佛学论文联合发表会论文集》,主协办单位:圆光佛学研究所,1999.8.。
  76. 释如睿,〈从《四念处》探讨天台「一念无明法性心」之义涵〉,《第十届佛学论文联合发表会论文集》,主协办单位:圆光佛学研究所,1999.8.。
  77. 释祖仁,〈从《大智度论》看「菩萨般若」与「二乘般若」之异同 〉,《第十届佛学论文联合发表会论文集》,主协办单位:圆光佛学研究所,1999.8.。
  78. 释宗禅,〈从《思益梵天所问经》谈「超越声闻乘趣向修学菩萨乘」的观点〉,《第十届佛学论文联合发表会论文集》,主协办单位:圆光佛学研究所,1999.8.。
  79. 杨惠南,〈从「境解脱」到「心解脱」建立心境平等的佛教生态学〉,《佛教与社会关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6.01,页195-206。
  80. 蒋义斌,〈《大品般若经》与《大智度论》中的菩萨〉,《佛教与中国文化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1995.07,页171-192。
  81. 释厚观,〈《大智度论》中的般若波罗蜜〉,《佛教思想的传承与发展--印顺导师九秩华诞祝寿文集》,台北市:东大图书公司,1995.04,页87-136。
  82. 真野龙海,〈般若经の修行者とのそ行〉,《佛教の实践原理》,东京:山喜房佛书林,昭和52年。
  (三)博硕士论文
  83. 刘滢芬,《《大般若经?第二会?随喜回向品》的研究──兼论印度佛教碑铭的回向模式》,华梵大学东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硕士论文,指导教授:蔡耀明,2003年。
  84. 曾惠田井,《论第一义空与涅盘──以《杂阿含经.第一义空经》、《大般若经.第二分》和《大般涅盘经》为主》,华梵大学东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硕士论文,指导教授:蔡耀明,2003年。

  85. 释德范,《《八千颂》定位考--以「佛力加持」为范围》,台北市:中华佛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8.06。
  86. 谢慧光,《《解深密经》与《现观庄严论》止观学的研究》,香港能仁书院哲学研究所硕士论文,指导教授:罗时宪,1992.06。
  87. 蔡耀明,《业报缘起与成就无上智慧──以阿含、般若为线索而连贯之》,台湾大学哲学研究所硕士论文,指导教授:张瑞良,1987年。


  (四)其它
  88. 释养相,《《杂阿含经》的四念处》,香光尼众佛学院毕业论文,2001年元月。


  本文之研究路径,是从追溯台湾佛教历史的发展与变迁开始。因此笔者尝试以台湾佛教发展的实质内涵,以及历史演进的时间向度为经纬,将台湾佛教的发展,从传入迄今的历史分期定位为萌芽期、奠基期、复兴期三个阶段,仔细探索其在每一不同阶段之信仰内容与发展特质,厘清其与时代背景之间的关联性、信仰体系之移植与变迁的实际概况,并还原台湾佛教历史文化发展之动向与原貌。
  根据以上之历史发展脉络,当代台湾佛教由于多元化信仰体系的输入、文化枝末性、主体不稳固,乃至于政治解严后宗教结社的自由开放、社会文化意识的变迁等因素之影响,使得其原有之组织运作型态、信仰内容等均产生结构性的变化。因此笔者以阿莲地区为范围,研究地方性寺院之僧团发展史,以建构一个立基于台湾主体意识的乡土佛教史观。最后,以阿莲地区的旧超峰寺和光德寺为研究对象,并从僧团组织层面、僧团之社会参与活动层面、僧团与信徒互动关系层面,来研究阿莲地区佛教信仰之社会功能的体现与实质内涵,期以对佛教在当代台湾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能有一番深具意义的诠释。

  【 英文摘要 】

  THESIS ABSTRACT OF NATIONAL TAINAL TEACHERS’
  COLLEGE IN THE SECOND SEMESTER OF 89th SCHOOL
  Department:Graduate School of Indigenous Culture
  Topic :The Research of Buddhist Religion in Alian Village
  Advisee :Wang An Guo
  Advisor :Guo Da Xuan
  Key Words :alian village , buddhist religion,social function
  ABSTRACT
  This article started from tracing the development and transition of
  Taiwan Buddhist history.Thus,the author attempted to divided Taiwan Buddhism history into birth ,foundation and renaissance stage so as to
  explore the contents and developed characteristics of every various stage;clarified the relevance,transplantation and transtion of relief
  systems;returned the direction and original face of Taiwan Buddhist culture.According to the context of Taiwan Buddhist history,contemporary Taiwan Buddhism has changed constructively.By the mean time, the author will deep into Alian village to study its Buddhist developed history and
  observe the belief of local follower.Finally, the author will study the social function of Alian Buddhism by field survey.

  【 论文目次】

  章 节 目 录
  第一章、绪论----------------------------------------------------------------- 1
  第一节、研究动机及目的--------------------------------------------------------------- 1
  第二节、文献回顾------------------------------------------------------------------------ 4
  第三节、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0
  第二章、佛教在台湾的开展---------------------------------------------- 14
  第一节、台湾佛教发展的萌芽期----------------------------------------------------- 14
  第二节、台湾佛教发展的奠基期----------------------------------------------------- 31
  第三节、台湾佛教发展的复兴期----------------------------------------------------- 49
  第三章、阿莲地区佛教发展之研究------------------------------------- 66
  第一节、阿莲乡的历史沿革与自然景观-------------------------------------------- 66
  第二节、光复前阿莲地区佛教的发展----------------------------------------------- 68
  第三节、光复后阿莲地区佛教的发展----------------------------------------------- 86
  第四章、阿莲地区佛教社会功能之研究------------------------------- 101
  第一节、佛教「社会功能」的理论基础----------------------------- 101
  第二节、从僧团组织层面探讨阿莲地区佛教的社会功能--------------- 104
  第三节、从僧团之社会参与活动层面探讨阿莲地区佛教的社会功能---- 113
  第四节、从僧团与信徒互动关系层面探讨阿莲地区佛教的社会功能---- 127
  第五章、结论-------------------------------------------------------------- 135
  参考书目-------------------------------------------------------------------- 150
  图目录
  图1-1阿莲地区佛寺分布图------------------------------------ 11
  表目录
  表2-1明朝在台湾之「逃禅」、「习佛」士绅一览表---------------- 16
  表2-2清朝康熙年间所建之佛寺一览表--------------------------- 18
  表2-3佛教与民间信仰融合后的庙宇一览表----------------------- 20
  表2-4佛教信仰与庶民生活关系一览表--------------------------- 21
  表2-5清朝雍正至光绪年间创建之佛寺一览表--------------------- 22
  表2-6清朝雍正以后与道教、民间信仰相关之寺庙碑记一览表------- 24
  表3-1永定禅师略历一览表------------------------------------- 75
  表4-1大岗山派下寺院之寺庙登记情形一览表--------------------- 107
  表4-2信徒成员之性别、学历、年龄统计表----------------------- 128
  表4--3信徒成员接触佛教管道统计表----------------------------- 129
  表4-4信徒成员信仰佛教动机统计表----------------------------- 130
  表4-5信徒成员皈依之时间以及未皈依前的信仰情况统计表--------- 131
  表4-6信徒成员参与法会或供修活动统计表----------------------- 132
  表4-7信徒成员休习佛法概况统计表----------------------------- 133
  表4-8信徒成员用膳概况统计表--------------------------------- 133
  表4-9信徒成员护持道场方式统计表----------------------------- 134
  附录
  本研究之问卷内容--------------------------------------------------------------------- 156

  [ 参考文献]
  参 考 书 目
  一、中文专着书籍
  王世庆编(1971),<人民志?宗教篇>,《台湾省通志第2卷》:台湾省文献委员会
  王见川(1994),<略论日治时期「斋教」的全岛性联合组织─台湾佛教龙华会>,《台湾佛教百年史之研究》:南天书局
  王见川(2000),<从新史料看光复前的大岗山超峰寺―兼谈其派下寺院>,《2000年高雄研究学术研讨会》
  太虚大师全书委员会编(1979),《太虚大师全书第四册》
  天露法师,日据时期的超峰寺(未刊印)
  永芸(1996),《跨世纪的悲欢岁月─走过台湾佛教五十年写真》,佛光出版社
  《超峰寺传承史》,世佛杂志社编(1991)
  江灿腾、龚鹏程主编(1994),<佛教在台湾的开展>,《台湾佛教的历史与文化》:灵鹫山般若文教基金会国际佛学研究中心
  江灿腾(1996),《台湾佛教百年史之研究》:南天书局
  江灿腾(1998),《中国近代佛教思想的争辩与展望》:南天书局
  江灿腾(2000),<台湾南部佛教的长期教派性格与战后的转型―以高雄大岗山超峰寺派的源流和发展为例>(自印本),《2000年高雄研究学术研讨会》
  朱其昌(1997),《台湾佛教寺院庵堂总录》:佛光出版社
  邢福泉(1992),《台湾的佛教与佛寺》:台湾商务印书馆
  吴三连、蔡培火等着(1987),《台湾民族运动史》:联经出版事业
  李添春编(1956),<人民志?宗教篇>,《台湾省通志稿第2卷》:台湾省文献委员会
  宋光宇(1983),<斋教的衰落>,《天道钓沉》:元佑出版社
  李筱峰(1991),《台湾革命僧林秋悟》:自立晚报社文化出版部
  李亦园(1992),<和谐与均衡―民间信仰中的宇宙诠释>,《文化的图像(下)》:联经出版社
  林万传(1984),《先天大道系统研究》:巨书局
  林学周(1950),《台湾宗教沿革志》:台湾佛教月刊社
  林衡道(1982),《政治与社会》:青文出版社
  周宣德(1986),《净庐佛学文丛》:中华大典编印会
  花松村(1996),《台湾乡土全志第八册》:中一出版社
  洪波浪、吴新荣编(1957),《台南县志稿第2卷》
  祝贺恩师八秩嵩庆礼赞会编(1983),《白公上人光寿录》:十普寺
  南亭和尚全集编委会编(1990),《南亭和尚全集》:华严莲社
  施德昌(1941),《台湾佛教名迹宝鉴》:台中民德写真馆
  徐寿(1932),《台湾全台寺院斋堂名迹宝鉴》:台南国清写真馆
  梁湘润、黄宏介合着(1993),《台湾佛教史初稿》:行卯出版社
  陈麟书(1996),<现代宗教世俗化趋势的革新意义>,《1996年佛学研究论文集(3)―当代宗教的发展趋势》,佛光出版社
  张曼涛编(1979),《中国佛教史论集》:大乘文化出版社
  连雅堂(1912),<宗教志>,《台湾通史第22卷》:黎明文化事业公司
  张文进(1956),《台湾佛教大观》:正觉出版社
  梁湘润口述(1995),《梁湘润上人回忆录前传》:行卯出版社
  陈汉光(1984),《台湾诗录(上)》:台湾省文献委员会
  陈瑞堂(1974),《台湾寺庙法律关系研究》:司法行政部
  喻松青(1990),<明清时代民间的宗教信仰和秘密结社>,《清史研究集第一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黄忏华(1983),《中国佛教史》,新文丰出版社
  煮云(1988),《煮云法师全集第九集》:凤山佛教莲社
  曾景来(1938),<台湾宗教と迷信陋习>,《台湾宗教研讨会》
  温金柯(1993),《如学禅师永怀集》:法光文教基金会
  温金柯(1992),<台湾居士佛教的展望>,《「佛教与台湾社会」学术研究会》:台南市
  道安法师遗集编委会编(1980),《道安法师遗集(七)》:道安法师纪念会
  会泉大师全集编辑委员会(1996),《会泉大师二十周年纪念刊》
  圆志(1977),《大岗山龙湖庵护国千佛大戒同戒录》
  台湾省文献委员会编〔台湾历史文献丛刊方志类〕
  林焜熿(1836),《金门县志》 蒋毓英(1684-1689),《台湾府志》
  范咸(1747),《重修台湾府志》 陈文达(1719),《台湾县志》
  周钟瑄(1716),《诸罗县志》 陈文达(1718),《凤山县志》
  蓝鼎元(1721),《东征集》 王必昌(1752),《重修台湾县志》
  余文仪(1764),《续修台湾府志》 薛志亮(1807),《续修台湾县志》
  周玺(1830),《彰化县志》 陈淑均(1840),《葛玛兰厅志》
  陈培桂(1871),《淡水厅志》 卢尔德嘉(1894),《凤山县采访册》
  屠继善(1894),《恒春县志》 黄逢昶,《台湾生熟番纪事》
  《安平县杂记》(作者不详) 周元文(1712),《重修台湾府志》
  林豪(1957),《东瀛纪事》 王瑛增(1764),《重修凤山县志》
  刘良璧(1741),《重修台湾府志》 唐赞衮,《台阳集》
  台湾基督教长老教会总会历史委员会编(1965),《台湾基督长老教会百年史》
  廖一谨(1989),《台湾诗史》:武陵出版社
  郑志明(1995),<从台湾万佛会谈佛教的社会参与>,《佛教与中国文化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上辑)》: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总会宗教研究委员会
  郑志明(1990),《台湾的宗教与秘密教派》:台原出版社
  蔡相辉(1989),《复兴基地台湾之宗教信仰》:正中书局
  慧云(1936),《大岗山龙湖庵万年簿》
  郑志明(1988),《中国善书与宗教》:台湾学生书局
  禅慧编(1981),《觉力禅师年谱》:觉苑发行
  蓝吉富(1991),<台湾佛教发展回顾与前瞻>,《二十世纪中日佛教》:新文丰出版社
  瞿海源、姚丽香合着(1997),<台湾地区宗教变迁之探讨>,收录于瞿海源、章英华主编《台湾社会文化变迁》: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
  释宏印、杨惠南编(1996),《台湾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财团法人佛教青年文教基金会:
  王见川,<日据时期台湾佛教史二论>
  姚丽香,<日据时期台湾佛教与斋教关系之探讨>
  郑志明,<台湾禅修型新兴佛教初探>
  释宏印(1996),<台湾佛教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鬫正宗(1996),<战后台湾佛寺转型与发展─以南投地区佛寺斋堂为中心>
  释印顺(1990),<太虚大师年谱>,《妙云集第6册》:正闻出版社
  释东初(1990),《东初老人全集第五册》:东初出版社
  钟石盘(1984),《圣贤梦影》:大乘精舍印经会
  释印顺(1970),<建设在家佛教的方针>,《教制教典与教学》:正闻出版社
  释心石集抄(1961),<大岗山超峰寺记略(序)>,《禅门日用》
  苏惠玉(1999,2001),《观音慈善会特刊》:大岗山超峰寺观音慈善会
  《斋教三派合同龙华会设立趣旨书》、《台湾佛教龙华会规则》:台南德化堂收藏
  《灵泉寺沿革》,作者不详,现由基隆月煤山灵泉寺收藏
  二、中文期刊论文
  丁敏(1999),<煮云法师的佛教经验与佛教事业─1949年大陆来台青年僧侣个案研究>,中华佛学学报第12期,页275-302
  王顺民(1995),<当代台湾佛教变迁之考察>,中华佛学学报第8期,页315-336
  王见川(1999),<略论日据时期的东海宜诚及其在台之佛教事业>,圆光佛学学报第3期,页357-382
  中国文教(1980),第920期第一版
  石万寿(1981),<台南市宗教志>,台湾文献第32卷第4期,页35-36
  江灿腾(1991),<站在台湾佛教界变迁点上的慈航法师(上)>,当代59,页46-56
  江灿腾(1991),<站在台湾佛教界变迁点上的慈航法师(下)>,当代60,页95-109
  李添春(1954),<台湾佛史(一)>,台湾佛教第九卷第一期,页4
  李添春(1971),<台湾佛教史资料─上篇曹洞宗史>,台湾佛教季刊第25 卷1 期,页4-29
  李嘉嵩(1963),<日本治台―宗教政策(一)>,瀛光第128期,页709
  林本炫(1997),<当代台湾民众宗教信仰变迁的分析>,台湾大学社会学研究所博士论文
  林德林(1935),南瀛佛教第13 卷 5 号
  林学周(1950),<台湾宗教沿革志>,台湾佛教季刊 ,第4卷第2 期,页12-13
  果展(1992),<不肯去观音―新超峰寺今日>,菩提长青第195期
  果展(1992),<我所知道的能学法师>,菩提长青第194期
  林本炫(1997),<僧俗之争,所为何来>,国家政策双周刊第159期,页16-17
  林本炫(1996),<对宗教团体经济行动的规范>,国家政策双周刊第152期,页8-10
  林本炫(1998),<宗教团体的营销策略>,十月份中央日报副刊
  南瀛佛教会会报(1923),1卷1号,页19-32
  南瀛佛教会会报(1924),2卷4号,页28
  南瀛佛教会会报(1925),第3卷2 号,页40
  南瀛佛教会会报(1925),3卷3号,页27
  南瀛佛教(1928),6卷2号,页85
  南瀛佛教(1937),第15卷5号,页38
  南瀛佛教(1937),第15卷6号,页28
  南瀛佛教(1938),第16卷9号,页41
  南瀛佛教(1939),第17卷3号,页45-46
  南瀛佛教(1939),第17卷5号,页60
  南瀛佛教(1940),18卷8号,页33
  姚丽香(1988),<台湾地区光复后佛教变迁之探讨>,辅仁学院-法管理学院之部第 20期,页229-249。
  徐嘉樯(1990),<台湾宗教信仰的认同与身分初探>,东海大学社会学研究所硕士论文
  高雄县阿莲乡阿莲小区发展协会(1997),<现代画僧>,阿莲小区通讯
  陈曼玲(1992),<都市地区佛教团体活动多元化及选择性提供模式之探索性分析>,政治大学社会学研究所硕士论文
  陈美蓉(1995),<民俗、信仰与宗教─刘枝万先生专访>,台湾史料研究第六期,页148
  陈玲蓉(1990),<日据时期神道统制下的台湾宗教政策─以神道为中心>,淡江大学日本研究所硕士论文
  陈圣璋(1995),<福州鼓山涌泉寺与台湾佛教寺院之关系>,福田杂志108期,页21
  曹仕邦(1987),<中国古代佛教寺院的顺俗政策>,中华佛学学报第一期,页153-180
  曹仕邦(1985),<从宗教与文化背景论寺院经济与僧尼私有财产在华发展的原因>,华冈佛学学报第八期,页159-185
  智 铭(1974),<中佛会八全大会旁观记>,海潮音第55卷11月号,页4-6
  曾景来(1938),<台湾佛教资料―赤出の龙湖岩―大岗山と超峰寺>,南瀛佛教,页26
  杨惠南(1988),<台湾佛教的出世性格与派系纷争(上)>,当代第30期,页75-87
  杨惠南(1988),<台湾佛教的出世性格与派系纷争(下)>,当代第31期,页69-77
  杨惠南(1981),<白圣法师访问记>,中国佛教第26卷2期, 页8-14
  杨政和(1981),<中华民国大专青年学佛现况>,慧炬第202期
  杨惠南(1993),<台湾佛教现代化的省思>,当代第84期,页28-35
  台湾日日新报,1912年8月6日
  台湾日日新报,1912年8月22日
  台湾日日新报,1915年11月2日
  台湾日日新报,1916年2月10日
  台湾日日新报,1920年7月9日
  台湾日日新报,1923
  郑志明(1984),<台湾斋教的渊源及流变>,台北文献第67期
  蔡锦堂(1992),<日据时期台湾之宗教政策>,台湾风物42卷4期,页107-135
  郑卓云(1931),<台南开元禅寺沙门列传>,南瀛佛教9卷9号,页20
  卢月玲(1981),<台湾佛寺的现代功能─佛光山田野研究>,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研究所硕士论文
  蓝吉富(1999),<台湾佛教之历史发展的宏观式考察>,中华佛学学报第12期,页237-247。
  颜士伟(1994),<高县大觉寺信徒控县府涉嫌伪造文书>,4月11日自立晚报
  释慧严(1995),<台湾佛教史前期>,中华佛学学报第8期,页273-312
  释慧严(1996),<明末清初闽台佛教的互动>,中华佛学学报第9期,页209-242
  释慧严(1997),<西来庵事件前后台湾佛教的动向─以曹洞宗为中心>,中华佛学学报第10期,页279-310
  释慧严(1998),<日本曹洞宗与台湾佛教僧侣的互动>,中华佛学学报第11期,页119-153
  释依仁(1985),<僧团制度之研究─印度、中国及现行台湾三阶段之比较>,中华学术院印度研究所硕士论文
  释慧严(1999),<从台闽日佛教互动看尼僧在台湾的发展>,中华佛学学报12期,页249-273
  三、国外人士专着及调查报告
  中村元、金冈秀友等编(1984),余万居译,《中国佛教发展史》:天华出版社
  亚布洛柯夫着,王孝云、王学富译(1992),《宗教社会学》:水牛图书
  鹿山丰(1896),<教报第一号>:大日本台湾佛教会发行
  冈松参太郎(1907-1910),《临时台湾旧惯调查会第一部调查的三回调查报告书::临时台湾旧惯调查会所发行
  丸井圭治郎(1919),《台湾宗教调查报告书第一卷》,台湾总督府
  增田福太郎(1939),《台湾宗教》
  《曹洞宗海外开教传道史》:曹洞宗宗务厅1980刊行
  大桥舍三郎(1935),《真宗本派本院寺台湾开教史》:真宗本派本愿寺台湾别院台南州共荣会编(1934),《南部台湾志》
  增田福太郎(1937),《台湾本岛人宗教》:财团法人明治圣德记念学会
  道端良秀(1976),《中国佛教史》:京都法藏馆
  片冈岩着(1921),陈金田译,《台湾风俗志》:1987众文出版社再版
  增田福太郎(1933),<台湾の寺庙を巡历レて―嘉义郡>,南瀛佛教第11 卷 2号,页8-14
  宫本延人(1988),《日本统治时代台湾における寺庙整理问题》:天理教道友社
  台湾总督府文教局编(1936),《现行台湾社寺法令类纂》:台北台湾出张所
  佐佐木珍龙(1898),《从军实录梦游谈》:曹洞宗宗务局文书课
  <曹洞宗宗报第一号(>1897):曹洞宗宗务局文书课
  松元无(1913),《镇南记念帖》:台湾台北镇南山临济护国禅寺
  台北市役所编(1940),《台北市政二十年史》
  佐佐木珍龙(1899),<曹洞宗宗报第59号>:曹洞宗宗务局文书课
  证真沙门(1917),<晋京迎请大藏经序>,《台南开元寺奉迎日皇牌位并受戒大会纪念集》
  冈山郡役所编(1924),《冈山郡要览》
  本田嘉八等所编(1930),《高雄州地志》:成文出版社影印(1985)
  饭岛稔(1937),《冈郡要览》:成文出版社影印(1985)
  高雄州役所编(1922),<宗教及风俗>,《高雄州要览》
  中岛觉之氏(1931),<佛教家使命就>,南瀛佛教第9卷2号,页11

 
 
 
前五篇文章

《大智度论》中的十善道

菩萨为何于无量劫往来生死修学大乘?

赵朴初说悟禅于日常生活

尊重生命的佛教素食观

虚云和尚戒律思想与实践初探

 

后五篇文章

《大智度论》的道次第研究

印顺导师对初期大乘菩萨观之抉择探源

禅观教学的“传统”与“现代”禅观教学的“传统”与“现代

南传佛教进五磊

寻访南传上座部佛教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