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戒随感
淳乐
前言
佛法是如来对九法界众生的慈悲教导,三藏十二部总概括起来,不出戒定慧三学。经上常说:“由戒生定,由定发慧”,许多祖师大德所走过的路程,也不会乖越这个次第。何况末法时代的众生,根机陋劣,业障深重,岂能越其次而别出异途?这三学如鼎之三足,缺一不可。故经中有云:“戒如捉贼,定缚、慧杀”。三学当中以戒学为首,可见戒律的重要性。然而它究竟重要在哪里呢?在每个僧人的行持中,在僧团的日常生活中,戒律都起着轨范和统摄的作用。戒律在僧团中不仅具有与世间法律相同的地位,同时又能生起超越世间的无漏功德,戒律如此重要,但很多僧侣却忽视、轻慢它。本人以个人学戒之感受,并借以佛陀之遗训:“戒法住世则正法得久住”的教导,来激发各位同修能发大菩提心,为感佛恩,护持正法,令正法久住,而尊重戒律、行持戒律,为佛教作出应有的贡献。
然本人学识浅薄,不能尽其言,惟愿诸法师大德慈悲指导。下面从几方面谈谈自己的一点粗浅认识。
一、戒是定慧的基础
统观佛教,如来四十九年说法,不出戒定慧三学。此三学之中,戒之所以列在首位,说明只有持戒清净,方能得清净之定慧,最后悟证无上菩提佛查。十方诸佛无一不是依此三学而成就的。故可以说,戒律是三乘圣人之所依,是通向涅盘的桥梁,三乘圣人无不依此而成圣果。
如《楞严经》第六卷中,佛对阿难说:“我于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的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云何摄心,我名为戒,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YIN、不杀、不盗、不妄,则不随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若YIN盗杀妄等心不除,则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此四心必分别堕入魔道、神道、邪道、鬼道……。”由此可知,此四条清净明晦(即戒)的重要所在。故要严持净戒,身心无犯,即可远诸魔事,又能入定生慧,进趣菩提。
但有人说,戒律是一种系缚,只持死板的条条框框,怎能生定慧?这个问题在《大智度论》卷十四中有详细解答:“云何持戒生禅?人有三业作诸善,若身口业善,意业自然入善;譬如曲草生于麻中,不扶自直,持戒之力能羸诸结使。云何能羸?若不持戒,嗔恚事来杀心即生;若欲事至,YIN心即成。若持戒者,虽有微嗔不生杀心,虽有YIN念,YIN事不成,是为持戒能令诸使羸。诸结使羸,禅定易得……是为持戒生禅波罗蜜;云何持戒生慧?持戒之人观此相从何而有?知从众罪而生,若无众罪则亦无戒。戒相如果是从因缘有,何故生著?譬如莲花出自污泥,色虽鲜好,出处不净,以是悟心不令生著……是为持戒生盘若波罗蜜。”
因此说戒能让我们的内心任运生起一种防非止恶的作用,如实观察守护身口意的行为,是否如理如法?是否清净无染?从粗相上的制止,渐渐转入微细的心念。只有这样,才能于非理之事不作,非己之物不取,非益之言不说;于六尘境上不起贪嗔痴,时时谨防,不违佛制,如是把持自己的身心不乱,就是一种定。日久功深,外不乱动,物境之迁,能持戒的心,不知戒什么,所戒的事情,不曾见一物,因为身体的行作,口中的言语,心中的意念,都刹那生灭无主,如是便了知因缘所生法,如梦如幻,不曾见一物。便是了悟空慧。
如此看来,戒乃六度行门之基,无论初学乃至老参,都应该依戒而行。况戒是佛金口所宣,是对末世弟子的慈悲呵护。因为众生有种种烦恼,造业累累,故佛制定戒律。初约其身口行为使不造业,再调内心热恼,使得清凉以息恶,渐导生死舟航达涅盘的彼岸。
1、戒是佛悲心的流露
佛所制的每一条戒都有开庶持犯,它是因时、因地、因事而开庶不同。如在《四分比丘戒》的五篇七聚中,初篇的YIN、盗、杀、妄,无论大乘戒、小乘戒、还是世俗人,都是深恶痛绝的;二篇的破僧、污家、邪见恶行等,这又是佛弟子修行的大障碍;三、四篇是佛为减少弟子对衣、食、住的贪著,为对治烦恼故制;而五篇是威仪戒,是佛教导弟子在日常生活的行、住、坐、卧,中要遵守的规矩,目的是不让俗人、外道讥嫌,以至心念散乱,难以收摄。
七聚中的每一条戒,无一不是如来的悲心流露,就像一位慈母一样,时时呵护着他幼小无知的子女,唯恐他们有什么闪失而深陷囫囵。如威仪戒中的掘地、坏生种等,一来怕误杀生命,违慈障道;二来若修道人种植等事怕受世人、国王等驱使,仍误道业,故佛制断,免受种种策役,远离外缘,终成出益。由此可知,佛爱子深切,所以连掘地、坏生等威仪小戒也不放过。试想,虽此等小戒是日常生活区区小事,但毕竟也是生死造作的微细因,佛所制断,实在是要我们绝对远离五欲之事,专心一致地办道,难道不是佛无微不致的关怀吗?当你真正明白了戒律的开庶持犯后,才能真正体会到如来制戒的无尽悲心。
2、戒律的灵活性
有人说,持戒的人是教条主义,太呆板、太固执,其实这是一种偏见,因为他根本就不懂得戒,不知道佛为什么制戒。所谓的死板,不是戒律死板,而是由于自己的习气太重,或自己太放逸,在末明开庶持犯之前,仅以表相来评论戒的是非是不对的,或许是看到有些所谓的“持戒人”的内心外相不协调,而生反感,便认为戒是呆板。
如本人当初去一个寺院,到了中午十一点半,还没有打板吃饭,便满脸的不高兴,结果是两位当家师父为我到厨房端饭,师兄送到我的的手上,督促我快吃。我当时理真气壮的吃了,丝毫没有体会到别人的心念,更不管别人看我时那样异样的眼神,总觉得自己持戒做得对,不管别人怎么讲,丝毫不知护持别人的心念。
回到庙里,师兄给我讲了通愿老法师持戒的故事:他说:“老法师去省里开会,眼看日中快去,而她老人家是过午不食,到这时还没有吃饭,老法师便把自己携带的面包配白开水,在没有人的地方吃了。老法师是持律严格的大德,你看大家的善巧方便,他时时处处怜悯众生,以免别人毁谤而造罪。”可见,戒律是行持是事在人为,时时在规范自己的同时,还要顾忌于人家的感受,与佛法随缘二字不相违背。由此可见,有人说戒律死板,是由于部份人的行持不当造成的,不能说明戒的全部精神,更不能说至高无上的戒律就是如此而已。否则我意当中意诽谤了如来戒法,犯下谤法的过失,后悔莫及。
如能持好戒律,身心自然安定,久而久之,达到不持而持,内德外彰。如持戒第一的优波离尊者,本身秉持小乘戒,持戒的同时,观诸身行,于触尘中,无违顺俱非等相,而得身自在。如是由持戒摄身不放逸、不散乱,即是定。渐渐由外及内,身心一如,于此定中观能持之心和所持之戒法无有所得,令心得通达,即了悟无作妙戒。由是观慧日久渐深而入圆通成阿罗汉。难道不能证明持戒能生定发慧吗?只要能明白佛陀制戒的意义和精神,那么就不会认为戒律是一种死板的、系缚人的教条主义。
二、戒是僧人的根本
戒是僧人的根本,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僧人的行为准则;二、是僧团的生活规范。
1、戒是僧人的行为准则
佛在成道五年前,并没有戒律,弟子们只依佛的言教“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就能如法修行而证圣果。有一天,舍利弗在定中观察过去七佛法人有久有不久,不明原由,请问世尊。佛答:“因制戒的广略不同,使得诸佛法往于世有久暂的差别。”于是舍利弗请佛制广戒。佛答:“无缘不制。”后来由于僧团队伍的不断扩大,鱼龙混杂,因利养的缘故,产生种种不轨的行为,佛才因事制戒,约束弟子的行为,令过失不生。从外相上不做诸恶,进而达到净化内心,身心清凉,是由戒而来。如来是大智之人,他照见众生习气各异,烦恼障垢每每不一,所制的一切戒法无非是止息那千万种的习气,改变那不正确的见解,无论是重戒,还是微细的轻戒,都有佛的深刻用意。重戒是根本,不可毁犯,轻戒则是为防护根本的生戒而制的外围,所以都要行持,一方面保护自己的戒体,一方面防止被白衣、外道讥嫌,使僧人及僧团能够清净庄严。
试想,我人从无始劫来,身常造三业杀、盗、YIN;口作四业妄言、绮语、两舌、恶口;意之三毒贪、嗔、痴。因此而常轮恶道,受苦不息,这种种的烦恼难道不需要点滴清除吗?佛不是慈悲,不让你自由,一定要弟子做一个木头人。哑巴僧,无情物,实在是他老人家的慈悲至极,关怀入微。因为那些点滴的习行,确实是生死苦海的点点尘埃,日积月累,太多太多,才淹没了我们的法身慧命难以出头。如果我们不听佛的教诫,随心所欲,那又该是什么样子呢?这戒法不是根本又是什么?而我等愚痴之人未能体会到佛的慈悲,自认为自己作的事,没有知道就可以了,何必那么执著,一但被人发现,还满口是词,句句似理,每每为自己开脱,哪知水滴虽微,渐盈大器,久而久之,罪业益深,不知不觉,陷入囫囵。
一条戒它所包括的内容有多广,含义有多深,非我等凡夫心之所测。众生贪、嗔、痴的烦恼无非依境而起。若能秉持点滴戒行,收摄身口,调和内心,三毒热恼自然止息,智慧由之而生。由此可知,戒是僧人的根本,僧人依止而断惑证真的行为准则。
2、戒是僧团的生活规范
前面说戒是摄持个人行为的准绳,同时也是统摄僧团的纲纪。如僧团六和敬当中的第一——即戒和,说明戒律确是僧团当中必不可缺的。一个如法的僧团,首先要共遵戒法面秉羯磨。如僧中的授戒、说戒、安居、自恣、出罪等诸事,皆是僧中常行且必行之事,而此等事都是戒律所摄,非戒不办,有了戒律,才能有如法的僧众而成就如法的僧团;有了戒律,僧中一切团体活动皆能如法进行,又如佛制的半月半月说戒法,僧众各自检校自己的三业行为是否清净?有难以调伏的人,可集僧凭大众的威德令其调伏。由有戒法的原故,大家和合在一起,展转相谏,展转忏悔。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的完善自己,从而得到共住的利益。正如《月灯三昧经》云:“虽有色族及多闻,若无戒智犹禽兽”。因为有戒律,才能使僧人别别收摄贯串起来,而成为一团体。如果没有戒律,僧人则没有行持的标准。如果僧人没有戒,这和俗人又有什么两样。
更何况在末法年代,佛宝、法宝要靠僧宝来传承,以法赖僧弘,故住持三宝中,以僧宝为主。但从成就僧宝来说,必须有戒律,若没有戒律,则僧宝无法延续,因为僧是依戒律而有,依羯磨法而生;以有了羯磨法,出家人依而得受比丘戒来成就僧宝。若没有戒律,则没有僧,僧团也就无从建立,那么又由谁来弘扬佛法?难道是白衣吗?假如僧宝不存在,则三宝就不成立;三宝不成立,又怎么能称为正法?纵然是白衣弘法,若是这样,那么诸佛如来为何要示现出家相来成道转法轮?而不示现在家相呢?由此可见,戒律在僧团当中的重要。
结 语
综上所述,戒是定慧之基,是僧人之根本,是众德之源泉。是摄僧之大要。故现时的出家人,当努力持戒,不要轻视。因佛制出家人要五夏以前专精戒律。五夏以后,若通达戒律的开庶持犯方离依止,若不通达,终生不得离依止。更不许度人,就如慈舟法师说:“儒家讲不学诗书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而佛家讲不学经论无以言,不学戒律无以立。故《华严经》云:“戒是无上菩提本,应当具足持净戒,若能坚持持净戒,是则如来所赞叹。”因为持戒清净,定是解脱,终成佛道。
故佛灭之以后,一定要戒律来维系教团的慧命,有了戒律僧团才能不堕纲常,戒律在世,便如佛陀在世。若不持戒,即使如来在世,亦是枉然,佛法亦是枉然。故《善见律》云:我灭后,能令佛法久住者有五胜事:
一、有毗尼在世,能令佛法久住,以毗尼是汝等大师故;
二、有律师(知二部律之师)在世,佛法得久住,以能住持法毗尼故;
三、少至五人持戒,能令佛法久住,以五人在世,三宝不断故;
四、若中国比丘十人,边地五人持律,能令佛法久住,以能如法授戒故;
五、乃至有二十比丘,佛法得久住,以能如法出犯戒罪故。
故佛法的兴衰,全赖以戒律的有无而定,所谓的戒住即佛法住,戒亡则佛法亦亡。祈愿各位真切出家有志弘扬正法者,万万莫忽视了戒律。
参考资料:
1、《楞严经第六卷》 圆瑛大师释
2、《四分比丘尼戒相表记》 胜雨比丘尼集
3、《随机羯磨浅释》 妙因法师释
4、《大智度论第十四卷》 罗什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