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略述三论宗“二谛”观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略述三论宗“二谛”观
  中国佛学院 理净
  内容提要:
  二谛思想是佛教的根本思想,佛说一切法皆以“二谛”为根本,所以其他各宗也主张“二谛”之说,但对于二谛的理解和认识有各自的不同观点。本文要说明的是三论宗所主张的二谛思想与其他各宗有本质上的不同,其他各宗皆以世俗谛为教是方便,真谛是理为第一义。而今三论宗认为真俗二谛皆是言教,是佛方便而说都是假名而立。因此,对二谛的观法也不同于其他诸宗,今本文以二谛是教观、二谛四重观、二谛真俗观等方面阐述三论宗对“二谛”思想的认识和理解。从而说明二谛是佛陀为对治众生的空有二执而分别方便施设。如果众生的空有二见断除时,此真俗二谛教也就不再有存在的价值。因为诸法实相是离言绝相、心行处灭,非言语文字所能表达的。所以在三论宗认为佛教的一切言教皆是为引导众生悟入“佛之知见”而方便施设。只有断除空有二见,不著空有、内外俱寂,才是平等不二之法门、真如第一义之实相。
  三论宗是中国佛教的一个主要宗派,其主要理论是“二谛”思想。所言二谛者,就是真谛和俗谛,也叫第一义谛和世俗谛。二谛也是佛教最基本的教理,只有通达了二谛的意义才能理解佛教的教理。若不了解二谛就不能了解佛教的理论,因此二谛是佛法的根本。“二谛”观是三论宗的主要观法,可以说以二谛观建立了三论体系,所以二谛观是三论宗的根本理论。正确的理解二谛观对于学习三论宗的思想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前提。
  (一)、二谛的义相
  所言“义相”者就是指二谛的义理,是所观的对象。要先明了真俗二谛的意义才可以依之修观。今三论宗的基本思想理论就是缘起性空论,主张世出世间的一切法皆是由众多因素相依相待而形成的“有”被称为假有,这就是世俗谛。虽有但没有独立不变的自性故是“空”被称为性空,这就是真谛。所以真俗二谛就是空有二法,但这是就外在的物境上而言。若以主观认识而论,认为世俗谛是有,这是世间一般人常识上的见解。言真谛为空,这是二乘圣人的超世间法见解,这还是空有二见,实际上说有不著有,说空不住空,空有无碍才是真俗二谛的正观。
  真俗二谛在一定的意义上说,真谛指绝对的真理,是超越世间来说的真理。俗谛指相对而言的真理,也就是世俗真理,是就世俗的经验来说的真理。所言“谛”者是真理的意思,或者说是真实不虚的意思。一般把不变的真理叫“谛”。真俗二谛是事物所具有的两种真理。三论宗对二谛有独自的解释,认为在教法而言有二谛,若在理的方面则说不二,所以说二谛是教,不二是理。也就是凡圣两种机缘说有真俗二谛。如《中论·四谛品》⑴说:世俗谛者,一切诸法性空,而世间颠倒故生虚妄法,于世间是实(名为世谛)诸贤圣真知颠倒性空故,知一切法皆空无生于圣人是实(名第一义谛)。这是对于同一法而言,一般人不知其本性是空而执为实有,圣者则知其本性是空没有实体。故对于凡夫与圣人的认识不同而分别成为于二谛。若就理而言为二谛者,则二谛皆是理,如此就成为定性空有二谛。若是定性空有,即违反缘起法。今三论宗言二谛者,以因缘空有为世谛,因缘有空为真谛。二谛都是因缘相待而有,无有自性。至论诸法理体本来不二,为相待因缘故说有二谛。
  今宗明真俗二谛不是二理,而是如来的二种教门,以能表为义则有二谛。因为真俗二谛教能表非真非俗不二之理。若从所表为名,则唯有真实谛,因为真理只有一个,并无二理。今就《二谛章》以四义释真俗二谛义:一者、随名释义。即随顺世俗人以名字而解释二谛义。所言“俗”者,即虚浮不实的意思,只是表面上的现象而实际上是虚假不实的。如《二谛章》⑵卷中云:“随名释义者,如俗以浮虚为义,又俗以风俗为义。”所以“俗”以浮虚为义者,这是对真而说的。因为“真”是真实、坚固之义。所以说“俗”是浮虚不实之义。说明圣人所认识的是事物的真实地一面,知诸法本性是空,所以说是“真”,而凡夫所认识的只是事物现象而无实体故是虚。把四大五阴之因缘所生的虚假现象认为是实在的有,而执著追求,对圣人而言是虚假不实的。所言“风俗”为义者,是对世俗言“俗”。因为众生所居住的地方不同,而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和风俗民情。所以说这是就风俗言“俗”。如果就佛法而言,“浮虚”是从“经”明诸法浮虚无所有。一切法如幻如化,毕竟空寂。“风俗”义是从“律”说,对戒律是不能说是虚假的,因为戒律大多是根据国土民俗制定的,否则为犯戒。以此制戒令正法能久住,所以说但有国土风俗不同,而不得明浮虚不实。
  二者、因缘释义,《二谛章》云:“因缘释义者,明俗(是)真义,真(是)俗义,何者?俗非真则不俗,真非俗则不真。非真则不俗,俗不碍真;非俗则不真,真不碍俗。俗不碍真,俗以真为义;真不碍俗,真以俗为义。”说明真俗二谛是互为因果相待而立。因是果之因,果是因之果。无因则无果,无果即非因。是二者相待为义。所以说真是俗义,俗是真义。这样说者是为了对治他人认为俗是定性俗,真是定性真。三假定俗不得是真,四忘定真不得言俗,这是真俗互碍非佛法义。而经云:“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即是说真即是俗,故真以俗为义。俗即是真,俗以真为义。又如《中论》所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说明了空有不二,以此来破他人所言真俗定二的错误论点。
  三者、显道释义,《二谛章》云:“显道释义者,明俗是不俗义,真是不真义,真俗(是)不真俗义。真俗不真俗即名(的)义,不真俗真俗即义(的)名。真俗不真俗(为)教理,不真俗真俗(为)理教。”即是说真俗是名教,不真俗是义理。因为中道实相之理是非语言、名相之所能表示。今为诠表中道不二之理,所以说俗以不俗为义,真以不真为义。非真非俗即是中道实相之义理。即是借此真俗二谛的假名,以显非真非俗的实相理。如《华严经》所说:“一切有无法,了达非有无。”是说若能了达了有不是实有,因不有名有,无不是实无,因不无名无,如此不有、不无即是有无之义。说明以真俗的言教显不真俗的中道,故名“显道释”。
  四者、无方释义,《二谛章》云:“无方释义者,明俗以一切法为义。人是俗义,柱是俗义,生死是俗义,涅槃是俗义,无方无碍,故一切法皆是俗义。”即是说一法摄一切法,一切法摄于一法中。如同《华严经》所说的“一念无量劫,无量劫于一念中”。因为一切法皆是相待而言,长待不长,俗待不俗。一切法除俗之外皆是不俗。如果俗以不俗为义者,则一切法皆是俗义,所以说俗以一切法为义。此是从体起用,以真俗二谛表一切法不出二谛之教。
  以上四义以《二谛章》而释,说明真俗所表之不真不俗就是中道,此非真非俗之理不能用语言名相所表,故假借真俗而勉强立名,以表中道不二之理。如《净名经》云:“从无住本立一切法,无住即无本。”即是说一切法皆以无住为本。今非真非俗之理即是一切法之本。但一切法不出真俗二谛,所以说真俗二谛是表非真非俗不二之中道。今三论所言二谛空有是相待缘起的空有,对空说有,对有说空,说空不住空,闻有不著有,空有圆通,真俗相即无碍。
  (二)、二谛是教
  二谛是教从佛教的教理来看,它是三论宗的独特见解。也是三论宗诸师对二谛义的一大新的发展,在佛教各宗派都非常重视二谛的研究,但因各宗的认识观点不同,所主张的理论也不一样。一般无论是大乘还是小乘都主张二谛是理,唯有三论宗主张二谛皆是言教。提倡二谛是教最早的是三论宗摄岭僧朗大师。《大乘玄论》⑶卷一云:“山中兴皇和上,述摄岭大师言:二谛是教。”在《二谛章》中说:“摄岭兴皇以来,并明二谛是教。”由此可见,二谛是教倡导于僧朗而大兴于兴皇大师之时,到了吉藏大师才大力加以宣讲发挥。如吉藏大师的重要作品《大乘玄论》、《二谛章》、《中论疏》、《三论玄义》等都对这一理论作了详述。
  《大乘玄论》言:“二谛者,盖是言教之通诠,相待之假称,虚寂之妙实,穷中道之极号,明如来常依二谛说法。一者世谛,二者第一义谛。故二谛唯是教,不关境理。”从这段文即可说明“二谛”的性质和佛说二谛的目的。真俗二谛只是用来表诠如来所说的言教,而不二之理是非言教所能表达的,所以说二谛只是教而不是境理。佛依凡圣空有二谛的定执,还说因缘假名二谛之教。今三论宗言二谛有两种:即于二谛和教二谛。所言“于二谛”者,是就从两个不相同的认识而言。说世间一切法对于凡夫来说是真实有,所以世间“有”于凡夫是实。名为“世谛”。而圣人知诸法皆是虚妄不实,毕竟是空,所以“空”于圣人是实,名为“真谛”。今空有二义分别对“于”凡圣皆为是谛,故名“于二谛”。如《中论·观四谛品》云:“世俗谛者,一切法空,而世间颠倒故,生虚妄法,于世间是实。诸贤圣真知颠倒性故,知一切法皆空无生,于圣人是第一义谛名为实。”这表明诸法性空,而世间颠倒以为实有,这于凡夫是谛;圣人真实了知其为颠倒性空无生,这于圣人是谛。这“于二谛”是分别以空有二法对凡圣两种不同情况下的认识理论。所以叫“于情二谛”。言教二谛者,是指如来方便教化众生而施设的空有二谛。如来诚谛之言依凡夫之有而说有,但其目的不在于有而在于表不有;依圣人之空而说空,其目的不在于空而在于表不空。用空有二谛来表非空非有不二之理便是“教谛”。以真俗、空有皆是假借之言,目的在于引导众生回归于非真非俗、非有非无的不二之理,如《大品般若》⑷云:“菩萨住二谛,为众生说法,为著有者说空,为著空者说有。”这表明凡圣所执的二谛不同,佛所说的是教二谛,而凡夫和二乘圣者所执的是于二谛。并且教二谛是建立在于二谛上。所以,《中论》说:“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如来依二谛说法,所依是于谛,说法是教谛。于二谛在凡圣的情执方面言是谛,但在诸佛说法的意义上而言还是教。诸佛能依是教,所说还是教,所以说“二谛”是教。如《二谛章》云:“于谛者,色等未曾有无,而于凡为有名俗谛,约圣是空名真谛。于凡是有名俗谛,故万有不失;于圣是空名真谛,故有佛无佛性相常住。教谛者,诸佛菩萨了色未曾有无,为化众生故,说有无为二谛教,欲令因此有无悟不有无,故有无是教。”
  今三论宗主张二谛是教者,在《大乘玄论》卷一中说略有五义:一者,对不二中道之理是真实而明二谛是方便言教。因为真理只有一个,不二中道既然是真理,那二谛便是施设的差别名相,所以为方便言教。正因为中道是非有非无。而众生执为是实有实无成为惑病,说有说空皆是为破有无之病表不二之理,所以说二谛是教。二者,诸佛如来观照缘起的事物不作有无定解,因为诸法实相非实有非实无,而众生执为实有实无不能悟入真如法性的真实相。所以诸佛如来用方便力善巧说空以破有,说有以破空而令众生悟入非空非有的真如实相。诸佛依此空有二谛说教以显真俗不二之真理,所以二谛是教。三者,因为一般学佛的人从来都认为二谛是理。既是真理就不能违背和动摇,这样便会成为一种定性执见。就不能如实反映事物缘生无常变化的理论,反而障蔽了悟入中道实相的通道。诸佛如来为了拔除这种执见病根,说有无是方便不是究竟。学教之人不应住于有无之中,而以有无之教能悟入有无不二之理,所以二谛是教。四者,因为有无二见是众生一切邪见的根本,一切经论皆破有无二见,如凡夫执有二乘执无,爱多者执有见多者执无等九十六种外道所执邪见皆不出有无二见。而诸佛出世如果再说有无是理,则更加增长众生的执著。所以诸佛说有无二谛是方便言教,能通达有无不二正理,故二谛是教。五者,因为学教的人如果听说二谛是方便教门,便不会作为定理而成执见,以此二谛能通达正道,而超凡成圣。这样做有利于一切学教之人,所以说二谛是教。今以此五条原因可说明二谛是言教,是为利益众生而说。由此言教二谛可以悟入不二之真理才是目的。所以三论宗主张二谛是教的意旨在于破邪显正。依理明教,以教显理。如《二谛章》云:“为令众生由二悟不二,所以名二谛是教。”
  (三)、四重二谛观
  四重二谛是将真俗二谛开显为四重,说明二谛的意义。在中国佛教各宗派中其它宗派也讲四重二谛,唯识宗以胜义谛和世俗谛各分为四谛,从浅到深,合为八谛说明二谛的意义。天台宗也对真俗二谛以藏通别圆开为理外二谛和理内二谛而说明二谛意义。但唯识、天台等所说的四重二谛与三论宗的四重二谛相比而言只是第三重二谛或第四重二谛之“世俗谛”而已。今三论宗立四重二谛与他宗不同。可是,三论宗还是以有为世谛,以空为真谛,与他宗有何不同?今以初章义而简别之。初章义者:他有有可有,则有无可无;故有不由无,即无不由有;有是自有,无是自无。此种有无名自性有无,即是定性有无。今无有可有,则无无可无。无有可有,由无故有;无无可无,由有故无。由无故有,有不自有;由有故无,无不自无。有非自有故非有,无不自无故非无,非有非无,相待缘起,假名有无。这就是三论宗的初章义说空有二谛的意义。因此三论宗用此初章义为第一重二谛,而相待缘起则贯彻四重二谛。
  第一重:以“有”为俗谛,以“空”为真谛。说明俗谛的有是缘起有,缘起有即是无自性。自性空即是缘起。约生灭说假有,即是假生假灭,名为俗谛。对世俗谛假生假灭说真谛假不生假不灭,所以不生不灭为真谛。这是以相待空有为二谛。
  第二重:以空有并是俗谛,非空非有为真谛。说明有与空本来是相对的,相待的空有无非都是假名。所以有与空都是俗谛,非有非空才是真谛。这是第二重二谛。
  第三重:空与有是二,非空非有是不二,以二与不二并是俗谛,以非二非不二为真谛。说明空与有是相待分别为二,非空非有为不二,这二与不二还是分别相待而言,所以是俗谛。只有非二非不二双离才是真谛。此是以空假中三义皆为俗谛。
  第四重:以二与不二,非二非不二并是俗谛。说明凡有言说皆属世谛,诸法实相,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无名无相,无依无得方是究竟了义的第一义谛。这是以中道实相为真谛。
  综合上面所述,由于众生的根性不同,对治各种偏邪执见的方法则非一。因此三论宗建立四种二谛,内外大小凡有所执尽皆破之,显无所得中道实相。三论宗建立四重二谛的根据有以下四方面:一者,随顺根性不同。分为三种根性众生作渐次浅深说明。第一种利根人听到最初一重空有二谛,即可悟入诸法缘起性空之理,不须后三重。第二种中根人听第一重二谛,不是偏空就是偏有。故说第二重空有二谛皆是俗谛,非空非有方是真谛,从此即可悟入正理。第三种钝根人虽然听了前两重二谛,还是不能悟入正道。所以设三重四重二谛方可悟道。二者,为释经论不同。诸经论常说“有”为俗谛,“空”为真谛。如《大品般若》云:“菩萨住二谛为众生说法,为著有者说空,为著空者说有。”此是第一重二谛义。《大品般若》又云:“若有若无,世谛故说,非第一义谛。”这是第二重二谛义。《华严经》云:“不著不二法,以无一二故。”这是第三重二谛。《华严经》又云:“谛了分别诸法时,无有自性假名说,悉欲分别俗谛义,菩萨因此初发心。一切诸法言语断,心行处灭如虚空。悉欲分别真谛义,菩萨因此初发心。”这是第四重二谛义。三者,对治四种执著病。其一,明诸法缘起有为俗谛,无自性空为第一义谛,故有第一重。其二,空是对有而言,有是对空所说。诸法本来非空非有,空有是凡圣的两情所有。所以空有皆为世谛,非空非有为真谛。故有第二重。其三,为破空有,说非空非有,本来未曾是空有今何言非空非有,故空有、非空非有、二与不二并是世俗,非空有非不空有,非二非不二名为真谛。故有第三重。其四,诸法实相是离言中道,前三重并是名言方便,故并是俗谛。离言绝相,心行处灭方是真谛。此是第四重。四者,破大小乘偏执。为破毗昙师事理二谛,故今明若事若理并是俗谛,理事皆空方是真谛,故有第一重。次破成实师空有二谛,明空有并是俗谛,非空非有是真谛,故有第二重。次破地论师三性二谛,明若二若不二并是俗谛,非二非不二方是真谛。故有第三重。次破摄论师三性是俗谛,三无性是真谛。明三性三无性并是俗谛,言亡虑绝,心行处灭才是真谛。故有第四重二谛。
  今三论宗虽立四重二谛,如果从三论宗破邪显正的宗旨而言,实际上只有一重二谛。由于众生的根性不同,因而层层深入开为四重。今立四重二谛者,有前后浅深义和前后无浅深义二意。若从教而言者,初重只破有不破无,第二重虽破空有,但二与不二未明。第三重虽二与不二双泯然仍有言说,唯第四重言忘虑绝才是第一义。故前浅后深逐渐深入为次第。若从理而言前后无浅深义。因为这四重二谛是为根机不同的人而设立,若是上根人闻第一重便能悟入中道实相,若是中下根人闻三四重也未必全能悟道。所以前后并无深浅义,只有众生根性不同而有差别,若于实相而言无有差别。如《华严经》中云:“谛了分别诸法时,无有自性假名说,一切诸法言语断,心行处灭如虚空。”即是说如果悟中道色空不二,邪见烦恼并息。这时于诸法实相无分别中而善分别,虽分别而未曾分别,即是无所得正观,一切法无非是中道实相。二谛观者,即随顺上述二谛文义如理作意,静坐思惟,名为修观。
  (四)、真俗二谛观
  学佛是为了断除烦恼,了脱生死。佛说法也是为了引导众生断惑证真,悟入佛之知见。修习佛法主要是修习禅观。因此,修习禅观是学习佛法的根本方法,但修习禅观的方法很多。今三论宗主要用“二谛观”和“中道观”。中道观和二谛观的不同:中道是真境,二谛是假名,中道是正理,二谛是方便。中道是体,二谛是用。是有假实、教理和体用的区别,不同他家空假中都是天然之理。真理只有一种,哪有二三!故今以二谛为假名,中道为理实,合称中假二谛,以之修观名为中假两种观法。此中假二谛即四重二谛中的第二重,如彼云:若空若有皆是世俗,非空非有为第一义。今中假义说:空有皆是假名,非空非有为中道理体,合中与假名为中假二谛。所以《中论》云:“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一以世俗谛,二第一义谛。”说明一切佛法皆摄于“二谛”之中。因此修二谛观包括中假即是佛法之“正观”。
  所言“二谛观”者,即是用真俗二谛修观。修二谛观有多种形式,有真俗二谛观,有中道二谛观,有中假二谛观。今明真俗二谛观者,观俗谛缘生如幻。如《大品般若》有十喻:谓了解诸法如幻、如焰、如水中月、如虚空、如响、如乾达婆城、如梦、如影、如镜中像、如化。并且《金刚经》也说有六喻:如偈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如此观一切法无自性,虚幻不实,皆是缘起假名。使众生能依此俗谛而悟入真谛,识诸法无自性唯有假名而无实体。
  观真谛本来不生,今亦不灭。如此不生不灭,外无名相,内无所得。本性空寂,了无一物,一法不可得。如此观照名为真谛观。《十二门论疏》⑸云:“言满大千,实无所说,岂可得闻乎?故其说法者无说无示,其听法者无闻无得也。”《金刚经》亦云:“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若能如此观者名真谛观。俗谛如幻如化,虚假不实。真谛不生不灭,自性本空。真俗二而不二,名中道观。不二而二名为二谛观。如此教理合说名中假观。
  以上是关于三论宗“二谛”观的一个概括论述。三论宗立教是以对治“有所得”之法,凡有所得皆是缘起之法,缘起之法必然是无自性之法,所以诸法实相本性空寂。一切有所得法皆是言教,是为治病而假施设,无有自性。因此“二谛”观者,亦是如此。为了对治空、有二病,为执有者说空,为执空者说有;有不自有因空而,空不自空因有而空;有即是非有,空即是非空;非空非有,离四句绝百非,是为诸法实相,事物之本性。三论宗的宗旨大意也无不在此,若能如此修观者名为“二谛”观。
  注释:
  (1)《中论》四卷,龙树菩萨造,青目菩萨释,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2)《二谛章》三卷,吉藏大师著,《大正藏》a45。
  (3)《大乘玄论》五卷,吉藏大师著,《大正藏》a45
  (4)《大品般若》全称《摩诃般若波罗密经》二十七卷九十品,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5)《十二门论疏》六卷,吉藏大师著,《大正藏》a42。

 
 
 
前五篇文章

吉藏大师与三论宗

三论宗之章疏

《禅林问对》——理入和行入

台中市放生文化的初步研究

结戒原委与制戒原理

 

后五篇文章

三论宗主要典籍之评述

三论宗在中国佛教史上的地位及其影响

三论宗破收四料

三论立破与他宗不同

如何认识和学习三论学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