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以四部阿含经为主综论原始佛教之我与无我(1)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中华佛学学报第二期 1988.10 出版(pp.1-50)
  杨郁文
  杨郁文谨记 (6/17/1987 初稿) (9/15/1994 修订)附注:本文业已修订, 与“中华佛学学报”第二期页1-63之内容稍有出入。
  1 页
  【以四部阿含经主综论原始佛教之我与无我】
  本文大纲
  §0-0-0 导言
  §0-0-1 无我法是本末如来之所说
  §0-0-2 离常又离断之无我见可以简别异学
  §0-0-3 无我甚深难见又必须通达
  §0-0-4 “我”、“无我”多义又内容不一
  §0-0-5 本文缘起
  §1-0-0 无我对众生引起困扰
  §1-0-1 世俗生活里“无我”产生之困扰
  §1-0-2 宗教生活里“无我”引起之困扰
  §2-0-0 众生何疑V怖畏V不喜无我
  §2-0-1 无我甚深难见
  §2-0-2 众生积习我我所
  §3-0-0 世尊为何开示“无我法门”
  §3-0-1 令众生舍断我见之毒害
  §3-0-2 令众生得尽诸漏究竟涅槃
  §4-0-0 世尊开示无我法门之时代背景
  §5-0-0 我(AttanVattanVaham asmi)之追求
  §5-0-1 人(有情)为什么会追求我
  §5-0-2 人(有情)为什么要追求我
  §5-0-3 古印度探究我之经历
  §5-0-4 追求我之结果──“我”之定义
  §5-0-5 梵、汉我之字义及语源
  §6-0-0 从何、于何、因何见我、我所
  §6-0-1 从六识生我、我所见
  §6-0-2 于五阴见我、我
  §6-0-3 因无明触于阴V处V界见我、我所
  §7-0-0 种种“我”之同义语
  §8-0-0 计我之形式
  §8-0-1 对现在之我有何异计
  2 页
  §8-0-2 于二或三世计我
  §8-0-3 于色、身、想、受起种种我见
  §8-0-4 即阴之其他我见
  §8-0-5 离阴之我见
  §8-0-6 俱生之我见、我慢、我欲、我使
  §8-0-7 计我“表解”
  §9-0-0 无我之观察
  §9-0-1 “离”阴、处、界观察无我
  §9-0-2 “即”阴、处、界观察无我
  §9-0-3 从阴、处、界之和合中或一一中观察无我
  §9-0-4 任何时、空、状态之阴、处、界都观察无我
  §9-0-5 由诸行缘起、生灭观察无我
  §9-0-6 由无常、非一观察无我
  §9-0-7 由苦观察无我
  §9-0-8 从非主 (不自在) 观察无我
  §9-0-9 观察无我与空
  §10-0-0 无我之范围
  §10-0-1 无我
  §10-0-2 非我所
  §10-0-3 无我、无我所;非我、非我所
  §10-0-4 无有我、我所见、我慢系著使
  §10-0-5 不是我、不异我、不相在
  §10-0-6 不见色?是我、色?异我、我中色?、色?中我
  §10-0-7 不观我有色? ,不见色?中有我、我中有色? ,
  不见色?是我所、我是色?[、不计色?为我]
  §10-0-8 不计我见色?、不计眼?我所、不计相属
  §10-0-9 无我处所及事都无所有
  §10-1-0 受非我、我非受、受法非我
  §10-1-1 不起尘、不炽然
  §10-1-2 排除其他种种我之邪见
  §10-1-3 断、知我见、我所见、我慢系著使
  3 页
  §11-0-0 分别正见与邪见之无我
  §11-0-1 恶取无我
  §11-0-2 断见之无我
  §11-0-3 部分无我
  §11-0-4 正见之无我
  (甲) 离常、离断之无我见
  (乙) 一切法无我
  (丙) 证无我而不住著无我
  §12-0-0 释尊处处说无我亦有说我;异学多说有我亦有说无我
  §12-0-1 释尊说无我
  §12-0-2 释尊说我
  §12-0-3 异学说我
  §12-0-4 异学说无我
  §12-0-5 如实知有“我(`aham`)、己(attan)”与无“我(aham
  asmi;ayam aham asmi)、我(attan;Attan)”
  §12-0-6 无我而有作业受报
  §12-0-7 释尊有时不记说“有我 (atth'atta)”V“无我
  (n'atth'atta)”
  §13-0-0 无我行
  §13-0-1 日常生活上之无我行
  §13-0-2 专精禅思无我
  §13-0-3 由渐修除去“我见(attan;ayam aham asmi)”、
  “我所见(attaniya;idam me)”、“我慢使
  (`manausaya`)”
  §14-0-0 自证无我
  §14-0-1 一种子道、斯陀含、须陀洹所证无我
  §14-0-2 阿那含所证无我
  §14-0-3 阿罗汉所证无我
  §15-0-0 结言
  4 页
  §0-0-0 【导 言】
  §0-0-1 无我法是本末如来之所说
  释尊在 `Uruvela` 村 `Neranjara` 河边菩提树下成佛不久,来到 `Baranasi` 城.仙人堕处.鹿野苑;对憍陈如(`Kondanna`) 等五比丘初转法轮──于四圣谛三转十二行相──待五比丘都远尘离垢,得法眼净之后;随即开示无我相经 (Anatta-lakkhan-sutta)──“无我法门”。(注 1)
  释尊辞别 `Vesali` 城人民,城中人民害怕︰如来灭度将在不久,世间当失光明。世尊以下述一段话安慰大众︰“止!止!诸人勿怀愁忧,应坏之物欲使不坏者终无此理;吾先以有四事之教,由此得作证,亦复与四部之众说此四事之教。云何为四?一切行无常,是为一法;一切行苦,是为二法;一切行无我,是为三法;涅槃为灭尽,是为第四法。如是为不久如来当取灭度,汝等当知四法之本,普与一切众生而说其义。”(注 2)
  释尊在初转法轮之后,于五比丘根熟,能接受“增上法”时,立即开示“无我法门”;又,在灭度不久前,殷勤教诫︰当自知四法本,并且对其他一切众生演说四法本,解释其义。释尊说法四十五年中,曾经在 `Rajagaha` 城,见五通梵志各各无法避死,而对五百大比丘说︰欲得免死,当思惟“一切法无我,一切行无常,一切行苦,灭尽为涅槃。─‘四法本’”当求方便成此四法。(注 3)
  如是,“无常、苦、无我、涅槃”四法,佛法之根本,是如来自本 (初转法轮后) 至末 (般涅槃前) 所 (注 4) 说“四事之教”;可见“无我法门”是佛教的“重心”、佛法的“心要”。───────────(注 1)南传巴利语《S.22,59经(`Saamyutta-nikaya` P.T.S.版第 22 相应第 59 经之省略,以下例同。) 》之经名为《`Panca vaggi`(五[人]成群[之比丘])》,《S.22,59经》相当于北传《杂.34经(杂阿含经大正新修大藏经编号第 34 经之省略,以下例同。)》,“录偈”作︰‘五’;南传《律藏第一大揵度.初诵品38~47节》V i. pp.13~14;《本生经近因缘谭》J i.pp.81~82命名为《无我相经》。
  (注 2) 增.42-3经,大2-749上(增一阿含经第42品第3经,大正新修大藏经第2册749页上栏之省略,以下例同。)。
  (注 3) 增.31-4经,大.2-668下。
  (注 4) “四法本、四事之”在增.26-9经作︰“四法本末如来之所说(见大.2-640中)。
  5 页
  §0-0-2离常又离断之 无我见 可以简别异学
  如“(邪)见相应”之《杂.154经》所说︰“无父、无母、无众生”,是外道“恶取空之无我见”;如“Ditthi-samyutta (见相应)”之《S.24,4经》所说︰√“No c'assam, no ca me siya;na bhavissami, na mebhavissati ti. (不可能有我,亦不可能有我所;当来无我,当来无我所。)”是异学之“断见之无我见”。
  如是,“无我说”并不是佛教专有;泛说“无我”不能简别佛教与异学。唯有身、心教是“离常又离断之无我见”才能鉴别印证佛法之无我。
  §0-0-3 无我甚深难见又必须通达
  释尊在《杂.293经》说;“此甚深处,所谓缘起;倍复甚深难见,所谓一切取离、爱尽、无欲、涅槃。”最主要之“取”当推“`attavadupadana` (我语取) 及 Kamupadana(欲取)”(注 1);“涅槃”必须心住无我想,心离我慢才能顺得(注 2)。如是,无我甚深难见,而且为了灭尽贪、嗔、痴、一切烦恼,证涅槃(注 3)又必须通达“无我法”。如来圣弟子,不论声闻乘或是菩萨乘(注 4)求“深观V广行(注 5)”亦须要深入“无我法”。
  §0-0-4 “我”、“无我”多义又内容不一
  `Pali` (圣典) 语之第一人称  单数代名词‘`ahan`(我)’;常识的分别我见‘ayam aham asmi (这是我)’;哲学的V宗教的分别我见‘attanVAttan (我体V神我);俱生的我见‘Asmi(我有)/Aham asmi(我是)/`ahamara`(我见)’;俱生的我慢‘`Asmimana`(我慢)/`Asmiti mana`(‘我’云云之思)’等等不同的原文同样汉译“为我”。───────────(注 1) 分别论(Vibh.)p.5;清净道论(Vism.)p.569。
  (注 2) 杂.270经大.2-上。
  (注 3) 杂.490经大.2-126中。
  (注 4)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见大.8-751中)。又,阿含经中佛陀之先行谓“菩萨”故,“菩萨乘”在阿含经里称“佛乘”。(参阅大.2-792中。)
  (注 5) “深观√广行”,符号“√”代表“非排取‘或’(non-exclusive‘ or’)”,“广义‘或’”;所以“深观√广行”指︰是深观,或是广行,或是深观与广行。以下例同。
  6 页
  圣典语attan:?作名词用时,有我、我体、神我.....等歧义 (ambiguity);?作代名词用,为三种人称单√复数反身代名词义为“人人自己”。因此,无论阅读圣典语原文或是研究汉译经典,必须时常分别我√attan√aham√asmi等之正确字义。
  “我见√我执”之内容有多样性︰即蕴、处、界见我√离蕴、处、界见我;即一蕴、处、界见我√即多蕴、处、界见我;蕴、处、界与我相属√蕴、处界与我相在。......无我√非我“所否定之我”同具多样性;而且,圣人随顺世俗名言容许第一人称代名词之‘`aham`(我)’、三种人称反身代名词‘attan (人人自己)’等;如是,必须很仔细地思惟并抉择经中实说抑权说我、无我之正义。
  §0-0-5 本文缘起
  如上述,“无我法门”是佛教的重心,佛法的心要;但是,“离常又离断的无我法”甚深难见,不易通达。加上,我、无我多义,只从汉译经典我,无我字面上望文生义,很可能产生误解;不能如实知第一义谛之“无我”,不能如实观察空相应缘起随顺的“我”,亦不能善解世间名字平等假名说“我”。甚至,和异学同流,落入“恶取无我”;或是漏习增上,直取“真我”与外道合污。
  笔者发心研究汉译《四部阿含经》中“我、无我”之法说、义说,遭遇到许多困难;有幸请到 P.T.S. 版 `pali`(巴利 / 圣典)语《五部尼柯耶(`Panca nikaya`)》,大部分的疑问终于得到解答。些许心得披露于此,祈求十方大德斧政!
  §1-0-0 【无我对众生引起困扰】
  一位主张“无我”之人说︰‘我是无我!’这句话从中文字面看来,无疑地是“自语相违 (svavaccana-viruddha)”;既然是“无我”?这是怎样的“我”或是那一个“我”在√能主张“无我”?这只是语意学 (semantics) 上遭遇到之困难,如果从世俗生活面以及宗教生活上来看,产生更严重之疑难。
  § 1-0-1 世俗生活里“无我”产生之困扰
  (甲)就个人生活而言─ ?违反常识︰人人从懂事以来,除了在熟睡、昏迷之外,有意、无意之间都意识到“我”(注 1)在活动。?违反经验︰常态的人都具───────────(注 1) 参阅 Lotz Johannes︰<西洋哲学辞典>国立编译馆印行 p.132;“自我开始表现于未发展之自我意识中,这种自我意识伴随著展向其他对象的活动,或存于我们精神直接指向外物的视线中 (伴随的或直接的自我意识 Accompanying or Direct Egoconsciousness)....反省的活动发生在直接的自我意识之后,转而回到起初只是同时被注意到的自我上,而使自我意识到自我本身 (继起的或反省的自我意识 Subsequent or Reflex Ego consciousness)。直接的自我意识是无意(非刻意)之间意识到我;反省的自我意识是有意(刻意)意识到我。
  7 页
  有见物、闻声、知冷暖、分别是非、觉苦乐等等经验;如果“无我”,那么到底谁在见闻觉知??违反意志︰如果“无我”,谁在立志改恶迁善?谁发弘愿庄严佛土成熟众生?
  (乙)就自他交往而言─“无我”带来莫大的困难。人与人之间沟通信息,言语、文章之辞句里参入许多你、我、他等人称代名词。以巴利语第一人称单数代名词为例。包括主格‘`aham`(我) ’,受格‘`mam/manam`(对我)’,具格‘maya/me(和我)’,从格‘`maya`/me(从我)’,为格√所有格‘mama/`mayham/mamam/maham`/me (为我√我的),处格‘mayi (于我) 等等;’有这些代名词,言语交谈书信往来能传达完全的消息、完整的意思,乃属不可思议。
  巴利语动词语尾依人称、数、态、法、时之别而变化;如单数、能动态、直说法、现在时动词之语尾,以‘-mi/-si/ -ti’表示动作的主体属“我/ 你/ 他”。如果没这些动词语尾之辨别,资讯上一切行动之“主体”不能认识,怎能作有效的沟通。
  (丙)就伦理道德而言─如果没有“我”作为行为之“主体”则评估行为之是非、善恶并无意义;如果没有“我所”,则一切伦常架空、德业乌有。
  §1-0-2 宗教生活里“无我”引起之困扰
  (甲)异学以有“我”确立并解释生死轮回;因“我”修行体验“我”与“梵”合一,为解脱的完成。如《杂.153经》︰“我、彼(梵)一切不二不异,不灭。”佛教高扬“无我”,对异学构成极大之疑惑︰“无我”则谁是轮回之主体?谁是解脱之体验者?谁是由结缚到解脱之连系者?
  释尊在世时,`Vesali Saccaka`尼揵子 (善解诸论,妙智入微,为众说法超诸论师) ,闻世尊教诸弟子︰“当于五阴勤方便观无我!”心不喜,向马胜(Assaji)比丘说︰“汝必误听,沙门瞿昙终不作是说;若沙门瞿昙作是说者,则是邪见。我当诣彼,难诘令止!”(注 1) 聪明如 Saccaka 尚不能立即信受“无我法”,何况一般异学。难怪当时异学人士怀疑无我√误认为无我是邪见。
  (乙)教内凡夫亦有相同之反应︰?不知而怀疑无我─如《杂.58经》︰“有异比丘钝根无知,在无明□起恶邪见,而作是念︰若无我者,作无我业于未来世谁当受报?”(注 2)又,如《中.62经》︰“若无我,谁活?谁受苦、乐?”(注 3) ?不知而怖畏无我─如《杂.64经》︰“愚痴凡夫、无闻众生于无畏处而生恐畏;愚痴凡夫、无闻众生怖畏无我无我所、二俱非当生。”(注 4)又,如《中.200───────────(注 1) 见杂.110经,大.2-35中。
  (注 2)大.2-15上。
  (注 3) 大.1-498中。
  (注 4) 大.2-16下。
  8 页
  经》︰“‘彼或昔时无,设有我不得。’彼如是见,如是说;忧戚烦劳,啼哭椎胸而发狂痴。比丘!如是因内有恐怖也。.....彼 (闻)‘或如来或如来弟子灭一切自身故说法,舍离一切漏、一切我我所作 (`ahamkara mamamkara`[我我所见]),灭慢使 (mananusaya[我慢随眠])。’故说法时;忧戚烦劳.....比丘!如是因外有恐怖也。”(注 1) ?已知无我;不喜无我─如《杂.262经》︰“Channa(长老)语诸比丘言:‘我已知色无常,受、想、行、识无常,一切行无常;一切法无我;涅槃寂灭。’ Channa 复言:‘然,我不喜闻一切诸行空寂、不可得、爱尽、离欲、涅槃。’”(注 2)§2-0-0【众生为何疑√怖畏√不喜无我】
  §2-0-1 无我甚深难见
  《杂.105经》记载︰名叫仙尼(Seniya)之外道出家人,听释尊说︰“不见现在世真实是我,命终之后亦不见我;是则如来、应、等正觉说,现法爱断、离欲、灭尽、涅槃。”之后,向佛陀表明︰闻世尊所说“无我”,反而更增加疑惑。佛告仙尼︰“正应增疑,所以者何?此(无我)甚深处、难见、难知、应须甚深照、微妙至到、聪慧所了;凡(俗)众生类未能辩知。所以者何?众生长夜异见、异忍、异求、异欲故。”(注 3)
  异见之“异”,巴利语作︰`anna`属形容词,指“别的、不同的”;以佛教的立场来说,外道不同于佛教的见解、信忍、追求就称为异见、异忍、异求、 (并不是一切外道的见解、信忍、追求、学习、属于异见....异学;外道的某些见解与宗教行为,也有部分正确的、合理的) 。至于如《梵动经》所说︰“诸有沙门、婆罗门于本劫本见、末劫末见无数种种随意所说,尽入此六十二见中;于本劫本见、末劫末见无数种种随意所说,于六十二见中齐此不过。唯如来知此见处亦复如是。诸有沙门、婆罗门于本劫本见生常论,说︰我、世间是常;彼沙门、婆罗门于此生智,谓︰异信、异欲、异闻、异缘、异觉、异见、异定、异忍因此生智。”(注 4)“梵动”又名见动√魔动(注 5),表示这些见解是邪见,能杀人慧命;《杂阿含经》把它类集为“(邪)见相应”,请参阅<本文 §3-0-1节>。
  §2-0-2 众生积习我、我所所
  相应部 S 6,1.《Ayacana(劝请)经》记载世尊在 nigrodha树(后人改称︰“菩提[bodhi]”树 )下成正觉时,心念︰依我所证得之法,甚深、难见、难悟───────────(注 1) 大.1-765上。
  (注 2) 大.2-66中。
  (注 3) 大.2-32上。
  (注 4) 大.1-93下。
  (注 5) 大.1-94上。
  9 页
  ,寂静、微妙、超越(凡夫)思念之领域,深妙而唯贤者能知!又,人人乐阿赖耶(`alayarama`)、爱阿赖耶(`alayarata`)、喜阿赖耶 (注 1)(`alayasamudita`),爱、乐、喜好阿赖耶之人,难见“缘起”,亦难见“一切取离、渴爱尽、离欲、寂灭、涅槃(体证无我、无我所)”之处 (`thana` 道理、事实)。(注 2) 
  “无我”甚深、难见、难知、难悟,应须甚深照,微妙至到,聪慧才能了悟;众生长时流转,生死轮回,异见、异忍、异求、异学熏习。“长夜于此(五阴)保惜系我,若得、若取,言:是我、我所、相在;是故,愚痴无闻凡夫不能于彼(五受阴)生厌、离欲、背舍。”(注 3)因此,钝根者闻“无我”而起疑、怖畏、忧戚、烦劳,甚至发狂痴;利根者虽然能知一切法无我,而心不喜。追究根柢,众生无明所盖√爱系其首,长道驱驰生死轮回,熏习“我、我所”(注 4),于“我慢、我欲、我使、未知、未离、未吐(注 5)。因此,众生疑、畏、厌“无我”。
  §3-0-0【世尊为何开示“无我法门”】
  §3-0-1 令众生 舍断我见之毒害
  《杂阿含经》“(邪)见相应”─《杂.133~171经》≒《相应部经典》“Dit=thi-sautta([邪]见相应)”─《 S.24,1~196经》指出︰因为众生于五阴见“我”,所以?令众生无明所盖、爱系其首,长道驱驰生死轮回、生死流转、不知本际。于佛、法、僧不能净信,于苦、集、灭、道四圣谛狐疑。→见《杂.133~138经》;?若未起忧、悲、恼、苦令起,已起忧、悲、恼、苦重令增广。→见《杂.139~141经》;?未起我、我所、我慢系著使令起,已起我、我所、我慢系著使重令增广。→见《杂.142~144经》;?起有漏障碍、三受、三苦、令世间八法转,起九慢。→见《杂.145~151经》;?我、世间常见,梵我一如见。→见《杂.152~153经》;?恶取空者。→见《杂.154,161经》;?宿命论者、无力用论者。→见《杂.155经》;?断灭论者。→见《杂.156,171经》; ?无因无缘论者。→见《杂.157~159经》;?无罪福报、非业说者。→见《杂.162经》;(11)生死定量、轮回净化说者。→见《杂.163经》;(12)戏论者。见→《杂.164,168,169经》;(13)梵见者。→见《杂.165经》;(14)种种有情见。→见───────────(注 1) `alaya`(所执处,依恋之对象);《A.4,128》A iip.131:alayarama....manarama....anupasamarama....(乐阿赖耶...乐我慢...乐非寂静...)”可见阿赖耶是我慢同类。
  (注 2) S.6,1经,S i. p.136。(注 3) 杂.289经,大.2-81下。
  (注 4) 杂.133经,大 .2-41下。
  (注 5) 杂.103经,大.2-30上。
  10 页
  《杂.166,167经》;(15)末劫末见之现在生涅槃论者。→见《杂.170经》等。
  以上种种邪见、边见、戏论皆由“我见√我慢系著使”生起√增广;起惑、造业、受苦三法次第恶性循环。如“无始相应《杂.937~955经》”所示︰众生无始 (anamatagga不能思量其始) 生死以来,长夜在五道轮回。因此,过去生死之数无量;如果不断、知(注 1)我见、我慢系著使,可以预记︰未来生死之数“无量”。如是,须要“住无我想,心离我慢,顺得涅槃。”如果“非无间等(注 2)故,慢(注 3)则不断;慢不断故,舍此阴已,与(异)阴相续生。”(注 4)“可见、我见、我所见、我慢(系著)使”为害之深广与远续。要舍断此等毒害,唯有闻、思、修、证无我法!
  §3-0-2令众生得尽诸漏 究竟涅槃
  《杂.110经》记载︰Saccaka尼揵子请教释尊“云何为弟子说法令离疑惑?”佛答︰“我为诸弟子说︰诸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如实观察非我、不异我、不相在;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彼学必见迹不断坏,堪任成就厌离知、见,守甘露门;虽非一切悉得究竟,具向涅槃。如是,弟子从我教法得离疑惑。”Saccaka 复问︰“云何教诸弟子,于佛法得尽诸漏,无漏心解脱、慧解脱,现法自知作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佛答︰“正以此法,诸所有色......彼一切如实知非我、非异我、不相在;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彼于尔时成就智无上、解脱无上、解脱知见无上;成就三种无上已,于大师所恭敬、尊重、供养如佛、世尊觉一切法,即以此法调伏弟子,令得无畏、调伏、寂静、究竟涅槃;世尊为涅槃故,为弟子说法。”(注 5)
  从上面经文可以明白地看出︰释尊欲令众生得法眼,离疑惑,乃至究竟涅槃故,为弟子说法;世尊说法;以“一切法无我”为“法本”。因此,先教诸弟子于一切五阴“如实观察无我”;如此可以“离疑惑”,成为“须陀洹(sot=`apanna` 入流者)”断身见、戒取、疑结;虽不能究竟解脱,已具“向涅槃”──转向涅槃√导向涅槃。如果,能于一切五阴“如实知无我”,则可成就智、解───────────(注 1) “断、知相应”=《杂.130~132经172~178经》为知五受阴是无常、苦、无我(法),为断、知、尽、吐、止、舍、灭、没五受阴之受 (=常、乐、我之漏、取),当亲近大师......修三十七道品等。
  (注 2) 非无间等 (anabhisamaya 不现观)。
  (注 3) “慢”指“我慢(`asmimana`)”、“我慢系著使(`manausaya`)”。
  (注 4) 杂.105经,大.2-32中;《杂.334经》大.2-92下。
  (注 5) 大.2-36下。
  11 页
  脱、解脱知见三种无上,得“究竟涅槃”,则成为阿罗汉、辟支佛、阿耨多罗三藐三佛陀。
  “涅槃”在《阿含经》里,指贪欲永尽、嗔恚永尽、愚痴永尽,一切诸烦恼永尽。(注 1)见法涅槃者,如漏尽阿罗汉︰所作已办,舍于重担,尽生死原本,平等解脱;如是自得法饶益、义饶益、梵行饶益。不只如此,漏尽阿罗汉“至于涅槃不著涅槃、不起涅槃之想;所以然者,皆由坏YIN、怒、痴之所致也。”(注 2)因此,所有的“现法涅槃之阿罗汉”是“护阿罗汉”忧人而度脱天下(注 3)。
  当代佛学导师─印顺法师─对这层意义有很深刻的发挥︰“佛说无我有两方面︰?众生执我,所以自私;无我是化私为公(利他为前提)的道德根本要则。?众生执我、我所见,所以惑于真理、流转生死;得无我见就可以打破惑、业缠缚而得解脱。所以,无我又是离系得解(自利为归宿)的根本原则。”(注 4)这段话,把世尊为何开示“无我法门”,彰显无遗。
  §4-0-0【世尊开示无我法门之时代背景】
  印度哲学√宗教思想,肇始于闻名的天启(`sruti`)灵感之Rg-veda(梨俱吠陀 / 赞歌)──推定成立于西元前二十或十五世纪──经过无数哲人心力的累积,发展成四吠陀之`Samhita`(本集)、`Brahmana`(祭仪书)、`Aranyaka`(森林书)、Upaniasd (奥义书);至西元前六世纪,奥义书已集合成厖大又复杂的思想。
  虽然奥义书新旧思想杂陈,仍有贯穿全体之根本思想︰探究万有之根本原理,brahman(梵)为大宇宙之本体;探究个人之原理,atman(我)为个人之本质,而且,梵、我一体,梵我一如(`Brahma-atma-aikya`)。根据此原理,万物遵循一定的顺序发生,人类随业轮回反覆流转;通过苦行、禅定,透彻地认识“梵我一如”之真理,能解脱轮回的生涯,住在常住不灭的梵界(brahma-loka)为人生之最高目的。(注 5)以上所说为正统的婆罗门教思想,长久以来独占印度的思想界及宗教界;发展成印度独特的“四姓(`catur-varna`)”社会阶级制度,左右种族、宗教、职业、生活等一切日常活动。
  当时,?婆罗门至上及祭祀万能带来`brahma(司祭者)权力过分膨胀,遂使司祭者日益腐化,骄奢YIN逸;?雅利安(Aryan)人向东移民,开发恒河中游───────────(注 1) 杂.490经,大.2-126中。
  (注 2) 增.44-6经,大.2-766中。
  (注 3) 佛开解梵志阿□经,大1-263上。“忧人而度脱天下”即指发大悲心,愿灭度天下一切众生!又,灭阿罗汉指临命终时刚巧证般涅槃者,往往被误会为一证涅槃,立即入灭。
  (注 4) 印顺著︰妙云集<性空学探源> p.111。
  (注 5) 中村元著︰<佛教语大辞典> p.77。
  12 页
  地域,都市发展,商业繁荣,大小王国、城邦形成;?随著王族(`Ksatriya`)以及代表庶民(`vaisya`)的资产阶级抬头;(注 4) ?奥义书之自由思想等等带来社会结构的变化 ,促成自由革新思想。因此,思想界有?正统婆罗门的潮流,?有神的潮流─信`Visnu`神、信`Siva`神等;?哲学的潮流──数论派(Sahya)、瑜伽派(Yoga)、胜论派(Vaisesika)、尼夜耶派(Nyaya)等;?反吠陀的潮流──佛教以及六师(包含︰唯物论者、不可知论者、无因论者、无道德论者、苦行离系论者等)。(注 2)
  释尊在世时,宗教及哲学思想之复杂,学派纷立,异说横行;《增一阿含经》记载佛教之外有“九十六种(外)道”(注 3)。《沙门果经》记载(外道)六师及其思想(注 4);《梵动经》记述外道随意所说以“六十二见”网罗(注 5);《杂.133~171经,S.24,1~96经》详细叙述外道种种邪见,如<本文§3-0-1节>所示。
  释尊把当时学界教师简约成三种师,如《杂.105经》:“仙尼!当知有三种师;何等为三?有一师见现在世真实是我如所知说,而无能知命终后事,是名第一师出于世间。复次,仙尼!有一师见现在世真实是我,命终之后亦见是我如所知说。复次,仙尼!有一师不见现在世真实是我,亦复不见命终之后真实是我。仙尼!其第一师见现在世真实是我如所知说者,名断见;彼第二师见今世、后世真实是我如所知说者,则是常见;彼第三师不见现在世真实是我,命终之后亦不见我,是则如来、应、等正觉说现法爱断、离欲、灭尽、涅槃。”(注 6)“常见”√“断见”都是“边见”、“邪见”;“断灭见”中包含《杂.154,161经》之恶取空者及《杂.156,171经》之断灭论者。“常见”者增益执有“真我(attan)”,“断见”者损减执无“俗我(aham)”; 两“边见(极端之见解)”都不符真实。因此,如来作师子吼,处中(立足于中道)说“离常又离断之无我”(注 7)、“随顺世俗假名说我”(注 8)、“无常之我,非恒、非安隐、变易之我”。(注 9)───────────(注 1) 参阅释达和译冢本等三人编︰<印度佛教史概说>pp.9~13。
  (注 2) 高观庐译.高楠顺次郎木村泰贤共著<印度哲学宗教史>pp.300~394。
  (注 3) 大.2-651下。
  (注 4) 大.1-108上~109上;D ii. pp.52~59。
  (注 5) 大.1-89下~94上;D i. pp.12~46。
  (注 6) 杂.105,大.2-32上。
  (注 7) 参阅<本文§11-0-4节(甲)>。
  (注 8) 参阅<本文§12-0-2节(甲)>。
  (注 9) 参阅<本文§12-0-2节(丙)>。
  12 页
  §5-0-0【我(Attan√attan√aham√asmi)之追求】
  汉译《经、律、论》里所呈现之“我”有种种不同的“我”─俱生的√分别的我,常识的√哲学的√宗教的我,真我√神我,人称代名词之我√反身代名词之我√圣人随顺世俗假名我、己等等;一般读者很难一一分辨。因此,对藏经之阅读构成极大的困扰;需借助原典相当经文来抉择译文中“我、我所”的本义。但是尚有困难之处,如巴利文之?‘aham’在这段经文是指“人称代名词之我”?或者是指“常识之我”?或者是指“俱生我执之我”?或者是指“圣人随顺世俗所说之我”? ?‘attan’是指“离蕴之神我”?或者是指“即蕴之人我”?或者是指“凡夫反身自称之人人自己”?或是指“圣人随顺世俗名言之人人自己”?等等疑问须要明辨而难以裁决!笔者鉴及此,有关“我”之种种问题,分几个章节说明,希望对研究佛学与印度学之有心者有所裨助!
  §5-0-1人(有情)什么 会追求我
  人类(包括有情)长时流转轮回,熏习我、我所、我慢;习气延续,而有“俱生之我见、我所见、我慢使”。生后自己六内外入触处分别我、我所,从他学习分别我、我所;日日加深了“分别之我见、我所见”。“俱生之我见、我所见、我慢使”导引下,加上现前“分别之我、我所见”反覆地现行、熏习,加强未来的“我之追求(‘`Asmi`’ti chanda;‘`Asmi ti mana`)如《杂.133经》所示:“色有故,色事起、色系著、色见我,令诸众生无明所盖、爱系其首,长道驱驰生死轮回、生死流转。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注 1)(色等五蕴等于六六处)《杂.142经》说明我见无明、我执爱系带来;“未起我、我所、我慢系著使起;已起我、我所、我慢系著使重令增广。”(注 2)
  长阿含《梵动经》明示︰“或有沙门、婆罗门种种方便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心忆二十、四十、八十成劫败劫;彼作是言︰‘我及世间是常,......我自然有,无能造我者......于中自在,最为尊贵,能为变化,...’.....或有沙门、婆罗门有捷疾相智善能观察,以捷疾相智方便观察,谓为审谛;以己所见,以己辩才作是说,言:‘我及世间是常。’”(注 3) (我及世间是常。”等于“我及我所见”) 如是,有“以三昧心忆劫乃至八十成劫败劫”者,或是有“捷疾相智善能观察”者,瑜伽冥想之过程中会有如此机缘“追求长时大劫之常√我”。───────────(注 1) 大.2-41下。
  (注 2) 大.2-43上。
  (注 3) 大.1-90上,中。
  14 页
  §5-0-2 人(有情)为什么要追求我
  (甲)【凡夫求安心】
  相应部《劝请经》指出人人乐阿赖耶、爱阿赖耶、喜阿赖耶;所以在五阴寻找阿赖耶以支持我√我所√我慢√五阴全部我√我所不可得时,展转计一阴为我,余阴为我所;如是,不可得时,只好离阴计我。种种心行只是为了安心;若是无我、无我所、何以安身立命!因此,众生一直围绕著我、我所长夜打转。如《杂.57 经》所示:“愚痴无闻凡夫于色见是我,若见我者是名为‘行’......如是观者而见色是我;不见色是我,而见色是我所;不见色是我所,而见色在我;不见色在我,而见我在色;不见我在色,而见受是我;不见受是我,而见受是我所;不见受是我所,而见受在我;不见受在我,而见我在受;不见我在受,而见想是我;不见想是我,而见想是我所;不见想是我所,而见想在我;不见想在我,而见我在想;不见我在想,而见行是我;不见行是我,而见行是我所;不见行是我所,而见行在我;不见行在我,而见我在行;不见我在行,而见识是我;不见识是我,而见识是我所;不见识是我所,而见识在我;不见识在我,而见我在识,不见我在识,复作断见坏有见(注 1);不作断见坏有见,而不离我慢;不离我慢者,而复见我。见我者即是‘行’......”(注 2)如是,众生无明、爱起行,由行→见色是我→......→我慢→行→......周而复始,如环之无始无终;展转计我、不离我慢以安心,反而长道驱驰生死,不得解脱生、老、病、死、忧、恼、苦!
  (乙) 异学求解脱
  如<本文§4-0-0节>第二段所述,婆罗门徒 (`brahmana`梵志) 守禁戒、修禅定、体验“梵我一如”之幻想,以为解脱生死,成就常住不灭。如《杂.153经》所示:“令众生作如是见、如是说︰我、彼(梵)一切不二、不异,[常住]不灭。”(注 3)
  (丙) 佛教求漏尽(涅槃)
  南传《律藏、大品、第一犍度之十四》记载︰一时,世尊在 `Baranasi` 城向 `Uruvela` 村前进,途中于道旁密林树下燕坐。尔时,有三十人成群(时常在一起)的贤士携妻同游密林;其中一人未娶,邀妓为伴行。彼等放逸游玩;是时,妓女偷取财物逃逸。发现失窃之后,请求其他五十八人寻找妓女;彼等诸人徘徊密林寻觅。世尊见此发言︰“诸位!汝等于意云何?汝等现在寻觅其女或当找───────────(注 1) “有见”等于“常见”;参阅§8-0-2节之1。
  (注 2) 大.2-14上、中。
  (注 3) 大.2-43下。
  15 页
  寻汝等自己(`attanam gaveseyyatha`),汝等以何为胜?”众答︰“我等以现在愿找寻己为胜!(世尊)︰“然者,汝等且坐;我为汝等说法!”(注 1)世尊亦于《善法经》开示成就“知己 (`attannu`)”等七法者便于贤圣得欢喜乐,正趣漏尽。“比丘自知(`attanam janati`)︰我有汝所信、戒、闻、施、慧、辩、阿含及所得;是谓比丘为知己也。”(注 2)如是释尊一再开示要觅己、知己以正趣漏尽涅槃 )。应注意者世尊所言寻觅自己、知己,经、律都以‘attan’说出;显然,这种‘attan’佛陀并不把它归属于“无我”所要断、知的“我”的范围里。参阅<本文§12-0-2节之(戊 )段>。
  §5-0-3 古印度探究我之经历 (以略表提示)
  Veda(吠陀/ 明经)─神话的叙述--生主(`Prajapati`)生殖万物。
  `Brahmana`(梵书)─神学的解说--梵(Brahman)为世界之根源、创造之原理。
  `Upanisad`(奥义书)─哲学的观察--我(atman)为个人的“实体”;
  梵(brahman)为宇宙的“本元”。(注 3)
  到了<奥义书>时代,乃继承<梵书>既有之思想,进而确立“梵我一如”的观念──个人主体之“我”与宇宙本元之“梵”在质上是“同一”。
  内省探究“我”之中,有二家最负盛名︰“我之五藏说”与“我之四位说”。(注 4)
  (甲) ;由“体”的方面求自我之主体;亦可以说,从组织的解剖方式进行探讨。由粗至细,“真性实我”被四种我所包藏,如下:
  1.食味所成我 2.生气所成我(`annarasamayatman`) (pramayatman)
  3.意所成我 4.认识所成我(manomayatman) (vijnamayatman)
  5.妙乐所成我(anandamayatman)
  ?从身体与外界对比观察中,“以肉体为我”是生物学的、本能的知觉;?从他人生、死之间对比观察,有、无呼吸运动,生气(`prana`)有否进入身体,区分生、死,“以生气为我”是生理学的、常识的认知;?从熟睡与觉醒相对地反省观察意识活动,“以意识为我”是心理学的、常识的分别;?从情意的与理智的精神活动对比观察,“以 (具理智的) 认识为我”乃属理智的表现;?现实的身心苦与理想的绝对乐对比考察,“以 (自在) 妙乐为我”属感性的、理───────────(注 1) Vinaya i. p.23。
  (注 2) 中.1经,大.1-421中;A.7,64经,Aiv. p.114。
  (注 3) 为原理之`brahman`于后位格化(personalized)成 Brahman (梵天)。
  (注 4) <印度哲学宗教史> pp.250~252。
  16 页
  想的追求。合乎缘起的肉体√呼吸√情意√理智在凡人祗是相对的自主、自在,并不能符合“我”之定义 (见<本文§5-0-4节>) 。但是,凡夫一定要有“我”,有个“绝对自主自在、妙乐之真我”才得以安心;此“真我”在现实的世界求不得,就把它寄托到他方或未来理想的世界,求“梵我合一”。如是,自以为必定与所想像之“梵”一样,经验“妙乐所成我”。
  (乙) <`Brhadaranyaka` 奥义书> 将精神状态分为四位观察心理“自在作用”,以断定自我本质。从内心活动受外在限制的程度上,分为四位︰
  1.醒位(`buddhanta`) 2.梦位(`svapnanta`)
  3.熟眠位(`samprasada`) 4.死位(`mrta`)
  在觉醒状态,六识依六根缘六境,心对种种剌激(stimulations)都起反应(responses),此时,心处于最不自在。睡梦者五官接受剌激,甚少反应;但是过去六识的经验,浮现成梦,仍能使身、心不得自在。熟眠位虽然意识静止,对一般六内外入处之剌激无反应,但超过一定程度的剌激仍然生起反应而觉醒;受剌激被动地觉醒,亦示心不自在死位如死者。对任何剌激必定不起心识的反应,好像心得大自在。然,仔细思考,心如铁石无精神活动,可有妙乐自在的感觉?无妙乐自在的感觉,不就是“无我”?死位如何证明为“我”?
  §5-0-4追求我之结果─我之定义
  (甲)【异学之“我”的定义】
  如<本文§5-0-1 节第二段>所述,沙门、婆罗门以?三昧心回忆非常长时的过去到现在,?捷疾相智方便观察,认为有“我”;“我”的本质、本性如是︰
  1.主宰────<`Isa upanisad`>︰“它(梵)是主宰(`paribhu`)。”
  2.常住、恒有─<`Kathaka u`>︰“太古之主是常住(nitya)、恒有(sasvata)
  3.独一、自存─<`Chandogya u`>︰“在太初时,只有‘有(Sat)’唯一无二。”
  <`Isa u`>︰“它(梵)是自存(`svayambhu`)。”
  (乙)【佛教之“我”的定义】
  释尊否定异学所立论之“我”,可是保留异学所给予“我之定义”;针对异学定义之内容,依理,据事辩驳。立、敌双方对宗、因、喻必须无歧义;所以,佛教援用异学之定义给“我”定义如是︰
  1.主、自在──《杂.110经》︰“凡是主者悉得自在;五阴是我,得随意自在令彼如是不令如是!”
  17 页
  2.常──《别译杂阿含330经》︰“色(等五阴)是无常,无常故即无我。”(注 1)反过来说︰常即是我。
  3.独一、自有─《长.15阿□夷经》︰“彼众生作是念︰我今是大梵王,忽然而(自)有,无作我者,....我先至此,独一、无侣......”(注 2)
  §5-0-5 梵、汉我之字义及语源
  由语(字)源学了解言语来源、构成、发达、变化,字体结构、用字情况(所谓六书),把握施设“语(字)”之完整概念,是极具意义。
  (甲)【‘`atman`(我)’之语源】
  <印度哲学宗教史>︰“所谓atman之字义观之,虽为“自我”之意,但其语源学者间之意见颇不一样。拜特林古(`Bohtlingk`) 氏及罗特 (Roth) 氏之意归于√an (息 tobreathe) 之语根;韦柏 (Weber) 氏谓归于√at (行 tomove);格拉斯曼 (Grasmann) 氏谓归于√`va`=av(吹 toblow)。但诸氏皆以气息为原义,由此而成生气、灵魂之意,终为自我之意,实相同也。故诸学者之意见,可谓略相一致;独多伊森 (Deussen) 氏反对此推定,谓︰详寻<梨俱吠陀>中之意义,其明可解为气息者只四次,且只在新部分,故视气息为原义,不甚妥当。于是别提出一说,谓︰<梨俱吠陀>中虽有 tman 一语,但用至十七次之`tmanam,tmana,tmane,tmani 等之形则为副词,及自称代名词;其用法大致原始的,atman 即由此而来者,“我”之语根之‘a(`aham之 a)’,与指示代名词之‘ta’相合为“此我”,又强其意味而为 `atman` ;故`atman`思想发达之次序,初为广泛之意味,只对于他物他身而为自身之意之语。由是在自身中,稍成本质的躯干之意之语;又进一层而为本质的呼吸或心之意;终乃用为真性之实我之意云。即反于其他学者所谓由呼吸而进为自我之意之推定,而谓自始即为自我之意;在其发达之过程中,曾到达於呼吸云。其图如下:
  atman(此我) ╭─────────┴─────────╮?身体全部→?躯干→?魂→生气→?真性
  多伊森氏之语源说是否正确,原尚有疑问,但其发达历程说,对自我观,极合于人类心理的考察之自然,且合于奥义书的思想,诚不失其为语源说以外极堪尊重之假定。奥义书中“我之五藏说、四位说”正依上述之次序而说者。”(注 3)───────────(注 1) 大.2-486上。
  (注 2) 大.1-69中。
  (注 3) 参阅<印度哲学宗教史> pp.212~213。
  18 页
  (乙)【‘`attan(我)’之语源】
  巴利语‘attan’从古典梵语(classic Sanskrit)‘`atman`’同化而来;(注 1)所以语源和`atman` 相同。
  (丙)【‘`aham`我)’之来源】
  <`Brhadaranyaka`奥义书> 记载︰“天地始成时,此世间有具人 (`purusa`) 形之 `atman` (我) ,彼环愿四周,除自己外不见他 (有情) 。彼口云︰“aham asmi (我是√有我[我是存在的]) !”尔时以来,有‘`aham`(我)’之名称存在。因此,于今[被人]叫到者,先答︰“`aham ayam`(此在此我[在此])!”继之,告彼[自己]所持[固有之]名字。”长部《`Brahmajala-sutta`(梵网经)》︰“经劫长时,此世间始成,有诸众生命行、福尽,于光音天命终,意所成化生空梵天中;最初生有情便作是念︰“`Aham asmi Brahma`(我是梵),......”(注 3)
  可见,成劫(天地始成)之有情世间第一念就是‘`aham`(我)’,此`aham`正是“俱生的√常识的我见”。长时以来,众生因为无明、渴爱所熏习故,一生下,就有此“我见(aham asmi)”;生后导引√增广“分别我见”。
  (丁)【汉字“我”之字义以及字形演变】
  甲骨文 (26.5前) 金文 (仆儿钟) 小篆 (说文戈部)(楷书)
  高树藩编纂︰<正中形、音、义综合大字典> (p.535)︰“‘我’(字属六书之)︰‘会意(注 4)’甲文我──高鸿缙氏以为‘字象斧有齿,是即刀锯之锯。......我国凡代名词皆是借字。此字自借以为第一人称代名词;久而为借义所专,乃另造锯字以还其原。’....我以高氏释锯之说较为可信;按锯具克我功能,无论两人拉锯或一人用锯,均系向自己怀内拉,所以产生‘施身自谓’之义而为第一人称之我。”多伊森氏解‘`atman`’代表我之‘a’,与指示代名词之‘ta’相合而为“此我”,只对于他物、他身而为自身之意之语。正与高鸿缙氏解“我”︰“施身自谓”,不谋而合。
  §6-0-0【从何、于何、因何见我、我所】
  §6-0-1 从六识生我、我所见
  《杂.80经》︰“正思惟三昧观察,我、我所从若见、若闻、若嗅、若尝、───────────(注 1) 见水野弘元著︰ p.49。
  (注 2) `Brhadaranykopanisad 第 1 篇第 4 章。
  (注 3) D i. p.18;长.21 梵动经,大.1-90中。
  (注 4) 增订本<正中形、音、义综合大字典> p.535中;高鸿缙、周伯琦认为“我”(假)借字。
  19 页
  若触、若识而生。”(注 1)“六识”依“六根”缘“六境”;识为“能依”,根为“所依”;识为“能缘”,境为“所缘”。“能”、“所”相对,“主观”、“客观”相应故,从六识生起我、我所见。揽镜自照,一般人常识的反省观察,甚至异学之三昧思惟,都有如是见解︰“我”用“我眼”看见“镜中所呈现我之影像”。人类意识的活动,其特殊性质,即是“自己意识到自己以及自己所对的对象”;所以,时时如《杂.306经》︰“如是说︰‘我眼见色,我耳闻声,我鼻嗅香,我舌尝味,我身觉触,我意识法。’”(注 2)
  §6-0-2 于五阴见我、我所
  《 S.22,47经》︰“若诸沙门、婆罗门见有种种用意的我(anekavihitam at=`tanam`者,彼等一切皆于五受阴或其任一(阴)见我(sabbe te `panc’upadanakkh`=andhesamanupassanti `etesam va annataram`)。”(注 3)<奥义书> 之“食味所成我”、“生气所成我”属于色阴见我;“意所成我;属行阴见我;“认识所成我”属于想阴、识阴见我;“妙乐所成我”属于受阴见我。
  §6-0-3 因无明触于阴√处√界见我、我所
  《杂.62 经》︰“愚痴无闻凡夫无慧、无明,见色是我、异我、相在;如是受、想、行、识是我、异我、相在、如是“愚痴无闻凡夫无慧、无明,于五受阴生我见系著使,心结缚而生贪欲。”(注 4)《杂.45 经》︰“愚痴无闻凡夫无明触故,起有觉、无觉、有无觉,我胜觉,我等觉、我卑觉、我知、我见觉;如是知、如是见觉、皆由六触入故。”(注 5)如是,六触入处无明,无明触所触故生种种我见、我所见、我慢系著使。
  §7-0-0【种种“我”之同义语】
  《杂阿含经》里有许多“我”之同义语,如(注杂.306经》所示:“眼、色缘生眼识,三事和合触,触俱生受、想、思;此四无色阴(和)眼、色,此等法名为‘人’,于斯等法作人想、‘众生(satta 有情)’、‘那罗(nara人/ 原人)’、‘摩阇(manussa;梵语manuja人/人祖)’、‘摩那婆(`manava` 童子)’、‘士其(夫)(purisa 士夫)’、‘福伽罗( puggala ;梵语 pudgala 补特伽罗 / 数取趣) ’、‘耆婆(`jiva 命者/ 寿者)’、‘禅头 (jantu 人/ 人趣) ’。”种种名称施设,以佛陀的看法,所言、所说、所志都是“我想”。(注 6)───────────(注 1) 大.2-20中。
  (注 2) 大.2-88上。
  (注 3) S iii. p.46。
  (注 4) 大.2-16上。
  (注 5) 大.2-11中。
  (注 6) 大.2-87下~88上。
  20 页
  §8-0-0【计我之形式】
  众生无量、我、我所见各有异计;因此《五部》在《阿含经》里用不同之巴利语提示种种我、我所见。(参阅<本文§8-0-7节 表解 (乙);§10-0-1~§10-1-3节;§13-0-3节>)
  §8-0-1 对现在之我有何异计
  1.《杂.1169经,S.35,205经》︰
  色、受、想、思、欲、是我、我所(Ahan ti `va` Mamanti `va`)”(注 1)以第一人称代名词单数主格(`aham`)及所有格 (mama) ,表示俱生之 (非生后学习所得) 我、我所见。
  2.《杂.103经,S.22,89经》︰
  (五受阴非)“我、我所 (`attanam va attaniyam va`)”(注 2)以印度自吠陀、梵书至奥义书,追求自我之结果,作为“我”之原理─‘attan(我体、我)’笔者将它定义为“哲学的(形上的)、宗教的分别之我”;这种分别的绝对常、一、主宰之真我、神我、后文皆以我右上肩加上  号作“我”表别。attan(我),attaniya(我所有)表示︰分别的绝对之我 见及我 所见。
  3.《杂.43经,S.22,8经》
  于“色?见是我、异我、相在。 (`Rupam etam mama[[见]此色是我的],`eso 'ham asmi`[[见]此(色)是我],`eso me attta ti samanupassati`[见此(色)是我的我].)(注 3) (色?=色等五阴,以下例同)
  4.《杂.45经,S.22,47经》︰
  “见色?是我、色?异我、我在色?、色?在我。 (`rupam attato samanupas=sati[见色是我 ](注 4),`rupavantam va attanam[或[见]我(是)有色者)],[`attani va rupam` [或[见]色在我 (中) ],`rupasminva attanam[或[见]我 在色[中].)(注 5)。表示︰分别的绝对之我 与五阴之一一阴之关系。种种异计五阴√一一阴是我或是我所──如《杂.109 经》“ (二十) 身见(sakkaya-ditthi 萨迦耶见)”所示:
  “?云何见色是我?得地一切入处正受(等至),观已,作是念︰地即是我,我即是地,我及地唯一无二,不异不别;如是,水、火、风、青、黄、赤、───────────(注 1) 大.2-312下;S.35,205(7),S. iv. p.198。
  (注 2) 大.2-30上;S.22,89(9),S. iii. p.128。
  (注 3) 大.2-10下;S.22,8(4),S.iii. p.18。
  (注 4) `Pts` i. p.143。
  (注 5) 大.2-11中;S.22,47(4),S. iii. p.46。
  21 页
  白一切入处正受,观已,作是念︰行 (宜作︰“白”)即是我,我即是行 (白),唯一无二,不异不别。如是,于一切入处一一计我,是名色即是我。?云何见色异我?若彼见受是我,见受是我已,见色是我所;或见想、行、识即是我,见色是我所。?云何见我中色?谓见受是我,色在我中;又见想、行、识即是我,色在我中。?云何见色中我?谓见受即是我,于色中住,入于色周遍其四体;见想、行、识是我,于色中住,周遍其四体,是名色中我。?云何见受即是我?谓六受身──眼触生受,耳、鼻、舌、身、意触生受;此六触身一一见是我,是名受即是我,?云何见受异我?谓见色是我,受是我所;谓(见)想、行、识是我,受是我所,是名受异我。 ?云何见我中受?谓色是我,受在其中;想、行、识是我,受在其中。?云何见受中我?谓色是我,于受中住,周遍其四体;想、行、识是我,于受中住,周遍其四体,是名受中我。?云何见想即是我?谓六想身....(13)云何见行是我?谓六思身,....(17)云何见识即是我?谓六识身──眼识(身),耳、鼻、舌、身、意识身;于此六识身一一见是我,是名识即是我。(18)云何见识异我?谓见色是我、识是我所,见受、想、行是我、识是我所,是名识异我。(19)云何见我中识?谓色是我,识在中住;受、想、行是我,识在中住;是名我中识。(20)云何识中我?谓色是我,于识中住,周遍其四体;受、想、行是我,于识中住,周遍其四体,是名识中我。”(注 1)
  5.《增一.13品4经》︰
  “彼计色?为我、色?是我所、我是色?所、色?中有我,我中有色?、”(注 2)无相当之巴利文经典可比对;参考上节《杂.45,109 经》文,可以推定表示︰分别的绝对之我 与五阴之一一阴,是相即√相异√相属√相在之状态。
  §8-0-2 于二或三世计我
  1.《S.22,81经,杂.57经》︰
  于今世、后世作种种常见或断见之我见。
  “常见 (见现在世有我未来世亦有我) ”─如《S.22,81经》所示:”“ `Api ca kho evam ditthi hoti(实在地,又有如是见):`So atta So loko`(彼是我。彼是世间。),So pecca `bhavissami` (死后,我当来是彼─) niccodhuvo sassato `aviparinamadhammo`(是常在的、恒有的、永住的不变易法。)ti(云云)。 ” (注 3)───────────(注 1) 大.2-34中~35上。
  (注 2) 大.2-573中。
  (注 3) S iii.p.98;§25。
  22 页
  “断见(见现在世有我未来世无我)─如《S.22,81 经》︰“Api ca kho `evam dhitti` hoti(实在地,又有如是见)︰No ca assam(不可能有我), no ca me siya(不可能有我所有);na` bhavissami(当来无我),na me bhavissati ti(当来无我所有)。”(注 1)以动词字根√as(英语 to be)派生之动词可能法 (potential) 或愿望法 (optative) ─‘`assam`’‘siya’ 表示“可能有我;愿有我”;以及用动词语根√`bhu` (英语 to become √ to be) 直说法(indicative)单数.未来时.第一人称动词‘`bhavissami`’表示“当来有我”都是俱生的√分别的我见。‘me’加上第三人称动词‘bhavissati’表示“当来有我所有”之俱生的√分别的我所见。
  2.《杂.1168经,S.35,207经》︰
  “言:是我,我所、未来当有、未来当无......(‘Asmi’ti[“是我。”云云].‘Ayam aham asmi’ti[“这是我。”云云].‘ Bhavissan ’ti[“当来有我。”云云].‘ Na bhavissan ’ti[“当来无我。”云云].......)”(注 2)表示︰俱生的√分别的我见,以及常见√断见之我见。(Bhavissan’ti=Bhavissa iti =`bhavissami ti)
  3.《杂.984经,A.4,199经》︰十八爱行(注 3)︰
  “有我故有︰我有、我无、 我欲、 我尔、 我异,
  我当、我不当、我[当]欲、我当尔、(时)[我]当异,
  (异)[或]我、 或欲我、 或尔我、 或异[我],
  或然、 或欲然、 或尔然、 或异[然]。”(注 4)
  《A.4,199经,Vibh.17品11分别》(注 5)︰“‘Asmi’ti sati(正处于有“是我√有我。”。”云云时)︰‘itth'asmi’ti hoti(就有“我是如是”。云云之见)”,‘ev'asmi’ti hoti(就有“我是如此。”云云之见),‘annath'asmi’ti hoti(就有‘我是异此。”云云之见),‘as'asmi’ti hoti(就有“我是有常。”云云之───────────(注 1) S iii. p.99;§26。
  (注 2) 大.2-14上;S.35,20(§8),S. iii. .pp.96ff.
  (注 3) 参阅拙著<南、北传“十八爱行”之法说及义说>《中华佛学学报》第三期 pp.1~23
  (注 4) 为使“十八爱行”排列整然易明,“我有、我无”从“我尔”之后移到前面;( ) 内之字拟删,[ ]内之字拟补。
  (注 5) 《增支部 A.4,199经》经文凡“santi”之字,今据《分别论 Vibh. 第17品第11分别 Vibh.p392》及法义作“ siyan'ti ”。
  23 页
  见),‘ sat'asmi ’ti hoti(就有“我是无常。”云云之见);‘ siyan ’ti hoti(就有“我当来是有。”云云之见),‘ `ittham siyan ’ti hoti(就有“我当来是如是。”云云之见),‘ `evam siyan` ’ti hoti(就有“我当来是如此。”云云之见),‘`annatha siyan` ’ti hoti(就有“我当来是异此。”);‘ `api'ham` siyan ’ti hoti(就有“或许我当来是有。”云云之见),‘ api'ham `ittham`siyan ’ti hoti(就有“或许我当来是如是。”云云之见),‘ api'ham `evam `siyan ’ti hoti(就有“或许我当来是如此。”云云之见),‘ api'ham `annatha` siyan ’tihoti(就有“或许我当来是异此。”云云之见);‘ bhavissan’ti hoti(就有“我当生成。”云云之见),‘ `itthambhavissan` ’ti hoti(就有“我当生成如是。”云云之见),‘`evam` bhavissan ’ti hoti(就有“我当生成如此。”云云之见),‘ `annatha` bh=avissan ’ti hoti(就有“我当生成异此。”云云之见 ). ”
  于今世、对内所起“十八爱行”为例;世亲菩萨在《俱舍论》卷二十六(大.29-137 中)里,分析为︰?执现总我有五种异;?执当总我有五种异;?执当别我有四种异;?执续生我有四种异。十八爱行从内起(我见),如是十八爱行从外起(我所见);如是三十六爱行,或于过去世起,或于未来世起,或于现在世起。如是,总说百八爱行。
  §8-0-3 于色身想受起种种我见
  《杂.166经》︰“(1.色见︰)‘色是我,余则虚名。’;‘无色是我,余则虚名。’;‘色非色是我,余则虚名。’;‘非色非无色是我,余则虚名。’(2.身见︰)‘我有边,余则虚名。’;‘我无边,余则虚名。’;‘我有边无边,余则虚名。’;‘我非有边非无边,余则虚名。’(3.想见︰)‘[我]一想[,余则虚名]。’;‘[我]种种想[,余则虚名]。’;‘[我]多想[,余则虚名]。’;‘[我]无量想[,余则虚名]。’(4.受见︰)‘我一向乐[,余则虚名]。’;‘[我]一向苦[,余则虚名]。’;‘[我]若苦、乐[,余则虚名]。’‘[我]不苦不乐[,余则虚名]。”(注 1)
  §8-0-4 即阴之其他我见
  以“受”为例 (同样心态,可以类比想、行、识亦有相同之我见) ,如《大缘方便经》所示:“夫计我者,齐几名我见︰?名色与受俱计以为我;?有人言:‘受非我;我是(拟补上“非”字)受。’?或有言:‘受非我,我 (非)───────────(注 1) 大.2-45上。
  24 页
  非受;受法是我。’?或有言:‘受非我,我(非)非受,受法非我;但爱是我。’”(注 1)
  §8-0-5 离阴之我见
  <本文§ 6-0-2节>引南传、相应部《S.22,47 经》经文,说明︰种种“我见√我 见”(注 2)皆于五受阴或其随一阴见我;北传、阿含经《杂.45经,63经》也说明︰若沙门、婆罗门计有我,一切皆于此五受阴计有我。特别是“分别我见”于五受阴作种种分别,而计有我;如本文<§ 8-0-1节之5.>引《杂.109 经》所示。释尊开示无我法门,种种方便说法,主张“有我”者闻“无我法”不得不信服;利根兼具善根者,净信无我法,甚至得漏尽解脱。但是,一般中、下根而我 (√我 ) 见、我慢习气重者,不信√疑无我法;千方百计,苦苦思觅,欲“求我”以安心。于五受阴求我不可得之下,转计“离五阴有我”;如相应部《S.22,81 经25节》所示:“不见色是我,不见受是我,不见想....行....识是我;然而起如是见,[谓]︰‘彼 (是) 我也。(So`atta`) ’‘彼 (是) 世间也。 (So lo=ko) ’‘死后我当来是彼也。(So pecca `bhavissami`)’‘(彼/ 我是)常在的(nicco)、恒有的(dhuvo)、永住的(sassato)、不变易之法 (`aviparinamadhammo`)’”云云。(注 3)所言︰“So(彼)”就是“我彼一切不二、不一”、“梵我一如”离五蕴之常在真我 √ 神我。
  §8-0-6 俱生之我见我慢我欲我使
  俱生之“我慢、我欲、我使”存在于凡夫之潜意识中,不浮现于意识界。以现代心理学之研究,精神活动能被意识到的,犹如冰山(露出海面)之一角,所显现者不到全部的九分之一;所以潜意识在主宰精神活动,意识的行为──特别是“情感√意志”的成分──大部分是经过伪装而呈现于意识面。潜意识之核心正是“我慢系著使、慢随眠(`mananusaya`)”;在专精禅思,除去“身见”者,才能觉察到众生具我慢随眠。如《杂.103经》Khema比丘向`Dasaka`比丘所言︰“我于五受阴观察非我、非我所,而非(漏尽)阿罗汉者,我于我慢、我欲、我使(`Asmiti mana、Asmitichanda、Asmiti anusaya)未断、未知、未离、未吐。”(注 4)今生,意识的分别我见熏习,潜入意识下而加强“我慢、我欲、我使”;并且───────────(注 1) 大.1-61下。
  (注 2) “我”(参阅<§ 8-0-1节2.>)表示哲学的√宗教的分别我见√我所见;其他,俱生的或常识的我见以及我慢随眠之我,以“我”字记载。
  (注 3) S.22,81(25),S. iii. p.98。
  (注 4) 大.2-30上;参阅 S.22,89(§13,23)。
  25 页
  构成来世俱生之我见、我所见、我慢系著使。分别我见尚且容易知、断;俱生我见、我所见、我慢系著使非常难以知、断。因此,释尊在世时,诸弟子修行的目标摆在知、断俱生我见、我所见、我慢系著使;如释尊亲子 Rahula 三番向佛陀请求开示︰“云何知、云何见我此识身及外境界一切相,能令无有‘我、我所见、我慢系著使(`ahamkara-mamamkara-mananusay` )。” (注 1)
  §8-0-7 计我表解(以现在世之我为例
  (甲)【种种我见、我所见、我慢使 表解】(以五阴为例,六处、六界同例)
  我╭───┴───╮我慢使 2 我、我所见╰───┬───╯╭──────────┴─────────╮即阴计我、我所 3 离阴计我╭──┴───╮ │五阴 4 五阴部分是我 离五阴有我全部 ╭───┴─────╮ 7是我 见色 5 见色异我 ││ 是我 8 (受想行识是我,色是我所)? ││ │ ╭────┴─────╮ ││ │ 色、我相属 6 色、我相在 ││ │ ╭─┴─╮ ╭─┴─╮ ││ │ 色属我 我属色 色在我 我在色 ││ │ │ │ │ │ │色受 │ │ │ │ │ 色受想行 │ 行识 行识 行识 行识 想行识 色 受想 受想 受想 受想 识∥ ∥ ∥ ∥ ∥ ∥ S我 我 我 我 我 我 我∩ ∪色 色 色 色───────────(注 1) 见《杂.22经》大.2-5 上;《杂.199经》大 .2-51上;《杂.465经》大.2-118 下。《杂.22,199 经》作“我慢使系著”,但是《杂.465,962,982,1026经》均作“我慢系著使”。
  (注 2) 杂.23大2-5a 14。
  (注 3) 杂168大2-45b 11。
  (注 4) S.22,47 S iii. 46 10 f.
  (注 5) 杂109大2-34b 15~35a 2。
  (注 6) 增13-4大2-573b 10 f.。
  (注 7) S. 22,81 S iii. 98 -9 f.)
  (注 8) “见色是我”时,即见其他“受、想、行、识四阴异我”而为“我所”;如是,一一阴计我时,其他四阴异我/ 为我所。相反地,“见色异我”时,计其他四阴是我;依次类推可知。
  26 页
  (乙)【不同深度之我见、我慢使 表解】(上列浅显,愈下列愈深隐)
  ╭宗教的─Attan(常、一、主宰之神我)1│╭ 分别的 ┤哲学的─attan(常、一、主宰之人我)2│ │╭我见┤ ╰常识的─‘Ayam aham `asmi` ti│ │ (“此我有。”云云)3│ ││ │ ╭‘Aham asmi.’(“我有/ 我在。”)4│ │ ││ │ │ `ahamkara`(我作/ 我见)5│ ╰ 俱生的 ┤我 ┤ │‘Ahan’ti(静态的“我”云云)6│ ││ ╰‘`Asmi`’ti(动态的“有我”云云)7││ ╭‘`Asmi`’ti anusaya(我使/“我。”│ │ 云云之随眠)8│ │╰我慢─────┤‘`Asmi`’ti chanda(我欲/“我。”│ 云云之渴爱)9│╰‘`Asmi`’ti mana(我慢/“我。”云云之慢)10
  以上,对种种“我见、我所见、我慢使系著”之认识,作为了解释尊所开示“无我法门”之增上缘。应当特别注意者,释尊否定了上述“种种不同性质、不同层次之我”之见、执;世尊要求众生舍断、除净所有此等邪见、妄执!
  §9-0-0【无我之观察】
  `Ananda`尊者答Udayin尊者之问︰“世尊‘用种种方便(`anekapariyayena`)’,开示、说明“‘此身无我也。’云云 (`ayam kayo anatta ti`)”;同样地对此识宣说、指示、施设、建立、开明、分别、显示“‘此识无我也。 ’云云(`vinnanam anattati`)。”(注 11)《经文》中以七个动词,加强语气地说出“世尊以种种方便开示无我法门!”。《阿含经》里有种种方法观察无我;为了方便提示,先列表如下:
  ╔═══════════════════════════════════════════╗║ ┌阴┐ ┌现在┐ ║║ │ │ │ │ ║║离┐│ │┌和合中┐│ │┌近─内─粗─丑┐┌诸行┐┌无常┐ ║║ ││ ││ ││ ││ ││ ││ │ ║║ ├┼处┼┤ ├┼过去┼┤ ├┼缘生┼┤ ├苦 无主(不自在)= 无我║║ ││ ││ ││ ││ ││ ││ │ ║║即┘│ │└一一中┘│ │└远─外─细─好┘└缘灭┘└非一┘ ║║ │ │ │ │ ║║ └界┘ └未来┘ ║╚═══════════════════════════════════════════╝───────────
  (注 1) S.22,81 S iii.98 -6。
  (注 2) S.22,89 Siii.128 4。
  (注 3) S.22,89 Siii.128 -2。
  (注 4) D.1 Di.18 6 。
  (注 5) S.22,91 Siii.136 -4。
  (注 6) (注 7) S.35,205 Siv.198 1 。
  (注 8) (注 9) (注 10) S.22,89 Siii.130 -4 f.
  (注 11) S,35,193(§3) Siv. p.166。
  27 页
  §9-0-1 “离”阴处界观察无我
  《杂阿含经》开卷第一经就提出︰当观五阴之一一阴无常;如观无常,苦、空、非我亦复如是。释尊开示“即 (就)五阴”正观无常、苦、空、非我 / 无我;并未曾说过,要“离五阴”观察、思惟无常、苦、空、无我 / 非我。
  世尊在《杂.39 经》说︰“若离色、受、想、行,识有若来、若去、若住、若坐者,彼但有言数;问已,不知,增益生痴,以‘非境界 `avisayasmim` (处于非对境) ’故。”(注 1)离色、受、想、行,无识之存在;如果,离四识住强说有识,此识只在戏论 (papaa) 笑谈中 (如龟毛、兔角、贼草) 并非实在。不成为感官对象之事物,乃不可思议,亦无法验证;我们虽然不能否认它不存在,可是,你怎能证明它之存在?你又怎样把握它?离色、受、想、行 (四) 阴,已经处于非对境之状态;若离五阴说有我者,彼亦但有言数 (纯属戏论 /虚构) ,同样处于非六根所对、六识所缘之境界。又,世尊在《杂.45 经》说︰“见有我者,一切皆于此五受阴见我。”也可引申为︰离五受阴无我可见。

 
 
 
前五篇文章

以四部阿含经为主综论原始佛教之我与无我(2)

“声闻地”之“资粮论”的三重结构

放生仪轨·大悲甘露水

一切唯心论

净业禅师偈之启发

 

后五篇文章

唯识观行略探─以《摄大乘论》与《成唯识论》为主

律宗创始人道宣

《无量寿经指归集》之 诸佛之称名与赞叹

因果不爽

学习虚云大师开示“办道(修行)四个先决条件”的体会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