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鉴真与天台宗新考 |
 
对于鉴真的研究,大多数人只注意到他对律宗以及对医药,佛寺的建筑,佛像的绘画、雕塑方面的贡献;极少数人推测过他与天台宗的关系,但缺乏充分的论证。已故史学大师陈寅恪先生说过,研究历史,“吾人今日可依据之材料,仅为当时所遗存最小之一部”,靠此“残余断片”,怎能“窥测”出历史真相呢?他提出:“必神游冥想”,才可以“真了解”,“而无隔阂肤廓之论”①,甚为高明。志磐《佛祖统纪》是天台宗所撰之佛教史,该书卷二十四《佛祖世系表》中无鉴真之名,但鉴真于唐天宝十二载(753)从扬州东渡时,携带了天台宗的经典,这个事实,值得注意,可惜没有直接的资料能够说明鉴真与天台宗的关系,我运用陈先生所提出的“神游冥想”的治学方法,试为论证如下:李肇《唐国史补》卷上《佛法过海东》云:“佛法自西土,故海东未之有也。天宝末,扬州僧鉴真,始往倭国,大演释教,经黑海蛇山,其徒号‘过海和尚’。”这是人们都知道的一条材料,可惜没有对“过海和尚”这个称呼作进一步的研究。据《全唐文》卷四八○崔恭《唐右补阙梁肃文集序》:“言僧事,齐律仪,作《过海和尚塔铭》……”将李肇、崔恭二文对照起来看,《过海和尚塔铭》即鉴真塔铭。作者梁肃,字敬之,一字宽中,郡望安定,籍贯陆浑,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梁肃是何时何地撰鉴真塔铭的呢?《全唐文》卷五二三崔元翰《右补阙翰林学士梁君墓志》云:“淮南节度使、吏部尚书京兆杜公表为殿中侍御史内供奉,管书记之任,非其所好,贞元五年以监察御史还台”。据《旧唐书》卷十二《德宗纪上》:“(兴元元年十二月)庚辰,以刑部侍郎杜亚为扬州长史、淮南节度使。”卷十三《德宗纪下》:“(贞元五年十二月)辛未,以淮南节度使杜亚东都留守、畿汝州都防御使。”将崔元翰文与《旧唐书》联系起来看,杜亚是梁肃府主②。贞元五年(789)杜亚、梁肃都离开扬州,杜赴东都,梁入西京。可见鉴真塔铭是贞元五年前梁肃在杜亚幕中应扬州僧俗之请而作。《过海和尚塔铭》这篇文章虽已失传,梁肃为鉴真撰塔铭这个事实,为我们提供了考察鉴真与天台宗关系的线索。梁肃幼年随父避乱于江南,长大后,信仰天台宗。天台宗的创始人是智顗,智顗传灌顶,灌顶传智威,智威传慧威,慧威传玄朗,玄朗传湛然,湛然传元浩。梁肃受教于湛然、元浩③。崔恭称赞梁肃“早从释氏,义理生知,结意为文,志在于此,言谈语笑,常所切劘,心在一乘,故叙释氏最为精博。”崔元翰称赞梁肃“尝著释氏《止观统例》,几乎《易》之系辞矣。”赞宁《宋高僧传》卷六《义解篇·唐台州国清寺湛然传》甚至说:“其朝达得其道者唯梁肃学士,故摛鸿笔成绝妙之辞。”叹息“吾徒往往有不知然之道,……梁公深入佛之理窟之谓欤!”在天台宗中具有崇高地位的梁肃,肯为律宗鉴真撰塔铭,这件事不寻常,值得深入探讨其原因。真人元开《唐大和尚东征传》云:“其父先就扬州大云寺智满禅师受戒,学禅门。大和上年十四,随父入寺,见佛像感动心,因请父求出家;父奇其志,许焉。是时,大周则天长安元年有诏于天下诸州度僧,便[就]智满禅师出家为沙弥,配住大云寺(后改为龙兴寺)。唐中宗孝和[圣]皇帝神龙元年,从道岸律师受菩萨戒。……”传中称智满为禅师,道岸为律师,表明二僧属于不同的宗派。律师显然属于律宗,禅师呢?考如下:灌顶《隋天台智者大师别传》:“时有慧思禅师……”。又:“陈少主顾问群臣:释门谁为名胜?徐陵对曰:瓦官禅师……”。道宣《续高僧传》卷十七《习禅篇·隋国师智者天台山国清寺释智顗传》:“又诣光州大苏山慧思禅师,受业心观。”又:“禅师佛法雄杰,……”。又“陈暄奏曰:瓦官禅师……”。思托《大唐传戒师僧名记大和上鉴真传》:“和上便云:……其智者禅师是南岳思禅师菩萨戒弟子也。惠思禅师乃降生日本为圣德太子也。……” 梁肃《台州隋故智者大师修禅道场碑铭(并序)》:“陈朝崇之,置寺曰修禅。” 赞宁《宋高僧传》卷五《义解篇·唐荆玉泉寺恒景传》:“后入覆舟山玉泉寺,追智者禅师习《止观门》。” 卷六《义解篇·唐处州法华寺智威(慧威)传》:“亲灌顶禅师求请心要。”“闻缙云大威禅师盛行禅法。”又《唐苏州开元寺元浩传》:“寻为荆溪湛然禅师嘱累弟子。……大比丘尼识微、道巽、志真、悟极,此四人者高洁之伦,深练禅观。”卷十一《习禅篇·唐黄州九井山玄策传》:“赴天台山光明会,乃隋朝智顗禅师立教。”卷十四《明律篇·唐扬州大云寺鉴真传》:“登便就智满禅师,循其奖训。”卷十五《明律篇·唐越州称心寺大义传》:“义因与大禹寺迥律师同诣左谿 朗禅师所,学止观。”卷二十六《兴福篇·唐东阳清泰寺玄朗传》:“后依恭禅师重修观法”。从上引文献看出,慧(惠)思、智顗、灌顶、智威、慧威、玄朗、湛然等天台宗的祖师、大师,都被称为禅师,而且与修禅、禅观相联系,这是有理由的。自北齐慧文创立“心观”(一心三观),天台宗开始萌芽。慧文传慧(惠)思。慧(惠)思取大小乘中定(禅定)、慧(义学)等法创立学说,意在定慧双修,因定发慧。慧(惠)思传智顗。智顗正式创立天台宗。天台宗提倡止观,止即是定,观即是慧,定慧双修,可以见佛性,入涅槃。禅,梵语禅那,意谓坐禅或静虑。僧徒一般都能坐禅,天台宗所提倡的止观,也就是禅的一种。鉴真之父就智满禅师“受戒,学禅门”,“禅门”一词,也见于道宣《续高僧传》卷十七《习禅篇·隋国师智者天台山国清释智顗传》:“(智顗)在瓦官寺,创宏禅法,……一代高流,江表声望,皆舍其先讲,欲启禅门。”“(智顗)讲《智度论》,肃诸来学。次说禅门,用清心海。”对照起来看,鉴真之父就智满禅师“学禅门”,即学习天台宗;鉴真“循其(智满禅师)奖训”,亦即接受天台宗之教义。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鉴真在天宝元年(742)接受日僧荣睿、普照邀请,决心东渡弘法时,首先想到的是“昔闻南岳[惠]思禅师迁化之后,托生倭国王子,兴隆佛法,济度众生。”④可见鉴真对创立定慧学说的慧(惠)思之崇敬。《大唐传戒师僧名记大和尚鉴真传》中也有宣扬天台宗祖师慧(惠)思、智顗神异事迹的内容,如:其慧思禅师于一目中,[处分岳]寺三纲,可扫路开堂敷座迎接,今日有大菩萨[将来]。诸人出迎,只云不见菩萨,只见一年少[沙]弥。[彼众]却还报和上,无有菩萨,但见一少沙弥。于是禅师[告云,此是]菩萨,众并迎屈入寺。禅师把手言,好在以不,灵山一别,迄至于今。经停,明日即令上座讲《法花经》,智顗冥然,不知所趣。思禅师乃云,昔佛在世,与弟子灵山听,可不忆耶?智顗便乃朗然大悟,当即宣吐弁,若悬河写浪。此即顿悟一乘之妙法也。智顗犹被思禅师作其忆念,玄忆一乘。故知思禅师本来诵持法花,味深禅定,悟《法花》三昧。又天台智者大师,隋帝和上,卅余年唯著一衲,度僧万余,造八十三寺,书十九藏经,读十五遍,造诸经论[疏]合七百卷。《法花》玄文及疏各十卷,《大止观》十卷,《四教》十二卷、《小止观》一卷、《禅门》十卷。故知二圣觌颜,遁相显发,广兴佛事,利益四生。 |